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九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九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九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化工作者,时常须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1教材分析:地砖的周长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四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相识正方形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由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以及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已经有肯定的相识和生活阅历,因此教材中创设了一个特别好玩的情境帮我的女儿丫丫测量
2、和计算装修房间所需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和归纳出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正确方法。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驾驭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培育学生解决简洁问题的实力。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驾驭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培育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力。教学设想:通过计算“地砖的周长”这一真实、好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驾驭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量、算、归纳、说
3、、拼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的相识。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驾驭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同时,培育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愿识,从小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念,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教具打算:正方形图片、实物(地砖)、题单、课件。学具打算:实物(地砖)、尺子。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1。师:同学们师:同学们,前两天大家已经初步相识了图形的周长,那谁能用一句话告知老师,什么是周长?怎样求图形的周长?2。出示正方形。师:请说出图形的名称。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假如要计算
4、正方形的周长,须要测量它的哪些边的数据?师:真是一群能干的孩子,那现在林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情愿用你们学到的这些本事来帮助林老师,做一个能干、又有爱心的孩子吗?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1。谈话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女儿,名叫丫丫,就快满五岁了,和你们一样,她特别特别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美丽房间,所以呢,我根据装修师父的要求买了一些材料,须要同学们来帮助老师测量和计算一些数据,你们可以吗?2。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A。展示实物(地砖),请生视察其形态。(板书:地砖的)B。学生分组测量地砖边长数据,(提示:测量是尽可能的取整厘米数。)并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地砖的
5、周长。抽生说算理,师板书。方法一:10+10+10+10=40(厘米)方法二:102+102=40(厘米)方法三:104=40(厘米)C。全班探讨:你觉得那种方法最好记忆,最简便?为什么?假如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由此得出:(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生齐读公式两遍,并在题单上默写。师:边长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师: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需知道什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求出什么?三、练一练推断题:(1)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周长也相等。(3)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25厘米。(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边长是6米。四、数学与
6、生活:丫丫的一张正方形照片,边长30厘米,要给这张照片做一个边框,边框有多长?丫丫的正方形窗帘,边长为100厘米,给三边做美丽的花边,须要多长的花边?假如做两层呢?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用2个地砖拼大的长方形。(2)计算其周长。(3)请生说说想法。(4)与原来两块地砖的周长相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分数的简洁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分数的简洁计算是在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相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教学内容都是运用直观的图形来表示分数并进行运算的。这样的数形结合教学,通过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分数计算的模型。教学目标有三:
7、1、使学生理解并驾驭简洁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实力。3、培育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其重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难点是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二、说教法学生驾驭了一些整数学问、初步相识了分数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初次学习分数的计算,受年龄特点和接受实力的影响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识并感爱好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洁的分数的详细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在这堂课中,我把目标定位在数形结合有利于解决详细问题。对
8、分数意义的理解上,努力实践着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学生刚学了两节课的分数的初步相识,能凭直觉算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算理,进一步让学生通过画图、实物演示及看多媒体演示来明白这样计算道理,并适时制造冲突冲突,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整堂课从直观到算式,再从算式到用直观来说明。力求把看似简洁的课上出数学味。三、教学流程在教学中,首先复习导入,着重温习分数单位的概念。让学生驾驭分数单位,为新的探究学习做好打算。接着在情境中分蛋糕,通过直观图形的演示,探究分数简洁加减法的算理。特殊是
9、对于“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着实物演示来探寻计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简洁分数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运用详细的习题来巩固。在教学中,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探究活动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和数学思维实力,引导学生驾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美感和数学的好用性!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3一、说教材1、说课的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相识”第一教时“相识分数”及93页做一做。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驾驭了一些整数学问的基础上初步相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
10、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生疏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识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识并感爱好的现实阅历动身,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洁的分数的详细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状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3、教学目标:(1)、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相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2)、能直观地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3)、沟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1)、
11、教材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体现了在玩中相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2)、“相识几分之一”通过两个学生分月饼的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利用迁移推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3)、学生通过动手折出之分几一、创设学习情境,重视教学学问的操作性,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和相识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是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供应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玩、涂等活
12、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二、说教法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是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究分数的意义,亲自经验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三、说学法1、 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实物中相识“平均分”、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2、 进行比较、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生活。四、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1、 活动引入,体会平均分。2、 主动探究,感悟新知。(从面到点)(1)相识几分之一:平均分
