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饮酒诗比较-毕业论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杜“饮酒诗比较-毕业论文.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李杜“饮酒诗比较摘 要李白与杜甫创作了大量的饮酒诗, 但因为两者所经历的时代不同, 诗歌风格也大不相同。 李白的饮酒诗大多写自己对酒的喜爱, 赞美酒,与个人经历有关。 而杜甫的喝酒诗多抒发家国情怀;李白的诗歌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而杜甫多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从写饮酒诗的原因来看,李白与杜甫的饮酒诗都与当时社会政治现实,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联系。关键字:李白;杜甫;饮酒;异同AbstractLi Bai and Du Fu created a lot of drinking poems, but because the two experienced different times,poet
2、ry style is also very different. Li Bais drinking poems mostly write their own love for wine,praise win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Li Bais poems belong to the romantic style, and Du Fu ismainly based on the realism sty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rinking poems, Li Bai and Du Fusdrinking poems arer
3、elated to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at that time.As well as peoples living habits have a lot of contact.Key words: Li Bai; Du Fu; drinking; Difference目 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79092584 摘 要 IHYPERLINK l _Toc479092585 AbstractIIHYPERLINK l _Toc479092586 目 录IIIHYPERLINK l _Toc479092587
4、 一、 “李杜”饮酒诗内容比较1HYPERLINK l _Toc479092588 (一)李白饮酒诗的内容 1HYPERLINK l _Toc479092589 1、酷爱饮酒的饮酒诗 12.1 宴游的饮酒诗2.2 嗜酒醉酒的饮酒诗0中国古代的诗人大都喜爱饮酒, 也许是高兴时的开怀畅饮, 也许是痛苦时的悲痛欲绝, 也许是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 诸如此类。因此喝酒与吟诗有着不可分割的必定联系。 将酒与诗联合在一路约莫始于魏晋, 到了盛唐, 喝酒则成为文人雅士的时代习惯, 李白、 杜甫、 陶渊明、白居易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李白、杜甫尤为著名。 “李杜”同生于唐代,前者处于盛唐时期,而后者处于唐王
5、朝由盛转衰时期。早期的李白胸怀满志,出游各地,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就算“赐金放还” ,但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1(p1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1(p14),显现出李白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他屈服,坚持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李白的诗中含有大量酒的意向,不论哪个时期, 哪个处境,都随处可见“酒” ,李白也被称为诗仙。其实,杜甫也嗜酒如命,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对杜甫现存的诗文中涉及的“酒”作了初步统计,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 关于饮酒的共有三百首左右,郭沫若指出杜甫集中“凡说到饮酒上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1可见杜甫有大量饮酒诗,杜甫也在其诗歌中表现出对酒的
6、喜爱。例如, “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等。可见,李白杜甫钟爱于酒,生活已离不开酒,将唐代的气象和文化底蕴处处反映在诗词创作中。一、 “李杜”饮酒诗内容比较(一)李白饮酒诗的内容李白一生创作的诗歌有 1092 首,其中关于饮酒的有 200 多首,在这些饮酒诗中,标题中呈现“酒”字共 18 处、 “醉”字 11 处、 “酌”字 12 处、 “酬”字 13 处14。当然还有许多间接描写饮酒的诗歌。可见,李白对酒的喜爱。 李白创作的饮酒诗有以下几个方面:描写自己喜爱饮酒的、表达自己内心抱负的、最后是赞美友谊的,表达与朋友的深厚情谊。1、酷爱饮酒的饮酒诗主要表现在爱饮酒,赞美酒,抒发饮酒的乐趣
