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林外史》读后感6篇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儒林外史》读后感6篇优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儒林外史读后感6篇儒林外史读后感1 看了百分之四十,觉得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了,因为故事再也变不出什么花来了。 感悟有以下几点: 被人轻视和瞧不起的时候应当感到快乐,而不是生气,因为只有自己才最明白自己的实力,等到自己证明实力的时候,狠狠的打脸的感觉岂不是更好! 同时恒久不要小看一个人,尤其不要以貌取人,以这个人目前的境遇来推断这个人,因为人胜利往往是须要时运,眼前的人若是时运到了说不定就一步登天了。 生气是最没有意义的心情,因为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很多人这一生,要么为名所累,要么为利所累,为了名利活的卑微并且低三下四,追求名利难免得为权力低头,还不如做个世外高人来活得平和。幸而生在这个多
2、元化的社会,想实现人生志向的目标有千万条,若是生在古代只有求八股文这一条路,岂不是就给憋死了。 假如只有两种选择, 伪君子或是真小人,还是做个真小人比较实在,好歹落个轻松自由。当个伪君子,全身都是伪装,始终做不得自己,那做人就少了很多乐趣。 人是困难而又多样性的,不要因为一件事情就对一个人盖棺定论。孝子有可能是衣冠禽兽,乞丐有可能是世外高人,侠客也有可能是个汪,洋大盗。 儒林外史读后感2 断断续续看完儒林外史,想是功力尚浅,不足以看透作者之思,只随文中描绘而爱、恶、敬、厌一番,作者十几年功夫,精雕细琢,渐渐读来除恨透科举制度外,还呈现了世人百态。 全文开头起得妙,“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
3、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一段话道尽官场沉浮,笔下有着自身对功名的怨恨后变成释然。以王冕为首,将心中美妙愿望寄之,奇人开篇,结尾亦讲解并描述了另外几位奇人异事。 前半部分,讲解并描述读书人士,假风流,装清高,自诩贤士,作者更有几句讽刺夹杂。中间思路渐开,有世人道“痴傻”的杜少卿,亦有不为名利所动的庄征君,令人钦佩的虞博士,郭孝子远涉千里寻父,救人报国反被诬陷的萧云仙,蕙质兰心的沈琼之泰伯祠祭祀等情节。总之,其间小人从中牟利,也有仗义疏财之士,故事慢慢丰满而不拘于作者自身。后半部分,汤总镇的一番智斗,亦有举手赞扬之处,惜有小人在上,汤反到乐
4、得自由,解甲归乡。假装中书而被壮士凤四爷所救的万青云。而后妓院里的描写,灯花惊梦,那梦中的场景想必是天下苦寒而媚富贵的女子念想,作者寥寥几笔勾画出,不过南柯一梦罢了全书从科举考场、战场、风景名胜、宗庙祠堂,旧时南京风貌一一呈现,人物刻画活灵活现,后面祝文将文中人物几字概括。 更有风俗描写,祭祀礼仪,难怪古人语“先礼而后宾”。礼,成为交往之必备,亦成为趋势之徒借以欺世盗名。不拘礼法者,要么是惊奇才,要么便是无知。那么,现如今,礼静默地站在我们中间多久了?德改装换面在地上铺了几层?我感慨的是,儒林外史里交往的首句便是“尊姓大名?”,现如今有多少是干脆请教姓名和经验的呢?多数都是聊得畅快无比之时突兀
5、地问对方姓名。 “君子以果行育德”出自周易,故事起先和结束都是出自坚决的行动,没有起先便不会有结束。 文中有美妙品质之人,像是鲍文卿有情有义。只因自七岁学戏念的是向鼎创建,便向按察司求情,虽其间迂腐,但贵在忠义,不为名利所动。惜其养子因变故,未曾学到分毫。 最可恨的场景之一便是王玉辉家三姑娘殉节时,那句仰天大笑道死得好,这样一句看得我心惊胆颤。虽后面,王玉辉后知后觉失女之痛,也抹不掉那令人憎恶的封建思想。殉节在明绝非罕事,怪只怪当时那可恨的理学教条,把好好的女子逼上绝路思想上的绝路,远远比现实封杀更决绝。 关于其间诗文,我就不随意评论了,只是应了那句“盛于早,衰于早”。 以上是我读文感受,其间
