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精编.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 一、教材解读: 全文笔调清爽,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宝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燥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凉爽之水的舒适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妙回忆,真情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因此,文章中急迫的盼水之情,浓浓的母亲之爱值得反复涵咏。缺水,品尝水之宝贵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
2、的心情,教化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作为生活在水网地区的农村孩子,学习本文,理解课文中的关于“我们”对于水的渴望之情,体验缺水时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个难点,教化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四、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板书:水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尽管有时候水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更多的时候,
3、人们是须要水的,特殊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为了一种极为宝贵的东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时候对于水有着怎样特殊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懂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检查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勺子 膝盖 水窖 贮存 钥匙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是从那些方面来详细说明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请你用双竖线把它划分出来。 3、沟通: 课文是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宝贵的东西
4、。”这句话来写的。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的: (1)挑一担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个小时队; (2)人们盼望下雨,可以尽情洗一个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却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语的欢乐。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思索: (1)“宝贵”是什么意思?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宝贵的东西?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沟通,出示句子: 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常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读一读句子,体会水的宝贵。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 五、课堂小结: 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算不了
5、什么,因为太多了。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其实缺水的地方许多啊。如课文中所说的,在哪些地方,水实在是很宝贵的东西。 读完了课文,你会有更深读了解的。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二、三两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时的欢快的心境的描写,仔细加以体会,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读 课文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几个方面来写水的宝贵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状况下,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其次段 1、默读其次自然段
6、,画出能够体现“水,成了村子里最宝贵的东西”的句子。读一读,加深感受。 2、沟通: (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近义词吗?(“期盼”、“期望”) (2)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运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大快朵颐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说明什么? (3)从那里看出我们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摩挲与凉爽,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后”这不用可以吗?。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经不起这痛快的洗澡的诱惑了。) 3、有感情
7、朗读,体会孩子洗澡时的痛快,感受水的宝贵。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3-6)找出写水宝贵的句子,重点研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 2、沟通: (1)出示: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 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华蜜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朗读,“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 (水之宝贵,轻易不行享用。) (2)我们是在怎样的状况下接受母亲给我们的“淋浴”的,细致阅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留意母亲的动作,体会我的感受。 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水之宝贵,夏天骄阳似火,我们
8、“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我们舒适的大喊大叫。) 从这超乎寻常的痛快中,分明让我们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简单,水有多宝贵。 (3)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四、练习 1、给课文中插图配一段说明文字。 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应当是“苦”,可作者却详细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谈谈自己的感受、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2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慧好学、爱幻
9、想的小外甥和“我”竞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慧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爱好,启发学生绽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绽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
10、、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日,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细致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留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索:
11、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观赏月下的江景。 其次段(313 ):小外甥和我竞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绽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老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视( )惊异(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烁( ) 4、抄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留