13、分母的意义几分之一的意义揭示课题。(2)相识1/2 :不同的图形用相同的分数表示。3、 利用学生资源(动手操作)比较分数的大小。4、 在生活中找分数,让学生体验分数来源与生活。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4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相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驾驭了万以内整数学问的基础上初步相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学问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相识,本节课是“相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学问的要求是:初步相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洁分数,初步理解几分
14、之一的含义。相识几分之一是相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学问的驾驭,不仅可以使学生简洁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二:学情分析小学生从相识整数到相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行分的单位起先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阅历,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留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阅历动身,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得分数的相关学问。三:教学目标每一节胜利的数学课,都必需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
15、标绽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相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验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视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3 情感与看法:在动手操作,视察比较中培育学生勇于探究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四: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以及他们已有的学问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初步建构分数概念和理解
16、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详细状况,我主要采纳以下教学方法1 依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2 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敬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依据按部就班的原则,根据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例题的教学。学法:闻名教化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觉者、探讨者、探究者的固有须要。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学生经验和体验学问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纳了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视
17、察发觉,合作沟通等方式引领学生绽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六:教学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 ) 创设情景,设疑导入:把4个苹果、2个梨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得多少?请学生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把一个西瓜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得多少?学生沟通,自然引出“一半”。“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数字来表示半个,老师引出新课:今日我们相识一个新挚友。板书:课
18、题(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宠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觉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学问探究欲望)二 )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一) 相识二分之一直观感知,初步相识。 老师用一个圆代表西瓜。展示对折的方法:对齐,保证是平均分。剪开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进行展示。(这里要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半和一个的不同)“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师板书:二分之一,生读一读,这一份是西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小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请学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产生的?(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
19、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动手操作,深化相识。学生动手折自己的纸片,并给其中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学生沟通各种不同的折法。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5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八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在本课中渗透了概率的思想,初步感受事务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教学目标:1、通过“揣测-实践-验证”,经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探究过程,初步感受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对一些简洁事务的可能性进行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看法。3、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阅历,在活动沟通
20、中培育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力,并在和同伴的沟通合作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相识到事务发生存在可能性,并能描述事务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难点:理解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依据已知条件对一些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比较。说设计思路:本课设计的主线是: 摸球试验-机灵问答-说明生活现象-描述生活现象。 从摸球试验入手使学生理解事务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通过摸球嬉戏引入可能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采纳动手操作,试验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可能性有大有小,并找到其中的规律。学生经验了揣测,试验,验证的过程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主动参加嬉戏,学会简
21、洁的推理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嬉戏中学习,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初步的推理实力及良好的学习看法。机灵问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重点,可以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相对应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 帮小明说明生活现象,将学问从纸上延长到生活中,学生明确学习了可能性之后有什么用呢? 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用所学词语说一句话,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学生可以更加敏捷的运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来联系实际,阐述生活现象,进行简洁的推理,将所学学问运用于生活中来解决问题。在如何突破重难点时,注意学生的体验,提出问题后,先揣测结果是什么?再实践验证,看看实际和揣测是否一样。使学生经验学问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感知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22、有大有小。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一起先,又摸球嬉戏引入新课,使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来树立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从而会进行简洁的推理。在练习时又创设了小明这个小挚友的一些活动,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问题,如天气,上街等情境,因此学生的学习爱好还是特别深厚。最终,你能用今日所学的词语说一句话,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吗?因为学生学习了学问就可以用,所以学生参加的特殊主动,也就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二、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观的感受。本课中,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摸球嬉戏,从一起先的个别人摸球,得出肯定
23、性和可能性,再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嬉戏,从学生摸到黄球和白球次数的不同,来揣测盒中的黄球和白球的多少,再到验证揣测是否精确,从而得出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个结论。学生全员参加,让学生亲历学问探究的过程,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观的感受,从而真正理解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学生获得了直观的感受后,结合自己的活动阅历和生活阅历,有特定的词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务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三、重视组织学生对于学习结果的沟通。在重视学生进行充分的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某些事务的可能性或对事务的推想结果先进行独立思索,并用特别的语言来描述,再引导学生针对事务的可能性和对事务的推想结果先与同伴沟通,促进相互学习,培育学生的