7、,讲述饮酒的益处等方面。“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11(p321)襄阳歌这两句表述了李白放纵喝酒的乐趣,人如果活到一百岁,就是在这世上过了三万六千日,我每天都要饮酒,每天喝三百杯。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晚唐的皮日休在七爱诗 .李翰林中云: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2再比如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中,“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以及将进酒中:“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已经是狂饮的状态了。当然,李白在作品中也对自己喜爱饮酒作了辩解。黄鹤东南来, 寄书写心曲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 我欢方速
8、至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以酒会诗,吟诗必饮酒,开心时喝酒,得知想念的人从远方来看我, 我也从远处赶来相遇的地方与老友相见, 我们一起开心快乐的饮酒,在这样的情况下喝醉了,因为见到老友太激动,与君谈心助兴,李白潇洒一生,与酒为伴,可谓有酒必有诗,有诗必有酒,固然对酒如斯的喜爱,肯定会赞美酒。李白还将饮酒作为一种享受的方法,以酒为乐,与朋济集会时,以酒助兴,开心时,痛饮抒情。例如“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11(p706) 。首先其一,今日在竹林里面设宴,就如同阮咸和阮籍一样,酒过三巡,喝醉酒后癫狂豪迈的状态。其二,在船上唱着歌,晚上湖心乘船而归,白鸥也不远飞,一直在我们头
9、顶盘旋。其三,如果能把君山消去该多好啊,可以一眼望过洞庭湖,巴陵的美酒喝不完, 饮不尽,让我们一起醉倒在这美丽的洞庭湖秋天的美丽景色里吧。诗人在酒中醉,在醉中沉迷于景色的美丽不肯远去, 体验着酒的香醇与沁人心脾,对酒喜爱之至跃然纸上。再好比金陵江上遇蓬隐者中表示饮酒的乐趣,将自己的紫绮裘用来换酒, 可见李白对酒是何等的喜爱。 酒对骚人得蛊惑如此之大将醉酒成为最大乐趣:“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 ( 拟古十二首 )花费千金只求能换来一醉,为了能获得快乐而花费不求能有剩余啊。2、借酒言志的饮酒诗李白在其饮酒诗中通过酒表达自己的内心抱负、雄心壮志,感叹世态炎凉,惆怅愤懑,等。例如月下独酌 (其一)
1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1(p788)这首诗写于作者在长安朝廷时, 理想既不能实现, 又受到腐朽权奸的攻击与诬陷, 他感到孤独,孤独使他追求超脱现实,想在饮酒求仙中得到解脱和安慰。激愤又使他玩世不恭, 以及时行乐,放浪形骸来发泄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首诗是他这种孤独,激愤心情的集中抒发。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首诗是他被排挤出长安之后, 周游到宣州时所作,多年来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心情, 啮噬着他的心灵,在送别族叔李华的时刻, 以此诗恣意抒发了这种内涵的苦闷,在诗的最后,控告的是一个有抱负,有才
11、华的知识分子,在阴郁迂腐的封建统治下“不称意”的遭遇,此刻,他就只能以“散发弄扁舟”来表现抵抗与抗拒了。 春日醉起言志中: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11(p796)人生在世就如同梦一场, 没有必要辛辛苦苦劳累一生, 因此我每天喝酒醉酒,喝醉了酒颓废似的倒在门前,当我酒醒之后,我看着门外的一切,有鸟儿在欢快的围绕在花间歌唱,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春风与黄莺交流,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真的想发些感概,但最终还是醉酒饮酒,邀请天上的月亮与我高歌一曲, 唱完又使我沉醉在这自由自在的世界里了。 诗人通过醉酒来忘却这如
12、梦一样的人生, 对黑暗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憎恶, 同时在醉酒的状态,朦胧的状态中,用新的眼光发现新的天地, 积极乐观的享受人生乐趣。 最能表现李白仕途失意的烦恼与痛苦,壮志难酬的悲愤的是将进酒 :这首诗是诗人长安放还之后创作的,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十分成熟。 全诗由黄河起兴,情感的生长也像黄河之水疾驰不息。全篇都讲饮酒,从概况上来看诗人是在宣扬痛快饮酒实时行乐, 而且诗中用必定的立场, 用豪宕的气魄来写饮酒,写得很壮美,但也有一些消极作用,反映了诗人由于当时找不到对抗恶势力的兵器宝物。酒便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就有了充沛的力量与斗志,但酒,也是他的麻醉剂,让他不能做正面的反抗, 这些都反
