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xx套光伏设备项目方案【模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xx套光伏设备项目方案【模板参考】.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年产xx套光伏设备项目方案年产xx套光伏设备项目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总论9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9二、 编制原则9三、 编制依据10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0五、 项目建设背景11六、 结论分析1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3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16一、 硅料行业分析16二、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8三、 硅片行业分析21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25一、 行业需求25二、 行业投资环境分析29三、 提质增效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32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2第四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34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4二、 建设方案36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3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37
2、第五章 产品方案分析39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9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9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9第六章 发展规划42一、 公司发展规划42二、 保障措施43第七章 法人治理4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5二、 董事52三、 高级管理人员57四、 监事59第八章 SWOT分析61一、 优势分析(S)61二、 劣势分析(W)63三、 机会分析(O)63四、 威胁分析(T)65第九章 项目规划进度68一、 项目进度安排6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8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9第十章 节能分析70一、 项目节能概述70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1能耗分析一览表71三、 项目节能措施72四、
3、 节能综合评价73第十一章 组织架构分析74一、 人力资源配置74劳动定员一览表74二、 员工技能培训74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生产77一、 编制依据77二、 防范措施78三、 预期效果评价82第十三章 投资方案分析84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4二、 建设投资估算85建设投资估算表87三、 建设期利息8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7四、 流动资金89流动资金估算表89五、 总投资9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2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93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3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
4、表9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7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9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0五、 偿债能力分析10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2六、 经济评价结论102第十五章 风险评估104一、 项目风险分析104二、 项目风险对策106第十六章 总结评价说明108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11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5建设投资估算表116建设投资估算表11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8流动资金估算表119
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1报告说明当前我国光伏制造产业链完整,各环节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快速扩张阶段。2021年硅料价格短期内攀升较快,较高的行业景气度和旺盛的下游需求或将驱动未来硅料供需仍呈现紧平衡状态;硅片环节市场集中度最高,头部企业通过长单锁定硅料供应,规模优势和议价能力显著;电池片和组件市场竞争激烈,随着龙头企业加速产能布局以及国内外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未来行业集中度和组件出货量仍将持续上行。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3373.0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412.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3%;建设期利息783.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1%
6、;流动资金9177.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6%。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83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9360.24万元,净利润10338.0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41%,财务净现值5448.6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54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受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保护和扶持,适应本地区及临近地区的相关产品日益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各项外部条件齐备,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均有充分保证,有优越的建设条件。,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能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7、的目的。项目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装备先进,成熟可靠,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年产xx套光伏设备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 编制原则1、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应先进、适用、可靠,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2、所选择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可靠,并注意解决好超限设备的制
8、造和运输问题。3、充分依托现有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5、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6、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作出研究结论。三、 编制依据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
9、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8、提出本项目的
10、研究工作结论。五、 项目建设背景我国光伏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各环节产能加速释放,行业集中度均呈上行态势;上游环节议价能力较强,头部企业规模优势突出,中游环节市场竞争激烈,有效驱动了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光伏产品在终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全球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仍有望保持良好的市场需求;同时,光伏制造企业的投融资压力较大,行业整体债务规模持续攀升,财务杠杆水平偏高,但受益于良好的股权融资渠道和经营获现能力,整体偿债压力较为可控。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99.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
11、x套光伏设备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3373.0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412.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3%;建设期利息783.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1%;流动资金9177.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6%。(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3373.0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7381.74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5991.31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
12、):83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9360.2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0338.03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4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54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1686.94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原材料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规模适宜,产品质量可靠,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13、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6000.00约99.00亩1.1总建筑面积120270.721.2基底面积4026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5.502总投资万元43373.052.1建设投资万元33412.422.1.1工程费用万元28811.732.1.2其他费用万元3843.762.1.3预备费万元756.932.2建设期利息万元783.572.3流动资金万元9177.063资金筹措万元43373.053.1自筹资金万元27381.743.
