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优质.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654225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优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优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优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1 王漂亮,一个一般人的名字,在我们齐七小区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剧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王漂亮家庭长期以来静默无闻为小区居民普及科学文化、为丰富小区居民健康欢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以后的王漂亮夫妇俩,是小区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文明小区的主动参加者。他们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女婿王尚杰,不仅是小区的文艺骨干,还在周家渡各小区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踪迹。他们一家,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看书、看报、制作科普宣扬版面、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各种健康科普等信息是他们的一大爱好。提倡终生学习的理

2、念,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须要。闲暇之余,家庭文化消遣生活丰富多彩。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习乐趣、提高生活品尝的舞台。 十年前,王阿姨正是通过家庭学习的心得体会,在小区组建了老年“读报小组”。她深知小区内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粮而难与人沟通的困惑,动员老年挚友一起加入到“读报小组”中来。使小区老年挚友有了一个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供应谈天说地侃新闻、倾诉心里话的场所。为了满意老年人特别的学习需求,王阿姨备足了功课.如:通俗易懂的国内外形势的宣讲,和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纠纷问题等。如:“5.12”四川汶川发生剧烈大地震的消息传来,“

3、地震来临如何避险?”教会老人们如何应对地震小常识的同时,也动员他们一起参加慈善捐献,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她的“读报小组”,曾被周家渡街道评为“优秀读报小组”的光荣称号。 十年前,为抵制陋俗、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也与小区居民共享由新科学带来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王阿姨自觉肩负起小区普及科学文化的重任,在楼道里设立了“科普园地”。把科学生活的理念以宣扬版面的形式传递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楼道的“科普园地”上。大到世博、奥运、文明礼仪学问方面,小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内容应有尽有。如:运用家电节能的小窍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防止肥胖也应当从娃娃抓起等。并不失时机结合突发事务刚好编写科普小常识。如:

4、浦三路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题“在加油站不能运用手机”的宣扬版面。并不定期刊登宣扬规范文明行为的漫画系列插图,挂在楼道内。 年高79岁王阿姨和她81岁的老爱人,为了使科普宣扬版面做得既图文并茂又美观大方,花费了许多心思在里面。学剪纸、学绘画、练写仿宋字、学写毛笔字,每一块科普宣扬版面都凝合着他们夫妇俩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王阿姨家里,经常可以看到夫妇俩,你来写字我磨墨;你来剪纸我画画。一期期精致的科普宣扬版面总能吸引居民们的眼球,更是得到广阔居民的一样好评。十年来,使科普文化学问从楼组传播到小区十个楼组乃至整个小区。 十年来,王阿姨夫妇俩制作的宣扬版面,共有167块;十年来,王阿姨自始至终辛

5、勤地耕耘着她的“读报小组”、“楼组文化”象一颗螺丝钉,静默无闻地奉献在小区科普事业上,难能珍贵!她的家庭是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名副其实! 一个立足小区、发挥特长,用满腔热忱为我们齐七居民区普及科学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王漂亮家庭,在崇尚科学文化的今日,无疑是我们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的杰出代表,功德无量!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2 鼎山街道高牙村打石岗经济合作社张泽云、吴发芳家庭,虽然一般,但堪称最美家庭。这是一个拥有着一个华蜜的五口之家,夫妻俩、两位老婆婆,一个女儿。她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华蜜,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数十年来,夫妻俩共同

6、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一家人勤劳和善,乐于助人,女儿懂事好学,受到了乡邻们的一样赞扬和好评。 互敬互爱是家庭华蜜的基础,也是家庭漂亮华蜜的源泉。婚后几十年来,夫妻俩在生产生活中相互照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孝敬老人,照看女儿;如今,夫妻俩都六十多岁了,不但要照看年近九十的婆婆,还把一百多岁娘家老妈妈接到自家照看。端饭递水,洗脸抹汗,嘘寒问暖,尽责尽孝,无微不至。每当看到两位老人犹如孩子般童真的笑脸,夫妻俩犹如吃了蜜糖一样的甜。每逢农忙时,挖地种菜,为花椒修枝剪叶、施肥浇水,夫妻俩往往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除了回家照看老人,一忙就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暖和而华蜜的家庭让

