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1110072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0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形成性考核册及答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案课 堂 提 问 与 引 导 形成性考核册 教育教学部 编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 级: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100%,综合成绩达到60 分及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阶段性学习测验 一 讲爬山虎的脚一课,当讲到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这一段时,教师针对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请同学们根据每句话的意思,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爬山虎的脚的示意图。给大家 5 分钟的时间

2、,让孩子们在已画好爬山虎的茎和叶子的图画纸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及颜色。教师行间巡视时,发现孩子们把爬山虎的脚画在了与叶柄相同的一侧。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教师找到了答案。原来,孩子们在理解“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对反面指的是哪一面产生了困惑。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带着学生做了这样的游戏:师:谁知道“上”的反面是哪一面?那反面是什么意思? 生:“上”的反面是“下”。反面就是和它相对的那一面。师:很好!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游戏,我说一个方向,你们来说出它的反面怎么样?(“上下;左右;前后)这个叶柄的反面呢? (我指着黑板上画着一片叶子的叶柄问。)生:哦,我知道了。学生们

3、开始改自己的画稿。这次孩子们都画对了。为了让同学们印证自己画的是否正确,教师特意找来了爬山虎的脚的标本,让同学们清清楚楚的观察到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同学们为自己的成功感到莫大的兴奋,不由自主地用掌声为自己表示祝贺。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上面案例,请你画出教师的提问设计,想一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直接让学生看爬山虎的标本,观察验证爬山虎脚的位置也是一种方法,请你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哪种好,为什么? 答: 谁知道“上”的反面是哪一面?那反面是什么意思? 引入式课堂提问时,所提的问题有时会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由于思路不够开阔,-时难以想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作适当的点拨或提示,也就是

4、所谓的帮助其架桥铺路,促使其完成思维定向,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从而顺利的解决所提的问题。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好,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住“爬山虎的脚”。阶段性学习测验 二 女娲补天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先写天塌地陷的客观原因及人类所遭受的灭顶之灾,女娲立志补天;再写女娲历尽万难,修补天空,拯救人类。区区 300 余字,彰显着神话的魅力,刻画出女娲的伟大。课文 中生字新词较多,书面语较多。教学时,教师需要挖掘生字的价值,梳理“字”与“神”与“文”与“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学得有情趣,学得有深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一个关于“末”字的教学提问与引导教学设计:字理识“

5、末”,理解末日,走向阅读深处。课件出示:天塌地陷,大地裂开,昼夜燃烧,喷涌而出,一片汪洋。师问:你有什么发现? 师:这些可怕的景象同时出现,世界就仿佛到了末日。课件出示:末日的篆体字。师:在小篆中,末字这样写 ,树尖上加一横,告诉别人这里已经是树的末梢了,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了最后,最终的意思,试着用上这个意思组个词?生:期末、末代、末日 师:课文中是这样描写末日的谁愿意读读? 生朗读课文相应的段落。师: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传说是女娲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她看到自己的儿女遭受这样的苦难心痛极了,发誓要? 生:修补好残破的天空。师:这些内容出现在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现在请同学们把一、二两个

6、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完试着用上这几个我们刚学过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为什么补天? 课件出示:失败、大祸、末日、遭受、苦难、发誓、修补 生:复述课文内容。同学们你发现了吗?“末”字字形容易和“未”混淆,为了让学生对它有深刻地认识,教学时教师运用了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教学“末”字的字形和字义。又用“课文是这样描写末日的”一句简单的过渡,引 出了课文中描写末日的语句,实现了识字和阅读的融合。接着让学生运用已经刚刚学会的词语对于末日的景象进行描述,将识字与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设计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请你试着进行总结。答:抓住契机,激活思维。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从一开始

7、就应该牢牢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 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 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阶段性学习测验 三 北师大版教材贺年片中,对于“祝”字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堂实录:师:“祝”这个字,原来还有个简单的故事呢? 老师一边说一边出示课件给孩子们展示出来:师:“你们看甲骨文中“祝”字是被画成这样的 ,你们觉得这画的是什么呀?” 生 1:左边的像是个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东西,是蛋糕吗? 生 2:不对,是火炬。师:你们看得还

