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287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63 62田晓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摘要: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实现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系统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协商民主制度;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5)01-0062-04DOI:10.13946/ki.jcqis.2015.01.011收稿日期:2014-11-14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重点课题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问题研究阶段

2、性成果作者简介:田晓玉(1970-),女,辽宁营口人,大连社会主义学院统战与文化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民主政治、政党制度研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国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有利于助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没有完备的

3、协商民主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不全面的。协商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体一、协商民主制度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系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价值必须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一)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二)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 体系的民主化“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有很多标准,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民主化,即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保障主权在民或人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1 民当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

4、从根本上体现人度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2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 “民主是现代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和选举民主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传统国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田晓玉(大连社会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3)3 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国民经济和社治理体系的根本所在。”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关系国家全局的一些重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见,以及其他需要同民主党派协商的重要问题文

5、化事业。协商民主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但是,对于什么是“重要文件”“重要为根本,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重点,是决定”“重大问题”,规定不明确,导致协商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协商内容存在很大随意性。二是协商形式不明确。民主制度,人民群众可以主动地、全方位地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出,中国共产党在政协同民主党派协商的具体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自身利益的实形式包括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协商民主制度的本义与国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政协党组受党家治理体系的民主性高度契合。健全协商民主制

6、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等。但是,对于在什么情度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民主化。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协商形式,对于采取某一种(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 协商形式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没有做出详“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 细的规定。这导致对协商形式的运用很难把4提。” 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 握。三是中微观层面制度设计有欠缺。党际协求和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商民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的必要条件。没有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也 商制度框架下实施和运行。从宏观理论层面来就没有真正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 看,多党合作制度是科学合理的。

7、但是从中微治理体系法治化,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 观层面的具体制度规定来看,党际协商民主的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 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党际协商民主尚未完全达5 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个关键” 。立法质量如何,要以是否“反映人(二)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不足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为衡量标准。这就需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是协商民主制度化要在立法的过程中,增加民众参与度,做到民的重要支撑。“法治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要主立法、开门立法,实行立法协商。要坚持有素。民主本身就包含法治的意义,民主就像是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一张桌子,必须有柱子,法治是其中的柱子之越多越深入越好。

8、可见,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是8一。” 在现阶段,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还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重要途径。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法律保障弱化。目前,我二、协商民主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宪法和法律 没有明确具体的的现实差距规定,只有一些原则性的阐述。比如,我国宪(一)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不足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科学化是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前提。如果制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度安排不科学,制度执行就很难达到预期目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水平有待进的重要机构。然而,宪法具体条文中并无对政一步提升。以党际协商民主为例,一是协商内

9、治协商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详尽规定。协商容不规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民主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二是法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律效力软化。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具体实施大见指出,党际协商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都是以中共中央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为规范,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实质上缺乏法律效力,刚性不足。要法律的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对协商民主制度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总第78期2015年第1期2015 NO.1 Sum NO.78 63 62田晓玉:国家治

10、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摘要: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实现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系统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协商民主制度;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5)01-0062-04DOI:10.13946/ki.jcqis.2015.01.011收稿日期:2014-11-14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重点课题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田晓玉(1

11、970-),女,辽宁营口人,大连社会主义学院统战与文化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民主政治、政党制度研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国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有利于助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没有完备的协商民主制度,国家治理体系

12、现代化是不全面的。协商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体一、协商民主制度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系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价值必须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一)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二)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 体系的民主化“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有很多标准,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民主化,即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保障主权在民或人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1 民当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度 。协商民

13、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2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 “民主是现代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和选举民主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传统国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田晓玉(大连社会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3)3 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国民经济和社治理体系的根本所在。”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关系国家全局的一些重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见,以及其他需要同民主党派协商的重要问题文化事业。协商民主制度以保证

14、人民当家作主等”。但是,对于什么是“重要文件”“重要为根本,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重点,是决定”“重大问题”,规定不明确,导致协商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协商内容存在很大随意性。二是协商形式不明确。民主制度,人民群众可以主动地、全方位地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出,中国共产党在政协同民主党派协商的具体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自身利益的实形式包括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协商民主制度的本义与国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政协党组受党家治理体系的民主性高度契合。健全协商民主制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等。但是

15、,对于在什么情度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民主化。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协商形式,对于采取某一种(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 协商形式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没有做出详“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 细的规定。这导致对协商形式的运用很难把4提。” 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 握。三是中微观层面制度设计有欠缺。党际协求和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商民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的必要条件。没有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也 商制度框架下实施和运行。从宏观理论层面来就没有真正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 看,多党合作制度是科学合理的。但是从中微治理体系法治化,

