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28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28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28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多音字“缝”。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复述这个故事。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激趣:(课件出示:折叠式口袋书制作方法)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谁能按照课件上出示的图片,将自己面前的正方形的白纸折成一本
2、口袋书,计时2分钟,现在开始。2.(时间到,教师选2位同学上台展示)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位同学折得好?为什么?(引出“急性子”“慢性子”,随机板书)3.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两位主人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明确初读要求。(课件出示)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想一想: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二)检查识字情况。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词。(带注音)(1)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领读、开火车读)(2)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原来顺序的字词。(领读、开火车读)2
3、.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慢性子裁缝”“慢”到什么程度?(布料一直在柜子里搁着)“急性子顾客”“急”到什么程度?(每天都会去找裁缝,告诉他自己最新的想法,希望早点穿上新衣服)2.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顾客的布料还在柜子里搁着,裁缝还没开始裁料)师小结: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将课文内容梳理清楚了,那么“慢性子”和“急性子”碰在一起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三、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会写字。2.指名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卷”不要多写一横,“衬、衫”两个字的部首不要少写一点,注意“性”和“姓”的不
4、同)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3.教师评议,导入学习。二、指导读文,积累技巧1.小组合作。(1)分角色朗读,可加上动作和表情,体会两位主人翁的性格特点。(2)完成课后第2题中的表格,相互交流。(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思考:你喜欢哪位人物?为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随机评议;指导朗读时,“急性子”语速快、紧凑,“慢性子”语速平缓)3.课件出示:“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1)听到裁缝
5、的话,顾客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2)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师过渡:急性子顾客因为裁缝没能及时地用他给的布料做衣服,感到十分生气,可当他听到“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这句话时,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呢?(学生自由发言)4.假如他们俩交换一下性格,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发挥想象,互相交流。(指名说,教师随机评价并指导)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俩人之间的有趣故事。三、总结提升,复述故事1.出示表格: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2.学生看表格说故事,先在小组内练习,组员相互补充,再派代表发言。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评价。4.师
6、总结: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大家更喜欢故事里的哪位主人翁呢?如果你是个慢性子或急性子,在读完故事后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做任何事之前,我们要做到考虑清楚,做决定后不要随意更改。)教学板书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急顾客 要求多变慢裁缝 配合顾客要求教学反思为了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本文是一篇故事,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文中所传递的启示。最后,结合课后习题,我引导学生将故事进行创编与改编,让他们在阅读与表达能力上得到
7、进一步的提升。26.*方帽子店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播放郑人买履的故事)大家边听边思考: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师生交流: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了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在课文中结识一位因循守旧的帽子店的主人。(板书课题:方帽子店学生齐读课题)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1
8、.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帽子店一直卖方帽子,大家戴得都不舒服,等到圆帽子出现时,方帽子成了古董)2.默读课文,找出故事中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1)课件出示: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从来”这个词说明了什么?(他们认为以前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指导朗读:读出方帽子店主人的固执。(2)课件出示: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一直以来”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戴方帽子是正常的、不能改变的)指导朗读:读出大人们的固执。(3)课件出示: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
9、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从加点的词句中可以看出什么?(戴圆帽子是让人吃惊的事情,孩子戴圆帽子是不懂事,方帽子才是好帽子)指导朗读:读出方帽子店主人的惊讶、气愤。(4)课件出示:“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圆形帽子的喜爱)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的坚定。(5) 课件出示: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孩子们长大后,他们小时候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并慢慢地改变
