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精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关于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讲他是个镇压革命的刽子手,中学时候很惊奇书店里摆的那么多”国贼“的书,真的好多呀,还灰糊糊的封皮,犹如历史垃圾的颜色,隐隐还知道和厚黑学搅和在一起,对于国贼和厚黑本人都很不感冒,出于反感始终没有想过要读。后来慢慢明白所谓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一场残暴的杀人运动,洪秀全荒淫无耻,他建立的暴政只怕比满清贵族更加可怕。慢慢变更了看法,或许曾国藩是个值得了解的人物,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本马东玉教授所着的曾国藩本传。原来他的本行是个高校士,出身寒微,生性淳朴,自幼苦读,才思聪颖,中举后中进士,勤学不辍,有人称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
2、终一个理学大师“,而且由于在京颇着清望,得到朝野的一样认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假如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他或者成就一代大儒。之后白手起家,在八旗兵、绿营兵之外筹建地方武装,初战大败,投水自尽被救起,之后的战事胜多负少,在八旗兵、绿营兵一触即溃的危机关头扭转了形势,步步为营,逐步压缩了太平军的空间。但是,因为湘军是”团练武装“,打出湖南以后更加无依无靠,曾虽为中心二品大员,但并无地方实权,粮饷兵源到处有求于人,官场腐败、彼此扯皮,皇帝又担忧他权力过大到处掣肘,几年下来受尽了气,难以尽述。愤而借父丧委军家居一年半,起先的时候整日漫骂,书中说:”自入仕途,
3、以孔孟入世救世,对自身的修养严厉酷冷,一丝不苟;对社会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决胸怀。持身严谨,奋勉向上,关切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风得意。正是抱有这种信念,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5年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诞生入死。但是,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为什么上至枢垣,下至府县,都那么忌恨自己?“心中苦闷抑郁。后通过阅读道家的着作,大有感悟,发觉:”同样为人处事,孔孟主见直率、诚恳,而申韩(申不害、韩非)等法家却主见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见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反而能强,柔则是至刚。把老子的言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他发觉自己到处直
4、截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好像是强者,结果到处碰壁,实质上是失败,是弱者。到头来弄得上上下下到处是敌人,前前后后到处是障碍。过去也知道“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巧若拙”,但始终没有真懂,所以自己的行事恰好是有隅之方,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是无形无象、鬼斧神凿的。“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太妙了!读到过里、想到这里,曾国藩犹如从黑夜里一下子走上了光明世界,“发觉了作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关于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2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第一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曾国藩家训读后感。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是什么呢?是
5、因为他也是一个特别爱家、特别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个证明,他说过一句名言,说什么呢?说“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高校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从家庭小事来一下。33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他的家庭危机。他在翰林院当翰林。工资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农夫家庭,原来就穷。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呀。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他特别拮据。最终时来运转,快乐极了,上半年升官了,侍讲,工资高点。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着呢。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费
6、与资助。考中的得谢师宴呀。没见过这么多钱呀。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呀。真兴奋呀。立即拿出一千两寄回老家。写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欢乐的人生际遇。最终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戚族之用。”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戚族人,这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寄给父亲的,应当是父亲确定怎么花。但他一兴奋忘了。慎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安排。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不代表别人没看法,弟弟们看法大。六九弟生气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剧烈抗议。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
7、人?二,六百两还债,你知道欠多少吗?刚好一千两。三,寄钱回来,老爸还在,得他说了算,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里?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常训他们,看到信,本会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写了更长的家书。这是他出名的一篇。“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话,想作秀,没必要做这种事呀。这话重了,尤其在兄弟间。但他说这两句话,觉得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立即反省,当时想法有没有作秀,好象没有。虽然没有,对我也是重要的鞭策与提示。所以我感谢你们提示我。下边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资助也不是不对。还说,我的确失察了,没想到欠了那么多。就改成
8、二八分好了。还不同意,就听父亲的。最终还有好长,写看到你们的信,好兴奋呀。文风与字都有进步。还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课。还说,我最近的修身养性,可以跟你们沟通一下。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他在这封家书里是长兄的风采。弟弟们惭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稳度过。还有两点疑问。不富裕时,为什么要坚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族人?倔强的他为什么如此温良?他是标准的儒生,号称朱熹之后理学唯一传人,修身与平天下间不是断裂的,最现实的是齐家。家国天下,中国人对家特别重视。关于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3初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爱好。但翻阅数页之后,好像有点爱不释手了
9、。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当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确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他的一生经验大致可以分成七个阶段:跻身六曹、创建湘军、坐困江西、决战安庆、攻陷天京、剿捻失败和抑郁而死,可谓有起有伏,人生变数无穷,读之颇有感受。首先,曾国藩精通古文,广泛猎读,在学术上向许多当时出名人士请教,这些不仅增长了个人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个人声望。曾国藩能如此顺当成为二品官,
10、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慧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举荐。或许是这一切对于曾国藩来说太顺当了,造就了他当时锋芒毕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间到处碰壁、受到地方官员的百般排挤和刁难。其次,曾国藩经过一年的大彻大悟再度出山,受命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为其大展夙志供应了舞台。其实曾国藩受命为两江总督是清政府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就在此时溃败,只能依靠曾国藩集团所创建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机会恒久垂青于有打算的人。再次,湘军攻陷天京以后,曾国藩自剪羽翼,释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见其阅历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审事详明,处事
11、坚决。最终,曾国藩是个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贤人。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必广为访案,凡具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至,收为己用;闻有德才并兼者,更不惜重金,驰书礼聘。他还能虚心纳言,激励众幕僚直言敢谏,故能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如此胜利,与其有很大的关系。读此书不仅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从中受到不少启迪,而且加深了我对近代清朝历史的相识,同时引起我对那拉氏慈禧太后的爱好。关于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4有句话说:“若觉中年无作为,劝君重识曾国藩。”要我说学学问不问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尤记得第一次翻开曾国藩家书时,还是17年的一个盛夏,最近实在书荒,不由得再翻起这本
12、收录了半个圣人的书信故事,更得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随记一下在书中得来的感悟。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小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优点,也不要因为与他人有了一些小过节就忽视了别人以往帮忙过你的大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小错误,一点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与你产生了一点小恩怨以后,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遗忘别人带给你的恩惠。礼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看重一个人于是发觉了他身上更多的缺点,因为厌恶一个人最终反而发觉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
13、所以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必需不要凭第一感官去定义一个人。而是要深化了解以后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关于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5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似乎在咫尺之间,都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但是,无论如何便利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写过信,回想起学生时代,自己也成写过信收过信,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栩栩如生,都活灵活现,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曾国藩家书中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
14、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切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一代名人重臣通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他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他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他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助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特别富足,但是,几乎全部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或许我们困惑迷茫的缘由是我们心里少了像他一样的亲情和友情。更深一层的思索中,我顿悟到,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终归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初中读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