12、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沟通。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漂亮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索: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六)学习课文其次到三段 1、自读课文,思索: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沟通后板书:聪慧好学 爱幻想 2、学习其次段 3、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慧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沟通。
13、 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淘气地朝我眨了挤眼睛,又仰起头凝视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老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5、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慧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说明。 (2)老师点拨理解。 7、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8、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爱好的1、2句读读、背背) 9、老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奇妙的,月光是奇妙的,这两种奇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漂亮而幽静、空旷而
14、辽远的气氛中。 10、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1、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2、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爱好。 学习了其次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慧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奇妙诗句,也因为这奇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慧,爱幻想。我国古代美丽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七)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慧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接着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探讨沟通。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光明的眼睛。它很喜爱看我们的大
15、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接着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毫不犹豫地回答。 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摆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当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沟通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新奇,爱幻想,而且擅长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异好玩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五、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
16、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实行赛诗会。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 2.感情读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并能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复述故事。 3.联系上下文,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孙膑擅长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慧才智。 重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孙膑的聪慧才智。 教学方法: 自我领悟法、口语表达法、探讨沟通法 教学打算: 了解孙膑、庞涓的相关状况;三十六计;教学课件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第一
17、部分,了解故事的起因。 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有诗词歌赋、武有兵法韬略。关于中国古代兵法,你有哪些了解? 生回答 师:咱们班同学学问真是丰富,刚才有同学提到“三十六计”,在三十六种计谋中,你知道哪几种呢? 生尝试回答 师导入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计围魏救赵。(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读后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 (是谁围魏救赵?他们又是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去了解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去感受大军事家孙膑的才智。 二.初读课文,梳理
18、过程: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总来相识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课件出示:逸痹佯怠兼惶盔溃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3)找生读、正音 (4)找易错字 词语:所向无敌摧枯拉朽危在旦夕心中有数乘虚而入以逸待劳 稳操胜券丢盔齐甲溃不成年落荒而逃 (1)齐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师:同学们扫除了文字障碍,请同学们再读这个故事,完成老师出示的问题: 课件出示: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孙膑投状、齐军大胜。 (1)生A、B回答,并指名起止段落。 (2)师归纳,总结 师:了解了转魏救赵的经过,我信任同学肯定会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A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师:战国时期为什
19、么会有围魏救赵这一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问题答案。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的起因?这还要从头说起。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生简要讲解并描述) 师:魏国野心勃勃,一向心想吞并赵国,究竟魏国的军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用漂亮的波浪线画出相应的语句,说自己的理解。 生回答 师:魏国的军队如此强大,在攻打赵国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齐国为什么还要确定出兵帮助赵国呢?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生:探讨 师:出示魏、齐、赵在国间的位置关系图,引出成语“唇之齿寒” 师小结:严峻形势让齐国必需出兵救赵,赵而魏军如此强大,已将小小车间的邯郸城围得密密层层,齐
20、国想去解救邯郸并不是一件易事,怎么办呢?只能智取,于是就出现了“围魏救赵”这一计。 作业: 抄写生字词2遍 自主学习课文其它部分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 感情读文 2. 了解孙膑膑擅长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慧才智。 3. 深长能利用成语复述故事。 重难点: 感受孙膑擅长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慧才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生字、同桌相互检查 2.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基本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其次部分 师:齐国要救赵国,把这一使合交给了田忌和孙膑,咱就来了解一下这两位。 师简介:田忌、孙膑及孙膑和庞涓两人之间的恩怨。 师:孙膑和庞涓的斗争又起先了