16、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 观层面的具体制度规定来看,党际协商民主的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 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党际协商民主尚未完全达5 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个关键” 。立法质量如何,要以是否“反映人(二)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不足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为衡量标准。这就需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是协商民主制度化要在立法的过程中,增加民众参与度,做到民的重要支撑。“法治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要主立法、开门立法,实行立法协商。要坚持有素。民主本身就包含法治的意义,民主就像是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一张桌子,必须有柱子,法治是其中的柱子之越多越深入越好。可见,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是8

17、一。” 在现阶段,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还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重要途径。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法律保障弱化。目前,我二、协商民主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宪法和法律 没有明确具体的的现实差距规定,只有一些原则性的阐述。比如,我国宪(一)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不足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科学化是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前提。如果制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度安排不科学,制度执行就很难达到预期目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水平有待进的重要机构。然而,宪法具体条文中并无对政一步提升。以党际协商民主为例,一是协商内治协商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

18、详尽规定。协商容不规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民主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二是法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律效力软化。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具体实施大见指出,党际协商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都是以中共中央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为规范,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实质上缺乏法律效力,刚性不足。要法律的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对协商民主制度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总第78期2015年第1期2015 NO.1 Sum NO.78 65 64(三)协商民主制度的程序化不足 各阶层,

19、涉及到人大立法、行政听证、基层协制度的现代化要以程序化为保障。“在民 商、党际协商、政协协商、社会协商等各个层主 政 治 中 , 程 序 决 定 着 整 个 民 主 政 治 的 运 面。要使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有效发挥作9作。”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 用,使各种协商形式有效运转,必须对其进行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 整体性设计。要注重现有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及同样存在程序化不足的问题。在现阶段,我国 每种协商民主制度内部机制之间的有效衔接,协商民主的主要制度框架已经确立,但其具体 强化各种协商制度之间的整合能力,发挥其总制度机制还存在不少欠缺。具体表现为协商民 体效应

20、,从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互相联动、主的有关规定过于笼统、过于宽泛,缺乏必要 系统化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程序和步骤,导致难以操作。比如:党的十 3.注重配套制度建设。一是要完善知情制七大、十八大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 度。强化对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建立有效序”,但对于“怎么纳入”“何时纳入”“纳 的法律保障机制;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细入什么内容”“不纳入有何后果”等问题,都 化公开内容,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和实效,不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协商民主在不少地方只 断增强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建立有效的信息知是一种咨询性政治参与,还没有成为一种完整 情渠道,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重要工作、重大的程序性政

21、治参与。 事项通报制度,及时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四)协商民主制度的系统化不足 站、政务要情等方式告知公众,确保群众知情协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关制度的 权的实现;完善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加大监督配合。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实施缺乏知情制 与追责力度。二是要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协商度、信息公开制度、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相关配 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机制,让公众、媒体广泛套制度的保障。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渠 参与协商过程,及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道、知情渠道,公民就无法进行有序政治参 广播、文件通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协商结果。与,也就无法进行有效协商。知情渠道、信息 探索在党委政府、民主党派、政协建立专

22、门协渠道不畅通成为影响协商民主实效的重要制约 商监督机构,或者设立协商评估部门,对协商因素。制度执行离不开监督的保障。在协商民 形式、协商内容、协商程序进行有效监督,促主制度建设中,我们还比较少关注对该制度的 进协商民主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建立健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问题。 全明确完整的评价监督指标体系,对协商民主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协商民主 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项制度的情况及协商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评价。建(一)注重协商民主制度的系统性设计 立惩戒机制,对应进行协商而没有及时协商的,不按程序协商造成决策失误、引发重大损失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

23、)提升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2.注重整体规划。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宗教、各界别、的1.注重顶层设计。协商民主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依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来规划设计其未来发展方向。这种设计要切实落实到实践中,以制度现代化的标 1.细化制度规范。要明确协商内容,对有关准进行打造。要建立衡量协商民主制度现代 规定中所描述的“重要决定”“重大问题”化的指标体系,检验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和实施 “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等进一步加以明晰、情况。 细化和量化,以减少分歧和随意性。要规范协商形式,进一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什

24、么样的协商形式,对采取某一协商形式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2.改革不合理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在中国蓬勃发展,必须解放思想,突破以往固化的思维模式,及时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机制,对制度进行合理再造。比如:对于政治协商制度,应进行大胆改革,在制度设计上真正体现出“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格局,保证民主党派的参政空间和自主权,有效发挥它们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3.创新制度机制。当前,协商民主制度还比较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则和运作程序,还有很大 3.建立平等对话制度。协商的本意是沟通、的创新空间。要开拓思路,总结以往好的经验 交流、辩论、合作、商量。但是,目前不少协和做法,合理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

