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信息素养问题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民工信息素养问题思考.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国农民工信息素养问题思考我国农民工信息素养问题思考提要 本文对目前我国农民工信息素养现状和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和思考, 认为农民工信息素养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建设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进而提出一系列关于农民工信息素养培育的针对性建议。关键词:农民工;信息素养;信息能力本文为 2012 年河北省社科规划办立项课题“面向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需求的我省图书馆服务研究”(编号:HB12TQ003)的阶段性成果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素质, 是这个时代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公民都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而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不可忽视的
2、重要力量,可以说,其信息素养水平关系到整个城市甚至整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广泛关注。诸如,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十八大报告等都对这一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做了明确要求。但由于社会体制、生活环境及文化职业技能等各方面原因,较之城市居民,农民工在就业、物质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等信息获取方面一直处于弱势。一、关于信息素养的思考(一)信息素养的本质。在今天,信息素养应该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即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同时,信
3、息素养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进入到信息社会以后, 要成为一个具有文明修养的人,或者作为一般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生活、工作的人,就应该能够积极、正确、有效地应用信息系统,正确地了解与认识信息技术, 掌握信息传播方法, 利用与开发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也就是说, 除了需要读写算等工业社会所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以外,更应该具备适应信息社会所特有的修养与能力,即必须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修养与能力,这就是我们所称的信息素养。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 文化素养(知识层面) 、信息意识(意识层面)
4、 、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有学者归纳出信息素养能力的8 个主要表现,即运用信息工具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生成信息能力、创造信息能力、发挥信息效益能力、信息协作能力和信息免疫能力。笔者以为其概括基本反映了信息素养的本质。(二) 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大转变过程中,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总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是一个对中国社会转型有着巨大冲击力和推动力的群体, 从信息稀缺或为“荒漠”的农村走向信息海量几近“烟尘”的城市, 其自身也面临着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的巨大困境。当
5、下, 信息资源是加速个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工具,对农民工群体开展以“信息处理”为重点的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担当对其进行现代化启蒙的重任,使其尽快融入到现代化城市生活而迅速成长为城市建设的真正主力军, 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二、对我国农民工信息素养整体水平的思考近年来, 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他们的生存状态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且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普及的社会潮流中,农民工群体在强大的信息流面前更加手足无措, 这与我国农民工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提升有直接联系,具体表现为:(一)文化素养的总体水平不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仍是国民普
6、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相当一些地区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失学辍学现象仍很严重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素养总体水平偏低。 例如,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曾对全省 42 个县 4, 200 户农村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调查对象中,文盲半文盲占 0.8%;小学文化占 8.6%;初中文化占 63.4%; 高中文化占 19.5%; 中专文化占 4.2%; 大专及以上文化占 3.5%。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农民工占 35.3%,有 64.7%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同样,在昆明市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60%的被调查者只具有初中及以下
7、的文化程度。权威调查发布的数据为:中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 56%左右是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受高中文化程度教育的仅有 5.07%。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和科学文化素养是其自身全面素养提高或形成的基础, 农民工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必然要影响到整个区域信息素养的高低。(二)农民工信息意识不强。不能否认,由于多方面因素,目前我国的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巨大而且生存艰难的群体,他们因为农业收入无法满足生存之需,而远离家乡闯进城市谋生计。农民工在城市里大多从事着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脏、苦、累、险、毒的工作,给城市人的生活提供着方方面面的便利,却遭受着城市的种种政策歧视和市民的各色态度歧视, 有些农民工还遭遇到拖欠克扣工资
8、一类的劳动盘剥和非法拘禁刑罚一类的人权侵犯,却找不到主持公道的机构。几乎每到年底, 我们都能在各种媒体新闻中看到关于农民工讨薪不成而做出极端行为的报道。 一项外来劳工社会研究项目的调查显示, 有 40%的人平时参加打牌、 逛街、喝酒一类的娱乐活动, 35%的人平时没有娱乐活动, 只有 25%的人平时有看电视、上网、读书报等媒介接触行为。笔者认为,农民工的劳动繁重、收入低微、媒介传播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距离太远等等, 都是他们很少使用媒介信息的原因,但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积极的信息观念,缺乏接近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识,则是更为根本的原因。总之,我国农民工对媒介作为利益诉求工具的特性和信息传播的社会影响力缺
