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oc(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能量、有害物质的存在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源。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数量越多,系统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能量、有害物质的失控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条件。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等方面。安全评价工作首先就是要对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揭示系统内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及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
2、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确的描述,从而采取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和消除各种隐患和事故。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白酒厂卫生规范GB 89511988白酒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QB 1852-1993白酒
3、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GB/T 10346-20063.2主要物料的危险有害性辨识(1)酒精表3-1 酒精安全数据表标识中文名:乙醇;酒精英文名:ethyl alcohol;ethanol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07UN编号:1170危规号:32061RTECS号:CAS号:64-17-5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醇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熔点/:-114.1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沸点/:78.3相对密度(水=1):0.79饱和蒸气压/kPa:5.33(19)相对密度(空气=1):1.59临界温度/:243.1燃烧热(k
4、Jmol-1):1365.5临界压力/Mpa:6.38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12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极限(体积分数)/:2.012.7稳定性:稳定引燃温度/:363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毒
5、性急性毒性:LD50:7060mg/kg(兔经口);7430mg/kg(兔经皮) LC50:37620 mg/m3,10小时(大鼠吸入)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本品为中枢神经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个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乏力、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
6、脱屑、皲裂和皮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泄漏 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
7、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
8、,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2)白酒1、白酒的定义及成分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指酒的香气与口味协调平衡,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质量。2、白酒分类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
9、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豉香型;特香型。一般将白酒分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混曲法白酒;其它糖化剂法白酒。按酒的香型分: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其它香型白酒。按酒度的高低分:高度白酒;低度白酒。3、白酒理化性质酒是一种易燃液体,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是易燃的液体。乙醇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火源失控,具有引发火灾、爆炸危险。酒内含醇量不同,闪点也不同。如果不慎将酒洒出,遇火就会燃烧。更麻烦的是酒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用普通蛋白泡沫也无效,必
10、须用抗溶性泡沫灭火。当然,小面积的火,用砂土盖上也可以灭火。4、白酒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容易燃烧白酒火灾危险性的大小主要以其闪点、燃点、自燃点来衡量的。白酒的闪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酒品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接近火焰闪出火花并立即熄灭的最低温度。一般基酒的浓度在60度以上,属甲类危险物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大于50度而小于60度的为丙类。本项目成品白酒的闪点小于60度,火灾危险类别接近于丙类。如果白酒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7.1%以上时,只要遇到极小点能量(一般只需0.2左右毫焦耳)的火花就能点燃。容易爆炸当白酒中的乙醇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一定条件时,遇火即爆炸。特别是储酒罐内气体空间
