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汇编.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驾驭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会认“炫垢”等7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雨过天晴。空气清爽,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验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读课题) 二、初读课
2、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诞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状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润过凉快温顺炫耀尘垢害怕绽透饰彩曝着阳光涉过赤脚涉过圆晕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订正。 3.指名读,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知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品词析句,观赏美景 1.轻轻读一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老师板书) 预设: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2.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妙的景物啊!请默
3、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爱哪一样景物?为什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1)默读,写感受 (2)同桌沟通 (3)大堂沟通 小路:凉快又温顺 师:走在这样凉快而又温顺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簇新空气,孩子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小草:新绿 师:小草儿已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这样的生气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小白菊:不再害怕,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 理解“绽透”(看图片) 凤蝶儿:自由闲游(看图片)指导朗读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由闲游。 瞧, 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 在和花儿说着静静话呢; 有的_, _; 有的_, _; 3.美读诗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过天
4、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 你会学着诗歌的样子,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吧。 师:勤劳可爱的小蚂蚁, 在泥路上来回穿梭, 亲昵地拥抱着, 欢乐地问候着; _, _, _, _; 四、学习其次自然段 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丰富极了,你们用最纯真的心灵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其次自然段。(齐读)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诗人戴望舒去观赏了大自然,我们也用自己的想象让大自然更丰富起来,这个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们也来写一首在天晴了时候,然后在周末怀着欢乐心情动身
5、吧!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相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视察角度不同,视察效果不同;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驾驭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视察角度不同,视察效果不同;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的
6、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师生齐背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我们今日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喜闻乐见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 2.学习会写字 “暮、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终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 三、再
7、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特别地开心,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究竟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沟通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7)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
8、,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8)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方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漂亮)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依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9)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开心,被江边
9、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沉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2.谈感受。 师:假如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会到这宁静的、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五、拓展延长,积累语言。(课件出示10)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月亮景色漂亮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视察角度不同,视察效果不同;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同
10、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珍宝之一。今日,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 (板书:题西林壁)(课件出示12) 今日,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课件出示13)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 “缘、降、骚、逊、输”(课件出示14) “降”和“逊”是翘舌音。 2.学习生字 “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课件出示15) 指导书写:“侧、峰、缘、降、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
11、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撇要长。“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撇右边是竖,贝字稍窄。 3.理解题意 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沟通苏轼的资料。)(课件出示16)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
12、索,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沟通,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起伏;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课件出示17)(老师板书:横岭侧峰)(老师板书:变化莫测)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凹凸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课件出示18)(老师板书:远近凹凸)(老师板书:千姿百态)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改变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视察庐山)(老师板书:从不同角度视察)
13、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看到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课件出示19)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宠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视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妙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秀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美丽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宠爱的方式朗
