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 科学概念:运用工具能够视察到很多用肉眼视察不到的细微环节 过程与方法:运用放大镜视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情感看法价值观 1、相识到运用工具视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视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运用放大镜视察昆虫的爱好。 能通过放大镜视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微环节 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分组试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老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一、奇妙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 师:在地球上有一个浩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别的身体构造与特有
2、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经常被我们忽视。但有一些执着的探讨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视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视察,发觉了很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的昆虫记。现代的探讨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异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 2、用肉眼视察昆虫肢体 1)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异,看看我们能发觉些什么?把你们的发觉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分组视察:供应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
3、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视察对象。估计肉眼视察学生的爱好不会太浓,而且因视察对象小,肉眼的发觉可能不会许多。可能的发觉: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亮的,昆虫足上有勾) 3、用放大镜视察昆虫肢体 1)师:(待学生视察得差不多不再有兴致时,发给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假如每个学生自备的,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视察时再发给大家)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觉,同样把你的发觉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沟通视察发觉: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视察记录,沟通自己组的视察发觉。通过视察发觉,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学问,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
4、,激发学生探讨昆虫世界的爱好。老师事先也可以打算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沟通时用以补充。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视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视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视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觉记录下来。可供视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为使学生能坚持视察,可在科学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昆虫世界”,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视察发觉和课外阅读的摘抄进行展示,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且小组间的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视察爱好。假如条件好的话,可以在网上开拓一个这样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发觉和成果老师因刚好进行表扬
5、或展示,刚好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探讨热忱。)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奇妙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态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视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微环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亮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视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视察和用放大镜视察的不同。 情感看法价值观 1、理解运用放大镜视察的意义。 2、增加用放大镜视察身边世界的爱好。 3、相识到从肉眼视察到独创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能正
6、确运用放大镜视察物体的微小部分 放大镜是“凸”“透”镜 分组试验器材:放大镜(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假如只能供应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亮器皿、塑料薄膜、铁丝、一般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老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视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识,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绽开。 2、小组探讨沟通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沟通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假
7、如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示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视察校内里的生物、试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视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观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视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视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运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运用领域,沟通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觉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运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运用方法。依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运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
