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最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何为真理?彼拉多曾戏问,且问后不等回答。世上的确有人好见异思迁,视固守信仰为枷锁缠身,故而在思想行为上都追求自由意志。虽说该类学派的哲学家均已作古,然天下仍有些爱夸夸其谈的才子,他们与那些先贤一脉相承,只是与古人相比少些血性。但假象之所以受宠,其因不止于世人寻求真理之艰辛,亦非觅得之真理睬对人类思维施加影响,而是缘于一种虽说缺德但却系世人与生俱有的对假象本身的喜好。希腊晚期学派中有位哲人对此进行过探讨,而思索世人为何好假令他感到困惑,因其既非像诗人好诗一般可从中获得乐趣,亦不像商人好商那样可从中捞得利润,爱假者之爱假仅仅是为了假
2、象本身的原因。但我不能妄下结论,因上述真理是种未加遮掩的日光,若要使这世间的种种假面舞会、扮装演出和成功庆典显得优雅名贵,此光远不及灯烛之光。在世人眼里,真理或许珍贵如在光天化日下最显绚烂的珍宝,但绝不行能贵如在五彩灯火中最显辉煌的钻石或红玉。错觉假象之混合物总是能为世人添乐。假如从世人头脑中除去虚幻的印象、悦人的向往、错误的估价、随意的空想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那唯恐很多人都只会剩下个贫乏而干瘪的头脑,充于其间的只有愁闷担心和自厌自烦,对此假设有谁会质疑呢?一位先人曾因诗能满意想像力而将其称为“魔鬼的酒浆”,其实诗不过是带有假象的影子罢了。也许有害的并非脑子里一闪即逝的错觉,而是上文所说的那种
3、沉人心底并盘踞心中的假象。但纵有这些假象如此根植于世人堕落的观念与情感之中,只受自身评判的真理依旧教育吾辈探究真理,相识真理并信任真理。探究真理即要对其求爱求婚,相识真理即要与之相依相随,而信任真理则要享受真理的乐趣,此乃人类天性之至善。在创天地万物的那几日中,上帝的第一创建是感觉之光,最终创建是理智之光;从那时暨今,他安眠日的工作便始终是以其圣灵启迪众生。起初他呈现光明于万物或混沌之表面,继而他呈现光明于世人之面庞,如今他依旧为其选民的面庞注入灵光。那个曾为伊壁鸠鲁学派增光,从而使其不逊于别派的诗人说得极好:登高岸而濒水伫观舟楫颠簸于海上,不亦快哉;踞城堡而倚窗凭眺两军酣战于脚下,不亦快哉;
4、然断无任何快事堪比凌真理之绝顶(一巍然高耸且风清气朗的峰顶),一览深谷间的谬误与彷徨、迷雾与风暴。如此常凌常览,这番景象或许会诱发恻隐之心,而非引出自命不凡或目无下尘。毋庸置疑,若人心能随仁爱而行,依天意而定,且绕真理之轴而转,尘世当为人间乐园。 从神学和哲学上的真理说到世俗交往中的诚恳,连那些不信奉真理者也得承认,行为光明正大乃人性之保证,而弄虚作假则如同往金银币里掺合金,此举或更利于钱币流通,但却降低了钱币的成色。盖此类三弯九转的做法乃蛇行之法,蛇行无足可用,只能卑贱地用其肚腹。最令人无地自容的恶行莫过于被人发觉其阳奉阴违,背信弃义;因此蒙田的说法可谓恰如其分,他探究谎言为何这般可耻这般可
5、恨时说:细细想来,说人撒谎就等于说他不畏上帝而惧世人。因谎言直面上帝而躲避世人。想必撒谎背信之恶不行能被揭示得比这更淋漓尽致了,依照此说,撒谎背信将是唤上帝来审判世人的最终钟声;盖预言曾云:基督重返之日,他在这世间将难觅忠信。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成人畏惧死亡如同儿童怕进黑暗;儿童对黑暗之自然惧怕因妄言传闻而增长,成人对死亡之畏怯恐惊亦复如此。无可否认,对死亡凝神深思,视其为罪孽之报应或天国之通途,实乃圣洁虔诚之举;而对死亡心生畏怯,视其为应向自然缴纳的贡品,则属软弱愚陋之态。不过在虔诚的深思中间或亦有虚妄和迷信混杂。在某些天主教修士的禁欲书中可读到这样的文字:人当自忖,思一指被压
