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教材分析(新全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上教材分析(新全册).ppt(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年级三年级 上册上册教教 育育 教教 科科 书书增设增设整合整合提前提前后移:后移:“2424时记时法时记时法”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可能性可能性”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年 段内 容二 上表内乘除法三 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含估算)三 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四 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含积的变化规律)依赖情境,引出问题借助学具,理解算理算法表达沟通算法,形成认知纵 向 两位数一位数三位数一位数横 向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P.11.关于算法表达具体算法表达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P.1P.11变 化1.关于算法表达具体算法表达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般计算法则P.14变 化
2、2.关于估算目标:在现实背景中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三要素:一是在现实背景中;二是要突出单位的选择;三是要强调对上、下界的把握。变 化P.23.将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变 化P.5P.41.关于竖式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1 2 31 6P.112.“倍”的理解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P.4P.73.规律探索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经历规律探索过程P.213.规律探索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1)出示第一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猜想?
3、(预设猜想:结果可能也会有规律。)算式中这样的规律会不会导致结果中也有规律呢?怎样才能知道?学生计算。观察结果,你又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结果中同样存在规律,果真与猜想的一样。仔细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结果出现了这样的规律?独立思考后小组商量。 汇报。(预设一:乘法中各位算的依次是9的乘法,加的零头正好能凑满一个十。预设二:1个9再加1就凑满1个10,得10;2个99再加2,每个99各分到1,就凑满2个100,得200,3个999再加3,每个999各分到1,就凑满3个1000,得3000.)拓展:你能再写一个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并直接写出它的得数吗?呈现资源(打乱顺序):结果是多少?为什
4、么?(2)出示第二、三组: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研究这两组算式吗?汇报。第二组:为什么结果的个位总是1? 结果中1的个数为什么会增加?1的个数与什么有关?第三组:为什么每一位都是8?(3)归纳:看来结果中的规律都与算式中的每一部分都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全面观察,才能让我们发现完整的规律,寻找到产生规律的原因。P.27P3第7题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给足时间,学习思辨P.3P8第2、3题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分析关系,促进理解,避免定势P.8P12第5题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早作落实P.12题组练习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典型习
5、题和练习组织侧重于“同”重点在“异”整体呈现P.2P.15P.26P.26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二上米和厘米 二下分米和毫米 三上千克和克直接体验体验的转化和表达三下千米的认识 三下吨的认识间接体验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过程结构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适用范围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简单换算方法结构建立表象小单位借助熟悉物体大单位借助熟悉物体或推算关系研究利用不同的尺“找一找”、“数一数”或综合运用已有关系推理1.丰富操作活动操作对象的变化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变 化操作活动的增删P.29P.312.实际问题的变化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变 化P.34建立重量单位的概念有困难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重视感受的表达
6、和转化重视体验作业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小明今年上三年级,下面的选项( )可能是他的体重。A.1千克 B.4千克 C.40千克 D.400千克P29第2题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1)根据信息提示说出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2)1000千克有多重呢?你能打个比方吗?(3)如果以你的体重为标准,大概可以容纳多少人?如果以老师的体重为标准呢?(4)现在你理解的1000千克是怎样的?(相当于)P.29P30第3、4题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增加体验作业P.30P33第6题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提出问题策划解决步骤实践操作汇报操作结果P.33第三单
7、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一上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直观认识一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直观认识二上认识线段、平行四边形要素认识(边)二下认识角要素认识(角)三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认识四上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要素认识四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认识五下认识圆特征认识六上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认识六下认识圆柱、圆锥特征认识将原有的直观体验归纳、概括和表达掌握研究的方法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二上厘米和米 二下分米和毫米 三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三下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重新设计引入周长概念的问题情境初步认识“物体某个面周长”的含义;第三
