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所有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所有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例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所有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小学全部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1天净沙冬白朴 元代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译文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驾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充满着,扩散着。注释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入越调。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水滨:靠近水的场所。淡烟:轻淡的烟雾。鉴赏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详细环境,通过冷月、黄昏
2、、雪山、水滨、淡烟、衰草、茅舍、孤村等清寒凄迷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悲凉和无望的孤寂心境。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详细环境。开篇首句,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气氛苍凉的环境之中:在暮色中显出轮廓的谯门,萦绕在谯门内外悠远而哀婉的角声,这是画面的一侧。接着作者将视线转向四方:随着黄昏夜幕的驾临,新月冉冉升起,月光斜照着半个庭院;山坡上覆盖着白雪,山前溪流蜿蜒。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充满着,扩散着。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虽然画角声打破了这冬季黄昏的宁静,却又于凄清中平添了一种肃杀森严
3、的气氛,空气中充满的是孤寂和无助的悲伤。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干脆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心情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详细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
4、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小学全部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2夜雪白居易 唐代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异,又望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时常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注释讶:惊异。衾(qn)枕:被子和枕头。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鉴赏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饰关山的奇妙本事,赢得古往今来多数诗人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调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
5、细品尝,就会发觉它凝重古朴,清爽淡雅。这首诗新奇新颖,立意不俗。咏雪诗中写夜雪的不多,因为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态、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获。然而,富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别状况动身,跳出人们通常运用的正面描写的窠臼,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再现出一场夜雪来。“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示意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汲取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寒冷。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突然醒悟,皆因
6、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大、积得深,积雪的剧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烘托,句句写人,却到处见出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微环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宁静,更主要的是表明白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
7、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动,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爽,真实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支配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一贯的风格。小学全部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3观猎王维 唐代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译文劲风吹过,绷紧的弓弦发出尖锐
8、的颤声,只见将军正在渭城郊外狩猎。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锋利;冰雪消融,疾驰的马蹄特别轻快。转瞬已经路过新丰市,不久之后又骑着马回到那细柳营。回首观望方才纵横驰骋之处,傍晚的云层已与大地连成一片。注释诗题一作猎骑。宋人郭茂倩摘前四句编入乐府诗集近代曲辞,题作戎浑。按:唐人姚合玄极集及韦庄又玄集均以此诗为王维作。猎,狩猎。劲:强劲。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运用动物的角、筋等材料制作的传统复合弓。渭(wi)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鹰:指猎鹰。眼疾:目光敏锐。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借此指打
9、猎将军所居军营。射雕处:借射雕处表达对将军的赞美。雕:猛禽,飞得快,难以射中;射雕: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此引用其事以赞美将军。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鉴赏人尝论王维诗诗中有画,品观猎果不虚言。王维这首观猎,以一个“猎”字贯串全篇,生动显明地描绘出了一组将军冬日狩猎图。这组将军狩猎图又分为出猎图和猎归图。首联起句先写角弓鸣响,箭飞劲疾,然后才点出是将军冬猎。在强劲的北风中,传来了开弓放箭的声音,一开头便渲染出惊慌肃杀的气氛,然后点明猎者和猎所,确是下笔不凡。“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
10、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劲风中射猎,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详细描写纵鹰击捕,怒马追逐,进一步渲染了打猎的气氛,细致地刻画出打猎的场面,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用“疾”字刻画鹰眼锋利,以“轻”字形容马蹄迅捷,细腻传神。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殊锋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
11、细。“草枯鹰眼疾”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觉,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快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对仗铢两悉称;细绎方觉意脉相承,实属“流水对”。如此精妙的对句,实不多见。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微环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看法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颈联的写作,从章法上来讲,一般都要转折,要在上两联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境界,转出新意来。但转折时意脉不能与前面断裂。这里的新丰市、细柳营故址均在今西安市旁边,两地相距七八十里。细柳营,本是汉代名将周亚夫
12、屯军之地,此处代指军营,即狩猎将军的住处。“还归”照应“忽过”,可见将军返营驰聘之快速,画面具有飞动之感。诗人于此下一“忽”字,将其猎马之神态、将军之英勇描绘得淋漓尽致。读到这里,读者闭上眼睛一想,一位将军的形象便会马上跃入眼帘,使人难以忘怀。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实表现了主子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尾联更以写景收结,囊括全篇,贯穿意脉。射雕处,又拱出一典,使全诗更加高雅。据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此,斛律光被人称作“射雕手”。此处是代指将军射猎之处,隐含将军武艺之高强。此处射雕,并非实指。如若实指,则前边
13、的“草枯鹰眼疾”则是白费笔墨。用“千里暮云平”一句结束,尤为精当。将军还归之晚,出猎之遥,全部示意出来,并给人留下回想的余地。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比照:当时是风起云涌,与出猎惊慌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改变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七句语有出典,语出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此言“射雕处”,借射雕处赞美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诗的这一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总的来说,王维的诗,或以悠然古淡见长,或以豪迈精工著称。此诗气概豪迈,造句精工,章法严整,诗味浓郁。此诗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
14、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显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表达出诗人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小学全部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4稚子弄冰杨万里 宋代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注释稚子:指无趣、天真的孩子。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磬(q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态像曲尺,用玉
15、、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自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赏析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干脆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方,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早晨。钲(读zhng),锣。说早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慧精灵。第
16、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具体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奇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嘹亮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致勃勃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外的状况发生了,诗的发展出现了波折。玻璃,古时指自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突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肯定是感到突然,有些
17、缺憾,先是果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美丽,又个意想不到,或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兴奋得又蹦又跳了。这最终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简单。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兴奋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溢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炙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嘹亮。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
18、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欢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动身,描写“脱冰”的动作细微环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观赏其行为细微环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敬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实酣畅。小学全部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
19、5终南望余雪 / 终南望残雪祖咏 唐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译文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像与天上的浮云相连。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耀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注释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溶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林表:林外,林梢。霁(j):雨、雪后天气转晴。赏析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余雪。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说的是诗人的视察和思索。写诗人从北面看终南山,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非常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
20、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很多。非常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副完备的冬雪的自然景色。“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准确。“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详细内容。这个“浮”字下得非常生动。自然,积雪不行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淌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射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
21、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调。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中“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当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覆盖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
22、。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汲取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烁,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小学全部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