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1127116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作者:赵灿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年第 4 期摘要: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科背景以及交叉学科的特性出发,突出交叉学科的优势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要性,探讨目前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通过交叉学科的方式来更好的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1)04-0068-03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领域不再是纯粹单一而专门化的趋势,而是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大趋势。近现代的科学研究的历史表

2、明: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交叉学科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其学科的有机联系,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一种主流,它有效的提高了知识创新的速度和密度。在新时期里,中国需要加速发展科学和技术,其中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利用发展交叉学科的平台,来快速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的进程。交叉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跨学科的人才,而高水平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要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学开始。以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教育,在当代交叉学科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从事基于交叉学科领域的课程教学、科学研

3、究、学术交流等活动,有利于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以及良好的创新品格,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1。因此,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讨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领域。一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科背景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近 5 年(2000-2004 年)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和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的学科背景及其获奖成果,我们可以注意到: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多学科或跨学科背景,如 2002 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悉尼布雷内教授就先后获得过医学学士、理学硕士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0 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若尔斯阿尔费罗夫就同时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和

4、数学博士学位。此外,这个学科领域的诺贝尔奖授予了其它领域的科学家的例子也不鲜见。如,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授予了两位生物医学博士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而该年度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则授予了化学博士保罗劳特伯以及物理学家彼德曼斯菲尔德。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得出一个结论: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背景的科技工作者更容易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二从交叉学科的特性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交叉学科是由不同学科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必然有原来传统单一学科不具备的一些优势和特性,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日益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使

5、其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首先,因交叉学科横跨多门学科、在多门学科之间的科学研究,往往横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的对象,使得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跨越性,融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和规律,这个特性为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完善了知识结构,为创造力形成奠定了知识前提3。其次,交叉学科由于融合了不同学科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看问题的视角,突破了原来单一角度下单一的模式框架的固定研究方式,这样势必会产生一些富有创新性思维触点,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的涉猎与研究的科技人员,可以突破本学科领域固有思维模式的框架,易于激发灵感,使自己的思路变得发散,实现思维方式的创

6、新和突破,可以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揭开事物表面复杂性、无序性的神秘面纱,从而产生具有新思想的思维活动4。再次,交叉学科是多学科和互补性学科融合发展而形成的。这就使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工艺和方法均作用同一目标,使得不同学科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资源,克服单一学科研究中的理论方法的局限,而且参与科研的个人要有奉献精神、合作意识和群体性,在研究中相互交流观点和成果,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在多学科的融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1。三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

7、题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及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尽管政府部门和学科建设具体承担单位与个人在加速交叉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交叉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科研人员合作意识和群体性不强,交叉学科发展观念陈旧。由于人们习惯于在有明确学科界限的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的研究,而不愿去突破已有学科的界限,将研究拓展到学科以外。这些观念壁垒和学科壁垒自然会使一些导师对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存在无知或偏见,也使得交叉学科研究人员合作与团队的观念不强,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科的综合性6。第二,交叉领域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8、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指导老师本身只专长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交叉学科中的 “交叉” 部分并不熟悉。因此,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由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仅靠某一导师指导是很难完成的。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掌握交叉学科指导老师的数量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补充,质量不能得到快速提高,无法适应交叉学科快速发展的要求。第三,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涵盖面较窄,课程体系相对局限于特定学科范围之内。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过分强调按二级学科甚至研究方向来设定课程,开课视野存在局限,体现不出宽口径培养的趋势,从知识结构上限制了对研究生知识交叉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多数也按二级学科设置,很

9、大程度上限制了对个性化培养作用的发挥,使选修课在发挥知识深化作用的同时,不能很好体现知识扩展的功用。第四,交叉学科优秀研究生生源不足。一方面,人们对交叉学科认识不够,受传统学科观念的限制,很多优秀的研究生不愿去接触新兴的陌生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由于交叉学科自身特有的交叉性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要求很高,具有“纵深式” 的研究态度的学生却不一定适合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6。四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第一,更新学科发展观念,举办“交叉科学沙龙”,加强学术交流。一个交叉学科的科研课题,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才能完成。课题完成的过程,既是学科交叉的过程,更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