14、2银行贷款万元15991.314营业收入万元83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9360.246利润总额万元13784.047净利润万元10338.038所得税万元3446.019增值税万元2964.2910税金及附加万元355.7211纳税总额万元6766.0212工业增加值万元23182.2513盈亏平衡点万元31686.94产值14回收期年6.5415内部收益率16.4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448.66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硅料行业分析硅料供应系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环节之一,2021年受供需关系及扩产周期等因素影响,现货价格短期内攀升较快,较高的行业景
15、气度和旺盛的下游需求或将驱动未来硅料供需仍呈现紧平衡状态;硅片环节在光伏产业链中市场集中度最高,头部企业规模优势突出、对下游议价能力较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能加速释放,企业多通过长单锁定上游硅料供应,产品逐渐向单晶、大尺寸、薄片化趋势发展,“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显现。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硅料行业相比于其他环节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壁垒高、建设周期和资金回收期长等特点,新增产能的平均投资成本在10亿元/万吨左右,建设投产周期约为1218个月,爬坡期后实现满产则需要更长时间。因此,硅料供应属于光伏产业链的瓶颈环节之一,其产能决定了最终的光伏装机规模。截至2020年末,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约56
16、.3万吨,其中中国多晶硅产能约42.0万吨;2020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约52.5万吨,总需求量约54.3万吨,其中中国多晶硅产量约39.6万吨,总需求量约50.9万吨,占全球的比重分别约为75%和94%,国内仍面临产能不足的局面。随着下游硅片环节扩产进程的加快,2021年以来国内逐渐呈现出硅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光伏级多晶硅现货价格中枢从10美元/千克短期内快速攀升至30美元/千克;随着下半年进入传统装机旺季,硅料价格再度上行,10月份现货价格已突破35美元/千克,达到全年峰值;2021年末,市场上供需双方存在一定的博弈,拉晶环节的开工率有限使得硅料需求下降,现货价格有所回落。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多
17、晶硅生产超过90%的产能被下游企业通过长单锁定,尽管2022年预计将存在新建产能集中释放的情况,或导致短期硅料价格下行,但未来一年内硅料供需仍呈现紧平衡状态,价格中枢或将保持高位。从生产技术及成本来看,改良西门子法是我国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方法,根据CPIA数据,2020年国内采用该方法生产的多晶硅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7%,其工艺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未来技术进步仍将聚焦于现有工艺的改进。此外,硅烷法多晶硅生产技术在业内有着较高关注度,该方法产品以颗粒状多晶硅为主,生产效率高且具备电力成本优势,2019年已有采用硅烷法技术的多晶硅企业实现量产,但受制于杂质问题和易燃、易爆等特点,当前在建、拟建硅料项目
18、的生产技术仍以改良西门子法为主。硅料生产的成本构成较为透明,电力、金属硅和折旧是主要组成部分,合计占总成本的80%左右,目前技术领先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可控制在40元/千克以下,成本管控水平一般的企业则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未来仍需关注硅料行业不同技术发展对生产成本和效率的优化,以及企业新增产能技术路线的选择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硅料行业保持着头部企业较为集中的竞争格局。截至2020年末,硅料产能最大的四家企业分别为通威股份、保利协鑫、大全能源和新特能源,合计约占国内硅料产能份额的75%。上述企业目前均有扩产计划,20202021年多处于建设阶段,产能大规模释放预计集中于2022年。考虑到硅料
19、扩产的投资压力和产业链供给的稳定性,2021年在多晶硅供应出现紧缺、价格短期内快速上涨的情况下,本轮新增产能项目以多晶硅生产企业和下游一体化组件龙头企业合资或参股共建模式为主。截至2021年末,规划建设中的合资项目新增产能超过50万吨,硅料企业有效绑定了下游优质客户、提高了产能消纳的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扩产项目的投资支出压力。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在硅料企业产能的主要分布地区中,云南、新疆、青海、江苏等地能耗强度为一级预警,四川地区能耗强度为二级预警。为保证完成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任务,上述地区的项目审批及建设进度存
20、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行业整体扩产周期或将受到影响。二、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2020 年以来,光伏装机需求的快速释放带动了光伏制造行业收入规模持续攀升,但硅料等原材料价格走高以及终端降本的要求对行业盈利空间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垂直一体化程度高且拥有产业链上游环节的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2020年疫情爆发虽对全球尤其是海外装机需求产生一定短期影响,但受益于国内双碳政策的提出、光伏平价上网以及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推行,光伏行业整体维持较高景气度,当期样本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6.26%,增速亦有所提升;14家样本企业中的9家实现了15%以上的增速,但个别企业受疫情、生产线升级改造、非光伏板块业务剥离等因素
