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班主题活动端午节粽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班主题活动端午节粽子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小班主题活动端午节粽子教案小班主题活动端午节粽子教案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须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主题活动端午节粽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主题活动端午节粽子教案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3、幼儿能相互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二、活动打算1、有湿度的碎泥2、粽叶若干、橡皮筋3
2、、范例、课件三、活动过程1、老师情境导入,引入今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爱好。(1)小挚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态的粽子?(2)老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态的粽子。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2、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1)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视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2)老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挚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5)平常,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
3、什么馅儿的粽子呢?3、老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爱好。(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日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2)老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老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瘦长。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牢固即可。4、幼儿分组包粽子,老师巡回指导。激励幼儿大胆尝试,相互帮助,对于实力弱的幼儿刚好进行指导。四、活动总结活动前,依据幼儿的问题设
4、计、制作有关端午节阅历的调查表,激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阅历。活动中,激励幼儿依据自己的.调查资料,相互沟通、共享有关端午节的阅历。结束后,老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小班主题活动端午节粽子教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态和品种,激励幼儿与同伴进行沟通和合作,培育幼儿创新意识。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加节日的活动。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打算:1、故事录音。2、各种形态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5、。活动过程:一、引出话题。师:小挚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知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日老师也为小挚友带来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小结:粽子的形态真好玩!二、品尝粽子,并讲解并描述。1、相识粽叶。t:粽子的形态真好玩,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2、幼儿品尝。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打算了许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3、幼儿讲解并描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三
6、、故事观赏。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2、幼儿观赏故事内容。3、提问。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四、幼儿制作粽子。t:今日,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老师交代要求:请每个小挚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挚友包什么形态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胜利了,留意了我们可不能奢侈,不要把米弄到地上。发布于和谐亲子社区(培育幼儿的创新,老师巡回指导)五、结束部分。小挚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现在我们带上自己包的粽子请厨房阿姨帮我们煮一煮,好不好?活动反思:课上,我把重点放在了端午节的习俗上,如:端午节赛
7、龙舟、吃粽子、做香包、挂艾草等,以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些习俗中,孩子们对包粽子比较熟识,而且端午习俗较多,也都离孩子生活阅历较远,只需孩子了解,所以没有讲得太细,以免内容深邃不便于孩子的理解。我须要留意的地方是语言组织以及提问上,应当再贴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让孩子更简单理解,才会有更好的课堂气氛。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