11、酒蒸气浓度是随着燃烧状况而不断变化的,因此,燃烧和爆炸往往是互相转变交替进行的。容易蒸发白酒在任何温度都能蒸发,只是蒸发量与气温成正比,即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气温越低蒸发量越小。不管是静止蒸发还是流动蒸发,其挥发的乙醇因相对密度为0.7893(20),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库或作业场的空间弥漫飘荡,如通风条件较差,就会大大增加火灾危险因素。容易受热膨胀白酒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同时升高,若酒容器完全处于密闭状况,酒容器的白酒受热膨胀会造成容器破裂,造成火灾危险。容易流动扩散白酒流动扩散的速度很快,如白酒从容器溢出或容器破裂会很快向四周流散,造成起火的危险因素。5、储存注意事项瓶装白酒应选择较干燥
12、、清洁、通风较好的地方;储存温度不宜超过30,且严禁烟火;容器封口要严密,防止漏酒和“跑度”。(3)氧气(化验分析用)1、化学品名称和理化特性中文名称:氧,CAS No.:7782-44-7分子式:O2 ,分子量:32.00外观与性状:氧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液化后呈蓝色。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3。液体密度(90.18k,101.325kpa)为1141kg/m,临界温度为-118.6,临界压力为5043kpa。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炸药等。 2、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
13、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3、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4、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当泄露的液氧引起木材、纸张等燃烧时,如有可能,首先切断气流,制止溢漏,
14、然后用足量的水去扑灭。当液氧与液体燃料相遇而起火时,要按下列方法救火。当溢漏的液氧流到大量燃料上起火时,首先要切断液体燃料源,然后进行灭火。如果是水溶性燃料,则可用水稀释,以压火势。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5、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6、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密
15、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7、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16、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8、毒性氧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正常空气的21.0%。正常人体制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氧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有害。氧的分压过高会引起“氧中毒”。 在常压下,氧的浓度超过40%时,就会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人的氧中毒主要有两种类型:(1)肺部-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到胸闷、胸骨后烧炙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2)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入氧浓度80%以上。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跳加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
17、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如果氧供给不足或由于体内氧代谢过程发生障碍,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或正常利用氧,以致产生一系列变化,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缺氧”。氧中毒治疗应及时,加强通风,改吸空气,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给予镇静、抗惊厥药物,防止肺部继发感染,缺氧的救治,关键在于除去造成缺氧的原因和防止脑水肿。一般应立即撤离现场,吸入氧气,宜用正压给氧,有条件时,可采用高压氧治疗。心跳停止时,要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尽快地使患者复苏。当皮肤接触液氧时,应立即用水冲洗,伤重者用就医诊治。9、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10、运输信息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采用刚
18、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11、法规信息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该物质划为第2.2 类不燃气体。(4)氮气(分析用)1、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2、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
19、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4、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5、