21、影响,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其中,6家合计收入占比达到近75%的头部企业7收入同比增长28.18%,高于样本企业整体增幅,有一定带动作用;受益于新扩产项目投产,上机数控、京运通、隆基股份及爱旭股份当期收入增幅均达到50%以上。2021年前三季度,各样本企业产能均不断扩张,加之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市场需求旺盛,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1.10%,增幅达到近年来高点。盈利能力方面,受2020年以来多晶硅料以及光伏玻璃、胶膜等辅材价格均持续上涨影响,加之光伏发电平价化进程推进,处于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毛利率均值持续下降;虽然在市场容量扩大的带动下,同期净利润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但增速较201
22、9年明显下滑,2021年前三季度个别垂直一体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出现亏损。其中,2020年6家头部企业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7.49%,占比达到84.44%,得益于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及较大的业务规模,头部企业普遍拥有较强的成本和费用控制能力,同时可收到较多政府补贴,净利润表现整体优于行业平均。2021年下半年,随着硅料市场供需矛盾的逐步缓解,硅料价格开始松动,样本企业前三季度毛利率降幅有所收窄,中游企业盈利能力或迎来边际改善。按照产业链不同环节来看,除2018年受多晶向单晶转型以及“531新政”等因素影响外,2019年以来样本企业中硅片板块毛利率均值均超过电池及组件环节平均毛利率,且差距逐年上升;
23、同时,在硅片制造企业2021年业绩预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目前已有多家电池及组件生产企业披露2021年业绩预亏公告,盈利情况分化程度愈加显著。一方面由于组件环节受到上游硅料及光伏辅材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终端电站招标价格整体下降的共同挤压,在硅片价格跟涨时组件价格涨幅有限,毛利率承受了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硅片环节集中度相对更高,同时电池片及组件相对较低的进入壁垒使得上述两个环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造成其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从收入的区域结构来看,由于近年来海外光伏市场需求始终较大,同时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向中国集中,光伏产品出口稳中有增,2020年14家样本企业境外收入合计约占总收入的50%
24、。但较大的海外收入占比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经营状况更易受到国际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政策、政治经济形势、海外疫情以及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较高的海外运输成本及可能面临的国际诉讼等亦将对企业利润水平造成一定侵蚀。光伏行业较高的景气度将继续带动市场对光伏中上游产品需求的提升,光伏制造企业收入增速有望维持;2021年下半年以来成本压力略有缓解,但随着各个环节扩产的进行以及平价上网趋势的延续,产业链降本压力犹存,加之硅料成本下降空间有限,预计未来硅片、电池及组件生产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仍将承压,其中电池片及组件环节承受的压力更大,未来不同环节的盈利能力或将进一步分化,而垂直一体化程度较高、尤其是拥
25、有硅料或硅片产能的企业将具有更大优势。三、 硅片行业分析硅片是生产太阳能晶硅电池的基础材料,多晶硅材料通过铸锭、拉棒技术被加工成多晶硅锭或单晶硅棒,再通过切片技术生产成多晶或单晶硅片。硅片是光伏产业链中集中度最高的环节,绝大部分产能布局在中国。根据CPIA数据,2020年我国硅片产量为161.4GW,占全球总产量的96.2%;全球硅片产能规模前十大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合计产能约为227GW,约占全球总产能的91.7%,合计产量约为155.9GW,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2.9%。近年来,随着扩产进程的加快,行业产量迅速提升,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截至2020年末,硅片产能规模前五家的
26、龙头企业硅片产能、产量均超过10GW,市场集中度由2018年的68.36%逐年升至当年的88.10%,其中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合计产能占全球硅片总产能比重超过55%,呈现出“双寡头”格局。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向好发展,国内硅片厂商的新一轮扩产计划纷至沓来。根据相关企业的公告进展,截至2021年末,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年产能分别超过100GW和70GW,行业总产能有望突破300GW。此外,以硅料为主的原材料成本占硅片生产成本的比重超过70%,为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硅片企业与硅料厂商签订长单的情况较为普遍,自2020年以来,硅片头部企业通过长单协议锁定多晶硅产量合计约200万吨,几乎涵盖了硅料行业的核心产
27、能,履约期限约为15年。但同时,一般生产1GW硅片大约需要2,7003,000吨硅料,且硅片环节产能扩张速度相比硅料环节更快,预计短期内仍存在硅片产能相对过剩的局面,或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而有采购长单协定的企业在保障硅料供应方面更具有优势,龙头企业凭借资金、技术、规模、品牌等综合竞争优势,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强,“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市场集中度仍将维持高位。目前硅片环节产品技术发展趋势较为确定,各家企业在降本增效的驱动下,硅片生产逐步向单晶、大尺寸、薄片化的方向发展。2020年单晶硅片市场占比已超过90%,且目前在建、拟建项目基本均为单晶产品,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但多晶硅片仍将在
28、部分细分市场保持一定需求量。硅片大尺寸化可以提高单片输出功率,薄片化能够减少单片用硅量,有效摊薄单位非硅成本和人工成本。目前市场上主要有M2(156.75mm)、G1(158.75mm)、M6(166mm)、M10(182mm)和G12(210mm)等不同规格的单晶硅片,主流尺寸为M6和G1。根据CPIA数据,M10和G12大尺寸硅片市占率将从2020年的不到5%提升至2021年的50%左右。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等龙头企业均大力推动硅片大尺寸化趋势,截至2021年6月末G12硅片市场渗透率已提升至15%,预计未来大尺寸硅片市场占比将持续提升。此外,目前单晶硅片量产度处于170180m,较早期生产
