《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怎么写?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相识、参加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总目标,在这里我们将与你共享五篇关于小学五年级品德和社会工作安排的文章,供你参考。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1一、学术条件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有推断对错的实力,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做事片面,须要老师指导。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级的教材。本卷在反映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点。(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二)教
2、材内容更全面,要留意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三)强调以情感、看法和价值观为主线,指导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四)注意学生生活实践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e)留意培育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索问题。教材选取了几对理解社会的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了与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相关的主题综合性强。在内容上,反映了课前、课中、课后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怀疑和感受,拓展学习话题。穿梭出“体验”、“探讨”、“探究”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建更广袤的自主思索、自主学习、实践的空间。重点应放在从儿童的角度运用儿童语言,采纳儿童喜爱听到和听到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片和
3、照片在呈现教材内容中的主动作用,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第三,学习目标1、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酷爱劳动、敬重农夫、勤俭节约的情感看法;了解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酷爱生活,乐观向上,酷爱科学;酷爱集体,团结协作,有责任感;培育学生对科学的爱好,树立科学价值观。2.实力:能够尝试合理、创建性地探究和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视察、相识和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和利用社会信息;培育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看法分析困难问题、辨别是非的实力,培育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实力。3.学问:对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关系的初步相识;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业的重要影响;
4、了解信件的种类和方式,初步了解沟通礼仪和规则,懂得如何利用现代媒体平安有效地获得学问;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第四,教学策略1、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驾驭必要的基础学问。2.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自身的阅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3.创建学生情愿接受的学习情境,敏捷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生动发展供应足够的空间。n: left;4、注意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5、创建条件让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化
5、,获得阅历。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2一、学情分析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化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爱好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相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肯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看法、价值观、实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很多不良的成分须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二、教材分析该教材依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加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
6、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5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索或开展相应的活动。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索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敏捷。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阅历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化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图标:包括“活动、沟通、小资料”
7、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探讨、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供应一个可供探讨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加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加者和创建者。三、潜能生辅导安排1、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留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2、依据学生特点实行相应措施,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双方一起努力,提高学生品德意识。四、课时支配第一单元: 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8课时)其次单元: 我们都有发言权 (8课时)第三单元: 乡村
8、新发觉 (6课时)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6课时)第五单元: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8课时)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3一、指导思想1、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将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的教化理念。严格执行课程安排,持续改进教学行为。2、结合学校育人目标,遵循教化教学规律,实行学科教学建议,深化开展课堂教学探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结合本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老师专业发展。二、主要工作1、基于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管理。仔细执行学校课程安排,加强教化教学管理,规范道法课程教学工作,努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2、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学科特
9、点和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化和劳育教化,坚持“五育并举”。深化课堂、潜心探讨是教研立足学科的根本,促进教学与评价的融合,明确以评促教,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3、20_年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市教委教研室领导下,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切入点,增加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学习道德与法治基本教学要求,备课规范化,期末整理成档形成校本化备课。4、接着推动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的探讨,主动探究课程评价,以学科项目推动为抓手,提升老师专业素养,不断扩大骨干老师队伍。三、详细措施(一)基于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管理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老师在教学
10、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主动的生活看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依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究课程的新天地。依据区教研室和学校要求,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优化教研制度,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意活动质量和实效。主动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新课程学问竞赛等活动,也可以实行主题研讨等形式加强学习,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二)联系生活,以评促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儿童生活的综合性确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老师应依据教材供应的范例,主动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意与学生
11、生活和本学科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退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主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教学要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实行丰富的、直观的、敏捷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化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仪式教化、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化效益化。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动身,敬重学生的特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德智体美劳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
12、习看法、学习实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老师应依据详细状况敏捷运用评价方式方法。明确以评促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以统编教材为契机,转变教学方式随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本学期,一至五年级全面运用道德与法治教材,老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建性地运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课堂。执教广阔老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化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教研组将组织老师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基本要求,加强统编备课规范化,期末整理成档形成校本化备课。(四)加强校本培训与探讨,不断壮大骨干老
13、师队伍1.加强校本培训与探讨主动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老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养的训练,提高老师把握教材、细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实力。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增加对学科教学的探讨,在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便于稳定任课老师队伍和青年老师的培育。多为青年老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老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骨干老师队伍。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4一、指导思想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
14、习做人,懂法遵守法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2.依据经开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高校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二、任务与目标1.端正思想,加强相识,树立新型的教化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2.各位老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3.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四周,提高学生的道德相识。4.协作学校教育处及其他教研工作
15、,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5.加强老师的业务素养及实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探讨的深化开展。三、主要工作(一)加强业务学习,增加老师的课程意识。1.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细心支配系列学习内容。2.细心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针对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老师沟通教化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问题、困惑供应平台,促进教学素养的共同提高。(二)加强课程管理,推动课程的健康发展。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安排。要求老师仔细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引导老师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安排,并通过加强课程管理,杜绝违规行为。2.加强教研组建设。稳定兼职老师队伍,提高兼
16、职老师业务水平。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组建设实力。要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修订的实际,科学设计学科过程性研修方案,实行多种方式引导老师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提升老师开发教材及课程资源的实力。(三)加强教学探讨,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接着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探讨。加强新教材的教学探讨,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探究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方面的统整,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一步体现本课程的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和养成性。进一步加强法治教化项目探讨,探究法治教化的本土化、特色化、校本化发展,加强对法治教化
17、的过程性管理,加大法治教化推动力度。四、活动支配九月份1.拟定教研组工作安排2.参与新教材培训、法制教化培训;3.公开课申报十月份1.组织观看优秀老师的课堂实录,进行探讨。2.年会论文评比;十一月份1.法制教化优秀案例评比2.学生小论文评比;十二月份宪法教化活动暨法治教化颁奖一月份本学期工作总结。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安排5一、学生状况分析: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肯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切他人,主动参加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溢热忱。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二、 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
18、,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其次单元“我看家乡新改变”,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相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化,探究和相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化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领实,把爱惜家乡文化遗产教化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
19、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发展作为基本领实,将从小关切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育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化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化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三、教学目标:1.留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相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相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亲密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
20、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沟通的亲密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得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领实的相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索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2.从学生熟识的生活动身,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相识和了解。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相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别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留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
21、的世界动身,用自己的眼睛视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讨社会。3.留意了相关学问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学问领域之间的关系及学问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学问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学问,教材将这些学问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4.将引导学生获得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育学生对社会的相识实力和社会探讨实力。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加
22、实践。四年级下册教材仍留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依据内容须要设计了很多学生干脆参加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相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留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意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43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给行业分类;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驾驭交通运输的特点等。四、教学措施: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品德教化要回来生活,突出课程的阅历性。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