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本.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639089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本.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 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因此自古以来,民间都认为这一天是祭祀亡亲、悼念祖先的.日子。 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孟兰盆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孟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才智)后,想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非常难

2、过,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自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恳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 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给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引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适)时,佛喜爱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给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欢乐,以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 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

3、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哺育之恩,和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我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实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设于佛像之前,非常虔诚。 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化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实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畅,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

4、称之谓“慈航普渡”,非常喧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时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我国仍有很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习俗。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2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这个节在老百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在这一天,老北京有中元法会、拜三官、盂兰盆会、烧法船、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民俗。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调,会发觉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

5、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农历七月十五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并称中国岁季节令中的“三元”。这“三元”都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节乃是道教节日。根据道教的说法,由于地官要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法船,希望孤魂游鬼收到礼物后升到极乐世界去。老北京的道观在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都要实行“祈福祥瑞道场”,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盂

6、兰盆会,也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供。这是来源于佛教的习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动要早,我国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起先仿行。“盂兰”是梵语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因此,盂兰盆会实际是个“孝亲节”。依据盂兰盆经而实行仪式,始于梁武帝。自此以后,成为风俗,历代帝王以及民间无不实行盂兰盆会,以报祖德。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3 老师说七月半也叫“鬼节”、“中元节”,是人们祭祖祭拜先人的一个节日,也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七月半是在七月十五。可是我很怀疑老师的话,因为我家的中元节是从七月初九起先的。 在七月初的时候,我们家就会起先为七月半鬼节做打算写包。我老是记不

7、住该怎么称呼逝世的姥姥、爷爷他们,这时候妈妈就会耐性地教我。说在写包的时候,称姥姥为曾祖,称爷爷为祖考,结尾为老大人,若是女性,则结尾称呼为老孺人。写了包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会起先做其他打算。如,将八仙桌擦干净,倒干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买好过节用的纸钱、纸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 在傍晚时分,我家会将八仙桌摆在堂屋的正中间,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桌面的上方处。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在桌子正对大门的那一方,会在桌子腿上方系上一面方正的步,我们假如要烧纸钱,就要从布的两侧递到桌子下的盆子中。 等到打算完毕,吃过晚饭、洗过澡我们家就会由爸爸带头引着我们

8、去外边“接客”。爸爸的手上会拿着几支香烛、一些纸钱,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是说“-接您回来看看”之类的 等走到肯定距离后就会起先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烛,然后点鞭炮。鞭炮点过后,我们就要鞠躬拜祖。回到家,吃些瓜果,这第一天接客就算完成了。而这个夜晚,八仙桌香炉里的香不能断,要始终燃到其次天。其次天,则是接待来过节的亲戚和“送客”。这一天,在八仙桌上要摆上小茶杯,时常地祭上热茶水。在祭过之后,我们要喝完茶水。而且,在这期间,我们不能遇到长凳。 在中午,我们家一贯的习俗是吃面条,妈妈做的面条很好吃,尤其是臊子,特殊香。就连不爱吃面的我,在这一天都会把碗里的面吃光光。到了下午四点时候,妈妈就

9、会起先做晚饭;而等到四点半或五点的时候,亲戚们就会派几个人带着各家写好的包或纸箱,带到接客插香烛的地方起先烧包。 之后就是等待先人将八仙桌上所祭上的饭菜“吃完”,接着我们则撤掉桌腿上系的布,撤掉香炉,围着八仙桌起先吃饭。饭毕,亲戚会回家去为他们家的中元节做打算,而我们家则会再次摆上香烛,祭上瓜果,等到祭完,这个中元节才算是过去了。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4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实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邻居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

10、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旁边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许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实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尊敬敬地摆放在特地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静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华蜜。 送回

11、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偏僻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衣物,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傍晚起先实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渐渐剔除了迷信色调,保留祭祀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5 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清明节是四月五日,人们要上坟,同时有春游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全部火都得灭,出寒

12、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寒衣节在十月初一,人们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钦天监要在这一天颁布新的皇历。至于中元节则是有道佛两家的共同节日,说起它的由来和习俗的确还有些说法。 中元节的源由:中元节的源头,应与我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闻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

13、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我当年在江浙一带就看到人们视中元为大节,这一天家家团聚,如除夕一般喧闹,还要吃一种特地用青树叶包袱的菜团。 传闻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

14、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聚,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实行盛大法会祈福祥瑞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其实,许多人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一起先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信任,在这一段时间会有很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肯定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眠。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

15、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状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伤心,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惋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马上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特别伤心,就将这个状况告知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需集合众人的力气,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实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闻始终流传后世,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