10、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读出对孩子们的认可)(6)课件出示: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慢慢地成为古董。(这里的方帽子成为古董是因为固执的店主不愿改变。)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三、拓展延伸,练习复述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2.举手自荐复述课文,师生评议。教学板书26.*方帽子店方帽子冬天冷,夏天热 圆帽子适合头型,形状多且美观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课文内容。略读课文教学中的“略”绝对不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略”粗略与肤浅,而应该是教师教学上的“略”简约而恰当。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
11、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更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27.漏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4.借助提示,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教学重难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课题,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教师简介民间故事的含义。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下面我们就一起阅读,了解民间故事漏,感受其趣味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明确初读要求。(
12、课件出示)(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2.检查识字情况。(1)课件出示字词。(带注音)(2)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领读、开火车读)(3)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原来顺序的字词。(领读、男女合作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师总结)(1)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老虎和贼。(2)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3)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4)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5)老公
13、公老婆婆再说“漏”。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教师巡视,参与交流。3.交流一: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1)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标注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2)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4.交流二: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老虎和贼。(1)课件出示: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莫非漏比我还厉害?”(2)老虎和贼听了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话会怎样想呢?(贼和老虎都很害怕)(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朗读,读出老虎和贼的疑惑和胆怯)4.老公公和老婆婆口中的“漏
14、”是指的什么?老虎和贼理解的“漏”指的是什么呢?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会写字。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2.指名领读。3.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喂”字不要多写一撇;“贼”字不要少写一撇;“狼”字要把反犬旁写好;注意“厉”和“历”的区别)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老虎和贼被老公公和老婆婆口中说的“漏”给吓跑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二、走进课文,深入探究1.交流三: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师过渡:老虎跑哇,跑哇,累得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
15、头架都快散了。这时看到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和贼会想些什么呢?(1)课件出示:老虎想:“漏真厉害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贼也想:“漏真厉害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虎和贼想摆脱“漏”的迫切心情。(3)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他们都想尽快地摆脱“漏”,他们都摆脱“漏”了吗?2.交流四: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词语“终于”感受老虎和贼摆脱“漏”以后如释重负的心情。(2)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词语“连忙”“赶紧”,感受老虎和贼又一次遇到“漏”以后惊慌的心情。(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
16、交流五: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齐读课文第18自然段,抓住词语“惊慌”,感受老虎和贼当时的狼狈样子。4.交流六: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1)教师范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3)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话可不能只听一半,不然会闹出大笑话。5.分角色朗读全文。三、拓展交流,练习复述1.拓展交流。(1)你想对文中的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点什么?(学生畅所欲言)(2)你想对文中的老虎和贼说点什么?(学生畅所欲言)2.练习复述。(1)默读课文,借助课后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2)举手自荐复述课文,师生评议。教学板书27.漏 漏漏
17、雨 老公公、老婆婆谈论漏怪物 老虎和贼误解教学反思漏是根据闽南民间故事虎怕漏改写的,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把握课文内容,从质疑引路、用心倾听、乐于表达、主动探察等四个方面感悟故事的趣味性。总之,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会质疑、会倾听、会表达、会探究。28.*枣核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积累“折、涨”2个多音字。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他只有一个枣
18、核那么小,他的名字叫“枣核”。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聪明勇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新朋友的故事。(板书课题:枣核)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一)明确初读要求。(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山脚下一户人家生了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取名“枣核”,枣核不但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枣核帮人们牵回了牛、驴,还戏弄了县官。)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觉得最有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4.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将你认为有意思的部分复述一遍。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二)全班交流,各抒己见。1
