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在江西的转化通道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研究.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1151099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8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山”理论在江西的转化通道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山”理论在江西的转化通道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山”理论在江西的转化通道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山”理论在江西的转化通道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研究.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两山两山” ”理论在江西的转化通道与生态产品价理论在江西的转化通道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研究值实现途径研究作者:郑博福 朱锦奇来源:老区建设2020 年第 20 期 提 要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如何将绿色生态转化为百姓的财富、发展的优势和区域的品牌,使绿色生态成为赣鄱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百姓幸福的源泉,是当前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调研以抚州市为重点的全省11个设区市 40个县(市、区)和典型区域“两山”理论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果,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视角提出“两山”理论转换通道的总体思路,分析江西省“两山理论”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存在的典型

2、问题,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途径、价值实现途径和体制机制构建途径等方面构建江西省“两山理论”转化通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的框架体系,并从“生态产品”系列地方标准或技术规范和指南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体系制定和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构建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江西省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郑博福(1973),男,南昌大学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朱锦奇(1991),男,南昌大学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修复。(江西南昌 330031)一、研究背景(一)

3、基本概念1.“两山”理论“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简称,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区域发展需将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自然资源因素实现有機统一,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2.生态产品一般认为,生态产品是在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的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最终产品或服务,是与一般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并列的、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生态产品包括优美生态环境及其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4、,主要为物质类产品(如有机农产品)、调节服务类产品(如水源涵养、碳汇等)、文化休闲服务类产品(如旅游和文化景观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产品成为“两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有形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关注的重要名词。(二)“两山”理论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总体框架1.“两山”理论转化“两山”理论转化,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生态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的有机统一,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与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协同,其途径主要为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5、生态经济化主要是构建与绿水青山相关的生态旅游、生态养老等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生态资产价值增值。经济生态化主要是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推进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两山”理论转化,必须要以区域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和生态安全保障为基本条件。江西省内诸如九江、南昌、赣州等大中城市的经济相对发达,其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离不开周边河流源区、山区等通常为欠发达和相对落后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安全和自然资源的支持。对于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且为区域提供重要生态安全保障的地区开展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以及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工作,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理应获得生态服务受益地区的经济支持和补偿,实现绿水青山

6、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合理开展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产业布局,结合本地的主体功能区定位,综合考虑“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两山”理论转化,主要抓手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目标是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实现区域“三产”融合经济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品质的增长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价值实现途径和体制机制建设等三方面齐抓共管。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需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提供更多优质生

7、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主要有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两大类。政府途径主要有转移支付和政府赎买两个方面。转移支付即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河流源头区等,因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而生产的生态产品价值,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予以体现,使绿水青山的保护者有更多获得感。如江西省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鄱阳湖流域“五河”源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均由政府层面采取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经费补贴和生态补偿。政府赎买即由政府对重点生态区内禁止采伐的商品林、禁止捕鱼的湖泊湿地等,通过赎买、置换等方式调整为生态公益林或自然保护湿地,使“靠山吃山”“

8、靠水吃水”的林农、渔民利益损失得到补偿,实现社会得绿、林农渔民得利,由此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如资溪县、武宁县、崇义县等开展的“森林赎买”、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碟形湖渔业捕捞权”赎买等。市场途径可分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和生态资源的产业化经营两类。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即通过培育市场、明晰产权,实现生态产品外部性的内部化,其价值可通过市场化路径来实现,如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生态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即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生态资源利用型产业,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产品优势或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中间投入品。如用好江西省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养生产业、健康医药产业、山地特色高

9、效农业、林业产业、畜牧养殖业、饮用水产业。综上所述,“两山”理论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框架体系总结如图1 所示。二、江西省“两山理论”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对江西省 11个设区市 40个县(市、区)的调研,总结出当前江西省“两山理论”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机制等环节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如图2所示)。(一)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省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底子厚,质量优。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局部区域水土流失(如江西典型的林果

10、业种植区)、环境污染(如畜禽养殖重点区)、生物多样性单一、森林质量低下等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体系提供优质丰富生态产品的能力。因此,亟需通过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技术革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国土空间优化布局等途径来改善和提升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赣鄱大地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有待优化和创新当前江西省各设区市及各县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主要途径还是传统途径。在物质类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中,主要为优质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不同组合模式,这些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仅在村镇层面比较成功,大多数公司难以走出地市和

