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大全通过走访,让我们真正感受了生活在农村最低层的农夫的清贫和困苦。以下是特地为你收集整理的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大全,供参考阅读!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1)因为工作是两方兼顾,时常是在机关工作着,心理也牵挂着驻村工作。虽然两方兼顾,难免不能集中精力,但是也有同时兼顾的好处。在机关工作可以随时了解上级相关信息和政策,以便刚好协调赐予倾斜和帮助。再来到南王村,我们就不满意于在办公室了解状况了,而是走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呼吸一下簇新空气,也好有个视觉印象。我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聊,看到了上次王主任介绍的砂石料厂,加油站和养猪场,还有农夫在自己家门口
2、种植的蘑菇大棚。有的农夫还兴奋给我们说把自己的地让出一块给我们,让我们自己种植,自己吃,我们哈哈一笑,欣然接受了。还毫不客气地说,等我们种好,邀请大家去我们那里吃饭。虽然现在说着似乎还是很久远的事情,但是我想很快就能变成现实。在和部分农夫的交谈中,我才切身体会到,农村很淳朴,农夫很厚道。我想,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不能只是一个过客,而是真的得像他们说的那样,留下来,为这里的土地施肥、浇灌,付出劳动和汗水,才能等着收获果实和喜悦。我们今日还了解了南王村的贫困人口状况。南王村领取低保金的共16人,其中女性5人,年级最大的王于氏已经90岁了。我们到王于氏家进行了走访,老人虽然已经90岁,但耳不聋,眼不花
3、,思路还很清楚,表达实力也很强。老人自述因为冬天太冷,在床上躺了5个月,这几每天温煦了刚刚下床,因为有些不适应,有些头晕。老人说年轻时没钱,落下了盆腔炎的毛病,最近又有些想犯。得想方法给老人救助些药物。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2)我来到马吉米桥上,用摄像机拍摄马吉米村的改变。这里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要不了多久,这里将会是漂亮新家园。在返回工作队驻地时,我看到一个缓慢的身影,一手拄拐杖,一手提口袋,步履蹒跚地前行。这个身影我很熟识,他是村里的百岁老人,也是村里少数会说汉话的老人。有时在乡街上会遇到他去买菜,他总是热忱地和我们打招呼。老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当我们问老人有什么困难时,老人却拉着我们说:
4、“我没有什么困难,政府已经对我很好了。我身体好,村里还有许多身体不好的老人,你们应当多帮帮他们。”老人行走得很慢,我走快两步搀扶住老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老人见到我,脸上绽开了笑容,拉着我的手说,他特意送只鸡过来给我们扶贫工作队,说我们为村里做事不简单,要吃好点。听到这话,我感觉到好像有块灼碳卡住了喉咙,是感动、是责任、更是一股一股无形力气的鞭策。离开大城市,在扶贫工作队工作期间,生活工作虽然辛苦,但总有这样一件件小事激励着我们。老乡的淳朴与深情厚望,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3)今日是第三次来到龙湖村胡祖林的家里,看到他快乐的笑脸,心里踏实多了。 胡祖林是龙湖村的五保户,也是
5、龙湖村最困难的家庭之一。三年前,因为脑中风造成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全靠年老的妻子做小工维持。记得第一次到他家里时,胡祖林一个人座在房间的角落里,呻吟着,衣不蔽体,房间凌乱不堪,臭气冲天,房间里没有床,没有被子,晚上就睡在几块木板上。看到此情此景,我们触动很大。 为了变更胡祖林一家的生活现状,我们工作队员捐钱捐物,为他买床、买被以及日常生活食品,让他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在这次 三送 活动中,我们深有感受地体会到目前在农村有些弱势群体还非常须要我们政府去扶持和关切,须要我们干部去帮助和解困,无论是 三送 活动期间,还是 三送 活动以后,我们的干部都要像 三送 活动期间一样去关切农村
