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标准分享网.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107822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标准分享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标准分享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标准分享网.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 C S 4 3 . 0 2 0 T 4 7屠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8 3 8 6 -2 0 0 5代替G B / T 1 8 3 8 6 -2 0 0 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s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a n d r a n g e -T e s t p r o c e d u r e s( I S O 8 7 1 4 : 2 0 0 2 E l e c t r i c r o a d v e h i c l e s -R e f

2、e r e n c e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a n d r a n g e -T e s t p r o c e d u r e s f o r p a s s e n g e r c a r s a n d l i g h t c o mm e r c i a l v e h i c l e s , MO D )2 0 0 5 - 0 7 - 1 3 发布2 0 0 6 - 0 2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 B/ T 1 8 3 8 6 -2 0 0 5目次目 i

3、l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1 范 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1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1 4 续驶里程和能量消 耗率的 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 . . 2 4 . 1 总则 , , , , , , , , , 2 4 . 2 测量参数、 单位和准确度, , . , . . . . . . . 2 4 . 3 试验条件 , , , , . . . . . . . . . . 2 4 . 3 . 1 车辆条件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24 . 3 .

5、2 环境温度条件 , , . 2 4 . 4 试验程序 , , , 2 4 . 4 . 1 总则 , 24 . 4 . 2公差, , , . 24 . 4 . 3 结束试验循环的标准 。 , , , , , , , . . . . . . 卜 , , , . 3 4 . 4 . 4 动 力蓄电池的初次充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

6、4 . 5 续驶里程试验 . . . , 二3 4 . 4 . 6 动力蓄电池充电和能量测量 , , . . . . , . . , 二, , . . . . . . . . 4 4 . 4 . 7 能量消耗率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附 录A ( 规 范 性附 录 )试验 用 行 驶 工 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 I S O 8 7 1 4 : 2 0 0 2 章条编号的对照表

7、, 9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 I S O 8 7 1 4 : 2 0 0 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1 GB / T 1 8 3 8 6 -2 0 0 5月 q音本标准修改采用 I S O 8 7 1 4 ; 2 0 0 2 电动道路车辆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B ( 英文版) 。标准格式按照G B / T工 . 1 -2 0 0 0 的要求进行编 写, 在附录B中给出了 本标准章条号与I S O 8 7 1 4 : 2 0 0 2 章条编 号的 对照一览表考虑到我国电动汽车开发的实际情况, 在采用I S O 8 7 1 4 1 2 0 0 2时,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

8、做了一些修 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人正文, 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 C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代替G B / T 1 8 3 8 6 -2 0 0 1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 B / T 1 8 3 8 6 -2 0 0 1 的主要差异:将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修改, 由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3 5 0 0 k g的电力驱动的电动 汽车修改为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由于适用范围扩大, 为适应 3 5 0 0k g以上的纯电动车辆的要求, 标准 的部分内容作了相应的修改。标准的编排顺序作了一些调整, 如: 将上一版中 A

9、2 . 3的内容调整到正文 4 . 4 . 2 a本标准中工况法适用于 M N , 类车; 等速法分为M N 类车采用( 6 0 士2 ) k m/ h等速试验和 M N , 类车以外车辆采用( 4 0 士2 ) k m/ h 等速试验两种, 将上一版等速法( 4 . 4 . 4 . 3 ) 按车辆类别不同进 行了细化。同时, 删除了上一版中“ 按照制造厂要求选择试验速度进行试验” 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 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0、赵静炜、 孙惠、 陈全世。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 0 0 1 年,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GB / T 1 8 3 8 6 -2 0 0 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电动正三轮摩托车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 T 1 7 8 8 3

11、 0 . 2 S级和0 . 5 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G B / T 1 7 8 8 3 -1 9 9 9 , e q v I E C 6 0 6 7 8 :1 9 9 2 )G B 1 8 3 5 2 . 1 轻型汽车污染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工 )G B / T 1 8 3 8 5 -2 0 0 5 .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I S O 8 7 1 5 : 2 0 0 1 , MO D )GB / T 1 9 5 9 6 -2 0 0 4 电动汽车术语( I S O 8 7 1 3 : 2 0 0 2 , N E Q)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电 动汽车整

12、车整备质f c o m p l e t e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k e r b m a s s包括车载 储能装置在内的整车整备质量 仁 G B / T 1 9 5 9 6 -2 0 0 4 , 3 . 1 . 3 . 4 . 1 定义 。3 . 2电动汽车试验质f t e s t ma s s o f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电动汽车整车整备质量与 一试验所需附加质量的和仁 G B / T 1 9 5 9 6 -2 0 0 4 , 3 . 1 . 3 . 4 . 2 定义 。附加质量分别为:a ) 如 果最大允许装载质量