6、制度问题我未能深刻领悟,带给我的只是一些感慨和教训罢了。 儒林外史读后感3 范进中举讲的是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最终考上举人,高兴至疯,最终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悟的故事。非常简洁的故事,但纵观全文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洁。 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最终出头,从他发疯来看足以看出那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痴情一片,像周进哭号着为秀才名分磕头撞板。但他们的痴情并不是为了道德理论上的治国之经,而是纯粹的个人升官发财。还有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中举前萎缩地向老丈人低头称事,中举后便有了老爷大人们的官腔。甚至在为母亲守丧时,在打秋风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而他仅仅是中举,不出两个月,什么房产
7、、田地、金银、奴役,不请自来。范进是千万得中读书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们的荣华为不得中的读书人做榜样,加深科举对他们的毒害。 中举对胡屠户来说,也是好处非凡。对范进中举前要打要骂由着性子来,一旦中举后,因范进发疯让他打范进一巴掌,他却说:(范进)虽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个势利小人的嘴脸清楚的勾画了出来,胡屠户就是那些满脑子也是功名,中了科举余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还有那些乡绅,都在第一时刻忙不迭的为范进送金送银,正是他们为政府传播科举毒推波助澜。跳出范进的故事,作者具体描述了临死伸着两指头,生怕两个灯芯废油的严监生和强抢人猪,用云片糕当药讹
8、诈船家的严贡生兄弟俩作为代表。 综上所述的人物,无一不受科举的毒害。事实上不只这些人。还有举着科举饭碗的名士们,还有科场屡屡落败的如看西湖风景都要挤出几句经典的马二先生之类的人。还有佛门弟子,一听胡屠户为女婿范进母亲做法师,屁滚尿流地立即支配起来。甚至是贾宝玉最最推崇女子亦是如此。鲁小姐受其父影响只认八股文,什么都以八股文马首是瞻,自己终日练习八股,之后正因丈夫对科举毫无爱好,终日长叹。书中充斥着讽刺味,辛辣尖刻,这与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联系。 作者吴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败家子。他后半生非常潦倒,但是旁人几次三番找他参与科举,他都不应。他的书桌下有八股细绳,每根下都有一个臭虫,一个蚊子,就是八
9、股臭文之意。正因贫困无法取暖,他常邀请挚友绕成行走还歌吟啸呼,相与应和,并称其为暖足。这样的背景下,无怪乎书中描述如此地耐人寻味了。 如今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生活的时代很少有人提及科举这类的话,也没有了书中迂腐的现象。但是,我们经常望见家中老人为了让下下代的认凌晨排队报课外班,诸多考生正因中考高考日以继夜读书,有些考上的扔书庆贺,有些考不上的跳楼自杀。没有人为了什么秀才、举人磕头撞板,却有人为硕士、博士不择手段。许多人拿着文凭大吃大喝。不知以后是否还会有一本儒林次史来讽刺这个时代的制度。 儒林外史读后感4 在一篇篇辛辣的讽刺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旧时被科举毒害的明珠暗投的人们对封建顽固礼教的不满、
10、生气的呼喊。 儒林外史,中的周进令我印象很深。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接着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不久,他被生活所迫替一群商人当账房,飘过贡院,触景生情。大半生追求功名利禄却求之不得与所受过的凌辱夹杂着悲愤的心情一下子全部发泄出来,化作一厢老泪纵横,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读到那里,我不禁心感酸楚,周进只是一个代表,世上以前有多少人被封建礼教毒害,又有多少人去钻令人费解的深邃古经而耽搁青春,使得人性荡然无存,尊富鄙贫,社会不得安静!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