8、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细致视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觉!将新发觉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沟通新发觉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微小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隐私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打算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觉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9、?(中间凸起,透亮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亮物放大倍数。 四、小结 1、师:对于熟识的放大镜,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觉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视察物体,还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细微环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细致视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觉。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微环节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搜集
10、整理资料,并对其说明和说明。 3.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4.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相识是不断发展的。 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相识宇宙的帮助。 教学打算 老师打算:挂图或投_银河系、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谈话提出问题。 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随着人类不停地探究,人们的相识不断深化,前面我们对太阳系、银河系的一些状况进行了学习。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状况是什么样的呢? 二、学习新课:指导学生相识宇宙的构成 1.小组活动:猜想: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状况是什么样的呢? 在活动中老师要要求学生在组内沟通,对组里的看法进行整理
11、,并用图或文字进行记录。 2.全班沟通。老师要留意倾听学生的想法,适当进行板书。特殊对有不同的想法的学生要求进一步陈述理由,突出冲突,引发后续学习的焦点。 焦点问题如: (1)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不是宇宙中能发光发热的恒星?还有哪些天体是恒星? (2)我们的太阳与银河系是什么关系?太阳在银河系的什么位置? (3)银河系是不是完全的宇宙?人们把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叫什么? 3.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4.依据录像内容,解答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 5.小组活动:依据现在人们已知的状况,用卡片,按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依次摆出宇宙的构成图。要求在小组内先画、再摆,然后说明图的内容。 6.小组
12、汇报:展示宇宙的构成图,并说明图的内容。 7.集体评价。 8.师生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广袤的空间和多数的天体构成的。 其次课时 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相识到宇宙是由广袤的空间和多数的天体构成的。人们对宇宙的相识不断深化,这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人类从古到今是怎样探究宇宙隐私的。 二、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历程。 1.谈话,从古到今,人们用哪些工具和技术视察宇宙,都有哪些发觉? 2.小组探讨,并作记录。 3.学生沟通,老师作适当记录,关注不同的看法。 5.师生小结:随着探测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相识不断深化。 6.整理学习:根据观测工具和技术独创的依次,将
13、人类对宇宙的相识进程进行相对应的整理,并填写课本61页表格。 观测工具与技术出现相识宇宙的进程 7.学生沟通填写表格的状况。 8.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能找到宇宙的边吗? 9.师生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广袤的空间和多数的天体构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探测到的宇宙空间会越来越大,发觉的天体会越来越多,同时了解的宇宙的隐私也会越来越多。 三、拓展学习。 1.谈话:宇宙是无限的,关于宇宙,你还想知道哪些事? 2.小组沟通,并作记录。 3.学生沟通问题。 4.分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把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分为一组。 四、布置作业。 以组为单位,带着问题,阅读有关宇宙隐私的书籍。 小学六
14、年级科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宏大成就。 2.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 3.了解多级火箭的放射过程。 4.通过试验探究和制作,了解火箭放射的原理。 5.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究。 6.体会航天事业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 7.意识到太空探究是一项光荣而危急的任务。 8.能让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 教学打算 1.放射火箭的录像或图片 气球、喷气车,可旋转的大塑料瓶、水、打气筒。 第一课时 情景创设。 1.播放视频2005年10月12日9点整神舟六号飞船胜利放射的精彩瞬间。 2.学生描述放射瞬间火箭运动状态。 3.观看一些火箭图像。使学生知道飞向太空是
15、人类千年的幻想,要进入太空就必需有足够的速度,目前采纳的推动工具是火箭。 老师提出问题。 火箭能升空,大家认为它的力气从哪里来? 三、学生进行假设,老师对大家的假设做整理。 四、验证假设。 1.师:小结大家的假设,我们看到的火箭在飞行时,总是一部份向前运动,另一部份向反方向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有这种类似的运动现象吗? 2.师:我们能借助这些现象,做试验来证明我们的假设吗? 3.学生分小组探讨,沟通,师生对提出方法作适当评价。 4.老师演示自动_器。它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制作自动_器须要哪些材料? 我们做试验时要留意视察那些现象? 5.学生探讨并沟通,老师引导学生要仔细视察试验并提出问题: 如:
16、向筒内倒水后有什么现象?水从喷口向哪个方向喷出?筒朝哪个方向转动? 五、制作、试验,搜集证据并作记录。 六、沟通视察现象,并作说明。 学生描述,并上台画示意图,也可以.画箭头并说明意思。 七、对反冲现象进行小结。 1.假如从物体内喷出的不是水而是气,物体会不会运动?运动方向又怎样呢?还可以做哪些试验? 2.演示试验:反冲小船 3.老师小结:当水、空气从一种物体中向某个方向快速喷出时,这种物体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4.师生说明、沟通:火箭飞离大气层,它的飞行与反冲作用有关。 八、拓展应用。 除了火箭,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反冲现象? 其次课时 一、.新课导入,揭示任务。 上节课