20、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相对密度(水=1):0.81(-1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76、法规信息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该物质划为第2.2 类不燃气体。3.2.2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主要物料的危险有害性分析(1)火灾、爆炸危险性白酒中挥发出来的乙醇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白酒具有可燃性,闪点越低的白酒,着火的危险性越大,反之闪点越大,危险性越小。当白酒中的乙醇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一定条件时,遇火即爆炸。白酒流动扩散的速度很快,如白酒从罐口溢出或满罐破裂会很快向
21、四周流散,造成起火的危险因素。分析用的氧气具有助燃性。(2)物料的毒害性酒精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由于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即酒精),它可以毒害人体的一切细胞;喝多量醉酒时可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者可引发死亡。瓶装氧气、氮气大量泄漏,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可发生人员的中毒窒息。(3)压缩气体的冲击性氧气、氮气钢瓶储存的气体压力高达12Mpa,如发生泄漏,具有较强的冲击性,人员不慎接触,可导致伤害。2)物质危险有害特性数据表3-2 物质的危害特性数据一览表物料名称危险性类别相对密度/空气引燃温度()闪点()进入人体途径爆炸极限(V/V)%火灾危险类别职业危害程度分级乙醇第3.2
2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1.5936312吸入、食入、经皮3.3-19甲类轻度氧气第2.2 类不燃气体1.43无意义无意义吸入无意义乙类无意义氮气第2.2 类不燃气体0.97无意义无意义吸入无意义戊类无意义基酒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无资料无资料吸入、食入7.1%以上甲类白酒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无资料无资料吸入、食入7.1%以上丙类3.3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
23、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该项目以整个生产区为辨识单元,依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该项目涉及的基酒(甲类)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内的物质,其临界量为500,而本项目基酒储存量为30吨,即qi/Qi1,达不到临界量,即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涉及的成品白酒(52度、46度、42度、38度,属于丙类),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内的物质。因此,aa酒业有限公司生产区危险物质未达到临界量,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3.4危险化学品辨识(1)监控化学品监控化学品,是指下列各类化学品:第一类:可作为化学武
24、器的化学品;第二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第三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第四类: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依据国务院令第190号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该项目涉及的物品不属于监控化学品。(2)易制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依据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该项目涉及的基酒、白酒不属于易制毒化学品。3.5厂址、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厂址与周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基酒、白酒,具有易燃、可燃性;其挥发出的乙醇蒸气达到爆炸极限还可具有爆炸的危险。若对基酒、白酒的
25、储存、使用管理不善、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发生泄漏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可对周边闲置厂房、居民点产生影响。该项目周边闲置厂房、民房如发生异常情况如火灾,可能对本项目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2)自然条件影响(1)风频、风力条件影响分析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大风会对该项目的高架管道、电缆、烟囱、轻质屋顶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大风夹带的灰尘可影响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影响仪器和产品精密度。(2)降雨影响分析本区域夏季雨水量大,厂区受暴雨袭击时,可能造成电气装置进水,甚至进一步引发二次事故。(3)雷电影响分析项目处在南方多雷暴雨地区,在雷雨季节厂区主生产装置、设备、配电装置有可能遭受雷击,产生火灾、爆炸、设备
26、损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4)相对湿度影响分析项目地处南方,春夏季相对湿度较大,可加大生产装置中电气设备的漏电性和腐蚀性。(5)自然温度影响分析温度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高温可引起基酒、白酒的膨胀、快速蒸发;遇火源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冬季冰冻对人体可造成低温伤害。冬季冰冻可能造成管道、设备冻裂,人员摔跌、高处检修时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6)冰雪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地在冬季往往会下雪,大雪及冰冻可导致金属结构的坍塌,从而造成设备毁坏、人员伤亡。(7)地震影响分析本区域地震烈度为6度,存在地震灾害的可能。3)平面布置本项目平面布置,厂区新建的建构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按功能布置;分为生产区、辅助区