13、小于或等于1 8 0 k g , 该质量为最大允 许装载质量;h ) 如果最大允 许装载质量大于1 8 0 k g , 但小 于3 6 0 k g , 该质量为1 8 0 k g ;c ) 如果最大允 许装载质量大于3 6 0 k g , 该质量为最大允许装载质量的一半。注: 最大允许装载质量包括驾驶员质量3 . 3能f消耗率 r e f e r e n c e 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o n电动汽车经过规定的试验循环后对动力蓄电池重新充电至试验前的容量, 从电网上得到的电能除 以行驶里程所得的值, 单位为W h / k m G B / T 1 9 5 9 6

14、 -2 0 0 4 , 3 . 1 . 3 . 1 . 4 定义 。3 . 4续 驶里程 r a n g e电动汽车在动力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下, 以一定的行驶工况, 能连续行驶的最大距离, 单位为 k m G B / T 1 9 5 9 6 -2 0 0 4 , 3 . 1 . 3 . 1 . 3 定义J GB / T 1 8 3 8 6 -2 0 0 5续驶里程和能t消耗率的试验方法4 . 1 总则以下方法描述了用k m表示的续驶里程和用 Wh / k m表示的从电网上得到的能量消耗率的试验方法 。 4 . 2 测.参数、 单位和准确度表 1 规定了试验测量的参数、 单位和准确度。表 1 测

15、f参数、 单位和准确度的要求测量参数单位准 确 度分 辨 率时 间S士0 . 10 . 1距 离m士 0 . 1 %1温 度士 1速 度k m/ h士 1 %0 . 2质 量k g士 0 . 5 %I能 量W b0 . 2 s ( 根据G B / T 1 7 8 8 3 )0 . 2 5 ( 根据 G B / T 1 7 8 8 3 )4 . 3试验条件4 . 3 . 1 车辆条件试验车辆应依据每项试验的技术要求加载。在环境温度下, 试验( 在环形跑道上或在底盘测功机上) 车辆轮胎气压应符合车辆制造厂的规定。机械运动部件用润滑油猫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车上的照明、 信号装置以及辅助设备应该关闭

16、, 除非试验和车辆白天运行对这些装置有要求。除驱动用途外, 所有的储能系统应充到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值( 电能、 液压、 气压等) 。试验驾驶员应按车辆制造厂推荐的操作程序使动力蓄电池在正常运行温度下工作。试验前, 试验车辆应至少用安装在试验车辆上的动力蓄电池行驶3 0 0 km.4 . 3 . 2 环境温度条件在( 5 3 2 ) 环境温度下进行室外试验。在( 2 0 3 0 ) 室温下进行室内试验。4 . 4 试验程序4 . 4 . , 总则确定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应该使用相同的试验程序, 试验程序包括以下4个步骤:a ) 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初次充电( 见 4 . 4 . 4 ) . 测量来 自

17、电网的能量;b ) 进行工况或等速条件下的续驶里程试验( 见4 . 4 . 5 ) ;c ) 试验后再次为动力蓄电池充电, 测量来自电网的能量( 见 4 . 4 . 6 ) ;d ) 计算能量消耗率( 见 4 . 4 . 7 ) .在每两个步骤执行之间, 如果车辆需要移动, 不允许使用车上的动力将车辆移动到下一个试验地点 ( 不允许使用制动能量回收) ,落 . 4 . 2公 差试验循环上的速度公差和时间公差应该满足图1给出的公差和基准曲线的要求。G B/ T 1 8 3 8 6 -2 0 0 5勺写月、侧侧时 间 /5图中:I 基准曲线;2 速度公差, 单位为千米每小时( k m / h )

18、;3 时间公差, 单位为秒( s )图 1 基准曲线和公差图 1中的每一个点给出的速度公差为士2 k m / h , 时间公差为士1 s e在每个行驶循环中, 允许存在超出这些公差范围, 总时间应不超过 4 s e在试验报告中应注明超出公差的总时间。 4 . 4 . 3 结束试验循环的标准当车载仪器给出驾驶员停车指示时, 应停止试验; 或进行4 . 4 . 5 . 2规定的工况试验循环, 在车速小于等于 7 0 k m/ h时, 不能满足4 . 4 . 2 所规定的公差要求时, 应停止试验; 在车速大于 7 0 k m/ h时, 将加速踏板踩到底, 允许超出4 . 4 . 2规定的公差范围,