29、阶段的200m硅片已有明显改进,部分企业已在薄片化方面建立了领先的技术优势,未来仍存在一定的降本空间。硅片环节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和集中度,因此头部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能够将原料端产生的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电池片环节。在2021年硅料采购成本快速上涨的情况下,硅片价格亦呈持续上升态势;2021年末随着硅料价格下降,硅片价格有所回落。整体来看,硅片环节在光伏产业链中的盈利能力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硅片扩产加速的大环境下,头部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原材料采购的稳定性,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和市场份额,有效增强了综合竞争能力。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需求在绿色发展的共识下,2020年以来全球及国内光伏
30、装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考虑到光伏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产业链成本可降空间较大、叠加户用光伏等新能源支持政策的大力推动,“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有望保持良好的市场需求。光伏发电作为产业链的下游,其市场需求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随着能源转型、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世界多国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
31、上。在此背景下,受益于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加之全球能源政策利好,光伏发电量和渗透率迅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逐年攀升。2013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复合增长率为17.99%,同期中国为26.50%,增速更为明显;其中,受2018年“531新政”1和2019年光伏发电平价上网2等政策的影响,国内新增装机规模降幅较大,但2020年在政策利好和新冠疫情的良好管控下,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8.2GW,同比大幅增加60.1%,接近历史高位。截至2020年末,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760.40GW,其中国内为252.88GW,占比由2013年末的13.73%提升至当年末的33.26%,规模优势不断增强。20
32、21年前三季度,新能源领域仍保持良好的景气态势,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555.60万千瓦,同比增幅达到36.68%,期末累计装机容量达2.78亿千瓦。2021年以来,光伏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出台,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1年1月4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光伏特色应用领域大幅拓展。此外,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光伏发电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包括地面电站(集中式)3、分布式光伏4等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分布式以屋顶光伏为主,随着光伏和建
33、筑技术的融合,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5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2020年,大型地面电站占比为67.8%,分布式电站占比为32.2%,其中户用光伏可以占到分布式市场的65%左右,在相关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上述两种应用场景均将实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随着2020年公布的竞价、平价和特高压外送项目的逐步并网,预计大型地面电站的装机容量占比将进一步上升;2021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我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开工,规模约达7,500万千瓦。另一方面,“整县推进”6的实施,体现了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电网企业对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高度重视,将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此外,2021年3月,
34、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有望进一步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因此,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十四五期间国家对于光伏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或持续推进,进一步加大对产业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助力光伏产业加速发展。从能源结构来看,目前火力发电为主是导致电力热力碳排放较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以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火力发电发电量占比有所下降,但仍是最主要的发电方式,2020年火力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比例仍高达59.9%;而光伏发电量占比仅为3.6%。我国由于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更高,2020年为70.7%,光伏发电量占比仅
