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汇编.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487357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汇编.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闻 1、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剧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样,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

2、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打算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损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其次个传闻,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改邪归正,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

3、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昂扬,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歼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闻,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

4、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探讨证明:长江中下游广阔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闻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

5、,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记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化为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十说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实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事实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

6、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子胥。后汉书中也写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后来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实行各种仪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月初五是为祭祀先祖日。 八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十说是民间有一传闻认为端午源于湖北沔阳沙湖曾有四位豪杰特地劫富济

7、贫后遭当地官兵突袭围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当地民众万分悲伤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端午节的历史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根据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慢慢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起源传闻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源于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

8、的是探讨上古社会的宝贵资料。假如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1。 “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起先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出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诞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