13、映了时代性和阶级性的局限。 雄心勃勃的野心是由阴沉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没有力量改变,痛苦社会抱负的幻灭是因为现实的阴郁造成的,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他没有力气改变, 因此便把愤怒之情与愤慨之情化做豪迈的实时行乐之举,排泄心中愁苦不满,排遣哀愁,抵抗黑暗的真实社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无奈沮丧感,但乐观,真切的感触和对人生的认识应该是李白消极情绪的彰显。在黑暗现实的压迫之下,他内心积满了悲愤,为了排遣这种愤懑,他便借酒消愁。因此无法解脱的愤怒和悲慨实在是李白不得不饮酒的原因之一。3、赞美友情的饮酒诗李白的饮酒诗还重视友情, 重视伦理之情,临行送别的酒诗更表现复杂的依依不舍之情。 比如: “龙泉解锦带,为尔
14、倾万觞” ( 夜别张五 ) ,用浮夸的语气,写离别时的浓厚的情谊。比如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我来到这里所为何事?整天在沙丘城闲逛, 沙丘城的周边有很多古老的树木, 从早到晚树叶一直沙沙作响,我喝了鲁地的酒不会醉, 思念你的心情酒好像滔滔江水一样随你南去。 这首诗是前者赠予后者的诗,全诗表达了前者对后者的想念之情,表现了“李杜”深厚的友情,赞美了两人之间的友谊。再如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 “同饮万斛酒,未足解相思。 ”虽然一起饮了这杯酒,也不能将我俩的思念之情分散开来。 写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当李白听说擅长酿酒的酒叟病故,十分哀
15、痛,写下了哭宣城善酿纪叟一诗:酿酒老人离开了,勾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思念。他想象着这位酿酒的人死后的生活。 死者即使在阴间里依旧酿酒, 但阴阳两隔,叫我怎样能喝再次得到他酿的酒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酿酒者纪叟之间的宝贵的情义以及对纪叟的尊敬,悲怆之情直抒胸臆,令人动容。总之,李白的饮酒诗,不论是表达自己本身的远大志向,抒发自己的胸怀,揭发社会现实,赞美友谊,寄托思念与忧愁,还是表现其豪放的风格,都贯穿着浪漫主义的色彩。 如果说诗是李白生命乐章的主旋律,那么酒则是他不可缺少的锣鼓伴奏。3诗与酒共同阐释了李白的一生。(二)杜甫饮酒诗内容李白避世,杜甫入世;李白超脱,杜甫与百姓感同身受。 4杜甫一生创
16、作的诗歌有 1439 首,其中饮酒时诗有 300 多首。当代学人葛景春在 李白与唐代酒文化一文中指出: 杜甫诗歌中提到“酒”字有 170 处、 “醉”字 81 处、 “酣”字 22 处、 “酌”字 9 处、 “杯”字 39 处、“樽”字22 处,其他如醒、醅、酝、酩、酩酊、醇酣、玉壶、玉筋、玉瓶等 21 处,总计有385 处。13因此可以看出杜甫的生活,诗歌创作与酒有很大的关系。杜甫的饮酒诗处处感到忧时伤世, 愁苦凄凉的情感情绪。 主要有心系民生, 直面社会黑暗, 第二是宴游的饮酒诗,第三是写自己饮酒醉酒的状态。1、关注民生的饮酒诗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饮酒诗不像李白那样飘洒豪迈,
17、更多的是心系民生,直面现实社会的黑暗阴郁,通过饮酒来表达自身内心所要抒发的感情。 比如羌村三首 (其三)中: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12(p327)不要嫌弃这酒味太薄,土地早已无人耕作,兵荒马乱战争还未平息,孩子们都去当兵, 请让我为父老唱支歌,艰难岁月里我愧对深情,唱完又仰天浩叹,在座的苍生也都老泪纵横。从这可以看出创作者亲近天下苍生的现实境况,突出展现了广大农民百姓的艰辛生活, 对劳动百姓的深切可怜。 国家的命运已在复兴,一生到老都喜欢喝酒,想到以前与家人欢聚, 害怕孤独家破人亡。诗中抒发了诗人极度想家,但又尽心报国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他以大局为重,公而忘私的爱国思想。 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
1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2(p794)当诗人听到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 便不禁放声歌唱,对于饱经战乱祸患, 漂泊他乡的人来说,岂能不喜出望外,高兴自己可以返回家园,结束流浪落难生活,也盼望祖国统一安危,但愿人民和平生活的美妙思想情感的天然流露。2、宴游醉酒的饮酒诗2.1 宴游的饮酒诗杜甫的饮酒诗中还包含其他中的诗歌,和其他诗人墨客一样,杜甫也喜欢在世界各地旅行,交朋友,喝酒作诗, 记载实事,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喝酒喝到正高兴的时候拔剑用斧头劈地唱歌默哀,我能够这样也是光明磊落之人, 作者卧床不愿起,茅屋比较冷,等到暖和的时候才将门打开。江上鹳鸟正在戏水