35、为1.9%,因此改善能源结构的目标更为迫切。从发电成本角度看,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统计,20102020年,在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和技术快速进步驱动下,全球光伏发电加权平均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已从38.1美分/kWh下降至5.7美分/kWh,降幅高达85.0%,成本降幅超过风电、光热发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约15个百分点以上。与此同时,随着光伏发电系统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的持续提升,光伏发电LCOE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亦将推动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时代”,考虑到成本可降空间较大,光伏行业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2022年,国内光伏发电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进入大规模
36、、高比例、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将逐步摆脱补贴依赖、实现市场化发展。根据CPIA的预测,保守情况下2025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90GW,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为13.3%;而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70GW,复合增速为15.7%。在乐观情况下,2025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10GW,复合增速将达到17.9%;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330GW,复合增速将达到20.5%。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增加叠加技术进步,也将推动整个光伏产业链迎来设备投资高峰,且由于全球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主要生产地均在中国,因此国内光伏制造市场规模亦有望进一步扩大。综上所述,在全球碳中和形成共识的背景下,可
37、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而其中我国光伏产业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且在政策引导的驱动下发展更为显著;“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将进入平价上网阶段,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及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叠加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我国光伏行业装机容量有望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亦将对光伏装备市场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二、 行业投资环境分析为保持和提升市场份额,近年来光伏制造企业持续进行大规模扩产,投资支出逐年走高;虽然经营获现能力较强,但仍难以满足较大的资金需求,行业直接融资规模上升,且随着扩产计划的实施,预计未来投融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行业整体资金平衡能力值得关注。近年来,
38、光伏制造企业持续投建大规模扩产或产业链延伸项目,2020年至今13家样本企业公布的投资计划中预计投资总规模8达到3,464.26亿元,约为2020年以来各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的5倍,预计未来资本支出需求仍然很高。样本企业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规模亦逐年扩大,2020年及2021年19月分别为-336.76亿元和-376.00亿元;除经营获现能力较优的隆基股份和阿特斯以及投资规模较小的航天机电外,其余样本企业2020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均无法覆盖投资活动净流出。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光伏制造企业经营获现能力良好,且受益于行业内销售使用票据结算较多而企业可将票据进行贴现或背书
39、转让等,加之上下游结算政策较为匹配,样本企业整体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好于净利润;收现情况较为平稳,但由于信用销售存在一定账期,各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均低于同期取得的营业总收入。2020年样本企业经营获现能力有所弱化、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利润指标下滑趋势明显,主要受上游成本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增加现金支付比例以锁定原料供应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同时,从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普遍存在一定季节性、部分企业呈净流出态势,收款或集中在四季度,造成全年资金回收与投资支出匹配不足。光伏行业资金密集程度高,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较大,从全行业的融资环境来看,考虑到投资规模大、投资期限长的特
40、点,加之行业内企业以上市公司为主,普遍拥有较为畅通的股权融资渠道,故直接融资渠道中,光伏企业大多倾向于采用股权融资方式,信用债发行规模较低。根据CPIA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光伏行业共完成33项融资、对应融资规模高达682亿元,分别同比大幅增加230%和279%;其中占比最大的方式为定增,募集资金规模421亿元,其次为可转债融资,对应募资规模122亿元,均远超2019年水平。此外,2020年累计完成上市企业14家,同年12月A股第一只光伏ETF基金发行,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多个细分领域;2021年以来,行业内5家企业完成A股首发上市,累计募集资金250亿元。受益于产业政策利好与企业综合实力