11、难以面向全国市场的竞争;对于调节产品,比较成功的是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基本上是政府层面的运作,市场交易体系尚未健全;康养文化休闲服务产品基本上是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市场较为成熟,但文化产品的价值还未完全在市场中体现出来。因此,亟需优化和创新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探索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价值实现途径。(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待完善和健全 1.产权归属界定不明晰明晰的产权是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进而实现其价值的基础,但是生态产品大多数是公共产品,如河流、森林等生态系统是天然的公共资源,具有弥散性、流动性、跨区域等特征,很难清晰界定产权,受益主体也难以标识,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12、2.价值核算与评估体系有待健全明确的定价体系是生态产品进行市场交易的重要条件,但当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建立生态服务市场交易、生态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机制的生态产品价值定量依据不足,只能在现行的金融政策、规则体系下去推动相关工作。 3.生态产品交易体系有待构建稳健透明的交易体系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平台,但当前的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大多数仅服务于物质产品类的生态产品,对于当前产权不明晰的生態产品,尚未有成熟的交易平台和交易体系,亟需构建生态产品的省级和地市级交易平台,规范生态产品交易行为、制定交易规则和制度、完善交易功能、解决交易过程中

13、的产权纠纷。 4.监管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亟待规范明朗健全的监管与风险防控制度体系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但现行立法缺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可操作性强的程序法,难以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5.品质保障与社会信用体系有待完善优良的品质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根本,但是由于品牌建设及社会信用的问题,很多优质的生态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卖出与其品质相符的价格,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需要构建以“政府信用+区域品牌”和“企业信用+企业品牌”的两级“信用+品牌”体系,提升生态产品在市场上的信用水平,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三、江西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途径(一)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

14、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抓手,持续开展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提升行动,切实保护好山脉、山体、森林、水系等生态资源,开展山体修复,加大重点、敏感地带矿山环境治理力度,强化水土保持,突出森林保护与恢复,实施林相改造工程,积极探索山、河、湖综合治理的新模式,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水平。(二)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夯实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物质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其本身就是生态产品。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能为当地居民带来良好的环境福利。坚持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为统领,深化“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

15、整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等八大标志性战役,坚持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好生态环保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攻坚行动。(三)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可持续性合理布局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空间,保障区域物质类(有机农产品为主)、调节类(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和文化休闲服务类(生态旅游、康养服务等)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以生态红线为基础,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开展生态红线的动态调整,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有保障为原则,探索适度划定基于休闲、康养、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等对生态系统干扰较少的人类活动所需的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利用生态红线区内生态功能相对低

16、下的国土空间,以提升生态红线区的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四、江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一)发展绿色产业,释放生态红利依托江西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生态经济,聚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物联网、现代金融、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让“绿水青山”变成兴赣富民的“金山银山”。同时,根据地方实际,把康养、旅游、医疗、文化、创意和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综合谋划,实现有机结合、融合发展,打造青山绿水的产业融合体。(二)建设绿色品牌,提升产品价值以江西特色地域品牌产品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桔、赣

17、南山茶油、宜春富硒大米、广昌白莲等为例,积极创建更多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同时,加强生态价值转化的跨地区、跨省域甚至国际性交流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实现江西生态优势的高起点、高质量和可持续转化。(三)发展绿色金融,盘活生态资本以现有资溪县“两山”银行构建体系、武宁县生态产品储蓄银行及生态产品发展基金为试点,积极引导驻地银行和各类金融、保险机构,拓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域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推动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与各地市、各县区合作设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项基金,

18、引导提供生态产品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或直接融资,支持探索农产品收益保险和绿色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四)推进“三产”融合,构建闭环体系以崇义县“三产”融合发展为试点区域,基于区域优良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运转与仓储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农业休闲、乡村旅游、品牌建设、行业集聚、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建设,设立“三产”融合发展基金,推进区域“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价值增值。以“三产”融合为基础,推进生态产品供给、产权界定、价值核算、价格评估、市场交易和监督管理等从生产、交易、监管等一体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闭环系统,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持续性。(五)搭建