7、他们倍感欣慰。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华蜜欢乐,夫妻俩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说起女儿张利,是吴安芳和丈夫最大的傲慢。女儿从小就特别听话懂事,平常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若是碰上农忙的时候,更是会主动地去帮忙。吴安芳常常说:“自己再苦再累不算什么,只要孩子们有出息,自己就心满足足了”。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有,但在这对农村夫妇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把孩子培育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为了供孩子读书,夫妻倆一门心思扎进庄稼地,为的就是庄稼收成能好点,多赚点儿钱,供孩子们读书。同时夫妻俩也很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化,他们以身作则,孝敬老人,邻里和谐,为的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使她能成为一个

8、正直和善的人。在他们心中,孩子才是他们的希望,自己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只要孩子有出息,他们这心里才踏实,日子才更有盼头儿。女儿也在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下强壮成长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妇俩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女儿张利几年前以优异的成果考入北京高校,现留学美国。虽然女儿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她总是常打电话回来关切两位婆婆的健康,提示自己的父母留意身体,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他们。看到孩子如此孝顺,夫妻俩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他们关于如何教化孩子的问题,吴安芳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特别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仔细真做一件。他们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

9、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 华蜜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谐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他们全家人都始终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肯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华蜜了,才是真正的华蜜。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谐的家庭,之所以和谐,张泽云总结出一条阅历就是“真诚待人、和谐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夫妻俩常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们的努力也让他们收获了华蜜和暖和。夫妻俩用孝心,爱心、真心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华蜜,诠释了

10、平凡的宏大,朴实的宝贵,华蜜的最真实内涵。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3 伍小斌,男,现年41岁,中共党员,高校文化,现任四川川东高速马路有限责任公司(川东片区)邻水收费站站长。 伍小斌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四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一般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遵守法律、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不遗余力,获得了川东片区公司领导和广阔员工的普遍赞扬。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伍小斌是一名有着17年党员的老党员,多年来,伍小斌同志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己,不计得失,带领收费站基层员工一心从公司利益动身,努

11、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员工满足。 2003年3月,伍小斌同志支持公司改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第一位竞聘上岗的收费站站长,虽然经过了几届领导班子,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换领导而耽搁工作、推卸责任,反而把收费管理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带领收费站员工踏踏实实、认仔细真地开展工作,以收好费,服好务为追求目标,以服务广阔司乘为宗旨。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马路的车流量越来越大,保证车辆快速通过收费站就成为收费站最迫切的一项工作,特殊是节假日,加班加点现场保畅服务已经成为收费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伍小斌作为收费站负责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须要,加班加点不计酬劳也无怨言。他坚持了自己的基本原

12、则,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他的带动下,收费站的各项目标任务都完成得很好,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切和支持下,在全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收费站受到上级部门和同行们的一样好评,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嘉奖。其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本色,领导和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伍共”。 关爱家人 家庭和谐 伍小斌做为基层管理者,事情多,任务重,家庭管理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妻子邓秀清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静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担当着教化儿子的责任。平常两口子生活上相互关切、相互敬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他们结婚十多年来,家

13、里总是充溢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邻居邻里的艳羡和赞扬。 “学会理解和包涵,要懂得感恩,进行换位思索,每一个人都不简单。”这是妻子邓秀清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在他们结婚的十七年中,婆媳、夫妇之间,始终留意敬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自古以来,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做为儿媳的邓秀清同志,能够用她那颗酷爱家庭、关爱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儿子健康向上的和善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艳羡的和谐家庭。 伍小斌的母亲不到50岁就失去了丈夫,始终没有再婚,独自一人将四个孩子拉址大,直至成家,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她以自己的和善和执着撑起了这个家,不但得到亲朋好友及社会的认可,也赢得了

14、晚辈们的敬重和孝心。 妻子邓秀清是在农村长大的,中专毕业参与工作10年后,遇单位集体改制,员工全体下岗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她没有气馁,以自己的实力去追寻自己的梦,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环境下,她与丈夫一起借款圆了自己的房子梦,现在已还清借款。 因丈夫工作忙,妻子在家担当了大部分的家务。她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在孩子回家后立刻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谐、生活有滋有乐。她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以她吃苦耐劳的精神,酷爱家庭的本能,把这个家庭支配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七年间,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宽容和善之心,维护和建立了