17、我们探讨了反冲现象,今日我们来做模拟火箭。 二、制作火箭,了解火箭升空的道理。 1.视察“火箭”的结构,明确模拟火箭的制作材料。 (1)小组视察并探讨,并作记录: “火箭”有哪些部分组成?制作“火箭”须要哪些材料?“火箭”起飞的动力从哪里来? 2.分小组制定做火箭的方案 老师要求: (1)记录时力求文字简练,提倡图文并茂。 (2)提倡记录预料结果。 (3)思索:须要装多少水?水的多少影响火箭的飞行吗?须要打多足的气?空气的多少影响火箭的飞行吗? 3.小组沟通方案,并相互质疑。老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先要明确学生的意图,针对核心问题进行质疑。对不能达成共识的方面可做记录。 4.小组按设计方案做火箭
18、。 5.分小组放飞火箭 老师要求: (1)装水,打入气体,增大封闭气体的压强,在水火箭尾部加接一根轻绳,便于试验平安和回收便利。 (2)请细致视察“水火箭”起飞后的现象,作好试验现象和结果的记录。 (3)根据设计方法反复做几次,假如须要可以修改设计方法。 (4)试验结束后整理好器材,做好沟通打算。 6.小组沟通放飞火箭中的现象,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 7.说明火箭飞行的道理。 火箭飞离大气层,必需自带氧化剂,火箭的飞行主要靠向后喷出燃气的反冲作用。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是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2.通过搜集资料、学习资料,了解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
19、种类和用途 3.通过开科学探讨会,培育同学们敢于发表不同看法的习惯、爱好和实力 4.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相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5.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打算 老师、学生搜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资料、邮票和图片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状况。 (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在家里搜集有关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现在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检查一下。 (2)各组组长检查,老师巡察。 (3)各组汇报检查状况。 (4)老师小结。 2.组织学生召开科学探讨会。 (1)老师谈话:同学们依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先在小组内沟通,再请代表在全班沟通。
20、(2)小组沟通,并且每组组长做好纪录,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以贴在大纸上。老师巡察。 (3)每一组派代表上讲台沟通,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绽开探讨。当一组发言,探讨完毕后,下一组再发言,再探讨。 (4)探讨会起先,由科代表主持,老师可作为一分子参加探讨,有时可以给他们帮助。 (5)提问:通过开科学探讨会,你有哪些收获? (6)小结:刚才同学们召开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科学探讨会,在探讨会上,每一组同学依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及用途,大家绽开了激烈的探讨,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虽然有的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
21、由。通过探讨同学们对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有了更加深刻的相识,为探究太空,探究宇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习课本资料。 (1)谈话:刚才大家探讨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下面大家看书52页,请大家细致阅读这段资料,看看与我们刚才的探讨是否一样。 (2)学生阅读资料,老师巡察。 (3)提问:这段资料告知了我们什么? (4)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5)提问:这段资料告知我们的信息与刚才大家的探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6)小结。根据卫星的用途,可以将卫星分为三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4.巩固。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体会? 5.布置作业。 回家接着搜集有关
22、卫星的邮票、图片和宇宙飞船的的资料。 其次课时 1.导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召开了科学探讨会,学习了书上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人造卫星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2)谈话:今日我们将接着和大家共同探讨这方面的学问。 2.接着探讨人造卫星的相关学问。 (1)谈话:上次要求大家回家接着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下面老师来了解一下大家搜集的状况。 (2)提问:你们又搜集了哪些资料? (3)先来看看邮票中有关卫星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你搜集了哪些有关卫星的邮票?邮票上面讲的是什么内容? (4)将邮票展示给大家视察。 (5)小结。 (6)提问:同学们搜集了哪些卫星的图片? (7)谈话:视察卫星的图片。 (8)
23、提问:图中是什么卫星,它有什么特点? (9)小结:有关卫星的图片许多,图片可以告知我们许多信息。书上的两幅图片分别是中国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和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3.了解不同的卫星的不同用途。 (1)谈话:同学们看教材上的四幅图片,说出图中告知了我们什么。 (2)老师提问:同是卫星传输的信息图片,我们看到的图片为什么完全不同? (3)学生揣测,形成假设 可能是卫星的种类不同,或者是卫星的功能不同等等。 (4)老师出示相关资料,供学生学习。 (5)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6)老师小结 不同的卫星有不同的用途,书中的几幅图分别是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所拍摄的照片。 4.总结我们知道
24、的人造卫星和用途。 (1)提问: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道了哪些人造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2)谈话:请大家将自己所知道的填写在课本的54页。每总结出一条,就给自己评一个“优”。看谁得的优多。 (3)学生活动,老师视察、巡察。 (4)学生汇报 (5)小结:通过探讨同学们知道了人造卫星的种类许多,不同种类的卫星有不同的用途。 5.了解载人宇宙飞船的状况。 (1)提出问题: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宇宙飞船? (2)小组探讨: (3)汇报探讨结果。 (4)谈话:说说你所知道的载人宇宙飞船的状况。 (5)看书55页,学习宇宙飞船的资料。 (6)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7)小结: 6.设计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 (1)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有了肯定的了解,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人造卫星或者宇宙飞船呢? (2)谈话:把自己的设想画出来,并取一个名字。 (3)学生活动,老师巡察。 (4)展示作品,展示时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5)老师小结学生的设计状况。 7.总结沟通。 (1)谈话:通过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2)提问:你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有了哪些了解? 8、布置作业。 回家搜集运载火箭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