24、分析推理实力。本节课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沟通,一次是将摸球结果,揣测的结果与同学进行沟通;其次次是用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与同伴沟通。在沟通中,共同发觉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能将所学学问与生活机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即充分体现了“学习有用的数学”这个教化教学新理念。 四、重视小组合作,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本课中的小组合作有两次,一次是摸球嬉戏是以6-8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其次次是最终用所学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是以 4人小组为单位。我的学生已经三年级了,小组活动已经可以很有序地进行了,明确了问题后,孩子们自行选出组长,在组长的统一支配下进行活动或是探讨、沟通,或是嬉戏。虽
25、说不是特别有效,但是一般的活动都可以进行了,像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活动还是无所适从,没有什么有效的结果。如何使小组活动真正做到有效,如何使小组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这几个问题还须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6一、教学内容:西师大版试验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旋转与平移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结合生活中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生活中的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二)实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视察、操作、比较、分析,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抽象思维实力、沟通与合作实力。(三)情感目标:1、能主动参加对旋转与平移
26、现象的探究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有新奇心;2、充分感受数学乐趣,获得主动的数学学习情感。三、教学重点:能推断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四、教学难点:1、对没转到一周的旋转现象的推断,如荡秋千。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思维。五、教学打算:1、多媒体课件、挚友卡;2、陀螺、风车、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椅等;六、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师:小挚友,你们平常课外喜爱玩什么呢?(弹弹珠、踢键子、滚铁环)你们的课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呀!今日,老师准备带大家出去玩一玩,想去吗?(想)那就跟我来吧!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联系农村孩子的生活阅历,
27、自然地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探究旋转与平移现象。旋转现象(12分钟):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老师先带同学们到公园来玩一玩,你们能说说公园里的小挚友都在干什么吗?(出示课件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现在一起视察一下,秋千、水龙头、风车、方向盘等是怎样动的?并用手来比一比。生1:风车在转动。生2:方向盘在旋转。大家视察得真细致(出示课件2),这些物体运动时都会转弯。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把静态的书面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视察中分析,把旋转的表象印在脑子里,从而能够形象直观地感知到旋转现象,利用多媒体单独演示旋转
28、图形,突出物体旋转的中心点和旋转轨迹,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抽象出旋转的本质,遵循儿童从直观到抽象的相识规律,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和辨识实力,给旋转现象。你们能给这种运动方式起个名字吗?(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旋转)设计意图:起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进步提高学习爱好。2、动手操作,接着探究。师:刚才我们在生活中相识了旋转现象,现在你们能让陀螺和风车旋转起来吗?(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轮番玩一玩,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让它们旋转起来,合作得最好的小组上台来演示。)设计意图: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了对旋转现象的相识,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爱好。3、运用学问,解
29、决问题师:其实,我们身边的旋转现象可多了,下面你们能动脑筋、想方法,让你身边的东西或自己的身体旋转起来么?学生小组内沟通、探究,演示让东西旋转,小组间沟通、演示。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的旋转现象的探究,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平移现象:1、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师:我们再到另一个公园去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出示课件3)大家再视察一下猴子、滑梯上的小挚友等是怎样动的?用手比一比,并给这种现象起名。(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沟通:生1:它们是直直地移动;生2:它们运动的方向是不变的;生3:可以取名为移动、平移。师:你们都说得不错(出示课件4),像这样直直地移动的
30、运动方式通常称它为平移(相机,板书:平移)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营造氛围,让学生思索有活力,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儿童的头脑”。所谓解放头脑,也就是培育学生自由的心灵、乐观、自信,在心理上消退畏惧,激励他们敢于思索,擅长思索,乐于思索,同时培育学生沟通与合作的实力。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学生运用学习“旋转现象”的方法,小组合作,探讨怎样让身边的东西或自己的身体作平移运动?方法好的小组上台演示。设计意图:信任能创建出美妙的境界,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老师的适当表扬,使他们深深体会温馨与和谐,并沉醉其中。(三)联系生活实际推断旋转与平移现象。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事,而在于激励、唤
31、醒和鼓舞。”老师要对课堂中的“主体”充溢真实的关怀激励,妙趣横生的“动物王国”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心灵才智、学问的光辉盈溢课堂。1、找一找。师:刚才我们去了公园,现在有位小挚友想带你们去动物园和游乐园,想不想去?(想)那就抓紧跟她去逛逛吧!(播放课件5)学生找一找录相里的旋转与平移现象,找得准的嘉奖挚友卡。生1:黑天鹅在湖里游泳是平移现象,因为它是直直地移动。生2:大象的耳朵扇动是旋转现象,因为它扇动时变更了方向。生3:马儿跑步既是旋转现象,又是平移现象,因为直着跑的时候是平移,拐弯跑的时候是旋转。2、说一说。师:我们生活中旋转和平移的现象可多了,大家能说一说么?(说得好的发挚友卡)学生先在小
32、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沟通。设计意图: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旋转与平移的现象,使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关切,解决数学问题。(四)总结。说说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总结特点,将学问优化,完善和深化所学内容,并对本节课学习外延进行拓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究数学的奇妙。(五)课外延长。刚才许多小挚友得到了挚友卡,这些卡片都是我们班学生制作的,他们听说你们是一群聪慧好学的学生,都特殊想跟你们做挚友呢,你们情愿吗?(情愿)现在他们想请大家产小老师,教教他们:卡片中他们参与的活动是我们今日学习的哪种现象?原来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擅长视察,爱动脑筋,你们将会
33、在身边发觉更多、更好玩的数学奇妙。(六)板书设计。旋转与平移旋转平移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7一、教材分析相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相识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驾驭了一些整数学问的基础上初步相识分数的含义的,在这之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没有接触过分数,从整数到现在的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学问面的扩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同时,它有着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学问打下初步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小数供应必要的条件。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分数初步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相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
34、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索与语言表达实力。3、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视察比较中、培育勇于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在经验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相识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四、教法、学法1、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绽开。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针对儿童新奇,好动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议一议,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加学习的全过程;激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同时努力使整堂课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调