27、、办公行政区。该项目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均可满足要求(1号酒库-2号酒库闲置酒库距离不符合,但酒库为闲置)。3.6建、构筑物及交通运输(1)建、构筑物本项目部分建、构筑物有一定使用年数,如基础、结构不牢固,可导致建筑物的倒塌。本项目厂房、仓库在改造后耐火等级可达二级,防火分区面积均未超过规范要求,疏散出口可满足要求。(2)交通运输该项目物料的运输需用车辆,道路联系着办公区、生产区、罐区、辅助区,如厂内运输组织管理不合理,可造成车辆伤害事故。3.7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由前面工艺简介可知,该项目工艺过程涉及粮食粉碎、酿造、勾调、灌装等工序,危险性辨识如下。(1)粮食在粉碎时如粉碎方式不当,粉
28、尘飘扬,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可造成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积聚,一方面操作人员防护不良,可使人员受到粉尘危害;另一方面粉尘与空气混合,遇火源或粉尘氧化积热,可发生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2)制曲过程中,可产生霉菌、酵母菌等菌种,如操作方式不当,或人员防护不良,可使人员受到生物危害。(3)酿造发酵过程中,可产生乙醇、二氧化碳等物质,其蒸气对人体有害,如通风不良,可造成人员的中毒窒息或职业危害。(4)酿造过程中,如生产系统泄漏,乙醇蒸汽挥发,与空气混合,遇火源可引发火灾、爆炸。(5)勾调时,由于是敞开式操作,乙醇等蒸汽挥发,作业场所通风不良,与空气混合,遇火源可引发火灾、爆炸。(6)长期接触酒精蒸气,可引起鼻
29、、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乏力、易激动、震颤、恶心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7)包装过程中,如白酒里乙醇蒸汽挥发,与空气混合,遇火源可引发火灾、爆炸。3.8储运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储存方式本项目的基酒、调味酒、成品酒等的储存方式不当,可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2)储存设施(1)本项目酒品储存采用的钢质容器、玻璃瓶,如材质、制造、使用不合理,可造成密封失效引起泄漏,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可能。(2)储存场所如仓库防雷、防静电装置以及电气设施设置不规范,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可能。(3)储存区没有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一旦发生泄漏可引起火灾。(4)储罐计
30、量装置失灵或操作不当,造成超量充装,引起外溢,可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3)储存过程(1)本项目仓库储存容器泄漏,或储罐、管道、附件发生故障泄漏,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2)储存作业场所的温度较高,可能导致包装容器的破裂,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3)装卸时操作不当(掷、甩、滚等),或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或液体输送时速度过快,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消除,可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4)火源失控以及其它外部因素影响,亦可引起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发生。3.9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9.1火灾、爆炸(1)易燃易爆物质该项目涉及基酒、调味酒、白酒具有可燃性,遇热源和
31、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该项目涉及以上基酒、白酒的生产装置、仓库存在火灾、爆炸危险,为防燃防爆重点。另外配电系统、锅炉房发生异常也可发生火灾、爆炸。(2)生产过程发生火灾爆炸的途径1、粮食在粉碎时如作业方式不当、通风不良、除尘方式不当,可造成粉尘与空气混合,遇火源或粉尘氧化积热,可发生粉尘爆炸的危险性。2、酿造过程中,如乙醇等蒸汽挥发,与空气混合,可引发火灾、爆炸。3、输送、计量、调配、灌装等工序过程中,酒精蒸汽挥发到空气中,作业场所通风不良,与空气混合,遇火源可引发火灾,达到爆炸极限还可引发爆炸。4、输送基酒、白酒速度过快,或操作不当,产生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加上防静电设施失效,可引发火
32、灾、爆炸。5、火源失控以及其它外部因素影响,亦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6、本项目钢质储罐、陶瓷酒缸泄漏,可燃物质泄漏,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7、防雷、防静电装置以及电气设施设置不规范,电阻不符合,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8、储酒罐计量装置失灵或操作不当,造成超量充装,引起外溢,可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9、原酒容器不可能绝对密封,加之储藏量大,乙醇蒸气大量挥发;如通风不良,因此,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很大。10、储罐没有配备应急处理设施或失效,发生泄漏可引起火灾爆炸。(3)配电间1、电力电缆的火灾危险:该项目设有一定量的电力电缆,这些电缆分别连接着各个电气设备。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附近发生