19、但要满足4 . 4 . 2 的相应要求。进行 4 . 4 . 5 . 3规定的等速试验时, 当车辆 的行驶速度达不到 5 4 k m/ h ( M N ; 类车) 或3 6 k m / h ( M N , 类以 外的纯电动汽车) 时停止试验。4 . 4 . 4 动力蓄电池的初次充电 4 . 4 . 4 . 1 总则除非车辆制造厂或动力蓄电池制造厂有其他的规定, 动力蓄电池的初次充电可以按照下面规定进行 。动力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指接收车辆以后的动力蓄电池的第一次充电。如果所规定的几个试验或测 量连续进行, 第一次充电可认为是初次充电。动力蓄电池的充电按 4 . 4 . 4 . 2 和 4 . 4

20、. 4 . 3 的规定进行。 4 . 4 . 4 . 2 动力蓄电池的放电首先, 试验车辆以3 0分钟最高车速的7 0 %士5 %的稳定车速( 在环形跑道或测功机上) 行驶, 使车 辆的动力蓄电池放电。放电在下列条件下结束:车速不能达到 3 0分钟最高车速的6 5 %时, 或车辆制造厂安装在车上的仪器提醒驾驶员将车辆停止时。 4 . 4 . 4 . 3 动力蓄电池的充电车辆按照 G B / T 1 8 3 8 5规定的充电程序为动力蓄电池充电, 使蓄电池达到全充满。 4 . 4 . 5 续驶里程试验在动力蓄电池充电结束时记录该时刻。在此之后4h 之内开始按照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 4 . 4

21、 . 5 . 1 车辆道路负荷的设定在进行试验前, 底盘测功机应该按照GB 1 8 3 5 2 . 1中的规定设定车辆道路负荷, 并在底盘测功机上模拟 。G B/ T 1 8 3 8 6 -2 0 0 54 . 4 . 5 . 2工况 法( 适用于 MN,类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附录 A规定的工况循环试验。直到达到4 . 4 . 3 规定的结束标准时停车除非有其他的规定, 工况试验循环期间的停车不允许超过 3 次( 工况循环外停车) , 总的停车时间累计不超过 1 5 m i n a在工况试验循环结束时, 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 D. 用 k m来表示, 测量值按四舍五人圆整到整数, 该距离即

22、为工况法测量的续驶里程。同时记录用小时( h ) 和分钟( m i n ) 表示的所用时间。应该在报告中给出工况试验循环期间车辆所达到的最高车速、 平均车速和行驶时间( h和 m i n ) , 4 . 4 . 5 . 3 等速法4 . 4 . 5 . 3 . 1 适用于M N 类车的等速法试验条件应符合 G B / T 1 8 3 8 5 -2 0 0 5中 4 . 1 , 4 . 2 和 4 . 3的规定。在道路上进行( 6 0 士2 ) k m/ h的等速试验。试验过程中允许停车两次, 每次停车时间不允许超过 2 mi n , 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达到 4 . 4 . 3规定的要求时停止试验

23、。记录试验期间试验车辆的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试验结束后, 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 D, 用 k m 来表示, 测量值按四舍五人圆整到整数, 该距离即为等速法测量的续驶里程。同时记录用小时( h ) 和分钟( m i n ) 表示的所用时间。 4 . 4 . 5 , 3 . 2 适用于MN, 类以外的纯电动汽车的等速法试验条件应符合 G B / T 1 8 3 8 5 -2 0 0 5中 4 . 1 , 4 . 2和 4 . 3的规定。在道路上进行( 4 。 士2 ) k m/ h的 等速试验。试验过程中允许停车两次, 每次停车时间不允许超过 2 m i n , 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达到 4 . 4

24、 . 3规定的停车要求时停止试验记录试验期间试验车辆的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试验结束后, 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 D, 用 k m来表示, 测量值按四舍五人圆整到整数, 该距离即为等速法测量的续驶里程。同时记录用小时( h ) 和分 钟( mi n ) 表示的所用时间。4 . 4 . 6 动力蓄电池充电和能fMf完成4 . 4 . 5 . 2 或 4 . 4 . 5 . 3 规定的试验后, 在 2h之内将车辆与电网连接, 按照G B / T 1 8 3 8 5 规定的充电规程为车辆的动力蓄电池充满电。在电网与车辆充电器之间连接能量测量装置, 在充电期间测量 来自电网的用 Wh表示的能量 E.注:

25、 如果电网断电, 其断开的时间应该根据停电时间, 适当延长相应时间。车辆制造厂和认证试验室的技术服务部门应该探讨充电的有效性 4 . 4 . 7 能f消耗率的计算应该使用下式计算能量消耗率 C, 用 Wh / k m表示, 并圆整到整数:式 中: E 充电期间来自电网的能量, 单位为瓦时( Wh ) ;D 试验期间行驶的总距离即续驶里程, 单位为千米( k m) GB / T 1 8 3 8 6 -2 0 0 5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用行驶工况A . 1 范围本附录描述了试验循环, 并且给出了工况试验所采用的基准曲线。A . 2 试验循环A. 2 . 1 总则试验循环由 4 个市区循环和

26、1个市郊循环程序组成, 理论试验距离为 1 1 . 0 2 2 k m, 时间为 1 9 min 4 0 s 。另外, 允许只采用市区循环进行试验。所采用的试验循环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图A. 1 给出了 试验循环的组成。1 2 0,忿0008,l乏巨召、侧润0书 盆 一上一一拼 让一J二一一 4 - 一 上一-0 2 0 0 4 0 0 6 0 0 B o o 1 0 0 0 1 2 0 0时间 / 5图 中 : 一 一市 区循 环 ; - 市 郊 循 环 ; 一 基本的市区循环图 A. 1 试 验循环的组成说明: 该试验循环与 G B 1 8 3 5 2 . 1中规定的试验循环一致。 A.

27、2 . 2市区循环市区循环( 见图 A . 1 ) 由图 A . 2显示的和表 A . 1 中给出的4个基本的市区循环组成。 曰/i4 、曰 同曰日口 可曰M曰8阴叮曰 厂万可口四曰曰 可网口同曰曰旧3丁曰口17田图田口丁田2旧下6曰下同叮田 口门丙国门曰丙10曰曰网18snUS 4连占3(弓七艺、侧侧30肠2015102 0 4 0 6 0 8 0 1 0 0 1 2 0 1 4 0 1 6 0 1 8 0 2 0 0时 间 / 5注: 图中序号为表A. 1中给出的运转次序号。图 A . 2 基本市区循环GB / T 1 8 3 8 6 -2 0 0 5表 A . 1 基本市区循环运转次序操

28、作状态工 况 序 号加速度/ ( m / s 0 )速度/ ( k m / h )操作时间/s工况时问/s累计时间/ s1停车10 . 0 001 11 11 12加 速21 . 0 40 1 5441 53等 速30 . 0 01 5882 34减速4- 0. 831 5- 0552 85停 车50 . 0 002 12 14 96加 速 60. 6 90- - 1 56 1 25 56 10. 7 91 5 - 3 267加 速8等 速70 . 0 03 22 42 48 59减 速8一 0. 8 13 2 - 01 11 19 6土 0停车90 , 0 00212 11 1 71 1加

29、速1 00. 6 90 1 562 61 2 31 3 40 . 5 11 5 - 3 51 11 2加 速1 4 30 . 4 63 5 5 091 3加 速1 4等 速1 10 , 0 05 01 21 21 5 51 5减 速1 2一 0. 525 0 - 3 5881 6 31 6等 速1 30 . 0 03 51 51 51 7 81 7减 速1 4一 0. 9 73 5 - 01 01 01 8 81 8停 车1 50 . 0 00771 9 5工 况 统 计单 位数 值百分比/ %停车s6 03 0 . 7 7加 速S4 22 1 . 5 4等 速s5 93 0 . 2 6减 速

30、s3 41 7 . 4 4总时间s1 9 51 0 0 . 0 0平均车速k m/ h1 8 . 7 7一个基本城市循环的工作时间s1 9 5一个城市循环的工作时间S7 8 0一个基本城市循环的理论行驶距离n11 01 7一个城市循环的理论行驶距离n 14 0 6 7A. 2 . 3市郊循环市郊循环由图A . 3显示和表 A. 2给出的一个市郊工况组成。GB / T 1 8 3 8 6 -2 0 0 5_ 一 :/ ,i s11/ 2 L5 ,67尹口t o口 16叮 门 队 .门 门 尸 一 7门 冈 口了9 3/1 71界V一19六引onU 20R111洲、三、侧脚1 0 0 1 5 0

31、2 0 0 2 5 0 3 0 035 0 4 00时 间 /5注 1 :图中数字为运转次序。注 2 :当车辆不能满足这个曲线要求时, 所采用的循环应满足 4 . 4 . 2 中列出的规定。图 A . 3 市郊循环表 A. 2市郊循环运 转 次 序操 作 状 态工况序号加速度/ ( m/ s , )速度/ ( k m/ h )操作时间/s工况时间/s累计时间/s1停 车10 . 0 002 02 02 02加 速20 . 6 90 1 564 12 63加 速0 . 5 11 5 3 51 13 70 . 4 23 5 - 5 01 04 74加 速0 . 4 05 0 - 7 01 46 1