35、整,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活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验乐趣,发展创建性。,3、从生活动身,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并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时空上都得到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地表现自我,发觉自我,发展自我。五、教学具打算苹果,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纸片,彩笔、绳子、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首先,把4个苹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假如分得较公允,每人分几个?(老师要强调平均分),接着再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最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老师演示后,提问那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相识几分之一(二)动手操作,探究沟
36、通,获得新知。1、相识二分之一(1)找生活中物体的一半,用自己打算的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绳子、长方形纸片找一找,说说是怎么找的。(小组合作沟通)(2)演示汇报,并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和含义。(3)在自己折的图形中找到二分之一,写一写,再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激活学生的生活阅历,从物体的一半动身,沟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相识四分之一。(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又分到几分之一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4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动手操作)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圆形,体验自己分到了多少,在
37、相互合作中去感悟、去比较、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子,促进学生的参加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2)实践活动。拿出打算的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看谁的折法多。(展示成果)展示小组合作的作品,为学生供应展示自我、体现特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视察、思索、语言表达实力得以发展。(3)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细致视察,游乐园的小挚友们都在干什么?你发觉哪里有几分之一?(指明回答)3、比较分数的大小(1)老师可充分利用例3的直观图,制成课件,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打算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先用一个圆表示出二分之一,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出四分之一,随后进行比较。(2)在学生的动手操作
38、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直观视察,体会到:同样大的图形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的规律,从而到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三)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做一做第一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沟通。2、做一做其次题,共支配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巩固了例3的学问。3、用长方形或绳子折一个喜爱的分数,介绍给本组同学。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本课重点,分层练习,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既有学问性,好玩味性,又有创建性,还呼应前面的看图写数预赛,达到了理解教学内容,真正相识几分之一的目的。特殊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为学有余力的小学生供应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四)总结评价通过这
39、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学问?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又让学生进行了反思与评价,获得了情感上的满意。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8各位老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05=?。教材分析:05=?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其次个内容。学生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再发觉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终学习连乘。05=?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得0,学生不易理解,简单和加法混淆,乘积怎样写也简单出现错误;几乘0得0后,很简单遗忘加进位上来的数。为了分散难点,教材把一个因数中间有 0和一个
40、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支配在学生学会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一般运算方法之后进行讲练,这样可使难点分散,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在乘的过程中,0的详细处理方法。学习05=?,有利于学生完整地驾驭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连乘乃至于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法学法: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洁到困难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课件情景为背景,通过探究每盘苹果顺次削减至0的过程,计算苹果总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然后通过试一试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引导学生动脑,动眼,动手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学问和阅
41、历,把新旧学问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把数学课上得好玩、有益、有效。教学目标:1. 探究并驾驭“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2. 探究并驾驭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3. 能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学习中的简洁问题,培育学生应用的意识和实力。4、经验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培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1. 驾驭“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0”的规律。2. 驾驭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动身,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
42、重点,增加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实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复习,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说明应用,全课总结五个环节。一、复习通过口答一个五是( ) 二个五是( ) 三个五是( )口答完毕让学生说说第2、3题的加法和乘法算式,口算75= 45= 85 = 55 = 95 = 65 = ,口答完毕让学生说说随意2题表示的意思。目的是让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娴熟驾驭整数乘法的意义二、问题情景通过创设情境(1)5个盘子,每盘放3个苹果,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有几个?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然后每盘苹果顺次削减至0,都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目的是让学
43、生真正弄懂0的基本含义,整数乘法的意义。用好玩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2)推理归纳。依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呢?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做课本P34“算一算”3道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口算结果。(03=0,70=0,026=0)引导学生归纳“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是0”的结论。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推理归纳实力。(3)小结、深化。再次引导学生相识:0乘几和几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目的是强化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是0的规律。三、建立模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老师指导完成课本P34“试一试”中1、2题,让学生初次驾驭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44、。培育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四、说明应用1、课本第35页练一练。(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全班沟通。2、用你喜爱的方法算。213 4322013 40322103 4302全班完成后沟通,把你的算法告知其他同学,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3、练习设计。我买20枝铅笔和30本书,每枝6元,每本9元,一共须要多少钱?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会用学过的方法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否会解决涉及到的简洁的实际问题。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时要留意什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9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相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驾驭一些整数学问
45、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相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相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初步相识分数,能结合详细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验几分之一的相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沟通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阅历。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详细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