15、一个华蜜美满的家庭。做为媳妇、妻子、母亲的邓秀清同志,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以她那直爽的性格和爱家的责任心,尊老爱幼,真诚相待,维护着家庭的华蜜美满。 言传身教 育子有方 邓秀清同志在家庭中,是孝顺的儿媳,勤俭持家的爱妻和胜利的母亲。这个家庭是让人艳羡的家庭婆婆安享华蜜、夫妻恩爱和谐、儿子成果优秀。由于丈夫工作忙,妻子担当起了家庭管理的大部分事务。她不仅注意儿子的学习成果,更注意培育儿子的独立生活、学习的实力。时时关切儿子沿着正道走,勉励儿子勤奋刻苦学习,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切儿子的成长状况。伍小斌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

16、相互信任,相互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日常生活中,夫妻俩和谐相处,双方享有同等的家庭经济支配权,相互促进,共同营造和谐家庭。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儿子在这个和谐气氛非常深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特别懂礼貌,敬重长辈,遵纪遵守法律,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儿子、好孙子。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得到长辈们的赞扬,邻里间的好评,在学校里年年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嘉奖。作为儿子,他把长辈的优秀品质,当做鞭策自己成长的动力,努力学习,不甘落后,以优异的成果考取了广安友情中学,现在读高一。他的成长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这些都和夫妻俩科学正确的家庭教

17、化方法及平常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尊老爱幼 共建和谐 在这个家庭里,年迈的母亲身体状况随着年龄渐老逐年走下坡。2009年,母亲因脑出血住院治疗两周,这就须要儿子和媳妇的细心陪护。伍小斌在收费站工作,他的工作原来就忙,但他从来没有埋怨过,也没有因为工作繁忙而推卸照看老人的责任。出院后,做为独子的伍小斌将母亲接到家里养息,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要有人帮忙才能解决,在儿子和媳妇的细心照料下,母亲复原很快,半年后基本上生活能自理了。但因年老体弱,母亲的病也越来越多,治疗脑血栓、心脏病、胃病的药始终未断过,2012年又因病住院一次,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夫妻俩商议后确定,妻子暂不出去工作,特地在家照看母

18、亲,每天做可口的饭菜给母亲吃,为老人洗衣、洗澡,天气温煦了常常带母亲出去走动,节假日、生日为母亲添置衣物等,把老人服侍的特别周到。她常常和老人唠家常,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都夸儿媳好,是儿媳让她活的快乐,舒心。 在尊老爱幼方面,夫妻俩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做为一个家庭中的媳妇要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既能调动起丈夫和儿子爱家的主动性,又要时刻体现自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好作风。媳妇敬重婆婆,孝敬老人是给下一代做榜样,这是一种无声的动力和吩咐,也是凝合一个家庭全部力气的源泉。二是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需真诚相对,相亲、相敬、相互关爱,家庭琐事不能斤斤计较,人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家人

19、、邻里、同志、同事、亲戚、挚友。 热心公益 回报社会 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谐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需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份爱心相送,主动参加为社会捐献爱心活动。多年来,在印度海啸、汶川地震、甘肃地震、冰雪灾难、雅安地震等一系列捐助活动中,这个家庭的成员共为社会无偿捐赠钱物达数千元。特殊是伍小斌,还参与了广安市义工联合会的助学小组,长期资助贫困儿童,并定期走访资助对象的学习及生活状况。 团结邻里 互帮互助 伍小斌俩夫妻是助人为乐的人,邻里关系也特别的好,深得邻里的信任和敬重

20、。他们常常帮助楼内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经有一对姓孙的年轻夫妻,因长期在外工作,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走时特地托付给伍小斌夫妻俩代为照看一下其父母。有一次,楼道一邻居家里漏水,渗到了楼下,而他们家里又没人,伍小斌俩夫妻想方设法想方法,打了许多个电话,最终找到了邻居快速开了门,一同帮忙拖地排水,避开了更大的损失,并通过沟通协调,化解了因为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有人说,你为邻居何必那么辛苦了呢,他们却有自己的说法: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都是邻居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相互帮帮、相互理解就过去了。一般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十七年来,伍小斌夫妻俩,相敬、相爱,他们是一对平凡