14、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特别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看法。) (四)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丽、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
15、清”的人生哲理。 四、学习古诗雪梅 (一)看图片、赏雪梅(课件出示20)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打算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 来静静地观赏。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季节开吗? 生答:梅花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漂亮。特殊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爱。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吵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原委。(老师板书:雪梅)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课件出示21)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课件出示22) 师:看到你们读书的仔细样,真为你们兴奋。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
16、读得不正确的请告知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听他留意读得怎么样。 5.去掉拼音指名读。 6.当小老师领读。 7.听老师读,留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 师: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齐读。 12.背读。 13.领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愿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雪白,但是雪
17、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清香。 5.悟道理。(指名说) 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洁白梅香(老师板书:洁白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知我们人各有所长(老师板书: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课件出示23)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是宋朝人。他特别宠爱梅花。 2.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寒冷的高尚品行。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3.我们的宏大领袖毛
18、主席也非常喜爱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观赏。(课件出示24) 4.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寒冷、坚毅不屈的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寒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毅不屈,好吗? 五、作业(课件出示25)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3 教
19、学目标 1.相识“均、柄、蜗”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留意、匀称、重叠、空隙”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视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视察四周事物的实力。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视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视察四周事物的实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驾驭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刚看到课文题目,你或许认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实爬山
20、虎是一种植物。(课件出示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视察。(老师板书: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欣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留意: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a.分析记忆字形。老师要激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均、柄、蜗、曲、萎”(课件出示3)“曲”是多音字,读q和q;“萎”是上形下声。 b.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虎、操、占、嫩、舒、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21、课件出示4) 指导书写:“操”的最终一笔捺要伸展;“嫩”三部分都要窄长,束字中间是一扁口、不要写成下框、末笔捺变为一点;“均”的最终一笔是提;“叠”上窄下宽,中间是冖、横要长、上边没点,且字稍扁、里边是两横;“隙”右边三部分要扁,上边小字中间一竖不带钩,下边小字竖要带钩;“瞧”笔画多要写紧凑,目字要窄,右上边有一点、下边是四横不能少。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留意学生的写字姿态。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沟通: (1)请学生自荐领读词语。(课件出示5) 嫩绿舒适匀称重叠空隙拂过 叶柄紧贴蛟龙枯萎坚固蜗牛 (2)沟通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
22、步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其次部分(第2自然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特点,详细写了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三、自主探究,理解第一段 1.全班齐读,思索: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2.填空。(课件出示6) 爬山虎生长的特别环境是_。 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_。 3.指导朗读。 四、课堂小结,留有思索 今日,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别位“墙”。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视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视察四
23、周事物的实力。 教具打算 课件、两株爬山虎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这篇课文。大声齐读课题。 二、研读第2自然段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索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老师板书:位置颜色样子) 2.学生沟通,老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课件出示8) a.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_。 b.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_。 c.长大了叶子的颜色:_。 d.叶子的样子:_。 (老师板书:墙上嫩红嫩绿朝下、匀称、不留一点空隙) 3.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 三、研
24、读第3、4、5自然段,沟通体会。 1.请同学们接着默读文中第3、4、5自然段,思索: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 2.汇报沟通。 师:首先我们一起沟通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结合插图(课件出示9),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 a.出示文中的句子。(课件出示10)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假如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也在视察爬山虎的脚,你发觉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视察爬山虎的脚的?(引导学生发觉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态、颜色上来详细描写的。运用比方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b: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
25、虎脚的样子。 (老师板书: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 c:过渡:来,我们边跟着画面边读这段话,同学们读横线上的句子。 d:出示画面:指导朗读这个句子,加深体会。(老师引读) 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课件出示11) a:问: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b:“这样”是指什么?学生复述自己画的句子。再联系前文学过的第2自然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读 c:想看到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请你睁大眼睛来看) d: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老师板书:触、变成、巴