33、着火、短路或超负荷等可引起电力电缆火灾。2、电气设备、材料的火灾危险:由于电气设备过载、短路、过负荷、老化、因散热不良、三线二相运行、保护装置失效、维护不好、粉尘堆积可引发火灾。(4)作业场所不良引发的火灾爆炸总平面布置中火灾爆炸区域分区不合理、防火间距不够、使用不防火地面、火灾爆炸环境电气装置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非防爆工具操作、违章动火等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5)引火源的种类1、管理松懈违章操作产生点火源;2、明火,包括检修动火、生活用火、违章吸烟等;3、雷击,无避雷接地设施或接地设施失效等;4、检修、操作时使用的工具产生的摩擦、撞击火花,车辆尾气管未带阻火器;5、静电,包括
34、液体流动产生的静电和人体静电以及设备运行中产生静电;6、流散杂电能,如在防爆区域使用手机等;7、电火花,包括站区内防爆电器的失效产生的电火花、设备接地不良产生的电火花、电器电路不规范而产生的电火花等;8、外来人员带来的点火源;9、外界高温;10、相邻处起火;11、不按规定着装产生的点火源,如化纤服饰产生的静电、铁钉鞋摩擦地面等。3.9.2锅炉爆炸1、锅炉炉膛爆炸点火前,锅炉炉膛中可能残存有可燃气体或其它可燃物,这些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炉膛爆炸。2、锅炉操作不当引发爆炸锅炉启动一般经过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气等过程;升温过程如较快,可导致锅炉本体不稳定热传导,
35、产生不正常热膨胀和热应力,导致锅炉破裂,可引发锅炉爆炸。3、附件失灵引发爆炸锅炉附件如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发生失常,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可造成锅炉发生爆炸。如生产过程中出现超压,压力超过设备的强度极限,可产生爆炸。4、水汽循环停滞引发爆炸当锅炉管内汽水循环停滞(如堵塞,供水不足,排污不当造成真空,炉管局部过烧等),在10001200的高温辐射下,管内因汽水循环停滞形成的气室急剧膨胀,致使“气室”管段处于干烧状态导致炉管严重爆破。锅炉爆炸的主要原因有:因长期使用,锅炉壁厚腐蚀变薄而产生爆炸;因未经定期检测,超期服役可能瓶体金相组织变化产生爆炸;外界撞击或高温或内部压力过大等原因产生爆炸。锅炉
36、、安全附件未定期检验,若压力升高,致使压力容器破裂,从而引起火灾爆炸。3.9.3容器爆炸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超压而发生的爆炸。容器爆炸瞬间放出的爆破能量以冲击波能量、碎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表现出来,可致房屋倒塌,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本企业的化验室涉及的氮气、氧气小钢瓶属于压力容器,具有爆炸的危险特性。如容器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或维护保养不好或超过使用年限而产生穿孔、破裂;可能发生解体爆炸,造成人员伤害。因设备材质或质量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穿孔、破裂;气候变化导致内部温度上升,周围环境温度急剧上引导致压力容器内温度上升,从而引发气瓶物理性爆裂。容器爆炸的主要原因有:因长期使用,瓶体壁厚腐蚀变薄而产生
37、爆炸;因未经定期检测,超期服役可能瓶体金相组织变化产生爆炸;外界撞击或高温或内部压力过大等原因产生爆炸。容器、安全附件未定期检验,若压力升高,致使压力容器破裂,从而引起火灾爆炸。3.9.4触电触电是由于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1)触电种类触电包括电击、电伤以及触电引起的二次事故。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极易引起死亡;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的时发生的电击。电伤则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形成的伤害,
38、主要包括电弧灼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铁、电光眼等。电弧灼伤是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主要表现在违章操作如带负荷送电或停电,绝缘损坏或人为造成短路,引发电弧。现场检修动火的电焊作业亦会引起电弧灼伤事故。触电引起的二次事故是指人体触及的电流较小,一般小于摆脱电流时由于电流刺激而引起肌肉、关节振颤、痉挛而坠落、摔倒造成的伤害,其后果不明朗,可能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2)触电伤害途径该项目使用一定量的电气设备及相应的输配电缆,如防护设施缺陷或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或者开关线路等电气材料本身存在缺陷、绝缘性能下降、设备保护接地失效、工作人员违章作业、非专业人员违章操作、个人防护缺陷等,
39、可引发触电事故。3.9.5车辆伤害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使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通常可因道路不良、视线不良、缺少行车安全警示标志、限速标志和道路指示以及车辆或驾驶员的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均可能引发车辆伤害事故。该项目物料的运进、运出均使用汽车作为运输工具。该企业的道路连着车间、仓库,如果汽车速度较快、制动失灵、司机疏忽大意等时,可能发生车辆伤害,甚至可引发二次事故。3.9.6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本项目中涉及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如机泵、空压机、压盖机、输送带等。这些设备如调
40、试、使用不当或防护设施失效,均可能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伤害。在安装、运行、维修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非常多,某些设备的快速转动部件、快速移动部件、摆动部件、啮合部件等,若缺乏良好的防护设施,有可能伤及操作人员的手、脚、头及身体部位。3.9.7物体打击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体伤亡事故即为物体打击。本项目操作、检修及原材料装卸过程中,如工具材料使用、放置不当,造成高空落物等,可发生物体打击事故。3.9.8高处坠落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该项