21、。救赵国而不去赵国都城邯郸,偏要去魏国都城大梁,这是孙膑使的哪一招呢?田忌起初有什么准备?后来又实行了什么方法呢?请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田忌和孙膑的对话: 师:(同学探讨)假如齐国军队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 (邯郸已被包围,危在旦夕,不等齐军赶到就要失守,若那时齐军再去,打了胜仗的魏军必定士高气涨,加上本身就特别强大,而齐军远道而来,军队乏累,若与魏军硬拼,输赢难料) 师:孙膑主见直取大梁,请同学们再读第7自然段孙膑的话,看孙膑的计谋如何? 师:谁能用一个词语形容:(绝妙) 师:以此看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心中有数、稳操胜券,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足智多
22、谋且对自己的战术充溢信念的人) 师小结: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孙膑是在充分考虑了魏军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乘虚而入、直取大梁”的计谋。他对田忌说的话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难怪田忌会心服口服,马上下令大军直奔魏国。 (2)学习第三部分(4-12自然段) 师:我们从田忌和孙膑的对话中已经了解了孙膑的计谋,那么,他的计谋是如何实施的呢?他是干脆将齐国的军队拉到魏国国都大梁了吗?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课件出示自读提纲: 孙膑是臬支配的?为什么这样支配?(支配两个无名将领去攻打襄陵,一方面可以掩护齐军主力向大梁进发。另一方面“无名将领”的战败,可让庞涓入松警惕
23、。正因为庞涓放松警惕,孙膑的计谋才得以实施) 魏王见齐军向自己的都城逼来,忽然惊惶失措,忙叫庞涓回来救驾,这时魏军发生了什么改变? 生:结合课文回答 师:孙膑出其不意的举动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战胜了对手,更从心里上战胜了对方,魏军与最初攻打赵国时有了天壤之别,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已大大下降。然而,足智多谋的孙膑并未真去攻到大梁,他是怎样的?结果如何?我们接着往下看。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2-14段) 师:请同学自读第四部分 师:1.孙膑设埋伏的地方为什么要选在桂陵? 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的埋伏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 生:据课文回答 师:同学们,孙膑最初“心中有数,稳
24、操胜券”,最终大获全胜;魏军最初“所向无敌、摧枯拉朽”,最终“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动笔写一写 生:反馈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疑问想问大家,根据孙膑的说法,当时的大梁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那么他为什么不让齐军干脆攻打大梁,而要在桂陵设伏呢? 生:据理解回答 四.讲解并描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擅长分析、因势利导、足智多谋) 2.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3.读了这个故事,老师想给大家提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利用成语复述故事。 4.全班沟通总结三十六计 五.作业 1.课后练习题 2.课余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
25、田、孙协商,直取大梁佯攻襄陵、围魏救赵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孙膑:擅长分析、因势利导、足智多谋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相课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育课文。 3、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感觉美的熏陶。同时积累文中美丽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想象,读中感谢悟,自主学习、探究沟通。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如何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三、教学打算:收集相关资料,课件。 四、课时支配:两课时 五、教学过
26、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漂亮的江南,江南的山水真是奇异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概宏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骄傲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北国的新疆风光同样令人沉醉,那里有盛产水果的吐鲁番盆地,奇妙的火焰山,还有令人神往的天山。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今日就主我们伴同碧野,一起走进天山里去观赏一番那里迷人的景色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老师演示课件,小结: (演示)天山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是亚洲山系之一,全长2500千米,宽2503
27、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溶化而成,澄澈透亮,像一面大镜子。雪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漂亮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款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的旅游胜地。 2.让我们带着对天山的憧憬来读读课文。 (1)用自己喜爱的符号划出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天山之夏是否和我们这里一样燥热呢? (3)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
28、有什么特点。假如有爱好,还可以把自己喜爱的美丽语句摘抄下来。 3、学生生字词,理解词语 (1)学习生字:读准下列字音 白缎(dun) 山涧(jin) 俯(f)视 马蹄 溅(jin)起 绵延 离鞍(n) 飞泻(xi) 峭(qio)壁 白莲(lin) 萦(yng)绕 矫(jio)健 荡漾(yng) 新疆(jng) 漏(lu)下 洄(hu)水涡 戈(g)壁滩 白皑皑(i) 五彩斑斓(ln) 五彩缤纷 (2)多音字 盛:shng 茂密 chng 盛饭 饮:yn 饮水 yn 饮马 奇:q 惊奇 j 奇数 重:zhng 重量 chng 重叠 (3)理解词语 峭壁:陡直的山崖。 俯视:从高处往下看。本课指坐
29、在马鞍上看饮马溪。 斑斓:绚丽多彩。本课指溪水中水石色调绚丽。 蜿蜒:形容曲曲折折地延长的样子。本课用来形容原始森林绵延不尽。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本课形容溪水起伏动荡的样子。 重重叠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本课用来形容森林中树木许多,又很茂密的样子。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织的样子。指颜色繁多 ,特别好看。本课指山中野花的色调明丽而繁多。 矫捷:强壮有力。本课指马强壮有力。 绚烂:绚丽。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课文,思索课文是按什么依次来写的?(是按移步换景即地点变换的依次来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请你找找课文中的脉络句?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
30、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快。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渐渐变得优美。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依次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部分(1)全文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志向的去处是骑立刻天山。 其次部分(2)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所望见的景色。 第三部分(3)描写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第四部分(4-6)描写森林深处的花和牧场。 四、学生再读课文,感悟静美 1、天山之夏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作者描写了天山的“静”美。 1、 课文写天山的“静”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宁静”“幽静”、“一帆风顺”) 2、 作
31、者详细是怎样来描写的?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详细地描写天山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来突出天山之夏的“静”美。 五、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学习所得写下来吧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文章抓住了天山的什么特点来突出天山之夏美?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情 1.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抓住天山的“静”美,写出了天山之夏独具风韵。下面就让我们细致地阅读课文,看文章围绕“静”描写了哪写景物? 雪峰、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牧场等。 2、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呢? (一)读第2自然段。 1、探讨沟通:这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主要采纳了什么方法把这些景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1)描