41、的增强,2020年以来光伏行业整体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而从样本企业的融资情况9分析,为弥补投资资金缺口以及满足日常营运资金需要,样本企业融资总规模及单笔融资额普遍较高,各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均呈大幅净流入态势且逐年增加。2020年以来,样本企业通过股权及债券融资共募集资金超730亿元,融资主体仍以头部企业为主。其中,49.89%通过定向增发股票募得,债券融资占比为27.51%且发行品种主要为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债占比仅为3.01%;另有2家样本企业在科创板上市、1家首发在途,共募集资金165.31亿元,且均为美股重回A股上市企业。间接融资方面,近年来样本企业长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合计亦呈增长态势,20
42、21年9月末的银行借款及应付票据规模已较2018年末翻倍,说明样本企业间接融资环境亦有所优化、银行授信较为充足。在“碳中和”等政策利好以及融资环境改善的带动下,行业扩产潮持续,虽然光伏产业中、上游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情况良好,但大多数企业自身资本实力仍难以满足大规模的资金支出需求。在此形势下,企业的融资能力将直接影响资金链接续及竞争力的保持和提升;出于融资成本更低以及改善资本结构等方面的考虑,业内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定增或发行可转债等融资方式,其中龙头企业更易得到资本市场认可。而为获得更加畅通的融资渠道,此前在美股上市的光伏企业陆续重回A股,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增多;同时伴随扩产计划的不断实施,预计未
43、来行业投融资规模均将进一步上升,且仍将以股权融资为主,行业整体债券偿付压力不大,但需关注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或强制赎回等风险。三、 提质增效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按照“544”产业发展思路,打造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4个五百亿级特色产业和4个百亿级新经济,延伸链条、培育终端、打造集群,提档升级、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提能增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加快实现基础产业固本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增力、新兴产业接续增量,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44、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55亿元。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四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建筑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7、建筑地
45、面设计规范8、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9、钢结构设计规范(二)建筑防火防爆规范本项目在建筑防火设计中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安全疏散两方面考虑。一是防火。所有建筑均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室内装修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使火灾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易迅速蔓延,同时建筑内均设置了消火栓。防火分区面积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二是疏散。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物间距、道路宽度等均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便于人员疏散。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空间尺寸、结构选型及构造处理根据工艺生产特征、操作条件、设备安装、维修、安全等要求,进行防火、防爆、抗震、防噪声、防尘、保温节能、隔热等的设计。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并执行工程所在地区的
46、建筑标准。(三)主要车间建筑设计在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实用、经济”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立面造型简洁大方、统一协调。认真贯彻执行“适用、安全、经济”方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力求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建设资金和劳动力,同时,采用节能环保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四)本项目采用的结构设计标准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钢结构设计规范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8、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五)结构选型1、该项目拟选项目选址所在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本项目按当地基本地震烈度执行9度抗震设防。2、根据项目建设的自身特点及项目建设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车间采用钢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3、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二、 建设方案主要厂房在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满足防火、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布置紧凑、节省用地。车间立面造型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