19、,邻居家的鸡又飞过矮墙了。 御史多次答应带着妻子儿女来家酿美酒,必须在草堂醉一次。人生的快乐时没有极限的, 没有限制的,回到船上喝酒骑马而归,不等到天亮就到家了。以及在陪李金吾花下饮中:“可怕李金吾” 。因为收到别人的初次邀请,我才能够来到游览此地,慢慢的走着,这样才能让我更加的欢乐, 有时间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细细的风儿吹着轻抚着鸟儿, 我们还看了看那花的胡须, 小草软软的,我们坐在草地上。有如此这样沁人心脾的酒,就懒得再去盛酒了。喝醉酒后晚上回来的迟,害怕查询宵禁的人问询,这样还是有些害怕的。2.2 嗜酒爱酒的饮酒诗杜甫的饮酒诗中还有不少写自己喝酒爱酒的诗,例如寄题江外草堂: “我生性放诞
20、,雅欲逃自然。 ”描写自己的性格随心所欲,酷爱饮酒。 赤甲12(p1319)中:诗人不仅是一生到老喜欢喝酒,并且病中的时候酷爱饮酒。当作者后来看到别人喝酒,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比如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其一) :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 。再比如落日12(p659)是谁将浊酒制造出来的,喝一次就可以消解千百种忧愁。这里诗人将“散忧”归功于“酒” ,这是一种托词;其实应该是他内心的一种“独善其身”的清洁精神,使他目睹乡村幽事,情与景会,而对景忘忧, 杜甫的伤春叹老与人生理想的虚化醉中成为诗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对抗生存压迫的方式,饮酒的杯中乐,可能暂时遗忘或消解诗
21、人的这种痛苦。5综上,是对杜甫饮酒诗的粗略论述, 其饮酒诗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对国家社会现实的担忧, 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的思想感情, 以及少数的宴游、 描写自己醉酒、 自己一生酷爱饮酒的诗,排遣人生苦闷的饮酒诗。李白和杜甫饮酒诗的不同之处在于, 李白主要通过饮酒来感慨自己自身命途多舛, 而杜甫主要通过饮酒来抒发对国难家愁的惆怅之情。李白杜甫饮酒诗中相同的地方首先,李白和杜甫一生都酷爱饮酒,表达自身对酒的无限喜爱之情。比如: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11(p567)。杜甫的城西陂泛舟中: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12(p1176)。 春归中: “此身醒复醉,乘兴
22、即为家”等等都体现李白和杜甫自身对酒的喜爱。其次, 李白与杜甫互相给对方都赠送过饮酒诗。 杜甫于 774 年巧遇李白, 两人把酒言欢。 春日有怀还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梦李白二首等。当然李白也写过赠予杜甫的饮酒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塑造了杜甫苦心作诗的形象, 表现了李白与杜甫的深厚情谊。以及沙丘城下赠杜甫 ”类似这样的赠好友诗中的饮酒诗很多, 不仅有两位互赠的,还有两位赠与别人的。 赠予友人的诗中无疑表现的是对友人的怀念与想念牵挂之情。 李白喜欢漫游周游世界,喜欢饮酒,重感情,喜欢结交朋友,饮酒集会,为李白提供了广交天下有才之士的机会。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两首 (其一)中云:四海有狂客,
23、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杜甫赠予好友的诗值得一提的是饮中八仙歌12(p70)他描写了飘逸、沉醉的贺知章;好饮、狂饮的张琎;豪气、豪奢的李适之;潇洒、傲慢的崔宗之;醉中往往爱逃禅的苏晋; “天子呼来不见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张旭;酒后高谈阔论,雄辩惊人的焦遂。杜甫至长安,结交好友,甚至是和钦慕已久的偶像相识,不可不谓快哉。6综上,是李白杜甫饮酒诗的共同点。二、 “李杜”饮酒诗的艺术特色(一)李白饮酒诗艺术特色李白的诗歌风格是对屈原浪漫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并且以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现实所形成的坚持进步理想, 反对黑暗的现实
24、, 相信他们藐视皇室和财富的斗争和抵抗精神的能力,开创浪漫主义,拓宽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构成了他的“壮浪纵恣,摆去拘束”的特点,积极浪漫的艺术特色,将积极的浪漫诗歌发展到新的阶段的特点。1、豪迈而奔放的气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1(p14),黄河在怒吼,冲刷着一切,有着不可驯服的样子,和王之涣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寂静,孤独的黄河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1(p14)诗人处于逆境而又不被逆境所压倒的豪迈而奔放的气势来自于诗中那种强烈炽热的感情。李白的诗经常直接表达自身的内心,当他通过别人的引荐进京做官, 认为可以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