11、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lz13)可见他已深陷科举毒害中,不得自拔。这是一种社会深厚的风气。 自此,周进的人生陡然发生了喜剧性改变。假如说从前沉沦落魄受尽冷眼,此后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中举人,中进士,做御史,做学道,一路升到国子监司业。他节节高升的仕途更加显现出世态丑陋,这是对整个士人阶层和市民社会的批判。 周进用钱买来了监生,读一个叫范进的老童生的文章。正因无事可做,便多读了几遍,这才领悟到文章玄机多,改变妙,加上遭受与自己甚是相像,立即产生共鸣。从字里行间也体现出对考场监生的讽刺:他们整个吞枣,漫不经心,不识人才。 其实,从辛辣的讽刺中,我还读到了欣慰的一点
12、,就是已经有人起先意识到危害,并且想要革命去变更现状,这是思想的升华。 儒林外史读后感5 所谓外史,大抵既有一点正史的庄重,也有一点野史的诙谐,是一种综而合之兼肃穆和幽默皆有之的叙述方式。 后人有把吴敬梓与塞万提斯搁在一起品尝,把儒称之为讽刺小说,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同日而语。吴敬梓写的是儒士外史,塞万提斯写的是骑士外史。一中一西,一文一武,而其中内容又都同样的令人啼笑皆非之余,又不免掩卷不语。盖出于其文其事虽读来荒.唐,却又无端亲切,仿佛就在身边发生不久。 荒.唐,就是这个东西,构成了我们世界的离奇性和生活的趣味性。惟其荒.唐,才能于肤浅中有了消遣性,于沉重中有了深刻性。惟其荒.唐,才能于善
13、中见到恶,于悲中看到喜。惟其荒.唐,才能于短暂中体现永恒,于喧嚣中品尝无声。 某种意义上,小说是对真实世界真实生活的某种影印,影印本身就是一种荒.唐的行为。而被影印的原件,亦即世界和生活本身,其荒.唐又甚于被影印件。看上去,对于个体而言,影印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是在于一种展示的效果。设使一件影印品从未得到展示,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会失去什么,受到什么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小说作品,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即意味着某种不行克服的荒.唐性。而恰恰就是这种荒.唐,正是其意义所在。正如世界的荒.唐和生活的荒.唐本身,正是世界与生活的意义所在。 儒林外史叙述的荒.唐是一个群体的荒.唐,从周进与范进的苦痛与疯
14、狂,从伪装斩下人头的张铁臂到炼银的假神仙,从散财如土的杜少卿到建功立业的萧云仙,荒.唐的看上去是那样慎重,慎重的看上去又是那样荒.唐。在荒.唐之间,没有被矫正的荒.唐,只有被抽象到荒.唐得近乎不能被觉察再也正常不过的荒.唐。而也有一种荒.唐令我们不免肃然起敬,杜少卿问其父遗言,杜父说,我活着是我的事,死了是你的事。此话荒.唐而坚硬,坚硬到我们不免为之一振,有想要喝采的愿望。 相较于儒,堂吉诃德叙述的是一个人的荒.唐。然而荒.唐既然是一种生活看法,也是作为疾病的一种,难以避开其传染性。所以桑丘受到感染。其后,当荒.唐得一本正经戏弄堂吉诃德的贵族以骑士之礼戏弄吉诃德时,贵族们也正在与同等量和质的荒
15、.唐戏弄自己,然而他们无从得知自己的荒.唐。而荒.唐的作者曾经在小说中慎重而荒.唐的和主角进行了对话,却遗忘了与荒.唐的贵族探讨关于荒.唐本身。作者的荒.唐,的确未免太荒.唐了。 读完了这本书,吴老先生笔下入木三分地描述了许多沽名钓誉,表里不一,吹牛扯淡,道德败坏的读书人,也有坚持自己,人格独立,性情潇洒的真名士,真豪杰。这些读书人群体总的来讲层次都不算很高,很少接触到高层,这就与许多正儿八紧的史书不同,让我们看到了一般读书人的人生与人品。今人都说人心不古,事实上不管古今都有道德败坏及道德高尚之人,古代有些人之虚伪龌龊不亚于如今。 读下来,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人间百态,读到老先生对那些人的暗讽,
16、更能培育三观,识人更明,也能对各种现象抱有平常心态,自古以来各色人都有,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上演了多数次类似的人间故事。所以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珍惜身边人就好。 其实这本书读下来还有很大的一点收获就是了解了多数的传统习俗,讲了这么多人,而且又有许多生活描述,可以看到大量的民间习俗。吴老先生本是安徽滁州人,晚年又客居南京和扬州,所以能在先生笔下看到不少至今我老家盐城能够看到的习俗,觉得特别好玩,感叹传统的魅力。许多东西具有了仪式,便让我们的记忆和情感有了寄予之处,读了本书,对于古人对礼节的重视,印象深刻,到处充溢了仪式,小到见面前写拜见贴,大到泰伯祠那一段极其繁杂的礼仪。我觉得从中吸取养分,去其不合
