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业农村农民II-_一_一 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张首魁(陕西省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西安710068)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选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政策着力点在于建立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目标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依托农业资源整合市场要素,注重“产、城、人”互动融合,借力金融政策支持,坚持市场导向。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融合;农业现代化;市场导向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2、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50068一04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紧接着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成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出现了农业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低、生
3、产成本高、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制约着农业现代化,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任务。我国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根本上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近年来,经济“新常态”在农业领域的表现突出,粮价大跌,橘子、冬枣、香蕉、苹果滞销,最近又是大白菜价格持续走低,似乎农产品滞销、价格走低成为了“新常态”。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小康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农产品市场上也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具有“安全保障”特征的高端农产品不愁销路,甚至出现“托人”代买的
4、现象;二是部分产品虽然价格高,但依然供不应求。如陕西潼关的软籽石榴、眉县的猕猴桃等。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但事实上还是产销不对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销不对路的原因在于“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需要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意味着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上,要与社会的总体需求相契合。通过“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供给”,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农业现代化的过
5、程,包括了农业生产模式“工业化”、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是改造传统的农业“供给”。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矫正农业资源要素配置的扭曲。推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环境,同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扩大农业供给的有效性,提高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进而通过农业供给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偏弱,农业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不仅是土地租金和人力成本高,而且表现在物化投入高,特别是农药、化肥滥用现象严重,农业
6、发展方式整体粗放。只有解决好农业的“供给侧”问题,才能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也才能真正推进农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可以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较需求管理政策,强调解决中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而非短期波动问题。中央之所以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我国供给体系未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难以及时调整,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而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我国农业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发展方式的粗放和疏于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推进陕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20151303
7、7)。作者简介:张首魁(1974一),男,陕西渭南人,陕西省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丝兰!垫!:i万方数据农业农村农民长远的发展思路。大量农产品靠高施肥、高耗水等粗放式生产,对环境资源损耗大,造成大量土地透支,地力下降。“短视”现象在农业生产领域很是普遍,农业技术市场化利用率低。比如,一旦某地被认为是某某农产品的优生地,立即就会形成大量的一般性产品和大路货,极容易造成库存爆满;或者说政府财政补贴发生变化,又容易形成“弃耕弃种“问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农产品领域层出不穷。解决农业“供给侧”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重点是推动农产品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变到数量、质量、效
8、益并重上来,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只有把农业的现时难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围绕消费需求进行生产,让农业生产者成为市场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贡献率,才能充分挖掘农业的产业价值,才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潜力。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选择2015年12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国内外农业改革的实践表明,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鳃决农业自身封闭循环、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变化、人们消费
9、需求的变化,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新产业技术革命推动着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入互动融合。1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日益向纵深发展。中央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在政策上通过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历程,体现着农村产业政策演进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农互动发展阶段。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互惠的原则,通过提供当地农民需要的各种服务,为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加强工农联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初级阶段,产业主要涉及饲料加工、粮食加工、农副产品流通等。就是这样简单的融合,诞生
10、了农业与其它产业链接互动的乡镇企业,直接激发了社队企业的“异军突起”。第二阶段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阶段。农业经济的活跃,使得农民农产品生产积极性高涨,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农产品滞销。为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的对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各地进行了以“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为特征的农业市场化的探索,促进“农林牧渔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户与市场间架起连接的桥梁。迈入新世纪,“十五”计划纲要、2004年起的连续7个“一号文件”,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07年,农业部将“一村一品”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一
11、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21第三阶段是农业多功能拓展与产业多态化发展阶段。2010年之后,大量新兴技术为产业之间形成“价值链”创造了技术条件,产业之间的相互增值、价值溢出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不仅推动了农业纵深发展,而且拉动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横向一体化。一方面,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生物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融合型产业形态迅速兴起;另一方面,城乡体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二三产业与农业的耦合提供了机遇和空间o3,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2产业融合是农村产业进化的发展方向。所谓产业融合,是指基于技术创新或
12、制度创新形威的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现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H J一般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o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产业发展,主要是在“农业内部”进行的,其基本理念认为农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实践中,农业已经从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向外围延伸。在效能上由传统农产品生产向多功能多效用拓展,也就是向产业融合方向发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农村产
13、业融合:一是从产业组织的视角,突出的是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包装等;二是产业技术层次的融合,实际是农业领域的技术应用,比如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是从产业功能视角的分析,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农业为基础,拓展农业的功能,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农业的有效供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进程。从产业进化来看,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互为特征,并以产业融合发展演进为过程。现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基于“农业”,也基于“农村”这一特定区域的发展,突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与相互“增值”,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融合效应,也是农村产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路径。推进农村产
14、业融合发展,可以加快农业内部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形成农业的新业态。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优势和成果,推进农业现代化,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协调推进。6 o3产业融合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借鉴。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源于日本的“第六产业”概念,就是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农村不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而且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销售、农资生产制造、休闲观光农业等,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了
15、农业发展方式。因为按行业分类,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1+2+3”等于6,“1 X23”也等于6,所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也被称为“第六产业”。我国不少地方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了农业:!:i丝兰!型一_万方数据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提高了农村产业活力和竞争力。陕西省大荔县冯村镇结合“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了智能化育苗中心、新品种技术示范区、高标准生产区、物流中心和检测培训区,滴灌设施使工业化直接服务于农业。研发人员将科研成果和技术力量服务于生产和设施农业,实现了”农、工、科”的再度融合,使这里成了一个集苗木繁育、农民培训、科技展示、标准化生
