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题库1-14全书试题章节练习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21144383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82 大小:96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题库1-14全书试题章节练习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公共经济学题库1-14全书试题章节练习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题库1-14全书试题章节练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题库1-14全书试题章节练习题及答案.pdf(8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一、重要概念1. 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social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在某一既定的时点上,全社会可利用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高,该社会的生产潜能越大,因为该社会的生产性资源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大。2. 社会无差异曲线(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是一个表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于社会成员没有差异的曲线图。换言之,在每条曲线上,这两种物品的所有不同数量组合所

2、产生的福利水平或效用水平都相同。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因为被消费的总产出越大。3.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如果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没有人的境况变好的状态,表明的是一种社会状态。4.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 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是对两种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行比较。5. 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1是把整个社会的福利(W)与个人的福利联系在一起的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H)的福利或效用水平(U)的增

3、函数。最常见的社会福利函数形式可表述为:) HUUUfW,(21二、重要问题1.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有哪些差异?(1)政府拥有强制权力。政府可以强迫人们去做某些事情,而私人机构只能在自愿协议的基础上让人们去做某些事情。政府的强制权力突出表现为征税权和管制权。正因为政府具有这种强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就要对其行为加以约束。(2)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有关支出、管制和征税的政府决策是由成年人选举的政治家做出的或由政治家任命的政府官员做出的。而私人公司的总经理一般是由公司董事会选定的。即使在私人部门,决策者是选举出来的,选民也是来自于比较小的利益集团。(3)政府追求的不是利润。大多数

4、私人企业的目标是使利润最大化,而政府的目标虽然不止一个,扥政府一般要服务于公共利益,提高社会福利。(4)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有义务公平、公正地为每一位公民服务。而私人企业尽管不可能公开地歧视某一群体,但它们不一定非要公正不可。私人企业最关心的是它们的股东。2. 利用图示来解释政府干预的最优程度。(1)一般而言,政府的征税、开支、管制都是有限度的,这是由经济上的、政治上的、管理上的诸方面的制约所致。因此,政府无论是在宏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微观经济领域的活动或干预,都需要确定一个最优界限。2(2)在图1.1中,横轴表示政府干预(包括管制和税收-支出过程

5、)所产生的净经济收益,纵轴表示以干预指数衡量的政府干预程度。图1.1 政府干预的净经济收益(3)从理论上讲,政府干预存在着最优程度。比如OA、OB和OC曲线上的S、T和V三点就代表了最优的政府干预程度,即在这三点上,政府干预或政府经济活动的净收益最大。(4)净经济收益相同,政府干预程度不同。比如OC曲线上的D点和F点,它们所代表的净收益虽然相同,但F点所代表的干预程度大大高于D点。在这两种干预水平之间做出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原因还要考虑政治因素。(5)政府干预程度相同,净经济收益不同。比如虽然政府干预程度都是OT,但在这三条曲线上表现出来的净经济收益却相差甚远。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私

6、人部门在配置资源和分配收入过程中的效率相差较大;二是决策者追求的利益不同,从OC曲线到OB曲线再到OA曲线,决策者追求公共利益的属性可能越来越弱。3. 利用图示说明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和非最优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无差异分析找到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点。(1)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和非最优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2来说明。图中的横轴衡量的是私人部门产出占国民总产出的比例,纵轴衡量的是公共部3门的产出占国民总产出的比例。假定图1.2中的A点代表国民产出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最优分配,其中,私人部门控制75%的资源配置,公共部门控制25%的资源配置。如果A点代表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而现实资源配置

7、位于B点或C点,那么,就会存在非最优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就需要在这两个部门间重新配置资源。图1.2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2)最优资源配置的无差异分析。要从逻辑上推导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点,必须运用微观经济学讲过的无差异分析。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图1.3中,R代表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高,该社会的生产潜能越大,因为该社会的生产性资源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大。图1.3 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4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凹向原点,表明稀缺资源在私人物品的生产与公共物品的生产之间不可能等量替换。比如说资源配置组合点从a点变为b点,私人部门产出增加得

8、比较多(ww的距离),而公共部门产出牺牲得比较少(zz的距离),wwzz。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图1.4中,每条社会无差异曲线S1、S2、S3和S4都代表一定的满足水平,表明的是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因为被消费的总产出越大。图1.4 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是因为在提供某一既定的社会福利水平情况下,沿着每条曲线,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在靠近社会无差异曲线S1的上端,该社会为了获取额外一单位私人物品而愿意牺牲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大于靠近该曲线下端所愿意牺牲的公共物品的数量。相反,越靠近该曲线的下