6、、去帮助那些须要我们帮助的人。走访困难户的民情日记(4)腊月二十,年关将近。依据工作支配,我们工作组今日走访慰问何桥、瓜圻、大庙、石竹4个驻点村的困难户。我们带了2万元现金和20套被褥,将要走访40个贫困户,每个村10户左右。阴冷的寒风中,石竹村的石书记已在村头迎接我们。石书记是个办事极仔细的人,慰问名单是村委会特地开会定下来的,困难户所在的村民小组组长也都到场陪伴慰问。我们对石书记的办事作风感叹不已。我们来到9组熊大爷家里。熊大爷刚过花甲之年,但家庭不幸,长子残疾,完全丢失劳动实力;次子车祸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一个3岁多,一个10多岁。家庭生活基本靠低保。屋内昏暗,家徒四壁,大家眼圈立即红了
7、,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不忍多待。离开熊大爷家,我们来到4组汪只春家。说是家,其实就汪一人。汪前些年外出打工受伤,现已双目失明。身体倒还牢固,可以自理起居,但无法劳动。我问石书记,五保户每月能补贴多少钱?石书记说,现在农村低保分三类,一类对象相当于过去的五保户,补贴最高,每月150元左右。走完石竹村困难户,已经快11点了。我们马上驱车赶往大庙村。大庙村走访了10家困难户,其中残疾和患有重病的7户,高龄孤老3人。村支书胡麦佑告知我们,因病致贫的,是村里困难户的主要部分。我们关切地询问农村医保状况,书记介绍说,鄂州实行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分三个档,其中最低的第三档相当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每
8、年缴费30元,政府补贴120元,可享受4万元医保报销。当然也可购买二档三档医疗保险,因为缴费高了许多,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第三档。一般小病,费用够用,大病看不起。困难户们希望政府能再多补贴一些,能到其次档,除特大疾病外,都可以保障了。草草地吃完午饭,我们直奔瓜圻村。瓜圻村是我们驻点的4个村最大的村,18个村民小组,798户近3000人。这次“挖万塘”活动,他们行动最快,19口塘,保质保量完工,在蒲团乡名列前茅,受到区、乡两级政府表彰。“三万”活动起先不久,湖北日报主要领导带队,一行几十人就是到这个村召开座谈会,并参与修塘劳动的。村支书陈国安快人快语,一边带路,一边介绍状况。在13组梵正明家,其贫困
9、现状令人震撼。梵与妻子住在村民捐建的靠在路边的两间简易房中,农具、柴火都堆在外屋,一张简易木床和锅碗瓢盆散乱地铺满里间,全部家产加起来值不了几百元钱。我们先是送了500元钱,但走出不远,大家心里总觉得堵得慌,一起又返回去,送了一套被褥。这套被褥可能是他们家最好的生活用品了。17组王灯堂家则是另外一种状况。王自己是残疾,老伴、儿子都去世了,儿媳改嫁,3岁孙子与老人相依为命。老小两人基本靠低保生活。离开时,老人不停作揖,连连感谢政府。瓜圻的几个村我们来过多次了,但在村里穿行中,我们突然觉得和前些日子大不相同,悟了好一阵子,才发觉原来村里人多了起来,而且多是年轻人。原来,春节将近,外出打工的人已经接
10、连返乡。这些年轻人在村前村后游戏打闹,凭添了很多生气,我们的心情也立刻变得轻松开心。陈书记说,他们村是个穷村,低保户就有177户。村里没有像样的集体经济和赚钱项目。困难户大多是老弱病残家庭,假如家中有人在外打工,家里的日子就会好许多。最终,我们来到何桥村。何桥村是我们工作队队“下榻”的地方,村委会的几间办公室腾出来让我们住宿和办公。村支部书记老吴年届60,已连任几届书记,村里状况烂熟。老吴忠厚中透着机警,工作作风扎实。修整塘堰他启动的慢,叫苦叫难也多,但任务一旦确定,他立即行动,也青出于蓝。当时我们去10组现场看塘,10组提出他们最急迫的是要修泵站,吴极力支持,还给我们工作组打了报告。我们赞成
11、他们实事求是的想法,并调整资金赐予帮助。12组的蔡正国家祸不单行,家里几个人患有精神病,唯有他好一些,是家里的顶梁柱,但遭受严峻车祸,长期卧床。我们到他家时,他卧在里屋床上。我们将500元钱递给他,他执意要下床,被我们挡住。吴书记说,这500块钱,可以管他们家半年生活。我们来到1组范米兰家慰问。范夫妻二人均为智障,这我们倒是不大惊奇,因为健康人与智障人结婚终归是少数。但一家三五口人都是智障,确定是遗传造成的。遗传性疾病,这在城里大多就不再生育了,但农村好像很难限制。这是我们在农村走访时常常遇到一家一家都是智障人的重要缘由。范夫妻二人的病不是很严峻,生活自理没有问题。我们说了一些宽松的话,他们脸
12、上露出一丝笑容。离开最终一家困难户,天已经大黑,丝丝细雨在天空飘洒。一天跑下来八九个小时,我们身体已乏累不堪,但心情更沉重。据统计,我们走访的4个村的低保户数,占整个户数的五分之一还要多一点。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夫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夫没有脱贫。我们深深感到,要解决农夫的贫困,主要要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