25、理念和方 商民主实践缺少交流,没有辩论,更缺少“杂法,加大协商民主制度创新力度,以制度的创 音”及不同意见。没有辩论、对话的协商不是新性提高制度的科学性。 真正的协商。应建立平等对话制度,营造充满(三)强化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保障 民主的协商语境,鼓励和引导各协商主体就协商议题自由表达不同意见建议。5.建立协商意见办理和反馈制度。协商意见的办理和反馈是检验协商民主实效性状况的关键环节。应建立跟踪督办机制,明确专门人2.提高协商民主法律地位。要在宪法层面赋 员和机构负责协商意见的办理、督促、反馈、予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 跟踪。从法律上规范我国政治体系中各协商主体之间参考文献:的关

26、系。要着力提升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强1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律保障。多党合作和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2).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最常态、最规范的协商民2 俞可平.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主制度形态,是最有可能完成制度定型的协商N.南京日报,2013-12-10(7)民主制度形态。要重新审视人民政协的价值和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作用,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纳入法治化轨道, 决定EB/OL.人民网,(2014-10-28).http:/politics. people. 切实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章可循、有法可

27、 俞可平.沿着民主法治的轨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总之,要加大协商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完备EB/OL.人民网,(2014-04-16).http:/theory.people. com. 的协商民主法律法规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cn/n/2014/0416/c83846-24901735.html.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推进各个领域、各个5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层面、各个形式协商民主顺利有效开展。J.学术月刊,2003,(4):16.(四)加强协商民主制度的程序化建设责任编辑:林华山定协商议题。协商议题不仅可由党委、政府提出,也可由其他协商主体提出。这样可以保障各协

28、商主体平等提出议题的权利,避免协商议题范围的狭隘化,避免出现选择性协商现象。2.建立协商准备制度。协商议题确定之后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准备。确定协商参与主体,对协商参与主体的级别、层次、范围进行仔细研究;确定协商的准备时限,给各协商主体充分的时间开展调查研究;考虑协商的具体形式。1.出台协商民主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 4.建立规范表决制度。协商要最终形成共化。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贯彻依法治国的总体 识、达成决策,离不开表决。规范的表决是有战略,增强制度刚性。应探索出台协商民主有 效协商的重要保证之一。可探索使用电子表关法律法规,把协商民主置于法律框架之中, 决

29、、投票表决、举手表决等方式,增强协商结使协商民主从依据政策、意见、文件、批示等 果的真实性。实施转变到依据法律法规实施。这样能够强化协商民主的法律保障,增强协商民主制度的权威性。、1.建立协商议题确定制度。要科学合理地确田晓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田晓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65 64(三)协商民主制度的程序化不足 各阶层,涉及到人大立法、行政听证、基层协制度的现代化要以程序化为保障。“在民 商、党际协商、政协协商、社会协商等各个层主 政 治 中 , 程 序 决 定 着 整 个 民 主 政 治 的 运 面。要使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有效发挥作9作。”

30、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 用,使各种协商形式有效运转,必须对其进行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 整体性设计。要注重现有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及同样存在程序化不足的问题。在现阶段,我国 每种协商民主制度内部机制之间的有效衔接,协商民主的主要制度框架已经确立,但其具体 强化各种协商制度之间的整合能力,发挥其总制度机制还存在不少欠缺。具体表现为协商民 体效应,从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互相联动、主的有关规定过于笼统、过于宽泛,缺乏必要 系统化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程序和步骤,导致难以操作。比如:党的十 3.注重配套制度建设。一是要完善知情制七大、十八大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 度。强

31、化对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建立有效序”,但对于“怎么纳入”“何时纳入”“纳 的法律保障机制;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细入什么内容”“不纳入有何后果”等问题,都 化公开内容,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和实效,不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协商民主在不少地方只 断增强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建立有效的信息知是一种咨询性政治参与,还没有成为一种完整 情渠道,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重要工作、重大的程序性政治参与。 事项通报制度,及时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四)协商民主制度的系统化不足 站、政务要情等方式告知公众,确保群众知情协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关制度的 权的实现;完善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加大监督配合。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实施