8、是很准的呀,左边的是一张供桌。代表桌子上的物品,代表桌子。师:那么右边的这部分又像什么呢?老师启发大家继续说下去。生 3:右边的是一个跪着的人。他张着嘴在说话呢。(兴奋状)师:猜猜看这个人会说些什么? 生 4::老天爷,下点儿雨吧,可怜可怜我吧! 生 5:佛祖保佑,让我考 100 分吧! 师:你们说得都特别好,这些话都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所以“祝”有表达美好祝愿望的意思。后来为了方便书写“祝”经过的演变,左边的供桌 ,变成了“礻”,右边的写成了“兄”。也就是我们现在看的“祝”字。” 师:快点读读由祝字组成的词语吧:祝愿、祝福、祝贺、庆祝、祝酒、祝词。师:祝字能组成这么多的词语,它们在意思上有

9、什么共同之处吗? 师:出示词语:祝发为僧,这个祝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也是祝愿吗? 孩子们挠着小脑袋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子全沉默了,好像不是的样子,那又是什么呢? 师: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该向谁请教呢?老师提醒大家。生:哦,向字典先生请教,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拿起字典,埋头找了起来。通过,大家发现,“祝”还有“削”和“断”的意思。那么这个“祝发为僧”就是把头发剪短当和尚的意思啊,小小的一个“祝”字竟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看来我们真要好好学好每一个汉字。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就是将孩子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的过程。请你认真阅读此案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孩子的思维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把取得这样效果的方

10、法用简单的几个字做批注。答: 层次设计,化难为易要上好一节课,靠一两个提问 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育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 聚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发成易理解,较有 趣的小问题,或 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阶段性学习测验 四 人教版教材壁虎一课,教师正用多媒体播放壁虎捉虫的录像,教室里静极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屏幕上。只见像块泥巴似的壁虎趴在墙上

11、,一动不动,它的周围是大大小小的虫子,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哪儿是墙,哪儿是壁虎。这时,有几只虫子落在了壁虎的嘴边,它毫不费力地一张嘴就把小虫吞进了嘴里,如果这时你刚好眨了一下眼,根本感觉不到它已经把虫子吞进了嘴里。就在这时,壁虎发现了距它尺把远的地方有一只大飞虫,只见壁虎快速挪动了几步,然后在距离大飞虫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用极慢极慢的速度挪动着它的脚。突然,说时迟那时快,它一个跃身一张大嘴,大飞虫就进了壁虎的腹中。全班同学随之发出了“啊!”的一声。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教室出现了几秒钟的沉寂,忽而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壁虎为什么能这么敏捷地捉到虫子?它为什么不掉下来?我们人类为什么就不

12、行? 师:问得有水平!这个提问很有研究的价值!那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文章的第二段,看看是否能从中找到点儿什么? 师:第二段写的是壁虎的外形。三分钟后,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生 1:壁虎的外形和它捉虫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头尖尖的,像三角形,这样的形状可以减少行动的阻力,所以壁虎能很快的捉到虫子。生 2:它的脚趾能够叉开,而且脚趾上长有细毛,增加了它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就像吸盘一样,这样它在墙上就能自由行动而不会掉下来,捉虫就非常方便了。生 3:它的眼睛很小,能很快发现飞虫。生 4:它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帮它保持身体的平衡。生 1:我再补充一点,刚才同学们都说了,但没有人关注到它的嘴,它的嘴贴

13、着墙,说明嘴的位置长得很隐蔽,再有我查找了很多图片,发现它的嘴实际上是大大的,这样就便于它将虫子一口吞下去。师:真是善于收集信息,善于全方面思考问题。大家给他掌声!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这则案例中老师采用了什么方法设疑,引导孩子发现壁虎外形与捉虫之间的联系吗?请你总结一下。答: 教师抓住关键的内容,把握恰当的时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 考虑问题,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答案,他 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就被激发出来,在探求答案中,不盲从、不雷同他人的观点, 不满足已有结论, 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思维品质就会得到培养。阶段性学习测验 五 人教版教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

14、掉,在薛法根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呈现了这样的一幕:师:如果我是汤姆,我也舍不得把鱼放掉。好,下边我们演一演汤姆和爸爸的对话。我演儿子,你们演爸爸。先读读爸爸的话,谁先记住, 谁就演爸爸。(学生积极朗读和背诵爸爸的话。师请出一名学生和老师对演)生:(扮演父亲)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师:为什么? 生:现在是晚上 10 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师:放心吧,爸爸,没有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师:不就是两个小时吗?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爸爸,不要这么死心眼。生:两个小时也不行,规定就要人人去执行! 师:爸爸,我是你的儿子,