19、.交流一:枣核出生,爹娘发愁。(1)枣核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生的?(2)枣核出生后,爹娘的心情怎样?(3)面对爹娘的发愁,枣核是怎么说的?从他的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有志向)(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迫切希望欢喜、激动的心情变化)2.交流二:枣核干活勤快,学了很多本领。(1)“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邻居们会怎样夸枣核?枣核的爹娘又会怎样说?(学生各抒己见)(2)对枣核学会的这些本领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3)教师小结:同学们,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候没有高科技产物,人们用人力、牛马驴等畜力拉犁种地。枣核这样的山村孩子能学到那么多本领,真的很了不起。(指导朗读,读出
20、对枣核的赞美和敬佩)3.交流三:枣核帮大家牵回牛、驴。(1)快速浏览课文第4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师小结: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枣核靠自己的本领,折腾得衙役们筋疲力尽,困倦地睡着了。枣核趁机把乡亲们的牛、驴牵回了村子。从中可以看出枣核是个不畏权贵、善良、为乡亲们着想的孩子。(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枣核的赞美、崇敬之情。4.交流四:枣核戏弄县官。(1)快速浏览课文第81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枣核戏弄了县官,表现了枣核超人的胆识、超强的本领和无穷的智慧。
21、)(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枣核的赞美、崇敬。5.举手自荐,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6.集体交流、点评。三、拓展交流,练习续编同学们都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让老师听得津津有味,枣核戏弄县官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发挥想象说一说吧!教学板书28.*枣核枣核出生,爹娘发愁。 枣核干活勤快,学了很多本领。枣核帮大家牵回牛、驴。枣核戏弄县官。聪明勇敢教学反思教学时,我首先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结构和主要情节,以便学生以此为导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探究的兴趣。语文课堂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创作欲望,我想这节课就能完成教学目
22、标了。第八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教学目标1.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2.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能记住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1.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2.认真听,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爱听,让我们组织一次“趣味故事会”,大家都来讲讲有趣的故事吧!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趣味故事会)二、试讲故事,范讲引领1.谁能告诉我,你喜欢的故事名字是什么?(抽学生回答)2.原来大家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呀?谁愿意来给大家讲一个?(抽学生讲故事)3
23、.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故事,我也想给大家讲一个,请同学们做评委,看看我们俩谁讲得好,好在哪儿。4.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们更喜欢听谁讲的故事呢?(学生评议,说说为什么喜欢)刚才这位同学已经讲得很棒了,只是因为老师用上了优美的语言,注意了语气、表情的变化,还加上了适当的手势,让这个故事更加精彩了。你愿意让你的故事变得这样精彩吗?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吧!三、语言训练,弄清要求1.这里有一段话,你们看,风魔王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小树是森林中刚刚长大的孩子,森林爷爷是森林里最老最老的一棵树。(课件出示对话)风魔王:哈哈哈!我是威力无比的风魔王,我发起脾气来,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掀起波浪哈哈哈!那
24、儿有一片森林,我要冲过去!小树:森林爷爷,怎么办呢?森林爷爷:孩子们,别怕,手挽手,肩并肩,大家一起对付它!2.指名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3.你们读得太有感情了,再来试试表情和动作吧。揉揉你的小脸,做好准备。4.做出动作和表情,再来分角色演读上面的对话。5.同学们表演得真好,把这样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语言带到你的故事里,你一定能讲出精彩的故事。6.用上两分钟时间,回想你的故事,把表情带到你的故事里。谁愿意来试试?别着急,大家都爱听故事,我们在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听故事的要求)(1)认真听,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2)听懂故事的来龙去脉,能说出故事哪里有趣。(3)有问题等听完后再提出来
25、。7.指名学生讲故事。8.如何讲好故事。(根据情况,可在学生讲故事前出示讲故事的要求)(1)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手势。(2)故事要生动、有趣。(3)表情要自然、大方。四、小组交流,试讲故事1.我知道,你们都有许多生动而有趣的故事想讲给同学听,那么我们先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练习讲。当一名同学讲完后,其他同学一定要给他评一评,说一说他哪里讲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让每个同学都能讲出精彩的故事。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最出色的同学作为代表,和其他组的同学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2.激励同学:这次故事会,我们将评选出本班的“故事大王”并颁发光荣勋章。“故事大王”所在的小组,将
26、被评为本班的“最佳评委团”。3.分组练习讲故事。教师巡视指导。4.请各小组推荐一个你们组的代表到前面来讲一讲,比一比。在他们讲完后,台下的同学评一评讲得好不好,并说出原因。5.各组同学讲故事。6.学生评价。7.评选“故事大王”“最佳评委团”。教学反思本次口语交际,我通过示范引领,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此外,我还创设了评选“故事大王”“最佳评委团”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效果非常好。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目标1.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1.