9、端,该社会消费的私人物品越多。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点。根据无差异分析,我们把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放在同一个图形中,如图1.5所示。在图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与社会无差异曲线S3相切于A点,决定了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即私人部门的产出为7500亿元,公共部门的产出为2500亿元。5图1.5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和社会无差异曲线S3在该切点上的斜率相同。这意味着在切点A,私人物品生产和公共物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社会对这些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消费这些物品获得了最大福利。4. 如果把潜在补偿标准与帕累托改进概念联系在一起,当政策变化的受益者可以潜在补

10、偿受损者时,这种变化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什么条件下,只要有潜在补偿就足够了?在什么条件下,还是需要有现实补偿?(1)补偿标准用来估价政府政策的受益者的收益能否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帕累托改进是指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既然大多数政策变化都会有益于某些人而可能有害于某些人,那么,如果某项政策的受益者的收益大于受损者的损失,且对受损者进行了补偿,就没有人会因这种政策变化而境况变坏,就符合公共利益。(2)潜在补偿标准意味着这种补偿不一定真的实际支付,只要有充分补偿的可能性即可。(3)由于任何补偿方案都会发生一定的额外花费和管理问题,所以,只要这些额

11、外成本很小,还是要实现补偿。65. 社会福利函数标准同帕累托标准相比,增添了哪些因素?社会福利函数标准的主要缺陷是什么?(1)帕累托标准主要从配置效率角度衡量政府活动或政策变化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没有考虑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倘若帕累托改进是通过不合理的或不公平的手段实现的,这种配累托改进就很难说符合公共利益。(2)社会福利函数是把整个社会的福利与个人的福利联系在一起的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福利或效用水平的增函数。特别是一些特定的社会福利函数形式主要关注个人效用的分配状况,比如纳什社会福利函数尤其强调个人间的相对效用,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只关注境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所以,现代社会福利函数标准更加强调

12、公平、正义等问题的重要性。(3)社会福利函数标准存在一个固有的缺陷,即它需要个人间的效用可以比较,而实际上不可能进行比较。第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一、重要概念1. 外部性(externalities)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他(它)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报酬或提供补偿,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前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正外部性,后者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性。不论是正外部性导致的某些活动不足,还是负外部性导致的某些活动过度,都会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就需要政府干预市场机制。2. 风险与不确定性(risk and uncertainty)7如果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事件能用具体

13、的概率数值来表述,这种情况就属于风险;如果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事件不能用具体的概率数值来表述,这种情况就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至少使市场体系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市场不充足,特别是表现在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上;二是缺乏足够的信息,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所掌握的各种信息是不完全的。3. 经济发展职能(economic development function)政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尚未完全摆脱农业经济形态特征,工业化进程亟待加快,同时又面临着知识经济形态挑战的现阶段,实现经济增长又好又快、经济结构优化

14、升级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是我国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无法推卸的责任。4. 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政府的经济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同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一样,政府失灵现象也比比皆是。5. 投票规则(voting rule)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以投票方式选出结果的一种决策规则。投票规则有两类:一是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前者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实质上是一票否决制;后者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又分为简单多

15、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6. 寻租行为(rent seeking)8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获取超常利润租金。寻租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通过浪费经济资源而消灭价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二、重要问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1)竞争性制度不能实现帕累托结果的现象,或通俗地讲,自由市场对商品和服务的配置缺乏效率的现象。(2)市场失灵的表现有许多,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有些商品和服务供给过度或不足。有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过度主要是因为提供者的行为具有负外部性,但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成本,必将过度从事这类活动。有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可能有两个

16、原因。一是因为提供者的行为具有正外部性,得不到带来正外部性的一些活动的全部收益,必将尽可能少地从事这些活动;二是因为不完全竞争,不管是卖方垄断、买方垄断、垄断竞争还是卡特尔,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定价,垄断者的限产提价在所难免。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所以每个人都相信不管有没有贡献都会从公共物品中得到益处,而不愿意自动付费。正因为如此,私人企业也就没有动力生产和销售这类物品或服务。因此,市场不会供应这类物品或服务,如果供应,也是微不足道的。市场不充足。例如,在资本市场上,私人提供贷款一般是出于盈利目的,因此,对于一些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如对大学生提供贷款、农