17、时宜部分,对我们的待人处事大有裨益。才读一遍,感悟不深,好玩的地方该选段再读,有妙处了再与大家共享。 我们无力以肃穆的看法谛视生活,谛视世界,谛视整个肃穆的人类文明。因为,当我们试图肃穆时,肃穆本身即是一种对肃穆的讽刺,荒.唐的讽刺。正因为这样荒.唐的缘由,促使我们恒久不能摆脱文学,正如我们恒久不能摆脱荒.唐。于是我们努力肃穆,以一种荒.唐的姿态。 儒林外史读后感6 中国的白话长篇小说,自水浒、三国演义等不朽巨著问世以后,在学问分子及市民阶层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小说铺陈历史,演述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成为明清二代普遍的文化现象,小说家的地位因此而得到奠定。但后世作品,除了不多几部能与水浒、三
18、国并驾齐驱外,大多数在反映社会的深度上或在人物的刻划上没有很令人满足的成就。直到清代康、乾时,才出现了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这两部在小说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红楼梦把笔触瞄准封建豪门大院;而儒林外史则把锋芒射向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客观的、写实的,这在中国小说中是不多见的。 带着这样的仰慕之心,趁暑假的空暇,我也起先渐渐品读这本书了。我们以前是从语文课本书中的范进中举起先知道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写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和聊斋志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一起被称为晚清四大讽刺小说。趁这个暑假看了一遍,发觉其难度系数有点大,语言艰涩难度,一些写习俗、礼节的情节离我们实在太远,完全理解
19、不了,而且人物出场又是一个接一个,称呼又让人纷繁芜杂,但还是坚持看完了,略有几分感悟。 儒林外史这本书以明朝为背景,描写了在封建社会末期,在科举制度下生活的一群文人。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写道,“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羡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嘲讽者。”其中有我们最熟识的范进、严监生;有为了而冒名顶替最终招致官司的牛浦,有进了几十年考场,侥幸考中后又出尽洋相的周进,当然,也有才华横溢却仗义疏财、不屑功名利禄的杜少卿,有面临俗世的纷扰却照旧坚持自己的人生境界、闲情逸致的庄绍光等儒生,而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那个曾经孝顺勤奋、奋勉进
20、取,后来却薄情寡义、虚伪的匡超人。 还记得匡超人的首次出场吗?“马二先生送殡回来,照旧到城隍山吃茶。忽见茶拿傍边添了一张小桌子,一个少年坐著拆字。那少年虽则瘦小,却还有些精神;却又怪异,面前摆着字盘笔砚,手里却拿着一本书看”应当说,看完这个篇章,留给我们的镜头还是很美妙的:一个家境贫寒、年少勤奋的读书人通过自己特别刻苦的努力取得了胜利。然而故事精彩就精彩在这里,要是故事就这样完备结束,那我想这本书就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的地位了。 回到家后的匡超人的确根据马二先生的训诲,白日杀猪,卖豆腐,辛勤劳作,晚上便拿个被单,睡在父亲脚跟头侍候父亲。他父亲夜里睡不着,要吐痰,吃茶水,始终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读书陪