6、或被拶痛当如何,进而想死亡将使全身腐烂分解,此痛有当如何。其实死上千遭也不及一肢受刑之痛,盖谓系生命之重要的器官并非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故那位仅以哲学和正常人身份立言的先哲所言极是: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呻吟与痉挛、面目之色变、亲友之哀悼、丧服与葬礼,诸如此类的场面都显出死亡之可怖。但应留意的是,人类的种种激情并非脆弱得不足以克服并压倒对死亡的恐惊;而既然人有这么多可战胜死亡的随从,那死亡就并非如此可怕的敌人。报仇之心可折服死亡,爱恋之心会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渴求死亡,哀思之心会扑向死亡,连恐惊之心亦会预期死亡;而且我们还读到,在罗马皇帝奥拓伏剑之后,哀怜之心(这种最脆弱的感情)使很多
7、士兵也自戕而毙,他们的死纯然是出于对其君主的怜悯和耿耿忠心。此外塞内加还补充了苛求之心和厌倦之心,他说:思及长年累月劳于一事之单调,欲撒手弃世的不啻勇者和悲者,尚有厌腻了无聊的人。即使一个人并不英勇亦非不幸,可他仅为厌倦没完没了地做同一事情也会轻声。同样值得留意的是,罗马帝国那些凯撒们面对死亡是如何面不改色,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最终一瞬间仍旧故我。奥古斯古弥留时还在赞美其皇后,“永别了,莉维亚,勿忘我俩婚后共度的时间”;提比略危笃之际仍掩饰其病情,如塔西佗所言:“他体力已耗尽,但奸诈犹存”;维斯帕芗大限临头时兀自坐在凳子上戏言:“看来这有益于罗马人民”,一边喊一边阴颈就戳;赛维鲁行将易篑时照旧发号
8、施令:“若还有什么我该做之事,速速取来。”此类视死如归之列,不一而足。毫无疑问,斯多葛学派那些哲学家为死亡的开价太高,而由于他们对死亡筹备过甚,遂使其显得更为可怕。尤维纳利斯说得较好,他认为生命之终结乃自然的一种恩惠。死之寻常如同生之自然,不过在幼童眼里,诞生于死亡或许都同样会引起苦痛。在执著追求中牺牲者之不觉死亡就犹如在浴血鏖战中受创伤之短暂不觉伤痛;由此可见,于坚决执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死亡之苦痛的的确可以避开,但尤其是要信任,最美的圣歌乃一个实现其高尚目标和期望之后所唱的那首“主啊,现在请让你的仆人安稳离世”。死亡尚可开启名望之门并消退嫉妒之心,因“生前遭人嫉妒者死后会受人爱戴”
9、。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报仇是一种野生的裁判。人类的天性越是向着它,法律就越应当耘除它。因为头一个罪恶不过是触犯了法律;可是报复这件罪恶的举动却把法律的位子夺了。无疑地,复了仇不过使一个人和他的仇人得平而已,但若置而不较,他就比他的仇人高出一等了;因为宽宥仇敌是君王的气概也。确信所罗门有言:“人有怨仇而不报是他的光荣”。过去的事情是已经过去了,并且是叫不回来了;明智的人留心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已经够忙的了;所以那些劳劳于过去的事情的人简直是枉费心力而已。没有人是为了作恶而作恶的,而是为了要给自己取得利益、乐趣、或荣誉、或类此的事情的。因此为什么我要对着某人因为他爱自己胜于爱我而生气呢?