17、业贷款等),因风险太大而不愿意提供。又如在保险市场上,因私人资金有限,再加之害怕承担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保险,私人保险市场就显得不足。9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公平。市场机制追求的是资源配置效率而没有顾及公平,况且市场机制要求按照人们的能力或贡献大小、个人拥有的财产的多少来分配收入或财富,而没有劳动能力和财产的人的收入如何保障?因此,竞争性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失业。根据正常的总量生产函数条件,边际劳动力物质产量是就业水平的递减函数。在此条件下,企业最终雇用的最大劳动力数量,是实际工资与边际劳动力物质产量相等时的劳动力数量。如果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就会产生失业。失业是由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

18、造成的,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地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从其起因看,一般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当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的供给时,一般物价水平就会上升,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既可能是工会推动工资上涨造成的,也可能是垄断行业抬高价格造成的。市场机制虽然能够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做出反应,但市场机制的作用力度有限,而且存在着相当长的时滞。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面对不完全竞争或垄断市场,市场机制就更加无能为力了。2.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阐释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1)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需要,主要通过税收动员

19、社会资源,通过公共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2)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层次上的财政配置职能是指改变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状况;微观层次上的财政配10置职能是指对市场提供过度的商品和服务数量进行调整,而对市场提供不足的物品和服务进行补充,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3)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阐释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适用于分析微观层次上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以政府征税为例。在图2.1中,假定某一消费者同时购买两种商品,X和Y,其预算线为AB。在没有征税的情况下,该消费者的预算线与其最高无差异曲线I2相切的a点决定了其福利水平最大的商品组合

20、,其中该消费者购买X商品的数量为OX1。现在假定对X商品征收货物税,商品X的价格会因此而提高,但由于没有同时对商品Y征收这种税,故它的价格不变。于是,这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预算线从AB变为AB,该消费者的新的均衡消费点是位于无差异曲线I1上的b点,他只能购买OX3单位的商品X。可以看出,政府课征这种税后,资源配置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对应于a、b两点的购买量的变化:OX1减去OX3的差额就是这种税的总效应。 图2.1 微观层次上的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这种总效应由两种效应构成,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在图2.1中,把一条虚构的预算线与初始(税前)无差异曲线I2相切,

21、其斜率与税后的预算线AB相同。这条虚构的预算线就是CC,它与初始无差异曲线I2相切于c点。从初始的均衡位置a点到虚构的均衡位置c点的移动,即OX1减去OX2的11差额,就是这种税的替代效应。它表明商品X的需求量因其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在补偿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之后的变化。估算出替代效应之后,收入效应是一种剩余效应,即总效应减去替代效应,等于OX2减去OX3。它表明商品X的需求量只因实际收入的变化而导致的变化。3.利用洛伦兹曲线阐释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1)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或者说财政的再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公平收入分配,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或调整公共支

22、出结构,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整。(2)分析收入分配差别或公平与否,最常用的技术是洛伦兹曲线,如图2.2所示。如果收入分配绝对公平(或平等),即每个人得到同等数额的收入,洛伦兹曲线将是一条呈45角的直线。如果收入分配绝对不公平,即某一个人得到了全部收入,则洛伦兹曲线将与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重合。任何实际的收入分配都介于这两个极端情况之间,即一般都像A、B凸向横轴的两条线。洛伦兹曲线越接近绝对公平线,收入分配越公平或平等。图2.2 洛伦兹曲线(3)促进公平收入分配的财政措施有许多,最常见的是对高收入者征高税,对低收入者按制度“输血”,比如社会保障制度。124.利用国民支出模型阐释财政的

23、经济稳定职能。(1)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为了消除经济波动,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实现经济稳定运行。(2)我们用简单的国民支出模型说明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如图2.3所示。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总需求,45线代表总供给。如果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为D0,与45线交于E点,E点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正是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Yf。图2.3 通货膨胀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的消除(3)如果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为D1(D1D0),与45线交于C点,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 1,社会将出现失业现象。CC的垂直距离表示总需求不足的部分,即通货紧缩缺口,政府可增加支

24、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需求水平,消除该缺口。相反,如果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为D2(D2D0),与45线交于B点,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2。由于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只是Yf,故YfY2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超过Yf的国民收入完全是物价水平上涨引起的名义国民收入的增加。因此,BB的垂直距离表示总需求过剩的部分,即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可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以减少需求水平,消除该缺口。5.利用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阐释财政的经济发展职能。13(1)财政的经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促进经济增长是核心。

