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中华书局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中华书局例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中华书局1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运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实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育视察实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育再造想象实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化;相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化;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相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
2、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视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肯定的时间依次)。调动学生的参加爱好 学生阅读课 主动参加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依次。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头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觉,有何重要意义?” 老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细
3、致探讨,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头、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运用、火的运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相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视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自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视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得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运用火有何意义? 老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
4、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视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骄傲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留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年头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爱好。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日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504840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中华
5、书局2 一、课程目标 (1)1-1运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2)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2-2参加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改变。 .教学要求 (1)学问目标:初步驾驭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3)实力目标:能依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详细位置;能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 教学难点:地图学问的运用 三、教学打算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四周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 情境式、活动式
6、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四周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沟通。 老师总结: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们了解与相识社区的动身点。”引出社区概念。 #504839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中华书局3 原始农耕生活 学问与实力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状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相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培育自己视察历史文物图,找寻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学问,初步分析、说明图中
7、历史信息,做出简洁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创建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才智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加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重之情。 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老师讲解与学生分析探讨相结合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假如仅靠在野外采集、捕获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改变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足够、不稳定,须要常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
8、耕的传闻,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农耕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 学生探讨归纳知道以下学问 河姆渡原始农耕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洁的玉器、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学生探讨归纳知道以下学问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
9、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 4、农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饲养业:猪、狗 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学生探讨归纳了解以下学问 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1、人类走出洞窟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立干栏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沟通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相识。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日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 列表比较总结一下本文所学内容。 #5048
10、38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中华书局4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头、发觉地点和发觉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头、发觉地点、体质特征、发觉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探讨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驾驭识图的基本方法,培育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实力。 (2)思索“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探讨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育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相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
11、激发学生的历史爱好,培育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觉、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其次、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其次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觉,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觉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觉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
12、人的发觉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宏大学说供应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探讨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打算1 老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s老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索,激发求知欲,熬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
13、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运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是什么? 视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大,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特别困难。 (3)制造工具和运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育学生从史料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实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觉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觉?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探讨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运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
14、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探讨回答问题: 同学们相互视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展示北京人运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依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解并描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探讨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缘由。 火与人类生活亲密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北京人的发觉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今日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学问,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头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 #256279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中华书局5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目标:
15、 1.学问: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也许时间和标记,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的地位。了解商朝旺盛的主要表现。 2.实力: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育学生归纳实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育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实力。 过程与方法: 1.剪辑传闻中夏朝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引起生的爱好。 2.阅读全文,教给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精讲课文内容,以学生的探讨、回答、自主、合作式学习贯穿全文,引导生归纳王朝的建立应驾驭的基本要素。 4.制表:简洁制一个夏、商朝大事年表。 5.师生共同总结,并完成活动与探究。 情感看法价值观: 1.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学问,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
16、点的教化。 2.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3.培育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后期都城 教学难点 1.夏朝建立的标记 2.国家的含义及形成缘由 教法与学法 讲解法、课堂探讨法、提问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 学生课前打算 收集夏桀、商纣暴政的故事收集封神榜的故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映剪辑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旁白: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人物,夏朝经验了多少年?夏朝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将学到这些内容。 看影片、听师讲、读课题、步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演示课件: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
17、,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生仔细听,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翻书引导生阅读全文,谈谈本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阅读教材,回忆老师教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 夏朝建立的时间 (让生写写,特殊留意“约公元前2070年”的“约”和“前”不能省)。 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 都城(中心区域) 演示课件: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让生对夏朝都城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较直观的相识。 夏朝建立的标记:(让生探讨什么是“国家”) 夏朝的历史地位 设问:现在,请同学们归纳每个朝代应驾驭的基本要素? 设问: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现在禹成了国王,他的王位由谁来继承?还是
18、通过民主选举吗?那现在又实行什么制度呢?你能说说与禅让制的区分吗? 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终一个王特别残暴导致了灭亡。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 探讨、整理学问要点并记住老师所归纳的要素、并能把学问延长到以后的的学习中 生探讨,并讲解并描述启继位的故事,区分比较。 写出桀,并依据小说内容说出他的暴行。 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在生说到引酒作乐时,课件演示:夏朝的青铜器酒杯) 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看法来对待他?灭亡夏朝的斗争叫什么斗争? 二、成汤灭夏鸣条之战 请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地图上找到鸣条结合地图,发挥自己的想象,精彩地再现鸣条之战,说给同学们听。(留意要素:
19、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 生爱憎分明地回答:“他。” 生踊跃讲解并描述,主动争取机会。 1.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让学生依据朝代建立要素归纳: 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商朝的重大事务盘庚迁殷。在地图册上找出迁都的时间、地方,并说说在今日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阳)写写、记记,并说明由于时间较早,所以名列古都之首。 生回忆、归纳,动手写,动口说。 2.商朝的盛衰。 师引导生看书目:商朝的盛衰分别指什么?(强盛、衰亡)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生共同学习;师确定生的回答并引导其完善答案。 势力范围:让生用坐标将商朝的势力范围画在草稿本上。使生确立商朝的势力范围大。 经济:以提炼学问的方式让生在书中找出商朝经济比夏朝进步的表现。(提示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进行比较、思索)同时结合图片演示课件:商朝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等手工业在商朝时已形成了。 3.引导学生分析完后,教给学生归纳、比较的方法。 4.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闻封神榜 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 生在师的引导下动手画。 生按老师要求主动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呈现答案。 生踊跃说。 本课小结: 新课介绍完了,请同学和老师一起看着板书复述一遍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