41、目存在超过坠落基准面2m以上的设备设施如储罐顶部平台、调配罐平台,在操作、巡检、检修时存在高处作业,可能由于使用的固定式钢斜梯、钢平台的防护设施不足或失效(如腐蚀造成强度减弱),加上操作不精心、个体防护不当、麻痹大意、强自然风力作用可发生高处作业人员的坠落或坠物伤害事故。3.9.9灼烫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化学品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灼伤)。生产过程中,锅炉本体温度可高达上千度,如果防护不良,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介质,或高温设备、管道喷泄蒸汽可引发烫伤事故。作业人员不小心接触高热管道或热力设备可引起烫伤。另外在检修焊接作业时
42、,气焊与气割火焰、焊接电弧、飞溅的金属熔滴、红热的焊条头、灼热的焊件和药皮熔渣等都有可能引起作业人员的灼烫。3.9.10坍塌坍塌事故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超过自身极限强度的破坏成因,结构稳定失衡塌落而造成物体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挤压伤害及窒息的事故。本项目的粮食堆垛过高、基础不牢可能造成坍塌,引起人员伤亡。3.9.11中毒窒息(1)物料的危害特性本项目涉及的白酒主要含有乙醇,如泄漏到作业场所而积聚,高浓度时可造成人员的中毒窒息。化验室氧气、氮气钢瓶泄漏,可导致人员的中毒、窒息。(2)造成中毒和窒息危害的途径1、生产过程中如酒罐、管道、附件等有酒泄漏或密封不良,造成乙醇蒸汽的积聚,可导致人员的中
43、毒窒息。2、进入存在酒储罐内检修时,残存于设备和管道死角中的乙醇蒸汽逸出,可能因通风不良,造成设备内毒害气体浓度超标,人员进入设备内检修可发生中毒窒息事故。3、在有害环境下进行作业或抢修时,未按规定使用防毒用品,可能造成人员中毒。4、储存和生产场所意外发生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可引起人员中毒。5、在有害物质场所进行检修作业,无监护人员或监护人员失职,可因施救不及时造成人员的中毒。6、人员中毒后,应急救援不合理或方法不当,可造成救援人员的相继中毒,导致中毒事故的扩大。7、人员未进行培训合格、管理不严、违章作业,防护不当或误操作,也是造成人员中毒的因素之一。3.9.12高温及热辐射工业高温环境是生产
44、劳动中经常遇到的,尤其在有自然高温条件和工业热源迭加的场所。自然高温环境系由日光辐射引起,主要出现于夏季。本工程处于江南亚热带季风地区,常年夏季气温高,持续时间长。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的体温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人体为维持正常体温,体表血管反射性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增高,通过辐射和对流使皮肤的散热增加。同时汗腺增加汗液分泌功能,通过汗液蒸发使人体散热增加。由于汗的主要成分为水,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所以大量出汗对人体的水盐代谢产生显着的影响,同时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代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就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
45、、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严重情况下将导致人员中暑,或因为人员的协调能力的降低从而发生工伤事故。该项目所在地夏季炎热,而该项目生产车间在酿造过程、出糟过程和锅炉房操作过程中,存在高温作业环境,如车间空气对流不畅,或采取的降温措施不当,容易造成人员的中暑或不适,甚至导致误操作,从而引起其他事故的发生。3.9.13噪声危害噪声伤害主要表现在早期可引起听觉功能敏感性下降,引起听力暂时性位移,继而发展到听力损失,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噪声干扰影响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或信号,促
46、使误操作发生率上升,甚至引发工伤事故。本项目生产装置使用的机泵、压缩机、鼓风机等是形成工厂噪声的重要声源。蒸汽放空也可产生较大的噪声。3.9.14粉尘危害企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入粉尘,可引起肺部疾病。本项目生产过程涉及到煤和粮食,在粮食粉碎、煤出渣时局部范围内粉尘会超标,如不注意防护,将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产生的途径有:粉料包装不密封;粉碎作业非密闭式;现场清理积尘方法不当;通风设施配置不合理;未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具;炉灰处理方式不当。3.10管理及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所有危险有害因素,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及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主要体现在设备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良环境的影响以及管理失误等方面。(1)设备不安全状态设备和辅助设施的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降低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时,设备就处于不安全状态。如:泄压安全装置故障导致内压力上升失控;设备及管道连接处密封不严产生泄漏;电气设备绝缘、保护装置失效等造成漏电;静电接地、防雷接地不良等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另外,运行设备发生异常没有及时处理,可造成设备损坏;工艺控制条件不当引起正常生产条件破坏,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