21、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真真是一个勤奋上进的寒门书生。当哥哥偷偷买了个鸡子来给他接风时,他却肯定要把鸡肉先盛了一碗送给父母,然后才肯吃。晚上村里失火,累及自家,当匡大只顾着自己上集的一副担子,匡超人却觉得“别的都不打紧”,到是先把父母救了出来。最终被知县李本瑛发觉,感其嘉行,提携他中了秀才。而在当时“无论是考生员,还是靠举人、进士,其中的额度都特别低,都是特别艰难的”。不得不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关系社会,不论是儒林外史中的周学道提携范进,范进提携荀玫,李本瑛提携匡超人,还是现今社会的托关系,找后门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当我们都以为匡超人会
22、青云直上时,事情却出现了转变,李知县被人诬告,可能累及匡超人。在潘保正的举荐下,匡超人带着书子来到杭州投靠潘三爷,从今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几经周折,跟随潘三爷拐卖使女,替人考试,在潘三的教唆下,匡超人渐渐尝到了甜头,不仅生活有了好转,还娶了妻。 然而匡超人的人生高潮还在后面。当拿到潘三的款单,那款单上开着十几款:一、包揽欺隐钱粮若干两;一、私和人命几案;一、短截本县印文及私动硃笔一案;一、假雕印信若干颗;一、拐带人口几案:一、重利剥民,威逼平人身死几案,一、勾串提学衙门,买嘱枪手代考几案;不能细述。1匡超人只觉得魂飕的一声,从顶门出去了。他觉得自己也参加其中,于是他卖了房子,逼妻子回大柳庄乡下,
23、又紧接着匆忙整理行李赶往京城。李给谏爱才心切,匡超人在京城这几个月时间里,不仅支配他参与教习考试,承诺“学生料理,包管贤契可以取中。”还关切他的生活,得知他还未娶妻,便把自己的外甥女嫁与他。停妻再娶本就不应当,更何况古代七出规定“前贫贱而后富贵,不去”,但匡超人转一念道:“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2燕尔新婚,享了几个月的天福后由于教习考取要回本省地方取结,匡超人不得不含泪告别娇妻,回到杭州。面对妻子郑氏忧虑郁闷而死,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劝慰丈人丈母,而是如何把郑氏的坟茔做得好看,与当年不顾家产抢救父母的他形成了显明对比,让人不胜唏嘘。当从景兰江处得知潘三想见他
24、时,他说: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白。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莫非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3至此,匡超人完成了他从勤奋好学、孝顺上进到薄情寡义、虚伪伪善的
25、转变。 当然,这么一篇文学大作,并不是我这么简简洁单的几句话能讲的好的。读到这里,或许大家都在为匡超人感到惋惜。解弢在小说话中评价说:儒林外史,匡超人原本是个好孩子,初遇马纯上,再遇李知县,三遇景兰江,四遇隋、卫二老,五遇景兰江,都是一番训诲,又各各不同,是一顿变厥初,失却原来面目。此墨子所谓染苍则苍,染黄则黄,无人而五变则也。回想起当时匡超人漂泊在外对重病父亲的牵挂,家中在兄长面前的谦卑,侍奉卧床父亲的细心孝顺,读书读到四更鼓的勤奋上进,再看后来红口白牙扯谎停妻再娶的虚伪,船上对冯瑶和牛布衣不着边际的自我吹嘘更是为名得名后的得意,拒绝去监狱看潘三的冷漠,他的转变让人觉得可恨又可怜。或许,若没有鲤鱼跳龙门、光宗耀祖的愿望;若没有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与追求,或许他还是那个在乡下杀猪、买豆腐的单纯匡超人。还记得匡老爹在离世前对他的嘱咐:其次的侥幸进了一个学,将来读读书,会上进一层也不行知,但功名究竟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 读书求名只是追逐功名富贵的渠道,而功名富贵也是儒生们悲剧的诱饵。无论什么时代,名与利的诱惑始终都在,被名与利诱惑直至失去自我的人也始终都在。就犹如我们,努力读书,寒窗数十载,又有多少人真正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学问,更有内涵呢?或许,我们也应当好好学学庄绍光,即使俗世纷扰,也能坚守自我。 关于儒林外史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