16、产、信息化服务、商品化处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重点打造现代农业板块,“联众一号”蘑菇工厂,让蘑菇种植有了新的概念,推动蘑菇生产、加工、销售、采摘等一体化发展,蘑菇产业的附加值极大提升。目前,蘑菇工厂亩产值达200万元,成为拉动此地“三农”发展的新增长极。金山区探索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建设了净菜加工、色拉蔬菜和保鲜蔬菜加工、冷冻干燥农产品及生态健康食品加工相互连接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体系。金山还依托农业,推进农业与生态建设、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开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利用“互联网+”引导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有效服务产品流通。农业本身就孕育着工业和服务业。近年来
17、,我国不少地方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开放农业孕育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蓬勃兴起。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这种新模式的推广,推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发展。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价值指向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表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互联网+”“生态+”等现代新理念引入生产经营活动将成为后期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发布(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出部署。1农村
18、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是把城市的二三产业迁移到农村,而是要突出“农业”基础,引领农业农村发展要素聚集,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产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不仅增加农业生产的市场价值,而且也提升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值空间,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形成。那些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空间集聚,但是与第一产业共存分立,既不提升农业价值,也不能形成新业态的,就不能称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1特别是那些仅在农村开设砖瓦厂、开设向农民销售工业产品的销售部,虽然可以解决部分农民就业,但
19、不仅不是产业融合发展,而且可能挤占农业资源。农业是人类的保命产业,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因而世界各国都对农业采取补贴政策。与此同时,与工业、服务业相比较,农业的市场化利润空间不具优势,产业增值空间有限,产业比较效益较低。传统上,就农业发展农业,抑制了农业的多_丝兰!型垫!:i功能性,禁锢了农业的生产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一体化、产业多功能化的演变,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鲜明特征。一方面融合发展可以使农业“接二连三”,激活农业的多态性、多效性,使得农业的功能不仅限于“食材”原料,还可以满足多重市场需求。同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吸引农业现代化所需的技术、资本、人才向农
20、业集聚。另一方面,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可以实现产业之间的“价值链”效应,促进产业相互增值,促成农业生产价值外溢,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业自身的价值,带动农业生产从“报酬递减”向“报酬递增”转变,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使得农业的增值“内部化”。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在于建立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提高农村经济活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2015年12月23目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农村一
21、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要注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要采取“保底+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等。要坚决避免农业龙头企业占用农业资源而对农业没有促进、对农户没有带动作用:避免部分强势企业影响地方政府,介入农村资源侵占、农村市场垄断,导致农民利益被“挤占”、农业发展要素被“挤出”。促进农民增收,不是靠财政补贴,而是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随着产业的融合、农业链条的延伸,农业的职业种类和农民的就业机会随之增加,种植业收入虽有增加,但占比下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加快。我们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榆林市靖边县
22、、宝鸡市凤县等地调研发现,随着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了三分之一以下。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成为培育农民增收的新模式。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在于推动农村现代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指出: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既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农村产业融合,在于通过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通过农业新型业态的兴起,通过产业
23、的集聚、要素的集中,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农村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1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是要把涉农工业和服务业简单地搬到农村,而是要加强统筹规划,有序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促使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万方数据农业农村农民_I-Il_-l-l-_lIIll_-_-l_-_-l-_I I_l_-I_ll建设有机结合、协调推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
24、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选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释放农业发展生产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鼓励各地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方式。1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依托农业资源整合市场要素。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农业将进行的一次结构调整的改革,有利于中国农业提质
25、增效,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是运用现代理念、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依托资源禀赋,特别是要注重依托农业资源,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处理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绿色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特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农业、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使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2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产、城、人”互动。产业的发展根本是为了人、服务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本地就业收入,助
26、推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引领要素向农村聚集,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一二三产业之间通过集聚、耦合、互动、渗透等多种方式的创新,将农村稀缺的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要素,在一二三产业之间跨界集约配置,推进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以及健康生态等服务业有机整合。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相互链接、协同发展,不仅可延伸农业产业链,而且拓展农村的产业领域、丰富农村的产业形态,拓宽农民增收来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的集约化发展。要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农
27、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产一城一人”互动融合的局面。同时,要注重提高农村各类人才的素质,加强对涉农企业家的培育,提高产业融合能力;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本地就业比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借力金融政策支持。在农村产业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村金融领域市场发育迟缓,资金需求缺口大。特别是商业银行出于成本和风险的考虑,对“三农”的支持拖沓走样。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求推动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正式建立并开始运营。国家要在金融政策上“定向降准”,增加农业农村
28、领域的资金流动性。继续发挥专项基金对农业产业园区、农村新型业态的支持力度,“把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接机制作为项目支持的前提条件”,一3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产权、集体资产量化入股等多种形式组建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落实农村以财产权抵押贷款、产权流转等金融政策。强化多种形式的农民与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应该通过信用背书、财政贴息、税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等,不断增加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投入,深入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领域。4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产业融合,动力在
29、于市场主体。推进产业融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产业选择、业态培育、技术推广、模式选择的权力归还市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际上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等措施和手段,培育多种形式的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多依靠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选择产业融合的具体路径,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围绕需求发展生产,围绕市场和消费需求融合产业聚集要素,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提供产业服务体系、公共平台、基础设施等,加强市场监管,培育公平有序的市场
30、,塑造鼓励创新、共享发展的产业生态。 圜参考文献:1梁伟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理论的解释框架J求实,2010,(3)2张义博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找寻J改革,2015,(2)3刘洪银以产业演进推动进城农民工就业转型和稳态城镇化J理论导刊,2015,(12)4郑明高产业融合: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IVl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5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6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5,(2)7姜长云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要有新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5,(7)8徐绍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N经济日报2016-01259发改委四方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N经济日报。2016一0109【责任编辑:闰生金】!:i丝兰!型_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