25、得以实现, 便在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长安三年,没有任何所作所为,最后被排挤出长安的时候,他便说大道如朗朗乾坤, 而唯独我却不能得到重用。 他憎恨权奸就在诗中痛快淋漓的骂他们“董龙更是何鸡狗”,要求为恢复祖国统一贡献力量,就在说诗中表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同情劳动人民的惨痛经历,就写下了千古的哀痛诗句。152、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11(p788)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沉重的打击,感到孤独与彷徨时,便将明月想象成自己的友人。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这就是人生之路, 感到沮丧,沮丧的心情,月亮将会想象着与他一起探索生活哲学, 思考生活的对
26、象等等,类似这样的歌声,数不胜数。3、形象而生动的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头发有三千尺,因为太悲伤,所以才生了这么多的白发, 我不知道是不是在镜子里面的原因, 不知道什么时候秋天的霜冻在了我的头上。三千丈白发的来源是通过忧愁表现出来的,是因为愁才这样。作者仕途受阻,生了白发,壮志难酬,为国家奉献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人却老了,更加的痛苦。通过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将(二)杜甫饮酒诗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诗人将是最生动地创作使用的现实主义。深刻体现了唐代的现实生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2(p794)听到收复失地的喜悦与激动之情,这既
27、是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也是那个战乱时代人民共同的感情, 透过这种感情,令人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所以,杜诗中所表现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2、 “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沉郁”是内容而言, “顿挫”是形式而言。这主要是指他中年以后所写的一些作品,因为作者遭受了干戈离乱, 饱经了漂泊饥寒的忧患, 阅尽了人间沉重的苦难, 家国之思积于满腔,发为吟咏,自然“沉郁” 。又因为杜甫创作态度严谨,富于创新精神,讲究语言格律,追求诗味特色,波澜老成,变化多端,故能谋篇构思,形成“顿挫”7。3、下笔传神的艺术特色其吟酒诗,有不少恰似一幅幅传神的人物画, 饮中八仙歌写贺知章等 8 位著名的酒
28、客狂士更为传神。诗人以素描兼漫画手法, 勾勒出了一幅绝妙的酒客狂士群像图。 图画中酒客狂士既具嗜酒、狂放不羁的共性, 又有身份、醉态各自不同的异处。 我们不难看出在其狂放不羁的共性中又有各自的个性特点。8三、 “李杜”饮酒诗的创作原因酒,是思想的载体, 是人类情感宣泄的引线,中国人饮酒讲究似醉非醉,这样有助于艺术灵感的激发,喝下去的是酒,抒发在纸上便是情感, 这是生命与生俱来的特点,酒成为人类艺术创造的重要保证9在大唐蒸蒸日上的繁华气象中,李白透过表象,看到了官场腐败, 统治阶级的荒淫,独守清高,不同流合污。杜甫身处的时代这种衰败已经很明显了, 但和李白一样固守自己的内心准则,在朝廷,他们踽踽
29、独行,有着兼济天下的理想,放归田野,他们无处寄托,飘蓬浪迹,此心亦无可排解,唯有独自饮酒浇胸中块垒。 10通过从饮酒诗这一视角切入来比较李白杜甫的诗歌不同,折射出杜甫饮酒诗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值得继续深入挖掘。参考文献1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 人民出版社 1971 年 第 306 页2 储燕丽.从“李杜陶”诗词浅谈诗酒文化 嘉兴学院 财务 N0923 林庚.诗人李白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 宋洁鑫.孤独的饮酒者李白和杜甫的独酌诗 第 26 卷第 3 期5 张宗福.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J.杜甫研究学刊 2007 年第四期6 吴萍.论杜甫饮酒诗中的愁苦与伟大 230007 周蒙.冯宇 濡沫斋诗文论集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078 论杜甫的饮酒诗 盐城师专学报 2007 年 2 月 28 日9 吕效端.古典诗歌中的酒文化 I207 A10 宋洁鑫.孤独的饮酒者李白和杜甫的独酌诗 第 26 卷第 3 期11 王琦.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2011 年12 仇兆鳌.杜甫全集M.珠海出版社,1996 年13葛景春.李白与唐代酒文化 , 河北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3 期14昌杨.中西酒文化差异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 年15董贵杰. 读李白诗歌小札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5(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