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精品.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124035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爷爷家玩耍。一进门,我就望见了一个个挂在桌角的粽子。看着爷爷细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问爷爷:“爷爷,我能包粽子吗?”爷爷笑哈哈的说:“当然可以啊!” 我洗完手,激烈地跑到爷爷身旁,仿照着爷爷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泡过的粽叶,围着手指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像三角形圆筒的形态,爷爷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再用手按一下,我也照着爷爷的方法做。可是我怎么也装不满糯米,我连忙问爷爷:“爷爷,你怎么轻轻松松的就装满了呢?我为什么不行?”我怀疑不解的看着爷爷。爷爷告知我:“傻孙女,你的粽叶下有一个洞,你一装米,它往外漏,当然装

2、不满。”我往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真的有一个洞!爷爷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一勺米进去,然后把多余粽叶盖过来,这样粽子两边就有两个三角形的尖角,把两个尖角向下面一按,最终用线把盖过来的尖角和粽叶系好。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粽子。我按爷爷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状,但我却如获至宝,心里兴奋极了,因为我学会了包美味的粽子。 包完粽子,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我耐性地等待着,很快粽子熟了,我急迫的查看我包的那几个粽子,发觉已经煮爆开了,但是我依旧快乐地把它们捞出来。粽香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这天我吃了好多个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好多别的风

3、俗,比如中秋节吃糍粑,大年初一吃汤圆,清明节上坟祭拜老祖宗等等。我酷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2 在安康有很多的民风民俗,其中特色的就是安康的春节。 安康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就起先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粥不仅味道好,而且养分也非常丰富,腊八蒜要在过年吃饺子用。 到了腊月二十四要大扫除一次,而且还要把过年要用的年货打算好,因为店铺一般都是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正月初六才开张。所以,各家各户都会上街采办年货,街上一派喧闹的景象。 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放鞭炮,据说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种猛兽叫“年”,它以吃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它就会闯入村庄,捕获人

4、和牲畜,使百姓们没有安静之日。人们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觉“年”怕三样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每次到了冬天,人们就在自己家门口贴上对联、年画,并且还要放鞭炮,最终年被吓回了山中,再也不敢闯入村庄了。 到了初一街上则特别的宁静,男人们去拜年,女人们和小孩在家中接待客人,家里因为客人的到来非常喧闹,大家聚在一起兴奋的谈论着今年的收获。桌上打算的饭菜可口丰富,人们边品尝着饭菜边看联欢晚会。到了十五,就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家家都要吃元宵,并且还会燃放各种花炮,花炮在天空中绚烂的开放,漂亮的烟火非常好看,让人目不暇接。 这就是安康喜庆而又欢快的春节,这不仅代表了我们安康的民风民俗,还代表了我

5、们对安康的酷爱之情。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3 我们家乡的民俗风情可多了,有“走大王”、“舞火捞”、“烧大炮”等等。在我的亲眼所见中,“烧大炮”是一件最让我难忘、最可喜可贺的事。 在天堂墟这一带地方烧大炮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各村庄及墟镇街道可喧闹了。这一风俗盛事在莲塘村和朱所村尤为特殊隆重。 我们小孩子最终盼到了这一天。 烧大炮活动起先啦!有人把灯笼挂起来了,那火点在灯笼中闪耀着,仿佛在跟现场的人们说:烧大炮正式起先。 人们把现场围成一个大圈。村长把炮竹在禾地的中间,手执着火种,点燃了炮竹。忽然,四、五个小炮从炮筒里射出来,并飞速地升到了高空,又渐渐地从天而降 “轰隆!”一声炮响,别惊

6、慌,现在这枚花炮才是主要的。围在现场的人马上争先恐后跟着花炮,只要捡到了花炮,就会有利是领的哟。当然,花炮也不是只有一个,还有许多在后边争着要上场呢。 烧完大炮后,会有舞狮来助兴,还有八音为人们演奏,还好玩味浓郁的曲艺表演来献给人们观赏总之,节目繁多,喧闹非凡,令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家乡的烧大炮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人们已经是喜悦满怀,精神饱满。这项民间风俗同时会带给大家美妙的祝愿,人们祈祷村子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顺当。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4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但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

7、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能够创建出喜庆喧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消遣活动,能够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务必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行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期望人丁兴盛。吃饺子充溢了节日的快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诚心地庆

8、贺。假如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非常兴奋,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激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庆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相互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此刻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信息拜年、打电话拜年。完备祝愿:祥瑞、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快乐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期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快乐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打算起先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期望过上华蜜、平安的好生活!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5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春节。据说它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今年春节,虽然我们没有回老家,但是也过得很快乐。

9、早在除夕之前,我们就已经打算好了年货。除夕前一天,我们买来了春联,福字贴在了门上。我自己从网上学习了怎么剪窗花,好不简单才剪出来一张有四只小老鼠的窗花(今年的生肖是鼠),把它贴在了窗户上;还和妹妹一起学习了画年画,画了两张财神爷爷和送财童子的年画挂在了墙上。 除夕那天,我们激烈极了。终归过了那晚就是新的一年了呀!而且,除夕晚上还要熬夜守岁,领红包呢!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我们起先包饺子了。先拿起一张饺子皮,用筷子夹点馅放到饺子皮上,我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似乎接连几年,包饺子的时候,我都捏的歪歪扭扭的,始终没学会像妈妈那样左左右右捏一下,就把饺子包得像朵花一样。于是,我匆忙捏了几个

10、“饺子”,就跟妹妹起先“堆雪人”了。我们从姥姥那里偷偷拿了一些面团,堆出了一个雪人(其实是捏出来的),还撒了点“雪花”(面粉)。对我和妹妹来说,这个包饺子的过程,才是玩的呢! 过了一会,饺子就被煮在了锅里,香气从厨房里飘了出来。 吃过了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手里拿着刚刚收到的压岁钱。除夕,真是欢乐啊! 家乡的习俗,虽然我们不在老家,但是习俗恒久都不会变。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 中国,是一个浩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确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漂亮的家乡上海,就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殊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

11、宵。因为元宵的形态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聚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华蜜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到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

12、绝。”喧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全部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观赏着天空中漂亮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庆祝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抓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喧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非常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

13、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光明,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视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予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聚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实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肯定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聚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

14、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漂亮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聚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别风俗。 今日,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妙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欢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许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予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酷爱和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