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5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5篇精选.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5篇精选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高校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协会主席朱有勇获得了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既是云南人民的傲慢,更是农业农村人的傲慢。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的要求不断学习先进、宣扬先进,日前,州农业农村局召开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专题会议,大家统一观看了中宣部组织制作的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先进典型专题片。局党组成员、机关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参与学习会。三农干部最不能遗忘就是投身三农事业的初心,要让农夫增产增收、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从事三农事业就是与农夫打成一片的,坚持朴实为民的精神,让农夫感受学问的力气;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主题教化中比照检查、自我剖析的要求,会议强调比照朱有勇这个三农事业的先进,深刻反思查找我们党员干部在吃苦耐劳、务实担当、深化钻研的精神上与先进典型存在差距。会议号召全体党员向朱有勇院士学习,模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争做三农政策的宣扬员,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不断攻坚克难,把个人志向、追求与三农事业紧密连在一起,为全州乡村振兴的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拉祜群众为何爱戴他我叫刘元昕,是中国工程院派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在来澜沧挂职以前,我没有见过朱有勇院士,但常常听工程院的领导和同事满怀敬意地谈起过朱院
3、士在澜沧的扶贫事迹。我第一次见到朱院士,是2022年11月19日,朱院士和工程院的有关领导一起送我到澜沧赴任,刚下飞机,朱院士就带我去他建设的科技扶贫项目基地调研,我发觉在基地劳动的少数民族群众都相识他,朱院士用拉祜话跟他们打招呼,一点都没有我想象中可能会有的距离感。这又让我很新奇,朱院士又是怎么做到让人民群众如此喜爱他爱戴他的呢?在一年多的挂职工作中,我渐渐地找到了答案。2022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西南边陲的深度贫困县、云南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普洱市澜沧县。面对贫困人口21.15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1%的艰难扶贫任务,时年60岁的朱有勇院士自告奋勇:我年轻,我来干!。朱院士接受任务后
4、,第一时间奔赴澜沧。他谢绝了县里为他和团队支配的舒适居处,一竿子插究竟,坚持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为了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朱院士仔细探讨制定了精神+产业+技能贫困的科技扶贫方案。他坚信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广泛开展林下三七和冬季马铃薯等科技扶贫项目,群众脱贫致富不难。可当他把项目推广到农户家时,老百姓都不理解不主动也不支持。为了打动群众,朱院士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带着团队人员一起亲自种起了马铃薯。采挖马铃薯的时候,村民们全都来围观,有的老人说,活了七八十岁,都没见过这么大、产量这么高的洋芋!一亩地就能赚5000多块钱,干脆带动一个贫困群众脱贫。从今,大家都争先恐后地
5、来找朱院士学习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随后,朱院士又起先盘算起了澜沧广袤的松林,这里许多老百姓家里有松林,朱院士就把他潜心探讨十余年、世界首创的林下有机三七技术带到澜沧,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户和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本应属于自己的学问产权巨额收益,他却分文未取。为帮助群众真正驾驭农业技能,朱院士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优势,组织院士专家,开办了免费的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先后开设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通过四年的努力,澜沧县已经探究出一条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到今年年末,澜沧将在现有基础上,净脱
6、贫78227人,贫困发生率将从朱院士刚来澜沧时的41.17%降至1.61%,将提前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2022年12月30日9时30分,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开讲。为了和当地群众沟通,朱有勇从头学习拉祜话;为了给乡亲们示范,他挽起裤脚,干脆跪在了田地里;为了让老乡们学到种植技术,他先后收了1500多个农夫学生宣讲中,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高校名誉校长朱有勇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用科学技术变更深度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先进事迹一 一呈现在听众面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高校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有勇:让农夫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
7、我叫朱有勇,是一名一般的高校老师、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号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知道,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更属于成百上千在脱贫攻坚静默拼搏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农夫院士,为农夫做点事,让农夫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我诞生在云南省一个边远的小乡村,曾经在个旧市卡房公社狗街大队当知青,知青生活很艰苦,但却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精神财宝。当时的农业生产很落后,农夫的生活很苦,农夫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地干活,还是不够吃、不够穿。我常常想,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庄稼长得更好一些,收成更多一些,农夫的日子就会更好一些,这是我最初的志向,