27、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作为创编童话故事的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想象1.揭示游戏名称: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词语对对碰”。2.揭示游戏规则:老师说出一个表示事物的词语,你们给它对上一个能表现出它特点的词语。比如我说“星星”,那你们就可以对“亮闪闪”;我说“水牛”,你们可以对“庞大”,明白了吗?3.老师说出课本上插图中的四种动物:母鸡、蚂蚁、老鹰和蜗牛。指若干学生完成互动游戏,师相机做适当简短的点评。4.过渡:你们有人想过有一天母鸡会像鸟儿一样,在空中
28、自由自在地飞翔吗?5.生自由发表看法。6.揭示课题:瞧,一旦小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那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同学常常会萌发出很多不合情理的想法,我们常常称它为“胡思乱想”。但是老师觉得,这种“胡思乱想”十分有趣,尤其当它出现在童话故事里的时候。今天这堂课,就需要大家开启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一番有趣的想象,创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这样想象真有趣”,生齐读课题。二、创设情境,感知想象1.同学们,你们看看,今天谁来了?(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2.仔细观察这几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3.指名交流,发现这些小动物的不同之处。预设:生1:第一
29、幅图中的母鸡,飞得比树还要高。生2:第二幅图中的蚂蚁,长得比树还要高大。生3:第三幅图中的老鹰,在悬崖边,不敢飞,很害怕的样子。生4:第四幅图中的蜗牛,跑得飞快。4.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多么不可思议的四幅图,赶快去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吧。5.生自由朗读习作要求,揣摩本次习作的要求。6.引导学生交流:你知道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吗?预设:生1:这次习作的主角是动物。可以是书上出示的动物,也可以自己选一种小动物。生2:这次习作的小动物,都失去了它们原来的主要特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动物是完全相反的。生3:这次习作是要写这些特殊的动物身上发生的奇异的事情,所以需要我们展开想象。写出来的事情要能
30、突出小动物“变异”后的特征来。7.小结:同学们,你们分析得十分到位。确实,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以这些不可思议的动物为主角,创编童话故事。大家看过、听过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发现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指名交流)8.明确习作要求: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动物当作人来写;想象大胆有趣,主人公几乎都有超常的能力;故事有一定的顺序;都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9.过渡:正是有了这些童话作者的大胆想象,我们才能读到这么多异彩纷呈的童话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编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吧!三、小组合作,展开想象1.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呢?找找和你有相同想法的小伙伴,组成一个讨论组,大家一起说一说,
31、看看在这种小动物身上,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如果你想以其他小动物为主角,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一起说一说。(将分组讨论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分组。将全班分为五个讨论组,其中第五个小组的动物可以更多样化一点。)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并参与其中)3.小组讨论后,各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也可以进行表演展示,简单阐述童话故事的内容即可。4.生生互评,师相机梳理。四、多样创编,你写我写1.同学们说的、演的都精彩极了,现在就让我们把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写在作文本上吧!在写之前,老师还有几个秘诀,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秘诀)(1)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32、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你创编的故事才能更加完整。(2)给你的故事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这样才能吸引人。2.学生自由创编,教师巡视,相机指导。3.多样化点评:(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价,教师做重点评价。(2)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看看自己写的句子是否通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2.导言:上节课小组同学围绕童话故事探究交流,在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后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这节课我们来交流已经完成的习作,并根据交流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二、互相交流,认真修改1.自读修改。(1)自读初稿,运用改正符号修改错别字。(2)参照教材中的习作要求,找出不符
33、合、出现偏差的地方进行修改、重写。(3)读一读,看看前后是否通顺连贯。2.小组交流:把自己修改好的习作读给组内的同学听,组内同学提出修改意见或相互帮助补充修改。3.品读欣赏,师生互评。选取几个修改完的同学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同学交流,由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修改,在交流中学会欣赏)三、展示习作1.誊抄习作: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也可以一边誊抄一边修改。2.佳作展示:让学生把修改好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板书 习作 这样想象真有趣想象大胆 曲折动人想象丰富 神奇合理故事有趣 语言生动情感丰富 给人启迪教学反思开课伊始,我用游戏的方式作为导入,激发学