15、你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是钓鱼,你不要这么严格嘛! 生: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的。师:爸爸,今天你不让我把鱼带回家,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生: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行,道理已经跟你讲清楚了。你再不听,回家有你好受的。师:(做害怕的样子)爸爸,你的话是对的,我就听你的,把鲈鱼放了吧。生:(摸摸老师的头)对了,这才是爸爸的好孩子。(众笑)妙趣横生的对话中,充满了学生的智慧,饱含着学生的认知,一段集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表达的训练于一身的综合训练就在这样生活化的情景对话中完成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是润物细无声的。同学们,这个

16、案例中的问题巧妙地变身了,你能发现吗?这样的做的好处你能总结出来吗? 答: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进程中,师生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上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注入式”的影响,教师“一言堂”,学生无一人发言,课堂秩序“良好”,但可想而知,它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教师的提问学生时如能注意学生的补偿心理,在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耐心启发引导,给学

17、生再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是问题过难过大,就把难化易,把大化小,引导学生逐一回答,这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为回答出问题而感到心情愉快,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使课堂保持活跃、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阶段性学习测验 六 螳螂捕蝉一课,结尾设疑: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18、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19、。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

20、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相信你一定很快能找到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的设问,而这些设问产生的背后,是教师要把学生引向何方的思考。请你认真思考一下,这样的设问,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答: 1. 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教师、学生共同来表演,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不能让学生简单地从属于教师。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提问给学生以外部刺激,防止了注意力的分散,并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反应,然后归纳整理并做出回答,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实践证明,通过

21、提问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所学知识比由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信息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得多。2.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外界的刺激,它对于接受外界刺激、同化外界刺激进行信息处理的学习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为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称赞和自尊心的满足。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平时多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这样

22、,提问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知道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20 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课堂提问与引导期末纸考模拟试题 一、案例分析(100 分)教学设计 课 题 16.雷雨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熟练掌握 5 个生字及新词,正确书写新字。(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重点)3.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难点)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3、: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 课,齐读课题16.雷雨 教师: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介绍了雷雨前、中、后的景色变化,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词语,并圈画了有关雷雨前、中、后描写景物的词语,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读。(1)投影出示:乌云 叶子 蝉 大风 树枝 蜘蛛 师:读到这些词语,我们想到了上节课哪幅画面? (ppt 出示:雷雨前)板书:雷雨前 (2)继续开 投影出示:闪电 雷 树 房子 雷雨 师:你又想到了哪幅画面? (ppt 出示:雷雨中 )贴板书:雷雨中 (3)出示:雨后彩虹图 师:这幅图是(雷雨后),一看到雷雨后的画面,你能够想到书中的哪些景 物呢?学生回答。(教师:可以,还

24、有吗?)2.小结:你们真了不起,不但能够借助景物回想画面,还能通过画面想到具体的景物。(学生读全文)【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学生初步感知文意,认识新字字形、字音,在第二课时首先抓住词语进行梳理回顾,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从大语境入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研读课文,多元感悟:1. 雷雨前景色变化:过渡:那作者又是怎样将雷雨前、中、后这三幅精彩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首先就让我们先走进雷雨前这一部分。(1)范读:认真听老师朗读1-3 自然段,边听边思考雷雨前的景象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并简单说说理由。闷(板书:闷)*追问:你从哪儿体会到的,读

25、读那句话?学生读句子。*追问:那你能说说哪个词语最能让你感受到闷吗? 预设:压(顺势处理“压”)黑(板书:黑)*追问:那你能说说哪个词语最能让你感受到黑吗? 预设:黑沉沉、满天 *评价:你能抓住书中的关键词语进行体会,很不错!就这句话你还有别的感受吗? 怕(板书:怕)*追问: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怕的呢? 预设 1:黑沉沉 评价:天色黑的让人害怕!就这句话,你还有什么感受? 预设 2:满天 评价:乌云密布,真恐怖!就这句话,你还有什么感受? 预设 3:压 出示图片:你们看,满天的乌云压下来,跟老师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我们感到(闷、怕.)。你看,一个“压”字准确生动地写出了雨前的可怕(黑暗、闷.)。