10、。各学科领域专家应正视其存在,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学科交叉是产生创新的沃土。首先,各培养单位应多举办“交叉科学沙龙”“交叉学科论坛”,主动介人本学科的“圈外人”,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导师间、师生间、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一起切磋,相互启发,活跃学术思想,形成思路碰撞,以利于相互借鉴,产生互补效应;通过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促进研究生与同行或者不同领域的专家接触交流,既开阔学术视野,又把握学科前沿,从而在交叉学科领域做出原创性工作。其次,应大力扶持交叉学科研究项目,推出交叉学科创新团队,吸引更多教师开展交叉学科研究,逐渐使教师转变研究习惯,勇于并善于突

11、破传统学科的封闭体系,进行开放式的学术思想交流与合作。只有导师经常参加非自身主攻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了解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地寻找交叉学科的结合点,并与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高水平的交叉学科研究合作,才有兴趣去招收跨学科的研究生,才能将一些交叉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及时转移到研究生的培养之中,促进研究生创造性的提高。第二,建立具有跨学科兴趣的责任导师与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模式。研究生的培养应采取导师责任制,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由于交叉学科涉及到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专业知识,很多责任导师不一定具备多学科背景,但只有其对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且具有交叉学科的兴趣和前沿意识,愿意与其他

12、多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才能有兴趣接受跨学科的研究生,千方百计地探索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用以结合本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课题,寻求新结合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性。同时多研究生的培养还配备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指导小组,这种作法,既提倡了不同学科或领域的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又能促进教师间、师生间的合作,使不同专家的经验、智慧和才华作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目标,其效果是比较好的7。第三,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研究生的创新基础。以一级学科的课程作为基础,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鲜明个性的有效载体,力求多而活,可开设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方面的课程,以开拓视野

13、,拓宽思路。允许研究生选读其他高校本学科相关的课程,享受外校的课程教学成果。对选修课程的补充和扶助,还可以聘请一些公司或其他部门机构有着丰富实践和管理经验的领导层作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实践经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重视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和前沿课程的设置,形成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加强方法论指导,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能发挥其才能的各种科研、学术活动,并强调科研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13。第四,有计划、有意识的放宽研究生生源的学科、专业背景的限制。为了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研究生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促进学科间的沟通和融合,使不同学科的研究生从多角度对研究问题进

14、行思考、探索,在多学科的融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是提高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适应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需要,应制定有关鼓励跨学科招收研究生的政策。学校和研究生处、部对跨学科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应采取特殊的政策。首先,对跨学科的招生名额分配给予必要的倾斜政策,以支持跨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其次,采取措施鼓励导师跨学科招生。学科发展呈现的新趋势是各门学科不断地交叉,同时又加速地综合,使学科朝着一个领域内不断深入和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整体化方向发展。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点,吸收其他学科的老师参加跨学科课题的研究,一方

15、面使研究生学习到多学科的思维方式,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他学科老师的素质。通过研究生的科研增加这些非学位点学科的科研成果,使学科建设上水平。此外,这种研究生培养方式对学位点所在学科也是一个研究方向拓宽或形成新方向的过程,一来可以提高培养质量,二来可以拓宽学科的研究领域,促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3。第五,产学研相结合发展交叉学科,鼓励开展交叉学科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出真知,交叉学科的发展终须来源于实践的需要,来源于研究。许多学科各学科边缘地带的科学问题、多学科综合性问题、跨学科的科学问题等课题是符合时代要求、最有研究意义的课题。这种研究有利于提高交叉学科研

16、究的整体科学能力,加速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开展交叉学科科研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下开展。其次,国家要从加大对交叉学科科研课题研究的投入,加大科学基金中交叉学科科研的比重,在制定资助政策上给予明确的鼓励和导向,建立对学科交叉研究倾斜的激励机制,引导科研人员从选题立意开始就敢于突破原有学科的樊笼,大胆设想,消除疑虑,主动与其他学科的人员合作,一起切磋、相互启发,共同探讨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最后,就是要成立交叉学科发展中心或研究所,专门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交叉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科研实践,产学研相结合为两者之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持续的推进学科的发展

17、,推进知识创新,推进研究生创新培养 3。参考文献:1 程仕平,徐慧,李丽琴.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创新性的摇篮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2 申玉.从近五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科背景看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技导报,2005,23(6).3 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4 刘国瑜.论交叉学科与研究生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5 WIB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陈捷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6 何刚,陈孝杨.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7 胡之德.浅议交叉

18、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8 葛朝阳,夏文莉,杜尧舜.关于学科交叉与创新研究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9 胡之德.高教的改革建设和发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10 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 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11 张振刚.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的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2 郭永松.论发展交叉、边缘学科与创新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0(3).13 胡海岩.建立学科创新机制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14 乔琳,李向军.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3).(责任编校游星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