10、并且即令有人纯粹因为生性本恶而作了恶,那又怎么样?也不过像荆棘一样;荆棘刺人抓人因为它们不会作别的事啊。报仇中最可宽恕的一种就是为了报没有法律订正的那一种仇;可是在这种情形里那报仇的人也应当留神,他那报复的行为要没有法律惩处才好,否则他的仇人仍要占先的,因为二人之间吃亏的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报仇的季节要对方知道这报复是从那里来的。这是比较大量的。因为报仇的痛快处好像不在使对方受苦而在使对方悔罪也。那些卑劣狡猾的懦夫则有如暗中的飞箭。科斯莫斯,佛罗棱司的大工,曾有句锋锐的话是说无义何忘恩的挚友的。他的意思似乎这些罪过是不行恕似得,他说:“你可以在圣书中读到我们饶恕我们的敌人的话,可是你恒久
11、读不到有教我们饶恕我们的挚友的话”。然而约伯的精神择调高一格。他说:“莫非我们从上帝手中只要好的而不要坏的么”?以此类推于挚友,亦当如斯。的确,一个人要是记忆犹新报仇,他就是把自己的伤口常使其如新,这伤口若不是这人老在思想报复,是会痊愈的。公仇的报复多半是结局较佳的:例如为凯撒之死,为破提拿克斯之死,为法兰西王亨利三世之死以及很多类此的报仇事务是也。然而在私仇的报复上则不如斯。反之,衔怨深而喜报复的人所度的生活是妖巫一般的生活。这种人活着的时候于人不利,死了也是于己不幸。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幸运的好处当然应当使人憧憬,但是厄运的好处则会令人惊异叹赞。”这是塞内加仿照斯多葛学派的
12、口吻发表的高论。毋庸置疑,假如奇迹的意思就是超乎寻常,那么它们大多是从厄运中产生的。塞内加还说过一句比这更高超的话(这话由一个异教徒说出实在是太高超了):“一个人有凡人的脆弱而又有神的自由无忧,那才是真的宏大。”这句话假如写成诗或许更妙,因为在诗中好像更允许夸张超凡的说法。而且诗人们也的确始终忙于对其进行描写,因为这种超凡实际就是古代诗人在那部奇异的传奇中所表现的东西古人的想象好像不乏深义,而且描写的还很有点接近的情形呢。当赫拉克勒斯去解救象征人性的普罗旺米修斯的时候,是坐在一个陶罐里渡过了大海。而这就犹如以血肉之躯的轻舟渡过世间的汪洋波涛。一般来说,幸运所产生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产生的美德
13、是坚忍;依道德的标准而言,后者是更为高尚的一种德行。幸运是旧约中所说的神恩,而厄运是新约中的福祉,而且厄运所带来的福祉更大,它所昭示的上帝的恩泽和启示也更为明显。即使是在旧约之中,假如谛听大卫的琴音,也肯定可以听见与欢颂一样多的哀歌;并且,那支圣灵的画笔在描述约伯的苦难时,比描绘所罗门的华蜜要细致的多了。幸运中并非全无诸多恐惊与苦恼,而厄运中也不乏很多的劝慰与希望。在刺绣织锦上,我们常可见到,在一片阴暗的背景上绣上一种明丽的图案,比在一片浅色的底子上绣一种暗沉的花样要悦目得多;从这眼中的乐趣去推想心中的乐趣罢。毫无疑问,美德就像珍贵的香料,越经燃烧或碾压而其香愈浓,正如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
14、最能昭显美德。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帝王的内心世界,经常是无所可欲而多所畏惧,这是一种可悲的心境。他们高踞万民之上,至尊至贵,当然对生活无需更多的渴求。然而,他们内心深处却倍加忧虑,因为他们不得时常时提防各种可能的阴谋和背叛。所以圣经中说:“君王之心高深莫测。”当人心中除了猜疑恐惊再容不下别的事物时,这种心灵当然是不行测度的!为了躲避这种可悲的心态,明智的帝王往往会为自己找些事做:例如设计一座楼台,组织一个社团,选拔一个臣僚,练习某种技艺等。譬如尼罗王爱好竖琴,达密王精于射箭,哥莫达王酷爱剑术,卡拉卡王喜爱骑马等等。这在有些人看来好像很惊奇,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君王不关切大事,却偏
15、偏爱好这些匹夫小术?我们在历史中还可以看到,有些帝王早年英姿发勃、所向无敌,到了晚年却陷入迷信和极度的愁闷之境。例如亚历山大大帝和德奥克里王就是如此,晚一些的还有查理五世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一个早已习惯于叱咤风云生涯的人,一旦陷入无所事事的孤独之境,就难免会走向颓废。再说帝王的威历。擅长保持威信者,是懂得施恩并擅长这种驾驭之术的人。这意味着要在两个极端之间驾驭平衡,而这绝非一件易事。维斯帕思曾问阿波洛尼亚:“是什么缘由导致尼罗王的失败?”阿波洛尼亚说:“尼罗王虽然是个高超的琴师,但在政治上却明显不精此道。他有时把弦绷得过紧,而有时又把弦放得太松。”毫无疑义,宽严两误是导致政治失败的契机。近代论权