25、在图2.4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R表明的是某一既定时间的社会总生产潜能。政府可以采取各种财政措施,包括直接性投资和增加社会间接资本,使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位移至RR,实现了经济增长。这时,私人部门的产出和公共部门的产出都增加了。图2.4 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3)当然,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福利提高。经济增长是增量调整,结构优化主要是存量调整,而经济增长也必然带来结构调整,使结构优化的时滞缩短;当经济不断增长、结构调整日趋合理时,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必然提高。6.什么是政府失灵?政府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1)政府的经济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

26、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同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一样,政府失灵现象也比比皆是。(2)政府失灵的表现有许多,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短缺和过剩。如果政府干预的方式是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会产生短缺。如果把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上,就会产生过剩。14官僚主义政府决策过程也许高度僵化和严重的官僚主义,并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削弱市场激励。倘若政府干预削弱了市场力量,或冲抵了它们的作用,比如通过财政补贴、提供福利、价格或工资保障等,干预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财政补贴可能使无效率的企业继续生存下去,福利支出也许阻碍人们去努力工作。政府政策频繁变化。如

27、果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要是企业无法预测税率、补贴、价格和工资管制等,政府政策变化频繁就会使企业难以做出计划。7.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公共选择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特别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行为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简言之,公共选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2)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上的行为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政治市场和公

28、共选择机制的内在缺陷也可能导致政府活动偏离公共利益目标,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3)投票规则的缺陷、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的动机、利益集团的存在等,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投票规则有种种缺陷,比如循环投票、操纵投票程序、互投赞成票、仅反映的是中间投票人的偏好等等,要么没有投票结果,要么投票结果被操控,都不能达到最优决策。15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政治家的效用函数中包括的变量有权力、地位、名声、威望等。虽然增进公共利益也可能是政治家目标函数中的一个变量,但不是首要变量或权数最大的变量。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政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的利益集团的相互

29、作用下做出的。而这些利益集团,特别是还可能拥有不正当政治权势的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院外游说、直接贿赂等手段,对政治家产生影响,左右政府的议案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从而使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4)政府工作人员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竞争、缺乏激励导致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5)政府干预无效率。为了确保正常而顺畅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法规。但是,有些政府干预形式,比如政府颁发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证等,可能同时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出现寻租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

30、越大。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一、重要概念1. 公共物品(public good)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他人的消费数量。非排他性是指没有人能被有效阻止使用或消费这种物品。用数学表述为:ijjXX 16此式表明:(1) 公共物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2) 就消费目的而言,任何一个消费者i都可以支配公共物品(j)的总量Xj。2. 搭便车行为(free riding)在经济学中,把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称为搭便车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搭便车者(free rider)。它将导致公共物品无法生产或生产

31、不足,或导致共有资源(common property resource,common-pool resource)的过度使用。3.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指相互不通气的个人,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结果不能使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两难境地。在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尽管提供公共物品会给各方带来最大利益,但理性的个人往往还是不选择提供公共物品,致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差,整体利益也没有达到最大化。4. 税收价格(tax price)将政府为了提供公共物品而向每一位消费者课征的税收,类比于消费者在私人市场上购买商品而支付的价格。具体

32、来说,政府把某种公共物品的单位成本按一定比例用征税的办法分配给消费者,形成了消费者的税收份额,而这种税收份额代表了公共物品的单位价格,即税收价格。5. 财政错觉(fiscal illusion)是公共选择理论有关公共支出增长的一种理论解释。即选民只注意到从公共支出中的获益而低估了公共支出计划的成本,导致公共支出的公共需求增加,激励了政治家扩大政府规模。17二、重要问题1. 公共物品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鉴别排他性公共物品、拥挤性公共物品和俱乐部物品?(1)公共物品的特征有两个,即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非竞争性(nonrivalness)。非排他性是指物品和服务在消费过程

33、中产生的利益不能被某个消费者所专有,若要限制其他人享受这种物品带来的好处或消费这种物品是不可能的或代价(成本)太大。非竞争性是指在生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他人的消费数量,或者说,许多人可以同时等量消费同一种物品。在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当中,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而且,非竞争性是由公共物品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而非排他性则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2)具备两个特征之一的物品和服务,称为准公共物品(quasi public goods),亦称为混合物品(mixed goods)。如果准公共物品的排他性比较突出,这种准公共物品称为排他性公共物品(excludable pub

