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范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1 一、分析教材,把握目标。 1、教材简析 米的相识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一年级上册“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相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这一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对厘米的已有相识并能用学生尺量一些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视察、操作、沟通等活动,明确1米的实际长度,发觉米和厘米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实践相识再实践再相识”的过程中,不断体验,丰富感知,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学问与技能: (1)相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
2、的长度。 (3)培育学生的视察、操作实力。 过程与方法: 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建立米的长度表象。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验学问的创建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加深对已有数学学问的理解。 重点:相识米。 难点:形成米的长度表象。 二、慎选教法,重视学法。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这节课采纳“引导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求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老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索,并与同伴沟通、探讨,得到自己的思索途径
3、和学习成果。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自由操作学具,在自然的情境中亲身体会长度单位的产生。亲身经验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探究的胜利、学习的欢乐。依据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在扶着学生相识1米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视察、探讨相识2米、3米、4米等更多的米,并建立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组成的复名数表达测量的结果。即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实现学生的“学”,体现出老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老师既教学问、又教方法。 三、优化流程,突出主体。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
4、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经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以特别概括、严谨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相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实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困难。因此我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在设计引出长度单位米时,从生活实际引入:假如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便利? 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都取材于生活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好玩,使数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设计了
5、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干脆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挚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其次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和8厘米比长短的时候,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当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第三个层次是用双臂比画1米大约有多长,通过动作
6、把对1米的感受表达出来;找寻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相识米。 (三)练习巩固,实践运用。 能不能在简洁的情境中正确运用米或厘米,反映出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是不是清晰和坚固。第53页第3题在量出身中学1米长的那段以后,剩下的部分不够1米,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能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第4题为4个物体的长度选择相宜的单位,如床长2()。可以先想一想家里的床,由此选择米作单位。还要想一想假如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长2厘米的床还能让人睡觉吗?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形象思维,使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得到巩固。 同时适当补充一些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
7、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升华相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念,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学问。 四、久经磨课,追求卓越。 教学的胜利在于能够发觉并创建适合每个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环节。我长期在低年级进行数学教学工作,对文本还是熟识的,但对细微环节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还要下细功夫。努力做到: 1、研读教本。把握内容核心,校准施教目标。 2、以学定教。反复比对教案,按班实施安排。 3、情趣高效。设计多种活动,激励人人参加。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保持一种主动、活泼
8、、兴奋的状态,始终注意让学生经验探究与发觉的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建,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意让学生参加到学问的发觉和形成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始终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2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相识角,会推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习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相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难点
9、: 初步相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子白板、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 学具:三角板、活动角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兔请我们二(2)班的同学参观他们的新居子,你们情愿去吗? 生:情愿 师: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屏幕显示:从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然后分别出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挚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相识它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挚友 板书课题:相识角 设计理念: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而且富
10、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好和学习主动性 二、预学 1、角不仅藏在图形里面,还藏在校内里面,你还能从校内的图形中找出一些角吗?(出示校内主题图) 先让学生说说那里有角,课件再演示。 激励学生: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的角都找出来了。 2、校内里有角,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地方,也有角,你还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吸管、水龙头 师小结:看来角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识的生活和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让学生从视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验数学学问由详细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学问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学问就在我
11、们身边。 3、出示导学单 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细致视察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画一画:试着画一个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变一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让角变大,让角变小?你发觉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师指导 三、互学 全班沟通、梳理盲点 相识角: (1)学生齐读第一条自学小贴士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 师:你再摸一摸从顶点动身的这两条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2)老师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边说边画:边 顶点 (尖尖的)边(直直的
12、) (3)学画角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角的很多小学问,想知道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哪位同学们情愿到黑板上来画个角呢? 指名画角、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角 师:你情愿把你画角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课件:先画(),再画() 留意: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设计理念: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纳先“放”再“扶”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自我学习实力,又激发了学生深厚的学习爱好。同时,通过竞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胜利的喜悦 (4)角的大小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角,同学们有没有方法,让这个角变大? 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在一起商议商议,怎样让这