19、交易平台,实现生态价值基于抚州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构建包括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林权交易、土地经营权交易及其他自然资源交易为一体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推进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实现生态资源的资本化和生态产品的价值增值。(六)实施生态补偿,保障生态安全以江西鄱阳湖流域“五河一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带(如武夷山西麓)生态补偿为基础,完善区域纵向生态补偿和横向生态补偿体系,开展县域间以“水量+水质”考核模式的流域生态补偿,探索县域间甚至乡镇间交接断面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与补偿机制,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五、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建立生态产品质量认证

20、体系围绕生态产品供给,运用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等质量认证工具对生态产品开展合格评定活动,探索建立采信认证结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健全生态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估与监督机制,加强对已认证企业的信贷、技术、销售网络等支持力度,提升区域生态产品竞争力。建立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提升区域生态产品品牌竞争力。(二)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建立生态资产与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形成生态资产确权、第三方核算、交易市场、转移登记与监管制度等完整的交易体系。依托省市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平台,重点围绕商品林赎买、公益林收储和水域经营权流转等,探索开展出让、租赁、买卖等生态资产产权和生态产品交易试点。建立各类生态资产

21、产权和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制度、产权转移登记与监管制度,制定交易行为与资金管理等配套政策,为生态资产与产品交易市场化建设提供保障。(三)构建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平台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化输出的模式,组建省域或地市、县区的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公司,围绕区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打造生态产品储蓄银行及生态产品发展基金运作体系。通过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实施的模式,进行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的管理、整合、转换、提升、保护、市场化和可持续运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百姓增收的有机统一。(四)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围绕绿色产业,建立完善绿色融资服务体系和绿色信贷管理制度,依托绿色资源

22、开发以生态产品为对象的信贷产品,试点公益林和天然林收益权质押贷款,开辟林权抵押贷款新渠道,开办农村“两权”、水权、矿产权等权益性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探索碳汇金融、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现代绿色融资方式,实现绿色融资多元化发展。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发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保险等绿色保险品种,鼓励保险资金投资绿色产业。(五)探索区域生态协作机制以某一生态单元或地域单元为基础,在不同行政区域内合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异地转化模式。如武夷山赣闽交界区、南岭山脉赣粤湘交界带等,从生态资源整合、生态产业互补、经济利益互赢等方面,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共同筑牢地域单元内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屏障,推动地域

23、单元内不同行政区在产业互融、人员交流、生态协同等方面加强合作,打造不同行政单元间的生态产业合作示范区。(六)建立生态信用制度体系结合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企业和自然人的生态信用档案、正负面清单,探索建立企业生态信用评价机制和生态信用行为与金融信贷、行政审批、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挂钩的联动奖惩机制。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探索将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并归集至信用信息平台。六、政策建议为了推进江西省“两山”理论转换通道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议江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相关的标准指南和技术

24、规范及相应的政策体系,同时构建生态产品的交易平台。(一)标准引领亟需制定“生态产品”系列地方标准或技术规范、技术指南,如生态产品认定标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方法)、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技术指南、生态产品产权(权属)界定技术规范、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方法、生态产品绩效考核标准等。(二)政策引导亟需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体系,如生态产品供给的激励政策、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认定规则、生态产品交易的市场规则、生态产品消费的权益保障政策、生态产品产权制度、生态产品用途管制政策、生態产品抵押/质押/入股等金融政策、生态产品的品质保障政策等政策体系。(三)平台保障亟需建立生态产品的相关交易平台,如生态资源

25、产权(林权、土地经营权、排污权、碳汇等)交易平台、特色有机农产品交易平台、区域特色生态产品(如南丰蜜桔、赣南脐橙等)。此外,建议研究改进以下相关政策:(1)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如生态公益林补偿方面,目前按面积进行补偿,建议改为按“面积+生态功能”给予补偿;(2)合理利用生态红线区生态资源。由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刚性和缺乏精细化管理,生态红线区内存在着大量低质、低效的生态资源,可结合旅游资源开发、大众休闲旅游康养等,对低质、低效生态资源进行充分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秦昌波,苏洁琼,王倩,万军,王金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政策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8,(6). 2靳乐山,吴乐.中国生态补偿十对基本关系J.环境保护,2019,(22). 3高晓龙,程会强,郑华,欧阳志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工具探究J.生态学报,2019,(23). 责任编辑:上官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