34、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为阅读习作要求作铺垫。通过讲、练、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吸收同龄人优秀作文的优点,促进自己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提高。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积累8个词语。2.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3.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4.朗读并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教学重难点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学会转述别人的话;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回忆交流:在本
35、单元课文中我们学过哪些故事?2.同桌互相提点,把漏这个故事复述给同桌听。3.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出来。复述漏课后的示意图。4.学生交流说出并展示漏课后的示意图。5.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示下表:时间人物事件古时候夫妻两人生了枣核大的孩子,就叫“枣核”一年又一年枣核不见长,很勤快很聪明有一年衙役们大旱,衙役们把牛、驴牵走了到了晚上枣核到县衙闹腾,躲在驴耳朵里,赶着牲口回了村子天一亮县官、枣核枣核被抓到县衙,衙役们打枣核,结果打了县官学生根据图表复述。6.小结: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也不会遗漏重要情节。二、学习“识字
36、加油站”1.课件出示词语。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1)指导读准轻声,如“嗽”在“咳嗽”中读轻声;“唠叨”的“叨”在词语中也读轻声。(2)指导读准“呕吐”,这里“吐”读t。而“吐气、扬眉吐气、吞吞吐吐”中都读t。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4.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巧用偏旁归类识字。(1)口字旁的字和口有关。例如:咳、吐、唠、叨、嘀、咕等。(2)言字旁的字大都和语言有关。例如:谚、语、谣、诫、辩、论等。5.复习巩固词语。(1)抽读词语卡片。(2)找词语游戏:找朋友。6.学以致用。(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试着再找出几组这样的字。(2)小组派代表参
37、与全班交流。(3)师生评议,教师小结。三、学习“词句段运用”1.让学生读第一个句子,演一演,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演。2.比较两个句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顾客跳起来”体会“噌的一下子”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的着急。3.让学生读第二个句子,想象“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的情景,体会表达效果。4.教师提供几个句子,学生练习在句中加上拟声词,感受句子中有拟声词和无拟声词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1)他用力一推,门( )开了。 (2)他( )喝了一大碗水。5.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例句写一写这样的句子。生活中,小鸟急速飞走时是怎样的情景?玻璃窗突然被打碎又会是怎样的情景?模仿例句,选择一个情景,用拟声词写一
38、句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词句段运用”(一)感受对比在拟定题目方面的妙用。同学们肯定读过许多故事,还记得有哪些吗?(学生交流)有哪些故事题目很有趣,我们一起来瞧瞧。1.课件出示第2题。2.学生讨论交流,题目有什么特点?课件变色“慢、急、胖、瘦”。(用展示主人公特点的词语,如“慢性子”“急性子”“胖”“瘦”“大方”“小气”等,准确地表现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特点;在同一个题目中用意思相反的词语,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3.引导学生将下面的题目补全。课件出示:大个子兔子和( )狼 大方的魔法师和( )的巫婆4.你读过的故事有这类题目吗?和同学交流。(二)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
39、述别人说的话。1.课件出示第3题。2.教师解释什么是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传达给第三者。3.小组交流:怎样转述别人的话?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如“你”改为“我”。5.(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巡视。6.师生交流,教师小结。二、学习“日积月累”1.创设情境解诗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大林寺桃花指名读“寺”字,生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大林寺在什么地方?(大林寺、西林寺和东林寺是庐山“三大名寺”。大林寺为四世纪僧昙诜所创建,位于
40、大林峰上,所以叫大林寺。)2.学习字词。(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学习生字。(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看看你知道了多少,还有多少不知道的。3.初读感知。(1)四人一组利用课件上的注释讲讲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2)指名说诗意,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谈话过渡:刚才几个同学说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4.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课件出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名读,理解词语。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你觉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惊喜)读一读,再体会一下。6.默写古诗大林寺桃花。5.试背古诗。师:现在老师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背诵一下古诗,你可以边背边想象诗的情景,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自由背、指名背)三、总结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把句子说(写)具体、生动,还学习了怎样给自己的习作拟下亮眼的题目。同学们要在今后的作文中学以致用。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我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在自学的气氛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