34、lic goods),即具有排他性的非竞争性物品,如有线电视节目。如果准公共物品的竞争性比较明显,这种准公共物品称为拥挤性公共物品(congestible public goods),即在没有太多的使用者时具有非竞争性,但在消费者的人数过多时,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上升(或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成本)的物品,如大桥、高速公路等。如果在使用者人数相对较少时就出现拥挤现象的拥挤性公共物品,称为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像高尔夫球场、游泳馆等。2. 用图示说明公共物品配置的自愿交换理论。18(1)自愿交换理论表明,配置给公共部门的资源应当与市场中价格制度配置资源的方式一样;或者说,个人应当通过纳税

35、来购买公共物品,就像他通过市场价格来选购私人物品一样,即通过支付“税收价格”来获取公共物品。(2)在由两个人(或个人群体)A和B构成的社会中,当消费者A的税收份额(税收价格)比较小时,消费者A比消费者B期望有更多的公共物品。在价格数量图3.1中,横轴表示公共物品的数量(),纵轴表示公共物品的税收价格(t)。如果AA曲线向左延伸,在t1时达到终点,这时消费者A将承担公共物品的全部税收负担。同样道理也适用于消费者B,只是B承担的税负不是t而是(1t)。图3.1 消费者A和B的公共物品需求曲线根据图3.1,我们可以确定t值既定情况下消费者A和B所期望的公共物品数量。很显然,当t值不同时,双方所偏好(

36、需求)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将改变。例如,在t值很低(比如说是t1)时,消费者A承担的税收份额很小,而消费者B承担的税收份额较大,消费者A自然会期望有大量的公共物品,消费者B则相反。反之,如果消费者B承担的税收份额很小(比如t值为t2),消费者B则期望有大量的公共物品,而消费者A则相反。在图3.1中,消费者A和B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均衡点是E 点,此时,税收价格是t*,公共物品(公共支出)的最优数量是OG。如果偏离这一点,就会使一方的效用水平增加而使另一方的效用水平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说,E19点是帕累托最优公共支出水平。这也正是所谓的“林达尔均衡” ( Lindahl equilibri

37、um )。3. 用图示说明公共物品配置的公共选择理论。(1)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部门中,资源配置的决策是一种集体选择:个人投票选出代表,由代表表达全体选民的意见或偏好,对政治家决定的政府支出水平做出表决,最终形成公共支出规模。可是,政治家代表的选民的意见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因为选民的意见不可能完全一致,有些人希望政府多支出一些,而有些人则赞成少支出一些。政治家们就要在公民的偏好正确地表露出来的情况下,综合选民的意见,做出最终的支出决策。(2)公共支出水平的个人选择偏好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第一,个人的偏好。有些人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比别人强。第二,个人的收入。一般来说,穷人拥有私人物品的边际效用高

38、于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在图3.2(a)中,p是穷人的最大偏好点,m是中等收入者的最大偏好点,r是富人的最大偏好点。因此,在统一税制下,穷人的边际成本较高,富人将偏好较高的支出水平。第三,税制的性质。它决定着每个人对增加的公共支出所承担的额外成本,或他多缴纳的税额,亦即他的税收价格。在累进税制情况下,税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穷人喜欢较高的公共支出水平,如图3.2(b)所示。在比例税制下,每个人缴纳的税收与其收入的比例都相同,没有收入的人不纳税,税收价格为零。因此,穷人面临的税收价格较低,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增加;但在任何既定的税收价格上,穷人比富人更倾向于公共支出水平低些。20定额税制下的效用O公

39、共支出累进税制下的效用OGr高收入者的效用中等收入者的效用低收入者的效用高收入者的效用GrGmGpGpGm中等收入者的效用低收入者的效用公共支出图3.2 作为政府支出函数的效用水平(3)在每个人的最大偏好公共支出水平不同的情况下,如果这些人同时投票,政治家们如何对这些偏好水平进行取舍,做出最后的决策?或者说,最终的均衡是什么?我们考察一种简单的情况,即有三个收入不同的人,并假定越富有的人偏好的公共支出水平越高。在图3.2(a)中,pmr。当公共支出增加超过p时,穷人的效用开始下降。据此,在p与m这两种支出水平的选择中,中等收入者和富有者一定会选择m;在m与r这两种支出水平的选择中,贫困者和中等

40、21收入者都会选择m,而不会选择r。因此,m获得了2/3的票而获胜;选择支出水平m的投票者被称为“中位选民”( median voter) 。所以 ,多数票均衡支出水平就是中间投票者或中位选民最偏好的支出水平,即图3.2(a)中的m。4. 简述政府活动扩张论并指出该理论的不足。(1)政府活动扩张论指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出于“社会考虑”而需要政府活动扩张,从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后人也称之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2)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比率上升趋势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工业化人均收入增加政府活动扩张公共支出比率提高。第一,市