26、*谁能来读读。(找 2 个)*评价:黑暗笼罩着大地,真可怕!(雨前可真闷啊!)乱(板书:乱)追问: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预设:大风 追问:就这个自然段,还有哪个词语也能看出风大?(乱摆)评价:真是够大的、够乱的!连蜘蛛都怎么样,快来读读? 追问:这句话,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垂 逃 教师:仔细观察,“垂”到底是怎样地落下来啊?(教师给手势)直直地 评价:你看,一个“垂”,一个“逃”,多么形象地写出了蜘蛛逃跑时慌乱的样子啊! 教师: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2 人)评价:蜘蛛都吓得逃跑了,那样子可真有趣!真够慌乱的! 你还有什么感受?(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评价:是啊,不但响、亮,而且是越来越

27、响,越来越亮。你来读读。你还有什么感受? 安静(板书:静)追问: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预设: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 教师:真静啊!你能来静静地读读吗? (3)小结:在 1-3 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雷雨前景色的变化,有了一些深刻的感受,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吧! 出示图片,教师导读:乌云压下来了,真暗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乌云压下来了,真让人害怕,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雨前没有一点儿声音,谁来静静地读读这句话 一阵大风刮来,真乱啊,请你读出此时的乱 闪电和雷声也有变化了,快读出有什么变化 师生配合读:让我们师生配合着把雨前的景象展现出来吧!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 2-3 自然

28、段。女生,可静着呢,预备,开始男生(给手势)读出了雷雨前的乱与怕。(4)小结:在 1-3 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想一想雷雨前的特点,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表达出我们的感受。(板书:想一想 读一读)【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本真感受,以学生的感受为主,顺势引导理解句意,抓住词语体会情境,联系体验加深感悟,读出味道意在表达。2. 雷雨中景色变化:(1)想一想 读一读:教师: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学习文章的4-6 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默读 46 自然段,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想一想:雨中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这种变化。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引导:雷雨中的雨

29、,刚开始是怎么样的?用一个字来说。(大)板书:大 那后来有什么变化呢?用一个字来说。板书:小 刚才是(大),现在是(小)。雨中的雨是由大变小的。追问: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雨大的? 预设 1:越来越大 评价:越来越让我们看到了雨逐渐变大的过程。预设 2:哗哗哗 评价:声音大! 预设 3:看不清了。评价:水汽大! 教师:谁把 4、5 自然段读读,读出雨大的特点。瓢泼大雨倾泻而下,雨真大啊!谁再来读读? 评价:如烟、如雾、如尘,遮挡了眼前的一切! 追问:你又是从哪个词语看出雨小的? 预设:两个“小” 教师: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评价:“渐渐”读得妙,让我感觉到了雨慢慢变小的过程。谁再来读读?评价:我

30、感觉到雷和雨的变化了。(2)读一读:教师:谁能再来读读 4-6 自然段,读出雨由大到小的变化?(找一位同学)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你能不能听出这种变化,一会儿请你来评价! 你能试着背一背吗? 3. 雷雨后景色变化:过渡:雨过天晴,自由朗读 7、8 自然段,看看从雨后景物的描写中,你又感受到什么了?用一个词语来说说。预设 1:亮。教师:可以。还有吗? 预设 2:清新。板书:清新 评价:清爽而新鲜, 你能抓住书中的词语进行体会,很不错! 预设 3:美 板书:美 追问:你从哪感受到的? 出示彩虹图:观察图片,读一读这句话,“挂”在这句话中应选哪种解释呢?(A) 出示:A. 悬(xun)在高处。B. 惦(

31、din)记。C. 登(dng)记。D. 量词。教师:一个“挂”字让我们看到彩虹悬挂在高高的天空中。你看,这条彩虹就像( ),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追问:你还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语来说说。预设 4:快乐或欢快 板书:快乐 【设计意图】教给方法的同时,体验自主运用方法学习,并在随文中解字,达成识字教学的真效应。4.总结:刚刚我们感受了雷雨前的变化,又发现了雷雨中,雨由大到小的变化,现在,你发现雨后和雨前的变化了吗?(边说边板书箭头!)(出示表格)雷雨前的天(黑),雷雨后呢?(亮)雷雨前的空气(闷),雷雨后呢?(清新)雷雨前的动物(乱),雷雨后呢?(快乐)雷雨前 雷雨后 天 黑