8、也是我几十年来,农夫须要什么我就探讨什么,不断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所在。作为一名一般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这是我的使命。1981年,就在高校毕业前,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38年来,始终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的农业科技事业努力拼搏。2022年,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县。这一年,我刚好60岁。不是没想过颐养天年,但作为一名党员,党有号召我们就必需有行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我义不容辞。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当我来到澜沧,看到澜沧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农业生产落后,农夫收入很少,日子过
9、得很苦,这让我感到了深深的内疚。在很长时间里,我们过多关注文章发表和各种奖项的得失,渐忘了山里的土地和农夫,渐忘了我们学习探讨的根本目的。我们是党和人民培育出来的专家,用我们的科研成果变更落后的生产技术,让山里的民族兄弟和全国人民一起富有起来,这是我们应尽的本分。驻村扶贫这些年来,我深切地体会到,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要比写在纸上艰难得多,但是在我们心中、在拉祜族群众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飘香的重量,比一纸论文要重得多。作为一个驻村科技扶贫的代表,我心里很清晰,科技扶贫不仅是我一个人在努力,现在取得的这些成果,是上百位院士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年来,我们驻村扶贫的边疆村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茅
10、草房、竹笆房变成了砖瓦房,泥巴路、毛毛路变成了水泥路,人畜混居、牛屎马粪遍地的村寨变成了人畜分别、干净整齐、绿水青山的漂亮山村,这些改变不是我和我的团队能够完成的,是党中心的英明决策,是省市县乡各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力军。我们科技扶贫的坚毅后盾是中国工程院,工程院号召了广阔院士专家到农村去开展科技扶贫。其中,86岁的陈宗懋院士7次到普洱澜沧开展茶产业科技扶贫,罗锡文等11位院士5次到蒿枝坝村为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学员授课,邓秀新等59名院士10多次深化云南贫困地区开展蔬菜、养殖等产业的科技扶贫。在澜沧县,在云南省,在全国扶贫攻坚第一线,有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把他们的科技成果推
11、广应用到千家万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不行替代的贡献。科技扶贫的实践,再次生动地证明,科技的力气是巨大的,科技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是大有可为的。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我将接着牢记初心使命,坚守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持之以恒,接着用科技的力气,帮助澜沧的乡亲们脱贫致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同时,我呼吁广阔科技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的培育,不负这个宏大的时代!主动投身脱贫攻坚的宏大事业,全力以赴,用科学技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主动贡献自己的力气。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12月30日,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实行。中共中心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朱
12、有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报告会上,朱有勇真诚剖析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初心,他深情扶贫路上的见证者、参加者、受惠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讲解并描述了朱有勇院士科技报国、勇于探究,心系人民、造福群众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一个个触动心灵的故事、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令现场观众时常报以热情的掌声。朱有勇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刘鹤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高度重视脱贫工作。朱有勇院士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长期扎根云南省澜沧县扶贫一线,将科研成果主动应用于扶贫事业,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产业脱贫的新路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习近平总书记
13、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30日上午,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实行。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务院扶贫办、云南省的干部职工代表以及中国农业高校、北京化工高校师生代表和首都各界干部群众代表参与了报告会。朱有勇同志是我国闻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高校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他忠诚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党的事业、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有紧密结合起来,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农业科学探讨,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多年来,他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走出了一条精准有效的科技扶贫之路,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农夫院士。报告会上,朱有勇以让农夫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为题做了报告,报告团其他成员刘元昕、黄惠川、李娜努、杨华分别结合自身经验做了报告,讲解并描述了朱有勇同志科技报国、勇于探究,心系人民、造福群众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