41、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活动增加。第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第三,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第四,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也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上述服务的需求增加得更快,要求政府为此增加支出。(3)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论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第一,瓦格纳的模型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建立的,这一背景就是工业化。工业化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公共支出扩张的主要原因。可是,一旦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或处于滞胀时期,就难以解释公共支出的膨胀趋势。第二,该理论在解释公

42、共支出的增长时,没有考虑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特别是公共选择等因素。如果公共选择的结果是充分私有化,公共支出不论是在绝对规模上还是在相对比率上,都有可能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不变或下降。第三,瓦格纳法则主要站在需求角度来解释公共支22出的增长。也就是说,该法则只解释了公共物品需求的扩张压力,没有从供给面考察公共支出的增长。5.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20年,公共支出比率为何不断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会持续下去吗?为什么?(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20年,公共支出比率不断下降,主要有两大原因。经济体制变革。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制度的改革,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起

43、基础性作用,公共支出比率自然会下降。特别是19911995年间,公共支出比率下降之所以最快,是因为这是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时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税收限制。公共支出比率逐年下滑的内在原因是公共支出的主要融资渠道税收收入跟不上。从税收收入规模和变化趋势来看,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在19861995年的10年间也几乎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大大低于经济增长率,形成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公共支出比率下降越大的局面。(2)公共支出比率下降趋势不会持续下去,反而会呈现上升趋势。近十余年来,公共支出比率已经在不断上升。从1996年起公共支出比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44、,而且年均上升0.8个百分点,即从1996年的11.2%上升到2008年的20.8%。23税收收入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体系,税收收入大幅度增加。从1996年税收收入占GDP比率的历史最低点(9.7%)开始回升到2007年的18.3%,年均上升近0.8个百分点,而且这一趋势未止。我国今后公共支出增长的潜在压力很大,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般来说,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公共支出的规模,而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无论是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都明显不足。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政府不仅要在经济基础设施(如交通、能

45、源、通信等设施)上加大投入力度,而且在“民生财政”的思想指导下,还要在包括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等社会基础设施上增加支出,这些对公共支出比率的上升形成了巨大压力。第二,鉴于我国刚刚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故在前面计算公共支出比率时,几乎没有社会保障支出。可是,社会保障支出是目前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中国不仅人口众多、预期寿命在延长,而且在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下,老龄化社会将很快到来。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社会保障支出将成为公共支出比率提高的重要决定因素。第四章 公共支出结构一、重要概念1. 公共支出结构(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

46、ure)各类公共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公共支出构成(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公共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同时,一国公共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242. 购买性支出(purchase expenditure)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 expenditure)。在这类支出安排中,政府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3. 经常性支出(c

47、urrent expenditure)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和保障社会成员基本公共需要的支出,比如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转移性支出等。二、重要问题1. 如何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对公共支出进行分类?(1)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总产品反映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成果,在价值形态上由三部分组成: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必要产品的价值(v);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m)。经过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总产品相应地转化为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剩余产品并非都转化为积累基金,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消费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

48、化生活水平。(2)社会总产品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最终的使用在静态上形成了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在动态上形成了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3)在任何经济社会里,财政活动都是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而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与公共收支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公共支出首先用于满足社会消费,剩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即用于新增投资(净投资)。应当说,我国传统的公共支出结构安排就是按照马克思的这种社会再生产理论设计的。25(4)按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对公共支出进行具体分类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补偿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以及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事业费

49、、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支出中增加固定资产的部分,属于积累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政策性补贴支出以及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事业费、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支出中非增加固定资产的部分,则属消费性支出。2. 按费用类别和经济性质对公共支出分类有何经济意义?(1)按费用类别分类,也就是按国家职能分类。一般来说,公共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按国家职能对公共支出分类,能够明显地揭示出国家执行了哪些职能以及侧重于哪些职能。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

50、演变;对若干国家在同一时期的支出结构进行横截面分析,可以比较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异。(2)通过把公共支出按经济性质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就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对经济影响的领域差异。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越大,政府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越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从财政职能角度来说,购买性支出比重大的支出结构表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较强,转移性支出比重大的支出结构表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较强。3. 阐述经济发展阶段与公共支出结构的关系。(1)从根本上说,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支出结构的长期演变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