32、5加 速6等 速30 . 0 07 05 05 01 1 17减 速4- 0 . 6 97 0 5 0881 1 98等 速50 . 0 05 06 96 91 8 89加 速60 . 4 35 0 - -7 01 31 32 011 0等 速70 . 0 07 05 05 02 5 11 1加 速80 . 2 47 0- 1 0 03 53 52 861 2等 速90 . 0 01 0 03 03 03 1 61 3加 速1 00 . 2 81 0 0 - 1 2 02 02 03 361 4等 速1 10 . 0 01 2 01 01 03 4 61 5减 速1 2一 0 . 6 91 2

33、 0 8 01 63 43 6 2一 1 . 0 48 0 - 5 083 7 01 6减 速一 1 . 3 95 0 - 01 03 8 01 7减 速1 8停 车1 30. 0 002 02 04 0 0工 况 统 计单 位数值百分比/ %停 车S4 01 0 . 0 0加 速s1 0 92 7 . 2 5等 速S2 0 95 2 . 2 G B/ T 1 8 3 8 6 -2 0 0 5表 A. 2( 续)工 况 统 计单位数 值百分比/ %减 速s4 21 0 . 5 0总 时 间S4 0 01 00 . 0 0平 均 车 速k m/ h6 2 . 6 0工作时间S4 0 0理论行驶距

34、离m6 9 5 6整个循环的平均速度k m/ h3 3 . 6A. 2 . 4理议如果车辆使用带有几个挡位的手动变速器, 试验驾驶员应该选择最好的与参考曲线相配合的挡位。如果试验驾驶员能够选择车辆上的几种运行模式( 运动型、 舒适型、 经济型等) , 那么应该寻找最好的与参考曲线相配合的挡位( 见图A . 1 和图1 ) ,GB/ T 1 8 3 8 6 -2 0 0 5附录B( 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童条编号与I S O 8 7 1 4 : 2 0 0 2 章条编号的对照表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编号1 - 31 - - - 34474 . 1 - 4 . 37 . 1 - 7 . 34

35、 . 3 . 1 - 4 . 3 . 27 . 3 . 1 - 7 . 3 . 24. 47 . 44 . 4 .17 . 4. 14 . 4 . 254 . 4 . 3C. 24 . 4 . 47 . 4 . 24. 4 . 4 . 1 - 4 . 4 . 4 . 37 . 4 . 2 . 1 - 7 . 4 . 2 . 34 . 4 . 5 , 4 . 4 . 5 . 1 , 4 . 4 . 5 . 27 . 4 . 34 . 4 . 5 . 34 . 4 . 67 . 4 . 44 . 4 . 77 . 4 . 5附 录 A附 录 A附 录 B附 录 C附 录 B附 录 CG B/ T

36、1 8 3 8 6 -2 0 0 5附录C( 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 I S O 8 7 1 4: 2 0 0 2的技术性 差异及其原因本 标 准 的章 条 编 号技 术 性 差 异原因1将 I S O 8 7 1 4“ 适用 于最 大设计 总质 量不超 过3 5 0 0 k g , 最高车速大于等于 7 0 k m/ h的纯电动汽 车 ” 修改为“ 适用干纯电动汽车, 正三轮电动摩托车 可参照执行 ”为了满足我国纯电动客车产品对标准的需求, 提高标准的适用性2( 1 )删除了I S O 8 7 1 4 第 2 章中的I S O 1 1 7 6 ; 1 9 9 0 ;IS O 1 0 5 Z 1

37、 : 1 9 9 2 ; E ( ER 8 3 ; C F R 4 0 ; T RI A S 53 - 1 9 96( 2 ) 增加了G B 1 8 3 5 2 . 1 -2 0 0 1( 1 )本标准涉及I S O 1 1 7 6的内容直接采用, 而不引 用; I S O 1 0 5 2 1 修改为GB 1 8 3 5 2 . 1 ;C F R 4 0 ; T RI A S 5 - 3 -1 9 9 6为选择内容, 不适用于 我国, 删除, E C E R8 3的内容直接采用4增加了4 . 4 . 5 . 3等速法的要求, 对应 4 . 4 . 5 . 3内容在 4 . 4 . 3中加入适当的要求为试验方便及客车的要求附 录删除了I S O 8 7 1 4附录 B和附录C, 本标准新增加附录 B和附录CI S O 8 7 1 4的附录 B和附录C为选择内容, 不适用我 国 。按G B / T 1 . 1要求新增附录B和附录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车辆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