32、写了溪流、云影、雪水、溪水。 (2)描绘的方法-形象的比方、奇妙的衬托。让我们来品一品这些语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呈现景物的美的: 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作者把雪峰比作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还运用衬托手法,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的高大、静美。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如同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贴切的比方,多么奇妙的衬托,多么漂亮的景色呀!) 溶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烁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
33、流淌的磅礴气概;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动人姿态,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作者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多么的漂亮,多么的讨人宠爱啊!这雪水和溪水,仿佛一个宁静凉爽的世界,也展示了天山的无限朝气。) (3)谁来总结一下天山的雪峰、溪流有什么特点? 天山的雪峰:高、大、白。 天山的溪流:急、清、活。 (4)作者此时会干什么呢?有什么新发觉呢?(饮马溪边) 小结:作者按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的依次,抓住景物特点,绽开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天山景物的无比宠爱之情。请同学们再次读这部分课文,专心体验语言文字美。 (二)我们再跟着作者的脚步读
34、读第3自然段 1、想一想作者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阔。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2、体会语言美“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蜿蜒无尽”写出了原始森林连绵起伏,用“密密”、“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等叠词写出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从缝隙处“漏”下。(精确的用词,把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等天山特有的风光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三)感受了秋天的凉快,再往里走,我们又会观赏到哪个季节的美呢?自由朗读4-6自
35、然段,思索:天山的野花和牧场有什么特点? 1、天山的野花:多、高、艳 天山的牧场:宽阔、秀丽、一帆风顺 2、让我们来品一品这绚丽多彩的语言吧,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1)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涯的霞光那么刺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动人的排比和比方,突出野花绚烂)作者连用三个比方而形成排比,突出了野花的绚丽绚丽,五花八门,美不胜收,洋溢着满腔的喜悦与赞美之情。一个“满”字写出了野花之多,漫山遍野,比比皆是。 (2)“马走在花海中,显得特别矫捷;人浮在花海上,显得特别精神。”(工整的对称,烘托朝气盎然)这里写马说“矫捷”,写人
36、说“精神”,用词富有改变;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中一般。 (3)“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有力的反问,强调天山漂亮)这里巧用反问强调了天山的美无与伦比,不似春天胜似春天,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美读课文,体会写法 1.再自由读课文,信任你肯定会把这夏天的天山独特的风光从你的读中表现出来,留意把一些好词佳句读得更有味。 2.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么美的天山读出来了,也发觉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再从以下几方面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1)根据一写的依次来写。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
37、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改变,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绽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细心运用了比方、衬托、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四、阅读整理,写法迁移 1.背诵自己喜爱的一个或几个段落,感受文中那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积累文中的美丽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2.课外尝试用想象、比方和恰如其分的语言来写一处自己熟识的景物。 五、板书设计 天山之夏 雪峰 高 大 白 溪流 急 清 活 “
38、静”美 森林 密 绿 幽 野花 多 高 艳 牧场 秀丽 宽阔 一帆风顺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1、 抓住课文重点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和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重点词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体会祖母为人和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打算: 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出示荷花图,
39、音乐、引入)同学们,盛夏季节,当你看到一池色泽碧绿、青翠凉爽的莲叶时,你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2、是呀,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一池青青的莲叶,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与遐想,使我的眼前慢慢地出现出了祖母那慈爱的、淡淡的笑脸,使我生出了很多感动。究竟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找寻答案。 3、齐读课题。生:莲叶青青(读精彩彩的碧绿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再读 莲叶青 青)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解决上面质疑中简单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练读。 2、分自然段
40、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索: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探讨: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学习状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宠爱莲叶的语句。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自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爱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爱,我生出了很多感动,心里急连忙忙地找寻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体会祖母为人和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祖母为人和善、关爱他人 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为什么看到一池青青的莲叶,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体会祖母为人和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3、通过课文的学习,视察自己熟识的一个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二、整体阅读 把握重点 现在,请大家快速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