9、乏认知, 信息意识整体不强。 (三)农民工技术素养水平低下。受文化素养低下的影响,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工对新科技、新成果、新信息反映迟钝,接受消化能力不高,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等也很难在农劳作中应用,如此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同时更使得农民工身心上的“低人一等”。另外,农民工年复一年的在城市里劳作和生活,尽管各种媒介铺天盖地,属于农民工使用的却寥寥无几。例如,铁道部在 2012 年的春运期间推出了网络订票平台,本是件惠民好事, 但其举措却让信息技术上处于弱势的农民工一时无所适从。难怪有农民工抱怨:从前回家买票拼体力,我们有能力,现在弄个网网买票,我们就傻眼了。 所
10、以,技术素养缺失下的网络购票等于又为农民工的生活竖起了一道屏障, 更何况在电子商务日益普及的今天, 不只是买火车票, 房屋租赁、 商品买卖、甚至医院预约挂号都已直接“上网”,这些为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使得农民工的社会处境更加边缘化。三、提升农民工信息素养水平的思考信息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 正像读写算等文化修养需要通过教育才能获得一样, 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来培育的, 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 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笔者认为,在我国, 针对国内农民工生存的实际情况,其信息素养的
11、培育可以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采取相应的培育形式进行:(一) 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 普及农民工的科学文化常识是提升其信息素养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来到城市后会感受到知识贫乏的痛苦, 他们也渴望在工作之余能学到一些知识本领。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可以通过多渠道对农民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比如各级政府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农民工培训班,电视、 广播等公众媒体开设专有频道进行宣传教导,尤其是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应大力参与。目前,锦州市图书馆、葫芦岛市连山区图书馆均为农民工群体设立了专用书架,上面摆放着健康养生、法律维权、实用技术等专门面向该群体的书籍报刊,为农
12、民工群体提供了不少便利,既节省为了找书而浪费的时间,也能够了解到所需的文化知识。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是其他任何行业无法替代的,如果能与公众传媒进行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就会产生巨大的合力, 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普及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获取新信息的意愿。社会学者李培林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民工尚未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社会关系少、感情孤独”、“生活困难”、“住房困难”、“城里人排挤”等因素,使得农民工作为“边际人”生存在城市,他们宣泄苦闷和忧伤、表示不满和失望的途径狭窄,心里极度自卑,伴随着这样的心理困境,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了逆来顺受、得过且过、自我压抑的生存方式,难以表达个人意愿。
13、实际上,从媒体报道看,少数农民工精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媒介传播的力量表达其群体的思想、情感及利益诉求, 如联系媒体记者报道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独立开办关于农民工话题的专题网站、组织打工者艺术团进行专场义演、开通倾诉心灵烦恼的民工热线,等等。 但大多数农民工信息意识的开启还需要客观条件的帮助与支持,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组织讲座、送信息到工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式从舆论和实践上引导农民工对信息的认识和掌握利用, 循序改变其智力基础和思维结构,养成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习惯。(三)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的技能。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
14、信息处理能力,依然无法有效地利用信息。尤其我们身处信息的海洋中,信息似乎随处可得,且其内容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需要对信息进行有效选择,灵活支配。对于农民工而言, 这种技能的掌握仍要依靠政府及社会各级组织的帮扶,如可以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配合社区居委会开展一些针对农民工的计算机使用、就业技能培训等, 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为农民工尽量提供免费的信息检索技术和电脑培训。(四)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并善于有效传播信息的意识。信息的有效利用和传播是实现信息价值的主要途径。在最近媒体报道中,有许多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表达了强烈的文化生活需要和使用媒介信息的需求,中宣部、文化部等党政部门也已推出种种
15、举措,如送书报、放电影、增设备、办演出等,大力扶植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和信息能力提升, 这些现象均表明了这样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农民工自身现代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各方对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援手, 农民工将逐步告别与大多数媒介无缘的阶段,最终融入被信息包围的现代生活。对农民工开展信息利用与传播的信息素养教育,应确立通俗易懂、简便实用的基本原则,以“使用、传播信息”为重点,特别培养其有效利用信息,自觉传播信息的主动性和技巧技能。(五) 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是信息能力的最终体现。在缤纷复杂的信息化进程中,“基于问题”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日益流行,即以学习对象为中心,围绕着
16、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这种模式把信息素养的培养从单纯的教授式学习中解放出来,而将学习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让学习者以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获得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促进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比如, 图书馆在平时可开展以网上订票为示范的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知识的传授和普及,围绕着农民工的切身需求来培训,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该群体的学习意愿, 逐步增强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类问题的能力。农民工信息素养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个持续性、终身化的学习过程,信息素养的培养要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它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是信息化社会中农民工城市生存的保证。主要参考文献:1刘勇定.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在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J.新世纪图书馆,2012.12.2王子舟.图书馆如何向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1.3沈爱文.我国图书馆服务农民工的研究与探索J.晋图学刊,2010.7.4秦静,胡芳芳.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