21、的夫妻,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艳羡的最美家庭。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4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华蜜的四口之家,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遵守法律,互敬互爱,主动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谐、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是家庭华蜜的源泉。我们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看、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

22、、相互帮助。我们认为,只要相互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索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常言道:“胜利男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贤惠女人的支持”。我平常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为了不让我被家中事务分心,她主动担当了照看小店、做家务、种菜等许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他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我努力工作的坚毅后盾。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冲突冲突,大家能相互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敬重、同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相互促进 我从事村里的工作二十多年,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我刚好学习和了解党的路途、方针、政

23、策,努力学习各种本事和专业学问;我参与了市委党校的学习,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取得了省委党校大专毕业证书。在村委会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村委会的一员,我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三、邻里和谐,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看法,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谐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须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漂亮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我主动义务献血,至今累计献血1900CC。我妻子在平常的经营中,始终遵循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的原则,对一些经济上短暂困难的村民,主动赊欠商

24、品给他们;对一些要求将亲友赠送的礼品置换其它商品的群众,尽量满意他们的须要;有时村民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须要帮助的时候,也尽量赐予帮助。此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样好评。 四、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提倡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意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我们注意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化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建了一个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遵守法律,廉洁奉公 我们四口之家中,酷爱祖国,酷爱社会主

25、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主动维护社会公德,诚恳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华蜜、欢乐、和谐的家庭须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暖和,只有每个家庭都华蜜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漂亮和谐。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5 袁生容,是宝源乡玉丰村一名一般的农村妇女,她拥有一个华蜜的四口之家。她的家庭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华蜜,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三十多年来,夫妻共同努力,

26、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她勤劳致富彰显女性本色。她生长在农村,扎根农村,深刻领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她不失时机抓住发展的机遇,顺应市场需求和政府须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广开门路,多种经营,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路。1998年,袁她主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头退耕还林,帮助政府改造自然林爱护工程 100余亩,承包村民山林300亩发展竹产业,现竹产业已经成为宝源乡的支柱产业,农夫因竹产业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在2002年荣获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荣誉称号。 她乐观向上从容面对生活。她只有一个小学文化的弱女子,在她平凡的人生中,却经验着一些不平凡的事。当时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上山造林,丈夫不理

27、解、不支持她。乡亲们也冷嘲热讽,认为她一个弱女子上山造林,太不切实际了。可她为了自己的信念,不顾丈夫的反对和乡亲的嘲讽,把3个孩子丢给了丈夫,一个人跑项目,找资金,签合同,还常常一个人上山植树造林,并吃住在山上。后来丈夫被她的执着感动了,也加入到造林工程中,夫妻同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一家不但提前完成了自家退耕还林项目,还帮助政府完成了天保工程项目,乡亲们也被他们一家的坚决信念感动着,当时嘲讽她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袁生容真了不得。现在,她每天都乐观的生活着,在50岁时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主动加入乡里的文艺队,自导自演宝源十八奇,她的乐观精神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教子有方教会子女做人。

28、她有2女1子,均已成家,现与儿子和儿媳住在一起。她感慨到子女的孝顺、懂事是她这辈子的收获。两个女儿常常回家探望双亲,儿媳更是把他们当着亲爹亲妈一样的孝顺。在她的感染下,初中毕业的儿子现正自考大专,他说,因为曾经的年少不懂事,放弃了学业,现在自己已成家立业了,要多学习才能赶上时代的节拍,不让自己的人生留缺憾。小两口经营着一家大理石加工店,老两口在农亲季节就帮助他们打理店面,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的生活在一起,正等待着他们的孙子出世。 她团结邻里助推社会和谐。华蜜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乡邻们的和谐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袁生容全家人都始终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肯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华蜜了,才是真正的华蜜。 袁生容说:她们现在一家人的想法就是如何带动当地的村民共同发家致富,儿子打算结合赤水的旅游产业,在宝源乡开一家农家乐,带动宝源的旅游发展,带动乡们就业,共同增收致富。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