32、亮 空气 闷 清新 小动物 乱 快乐 . . . PPT出示:景物 感受 教师: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这种变化吧! 学生分组读:前 3 组读 1-3 自然段,1 个同学背诵 46 自然段,后 3 组读 7-8 自然段(配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按序表达,对比,感受自然现象变化的过程,也达成语言表达感悟的理解,并以读促悟促语言的积累。三、迁移表达,整体提升:1.依次出示描写景物的词语:这些是雨前的景物;这些是雨中的景物;这些是雨后的景物。2讲一讲:前面,我们用想一想,读一读的方法学习了课文,现在提个更高的要求,请你结合这些提示,讲一讲雨

33、前、雨中、雨后景色的变化?(板书:讲一讲)学生自己练习;找一个同学讲一讲。3.根据提示,全班试着背一背课文。出示课后第三题:快来读读这道题。(1)你想说什么雨?(找两个同学说 。)(2)想一想:怎么才能说清楚呢? (3)说方法:指板书:我们可以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说;教师:还可以怎么说? 出示 PPT 雨前、雨中、雨后的景物词语:我们还可以抓住不同景物来说;教师:留个作业,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雨,将当时的情景讲给家长听。【设计意图】达成延展与创新,运用获得的知识,以自我的视角做个性表达。四、写字指导:1. 出示生字:学习了课文,我们再来看要学习的字。2.按结构分类:(独体字、上下结构得字,

34、第一课时完成)3.学写上下结构的字:雷、黑、户 教“雷、黑” 半包围结构的字:压、迎 (压:先写外再写里,迎:先写里再写外,关注笔顺)【设计意图】夯实写字教学,以归类写字促思维品质的不断提升,并抓住难点进行指导。五、课外阅读作业推荐:最后,老师推荐给大家一篇文章,初冬,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感受一下初冬早晨景色的变化。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一下七彩下雨天这本绘本,感受一下雨天的色彩! 1. 文章:初冬雾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人们正在园子里忙着收白菜

35、。雾慢慢地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远处的塔、小山都望得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也看得清了。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2. 绘本七彩下雨天板书:作业:1.本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练习:完成课后第三题:找出想说什么雨? 方法: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说 抓住不同景物来说 3.拓展:阅读文章初冬,寻读绘本七彩下雨天【设计意图】作业分三层次,达成对文本的积累,对方法的运用,并拓展阅读,厚读感悟,加深对自然变化有序、对比的文字感悟,也在互文阅读间,让“读”达成多语境的真效应。认真阅读课文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熟悉课文内

36、容,细读雷雨教学设计,完成以下问题:1. 认真研读教学设计,写出课例中哪些问题设计得好?为什么?(25 分) 2. 请找到课例中值得学习的教学策略(至少2 个),举例说明(25 分)3. 如果您讲这篇课文,您想设计哪些问题?写出设计意图(25 分)4.结合雷雨课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您对课堂提问与引导的理解(25 分)附课文雷雨附:元宇宙 (新兴概念、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元宇宙(Metaverse)是整合了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通过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本质上是

37、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 关于“元宇

38、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2021 年 12 月,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 年度热词 ;12 月 6 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12 月 8 日,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所谓“元宇宙”,英文叫做 Metaverse 是一个虚拟时空间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R), 虚拟现实(VR) 和互联网(Internet)所组成。元宇宙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元宇宙是未来的虚拟世界(现在还不存在)。 元宇宙是一个 29 年前就被

39、提出的概念,但是随着近几年吸纳了日臻成熟的 AI、游戏引擎、AR/VR、区块链等技术成果后,在 A 股市场上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元宇宙概念股)。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元宇宙市场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但是在目前,“元宇宙”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我们需要仔细分辨,不建议盲目炒作。所以从现实来看,个人觉得,元宇宙是为了探索人类中短期的出路。我们不必纠结于元宇宙的具体概念,只需要明白,他是为了人类在大规模的传染病,战争,地外小行星冲击,剧烈气候变化的时候,能够在元宇宙里继续生活、工作、娱乐。当然,和所有新技术一样,元宇宙也逃不过“加德纳技术成熟度曲线”,现在应该还在爬升阶段,需要的是每一层发力。同时我还观察到一个很要命的现象,现实的流动性越差,这种“空气”项目就越火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