32、缺乏知情制 与追责力度。二是要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协商度、信息公开制度、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相关配 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机制,让公众、媒体广泛套制度的保障。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渠 参与协商过程,及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道、知情渠道,公民就无法进行有序政治参 广播、文件通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协商结果。与,也就无法进行有效协商。知情渠道、信息 探索在党委政府、民主党派、政协建立专门协渠道不畅通成为影响协商民主实效的重要制约 商监督机构,或者设立协商评估部门,对协商因素。制度执行离不开监督的保障。在协商民 形式、协商内容、协商程序进行有效监督,促主制度建设中,我们还比较少关注对该制度的 进协商民主纳入党委

33、、政府决策程序。建立健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问题。 全明确完整的评价监督指标体系,对协商民主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协商民主 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项制度的情况及协商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评价。建(一)注重协商民主制度的系统性设计 立惩戒机制,对应进行协商而没有及时协商的,不按程序协商造成决策失误、引发重大损失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提升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2.注重整体规划。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宗教、各界别、的1.注重顶层设计。协商民主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依据全面深

34、化改革的总目标来规划设计其未来发展方向。这种设计要切实落实到实践中,以制度现代化的标 1.细化制度规范。要明确协商内容,对有关准进行打造。要建立衡量协商民主制度现代 规定中所描述的“重要决定”“重大问题”化的指标体系,检验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和实施 “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等进一步加以明晰、情况。 细化和量化,以减少分歧和随意性。要规范协商形式,进一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什么样的协商形式,对采取某一协商形式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2.改革不合理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在中国蓬勃发展,必须解放思想,突破以往固化的思维模式,及时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机制,对制度进行合理再造。比如:对于政治协商制度

35、,应进行大胆改革,在制度设计上真正体现出“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格局,保证民主党派的参政空间和自主权,有效发挥它们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3.创新制度机制。当前,协商民主制度还比较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则和运作程序,还有很大 3.建立平等对话制度。协商的本意是沟通、的创新空间。要开拓思路,总结以往好的经验 交流、辩论、合作、商量。但是,目前不少协和做法,合理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方 商民主实践缺少交流,没有辩论,更缺少“杂法,加大协商民主制度创新力度,以制度的创 音”及不同意见。没有辩论、对话的协商不是新性提高制度的科学性。 真正的协商。应建立平等对话制度,营造充满(三)强化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保障

36、 民主的协商语境,鼓励和引导各协商主体就协商议题自由表达不同意见建议。5.建立协商意见办理和反馈制度。协商意见的办理和反馈是检验协商民主实效性状况的关键环节。应建立跟踪督办机制,明确专门人2.提高协商民主法律地位。要在宪法层面赋 员和机构负责协商意见的办理、督促、反馈、予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 跟踪。从法律上规范我国政治体系中各协商主体之间参考文献:的关系。要着力提升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强1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律保障。多党合作和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2).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最常态、最规范的协商民2 俞可平.衡量

37、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主制度形态,是最有可能完成制度定型的协商N.南京日报,2013-12-10(7)民主制度形态。要重新审视人民政协的价值和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作用,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纳入法治化轨道, 决定EB/OL.人民网,(2014-10-28).http:/politics. people. 切实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章可循、有法可 俞可平.沿着民主法治的轨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总之,要加大协商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完备EB/OL.人民网,(2014-04-16).http:/theory.people. com. 的协商民主法律法规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

38、cn/n/2014/0416/c83846-24901735.html.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推进各个领域、各个5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层面、各个形式协商民主顺利有效开展。J.学术月刊,2003,(4):16.(四)加强协商民主制度的程序化建设责任编辑:林华山定协商议题。协商议题不仅可由党委、政府提出,也可由其他协商主体提出。这样可以保障各协商主体平等提出议题的权利,避免协商议题范围的狭隘化,避免出现选择性协商现象。2.建立协商准备制度。协商议题确定之后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准备。确定协商参与主体,对协商参与主体的级别、层次、范围进行仔细研究;确定协商的准备时限,给各协商

39、主体充分的时间开展调查研究;考虑协商的具体形式。1.出台协商民主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 4.建立规范表决制度。协商要最终形成共化。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贯彻依法治国的总体 识、达成决策,离不开表决。规范的表决是有战略,增强制度刚性。应探索出台协商民主有 效协商的重要保证之一。可探索使用电子表关法律法规,把协商民主置于法律框架之中, 决、投票表决、举手表决等方式,增强协商结使协商民主从依据政策、意见、文件、批示等 果的真实性。实施转变到依据法律法规实施。这样能够强化协商民主的法律保障,增强协商民主制度的权威性。、1.建立协商议题确定制度。要科学合理地确田晓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田晓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民主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