8、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变 化类推出“多边形各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既是对周长概念的初步应用,又蕴含了周长计算的一种常用策略。P.392.改进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变 化P.413.增加一则“动手做”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变 化P.45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1.研究角度不明确识别无序有向2.推理的严密性不够放慢节奏,反思操作方法3.关系理解有困难扩大研究背景,引入集合圈4.面积与周长的混淆落实实践活动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5.易进入机械操练的误区P.41利用图形特征计算周长P38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
9、扣住目标,设计追问追问:为了确保什么才这样折?改成要量四条边。追问:有些同学的测量速度特别快,说说你们的诀窍吧?追问:说说你的画法吧?为什么要这样做?P.38P46“周长是多少”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P.46P46“周长是多少”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体现研究活动的完整性P.47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2.用四根小棒首尾相接正好拼得一个长方形,其中三根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8厘米、5厘米,第四根小棒的长度是( )厘米。A.5 B.8 C.13 D.181.下面四个信封中分别装有一个硬纸板,并且硬纸板都已露出了一部分,从( )号信封中抽出的硬
10、纸板的形状可能是正方形。ABCD3.(1)四年级1班有16名同学参加队列表演,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为他们设计一个长方形形状的队列(用一个点表示1个人)。(2)如果这16名同学排成4行,每行4人,最外圈同学穿黄色运动服,其余同学穿红色运动服,那么需准备多少套黄色运动服?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1.小明与小华两人相约分别从学校、新华书店到图书馆,同时出发,谁先到达,谁就获胜。你认为公平吗?600米400米学校体育场图书馆新华书店2.(1)从图书馆到体育场,有几种不同路线?(2)两人再次相约,同时从图书馆沿不同的路线到体育场,谁先到达,谁就获胜。你认为公平吗?3.(隐去上图中的数据
11、)现在两人同时从图书馆沿不同的路线到体育场,谁先到达,谁就获胜。你还认为公平吗?学校体育场图书馆新华书店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1.小朋友们,小蚂蚁在吃巧克力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你愿意帮帮它吗?这块巧克力的每一小块都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这块巧克力的周长是多少?2.如果小蚂蚁吃去一小块后,它的周长是多少呢?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小蚂蚁吃去的一小块,有没有不同位置的?4.小蚂蚁吃去的一块分别在什么位置上?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再指一指剩下部分的周长。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法的完善过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十数除
12、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理解各位求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首位能整除首位能整除初步认识需分段书写的除法竖式。初步认识商的定位原则。首位不能整除 理解并主动接受分两段书写的除法竖式。结合情境,理解“十位有余数”的处理方法。结合操作,初步体会“从高位除起”的好处。 首位不能整除认识需分三段书写的除法竖式,理解并主动接受分段书写的格式。理解商的定位原则。进一步体会“从高位除起”的好处。掌握余数的处理方法。 首位不够除理解“首位不够除,就用前两位除”的道理。理解并主动接受“从高位除起”的笔算顺序。熟练掌握余数的处理方法。 商里有0被除数中有0理解商0的道理:没有物体分或不够分。被除数中无
13、0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首位不能整除个位不够除首位够除首位不够除商里有0提炼方法完善法则用一位数除用两位数除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除一次 除两次 计算结构的变化计算结构的变化首位能整除1.内部语言转化成显性过程、操作过程转化成数学表达的能力不强;2.用竖式表达计算过程的需求不大,无法体会“分段书写”和“从高位除起”的合理性;4 62 ) 4 62 303.对竖式计算过程每一步的含义不理解, 第二次商的定位 错误。首位不能整除4 22 ) 5 22 120商中有0对竖式的简写形式不能做到意义理解。6 3 ) 6 22 25 5 ) 6
14、 31 034 1 22 ) 5 22 11 202.能口算,但不会竖式表达;1.不会处理余数;4 32 ) 4 62 6632 1 22 ) 5 22 61 20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明确估算的作用发挥估算对笔算的支持作用,为笔算指引方向。余数处理的错误率较高P.58P.66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用36朵花扎花束,每3朵扎成一束,可以扎多少束?用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的是( )。A.已经用去了3朵; B.已经用去了6朵;C.已经用去了30朵; D.已经用去了36朵。3 63 ) 3 61 260题组练习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典型习题和练
15、习组织巩固基本算法,掌握程序体会无余和有余的联系利用运算意义和关系,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理解并掌握十位有余的处理方法。目标拓展。P.51P.53P.57P.69规律探索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设身情境,调用经验,感知规律。借助情境,表达规律。体会规律的前提条件和相对稳定性。P.57P.59P.68规律探索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P.70知识层面:初次体会规律的存在思考:为什么得数会相等?P.70能力层面:激发问题探索意识思考:为什么得数都没有余数?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递进点:方法的扩充P.59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