26、住、拉、贴)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生齐读。 指导朗读:留意动词略微读重点。 在这里,叶圣陶爷爷还教给了我们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拿我们熟识的事物来作比较。 师:老师上课前在校内的东墙边采集了两根爬山虎,你来说说从它们的颜色去视察可以推断什么?老师这里有道作业练习,须要大家去探究。小组结合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自由探讨。 (3)爬山虎“脚巴在墙上相当坚固”。(课件出示12)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内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视察,去发觉,好吗? 四、
27、联系生活,感悟方法。 1.你要向叶圣陶爷爷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视察四周的事物) 2.总结。罗丹也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今日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视察,去发觉。 五、积累运用,提升语言。(课件出示13)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美丽的词句。 2.课外练笔。 请你细致视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详细,语言要通顺。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4 1.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天经地义、隐藏、辛勤”等词。 2.默读课文,培育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 3.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为贫困村
28、民着想,为穷人谋利益的品行,学习她从当心中有他人的高尚品行。 1.读课文,体会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难过的缘由。 2.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 学生:预习课文。 老师:字、词卡片,挂图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闻,印度的王公有很多的大米,围绕大米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状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9、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表现蝉德拉特性爱好特点和思想特点的语句,想一想她的特性爱好特点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她具有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2.学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作沟通,并探讨不懂的问题。 3.班级沟通,回答问题,开展言语实践训练。 (1) 蝉德拉有什么特性爱好?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联系下文想想,这一特性爱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2) “这一切”指的什么?“非常生气和不平”表现出蝉德拉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4.指导朗读。 (1) 对应朗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把“蝉德拉喜爱大象,也喜爱数字”与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许直到最终一个方格为止。 (2) 通
30、过老师范读和学生连读,评读等形式,有感情地读好“这一切令蝉德拉非常生气和不平” 四、学习课文其次部分(6-20自然段) 1.自读,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兽医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3.蝉德拉是怎么给大象看病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五、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 1.自读自悟,思索蝉德拉为什么不要宝贵美丽的珠宝作奖赏,而要求用大米作奖赏?先默读画出表明蝉德拉要大米作奖赏的缘由的句子,思索这些句子表达出她的什么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探究发觉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沟通。留意读好表示缘由的重点句子。 2. 学生“把她留意上那个棋盘”和下一段中的“假如陛下允许
31、直到最终一个方格为止。”接连着自由读读,想想蝉德拉用什么方法计量奖赏的大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然后开展小组探讨:你觉得这种计算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3.齐读最终一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村民对蝉德拉的选择感到难过?你认为蝉德拉的选择对不对?为什么?在指名答问的过程中,留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索和说明问题,留意组织评议。 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体会蝉德拉的才智和思想境界。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1、通过本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电视机的特点和功能。激发学生酷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2、懂得说明文分类说明的特点,体会数据对说明事物特点的作用。 3、进一步理解“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形式。
32、 4、了解第6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特别”、“才智”、“为所欲为”等词语。并能用“特别”、“才智”造句。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各种电视机的特点和功能。体会数据,举例等对说明事物特点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用示课题 1、板书:日新月异 “日新月异”什么意思?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改变,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2、板书: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思索: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电视机?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字连词。 (2)说说“乖”的部首。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探讨思索题
33、。 板书:大屏幕、微型、多屏幕、遥控、电脑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分段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找出说明课题的句子。 3、思索:作者通过什么方法说明“电视机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 4、课文中的第26节是围绕第1节中哪一句话写的? 5、齐读第一段。 6、小结。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组词。 荧()健()钮() 营()键()扭() 2、给多音字组词。 调tiao()屏ping()系xi()称chen () dua0()bing()ji()cheng() 二、学习其次段 1、默读其次段。 2、思索:这段中
34、介绍了电视机家族中的哪几个成员? 3、默读第2节。 (1)用直线划出大屏幕电视机的特点,用曲线划出大屏幕电视机的功能。 (2)引读第2节。 (3)完成课后表格。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大屏幕电视机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主要运用数据进行说明。) (5)小结学习方法。(一、默读,二、划句,三、填表,四、体会。) 4、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学习第3-5小节。 5、默读第6节。 (1)这节有几句话?可分几层? 三层,第1句第1层,第2-5句其次层,第6句第三层。 (2)师生协作读。 师读第1句。生读第2-5句。 (3)问:第1句与第2-5句什么关系?(先概括后详细。) (4)四小组分别读第2-5句,集4读第6句。 (5)问:第2-5句与第6句什么关系?第2-5句之间什么关系?(第2-5句与第6句因果关系,第2-5句之间并列关系。) (6)完成课后表格。 6.齐读其次大段。 小结:这一段分别介绍了大屏幕电视机、微型电视机、多屏幕电视机、遥控电视机的特点、功能。在介绍过程中,作者运用数据、举例等方法加以说明,将被说明的事物详细化了、形象化了。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探讨:这一段对全文起了什么作用?(起总起全文的作用。)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联系课文说说电视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造句。 特别 才智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