16、术者,经常是把留意的重点放在如何处置危机上,而不去考虑如何防止危机。这就未免有点舍本求末了。一方面当然不行以小失大所谓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但另一方面也不行以大失小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帝王都难免会有一些政治上的对手,但最可怕的对手却藏在他们自己心灵中。据塔西佗说,历代帝王不仅多疑,而且愿望往往自相冲突。而权力之所以能腐蚀人的品性,也正是因为它供应了肆行无忌的种种可能性,使帝王不仅可以为所欲为,而且可以不择手段。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帝王来说,他的敌人又好像举目皆是无论邻国、妻子、儿女、僧侣、贵族、绅士、盲人、平民还是士兵,稍有不测,都可能成为仇敌。先说邻国吧。与邻国的关系会随形势而改变,
17、但无论怎样变,却有一条是恒久不变的,即:要自强不息,警惕你的邻国(在领土、经济或军事上)强于你。所以在历史上,英王亨利第八、法王法兰西斯第一和皇帝查理第五,曾经建立过这样一种三头联盟,每当其中一位强过别人时,另两位就会自动联合在一起抑制和反对他,例如那不勒斯的裴迪南王、佛罗伦萨的美迪奇王和米兰的斯福查王所组成的联盟。经院哲学家认为,假如一国没有主动侵扰另一国,就不应当进行斗争。这种说法是不行信任的。因为只有先期打击潜在的对手,才是预防被侵略的有效方法之一。至于谈到帝王与他的后妃,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这样凄惨的事例。里维娅王后毒死了她的夫君奥古斯都大帝。土耳其王梭利门一世的宠妃洛克莎娜,为了能让自己
18、生的儿子成为太子,就暗杀了真正的皇太子穆斯塔发,扰乱了继承的大统。而英王爱德华二世的皇后,既是策划他退位阴谋的主角,又是最终暗杀他的凶手。这些凄惨事务之所以发生,不是由于储君的废立,就是由于后妃们有了私情。至于帝王的子嗣,他们所带来的苦恼也不比别人少。一般来说,作帝王的父亲很少有对儿子们不暗怀猜忌的。像前面已谈过的那个土耳其的事例,就使梭利门大帝以后的土耳其君统始终都有非嫡派子孙的嫌疑。甚至有人认为梭利门二世是皇妃与别人的私生子。自从君士坦丁大帝杀死了他那秉性温顺的王子克里普斯后,他的家室就不再安静。太子君士坦丁和另外两个儿子康斯坦斯、康斯坦修斯后来由于争夺继位权而自相残杀。马其顿王菲力普二世
19、的太子狄修斯,受他兄弟的诬陷而被赐死。当菲力普发觉了真相后,结果因忧悔过度而死。类似的事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但事实上大多数帝王对他们儿子的防范,其实很少是有足够理由的。当然,历史上也不乏相反的例子,例如叛变了父王梭利门皇帝的王子巴加札特,以及叛变了亨利二世的那三个王子等等。再谈帝王与宗教领袖的关系。假如宗教势力过大,肯定会威逼到帝王的统治。例如历史上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萨姆和贝克勒,都曾企图把教权与王权集于一身。他们企图用主教的权杖对抗君主的剑,假如不是遭受到强有力的对手,他们几乎就得手了。教权的危急,并非来自宗教本身,而是来自与世俗政治势力的勾结特殊是假如有国家外部势力的支持,或者主教的权位,
20、并非帝王指派的,而是民众自发拥护的时候。至于贵族们,帝王应当对他们保持肯定的距离。避开过于压制他们,尽管这有助于加强中心集权,但也可能导致政治危机。关于这一点,我在亨利七世传中曾作过探讨。由于亨利七世始终与贵族阶级对立,因此他在位时,王权始终是面临着危急的。贵族们对他虽然表面上恭顺,在事实上却不愿与他合作,使他处于非常孤立的境地。社会上的绅士阶层,对王权的威逼相对要小得多。不妨让他们放言高论,但却要防止他们结成社团。由于他们是贵族势力的制约,而且接近于平民,因此可以利用他们调和帝王与人民的关系。关于国家中的富人阶级,他们好比社会的血脉。假如他们不旺盛,那么这个国家就可能养分不良,而不会强壮。因
21、此帝王不应企图用高税率压榨他们,高税率或许能带来短暂的好处,但从长远说,只能导致国库财宝泉源的枯竭。至于国家中的平民,只需留意他们中间的那种精英人物就可以了。若没有这种人的发动和领导,只要君王不对人民的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作粗暴的干涉,那么人们是不会闹事的。最终再谈谈军队。这的确是一个危急的团体,尤其当他们产生了物质欲望时。这方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上土耳其御林军和罗马近卫兵的叛乱。最有效的防范方法就是分而治之,并常常调换他们的军官,且不要轻易用赏赐刺激他们的贪欲。帝王犹如天上的行星,他们确定人间的季节,受到世人的崇拜,却成天运行不能休止。以上关于帝王之术的全部论述,最终可以归纳为如下两句话:第一,“请不要遗忘帝王也是凡人。”其次,“但也请留意,帝王既是人世上的神,又是神之意志的体现。”第一句话是告诫帝王,他们的实力有限,而其次句话则提示他们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培根随笔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