16、策略三上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 基石 三下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四上从条件或问题出发灵活思考提升1.以数量关系较简单、趣味性较强的实际问题为载体。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变 化P.712.合理使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辅助思考,提高灵活性。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变 化P.743.呈现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感受策略应用的过程和特点。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变 化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1.对条件的具体化理解有困难提问:有哪个条件需要再解释解释?2.表达的条理性不够强提供表达机会,合作中完善日常:概括性表达和具体化呈现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两
17、架天平分别提供了哪些信息?怎样看出的?(关注识图能力)你能完整、有条理地说一说吗?(关注有序表达)根据这些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掌握数量关系)P.72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重点在于如何思考了解理解题意的辅助方法P.731.改变编排形式。专题活动:间隔排列变 化2.突出回顾与反思。3.降低应用要求。第六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四下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平移和旋转简单的图形;找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六下放大和缩小1.整合两个单元。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 化2.降低要求。第六单元:平移、
18、旋转和轴对称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1.陷入机械操作的误区。教材本身的变化退进P.82P.812.对“完全重合”的理解和应用有困难。实践出真知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提问: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根据学生举例顺势出示转盘。提问:你能把指针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B吗?指名演示。提问:你能把指针继续旋转到指向C或D吗?指名演示。将指针渐变为一片树叶,同样请学生操作演示。将指针渐变为风车的一片叶子归纳:这样的运动方式都叫做旋转。增加变式,体会特征。P.81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创设情境,比较区分。P.82提问:秋天,树叶飘零,起风时,它会打个卷,无风时,静静落下,这
19、是同一片叶子飘落时记录的身影,哪些身影可以通过平移与原图重合?追问:你是怎样寻找到的?拓展:其它几幅呢?你又是怎样区分的?归纳:你认识的平移与旋转有什么不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体会不同的旋转运动学科整合P.82P.85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年段教学内容主要区别三上1.教学几分之一,再教学几分之几。2.教学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单个物体的分数认识三下1.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2.应用对分数的理解,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多个物体的分数
20、认识五下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2.真分数与假分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4.带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相互改写。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作为单位“1”的分数认识注重结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理解分数含义1.自主迁移几分之一。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变 化P.872.强调分数的含义。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变 化P.93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学习困难和常见错误1.分数的理解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分数概念的形成需要经历辨析比较材料、提炼抽取本质、归纳概括命名的活动过程。分数概念的丰富需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21、。分数概念的加深需要基于前后知识的对比和沟通之上。2.对什么是部分,什么是整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够明确,导致认识上的困难。3.在概念获得的框架结构和语言的水到渠成上都较为稚嫩与陌生。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P.89(1)这是小朋友喜欢的大大泡泡卷。王老师把它拉长,一长条的泡泡卷可用数1来表示。(2)你知道把它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吗?每人能得到多少?(二分之一) 现在每人又能分得这卷泡泡糖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不是二分之一? 看看是不是真的三分之一 (PPT:动画移动涂色部分)(3)(PPT呈现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 那它们又能分别得到这卷泡泡糖的多少呢?请小朋友拿出练习纸,独立完成。 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估 预设:请前面的结果帮忙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PPT:动画移动涂色部分)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P.90P.94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典型习题和练习组织P.96P.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