13、个活动角变大? 生1:我把两边的纸条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角变大了,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师追问:角变大了,边有没有改变? 师:相反,你还有什么方法让角变小? 生1:把两边的纸条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小了? 生用手指,角变小了,边有没有改变? 老师用活动角演示:师拿一个活动角,渐渐变大之后,再减掉两条边的一少部分纸条,看一看角的边,有改变吗? (5)红角与蓝角的争辩 (6)儿歌总结帮助记忆 小小角儿真好看;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千万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学 1、推断角(见课件) 2、到创设
14、情境小兔的新居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 4、用小棒摆角: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五、观赏生活中角的图片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相识 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3 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阅历和实际操作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驾驭“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验“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打算:学具打算:分组打算各种食品、每人一张卡纸、圆片(18个)、作业纸。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桔子等贴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联欢会情境,让
15、学生感受平均分 1、让学生感受什么叫平均分。 (1)师:就要过年了,今日我们来开个联欢会。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组打算了什么食品?(饼干、巧克力、糖果)我们想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你们能帮我把这些食品分成四份吗? (2)让学生分组分一分食品。 (3)让学生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分组汇报结果。) (4)师: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1)(出示多媒体课件)刚才老师和一组同学一起“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个苹果。” (2)让生把分苹果的过程读一读。 (3)让学生用这句话把本组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 3、巩固练习:推断哪种分矿泉水的方法对。 二、探究平均分
16、的方法 1、在活动中学习书中例2 (1)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平均分,那么怎么才能平均分呢? 请同学们分组把15个桔子平均分到5个盘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分完后请学生分组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并上黑板演示。 (3)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组分食品的过程。 2、拔河竞赛:师请8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进行竞赛,竞赛中适当穿插德育渗透,如集体主义教化等。 3、给获胜选手发奖品:12支铅笔平均发给4个同学,每人几支? 请学生用/代替铅笔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再集体核对。 4、集体嬉戏:我们班有40位同学分8组做嬉戏,平均每组几人? 让学生按分好的组在歌曲声中向自己的同伴说新年好。 三、迎新年队列展示活动
17、(1)让学生观看以往队列展示活动的照片。 (2)请同学们帮我们班设计出一个队形来参与这个活动。 要求:每班18名学生参与,每行人数相等。 (3)请学生先在小组中探讨,之后在卡纸上用18个小圆片贴出来。 (4)师选择几张好的作品向大家展示,最终让全班同学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四、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
18、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验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挚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爱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视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从这个画面中能找到哪些数
19、学信息,学生进行汇报)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小组沟通探讨。 (1)应当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沟通:你是怎
20、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老师结合题目的详细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化。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依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在将两个分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时,不能驾驭的很好。 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5 (一)概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
21、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本单元支配2课时课堂教学+课外克和千克体验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分新授课和练习课。 (二)克和千克课程规划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二(下)年级将“克”和“千克”两个内容集中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相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相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不能靠视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
22、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材还留意从学生的已有阅历动身,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从市场买回的苹果、鸡蛋和鱼的质量”,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学问的含义。给学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观念,使学生明白要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视察,必需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接着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假如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显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简单驾驭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
23、细,不能靠眼睛视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材实行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供应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相识测量的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相识一些不同的秤后,实际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溢实际测量的阅历并巩固重量观念。 (3)培育估测意识。
24、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供应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教材供应的这些学生比较熟识的例子,着重帮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重量观念。 (一)学生基础: 1、生活阅历:克和千克是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模糊的、直观的、片面的。 2、技能基础:学生所必需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二年级学生都有点基础了,但发觉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还有待培育。 (二)学习动力源: 1、目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明确本课学问学习目标,但通过此课要达到的实力目标还不甚理解,教学中,老师应有意渗透实力培育。 2、爱好: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让学生参加
25、调查、探讨、操作、比较、嬉戏等活动来学习学问,克和千克体验活动可以发展学生实力,使学生爱好很浓。 (三)习惯和实力培育: 学习习惯和实力的培育对小学生是很重要的。二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级水平的学习实力,学习实力参差不齐是老师应当面对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有意识的培育。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在详细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洁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
26、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驾驭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相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本单元支配2课时课堂教学+课外克和千克体验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分新授课和练习课。 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关键: 利用主体实践体验活动,采纳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脑等多种感观,让学生全方位反复感知质量单位。 新课教学之后,学校开展“克和千克体验活动”,直观、立体式的把课内学问延长到课外,让数学再回来生活,这种浓浓的数学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爱好。 教法、学法设计: 教化家说:“学习数学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建。”也就是由学生本人通过体验活动,自己去感觉发觉,比学问灌输更重要。所以“不要马上吐露你的全部隐私,让学生在你说出来之前先去猜,尽量让他们自己找出来。”因此,活动体验教学法为主,学问灌输为辅,寓教于乐,进行教学。这样才更简单驾驭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运用“体验沟通再体验类比巩固应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学问、练技能、发思维、长实力、展特长,达到学问实力双丰收。 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