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语文九下《13曹刿论战》PPT课件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初中语文九下《13曹刿论战》PPT课件 (2).ppt(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曹刿论战,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曹刿论战,作家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
2、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它与公羊传和榖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学习重点:,1. 掌握文言实词和“之”、其”、“以”的用法。2. 分析古汉语句子的省略现象,会正确的翻译。3. 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4. 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
3、境内(齐都临淄, 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后,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背景介绍,掌握下列红色字词的读音:,(
4、1) 曹刿( )(2) 又何间( )焉(3) 肉食者鄙( )(4) 弗( )敢加也(5) 小惠未徧( )(6)小信未孚( )(7) 公与之乘( )(8) 战于长勺( )(9) 下视其辙( )(10)登轼( )而望(11)彼竭( )我盈( )(12)望其旗靡( )(13)夫( )战 (14)牺牲玉帛 ( ),gu,jin,b,f ,bin,f,chng,sho,zh,sh,ji,yng,m,f,b,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齐师伐我,又何间焉,肉食者鄙,何以战,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再而衰,彼竭我盈,望其旗靡,指鲁国,参与,目光短浅
5、,即“以何”,凭什么,同“遍”,遍及,指猪、牛、羊等祭品,虚夸,即以少报多,为人所信服,动词,赐福,保佑,案件,即使,动词,击鼓,驱车追赶,第二次,充满,指士气旺盛,倒下,鲁庄公十年,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进宫去见庄公。,口头翻译课文第一段,并注意红色的字词: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
6、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问:“大王您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衣服食物这些养身的东西,我从不敢独自享有,一定会拿来分给大家。”曹刿说:“小恩小惠不能普及,人民不会跟从你的。”庄公说:“用来祭神的牛、羊、猪、丝织品等的数目从不敢虚报,对神一定说实话。”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被人神所信服,神是不会赐福给你的。”庄公说:“大的或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也会按照实情来判断。”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此来作战,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去。”,公
7、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庄公与他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摆开了阵势。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曹刿说:“现在可以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要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观察齐军战车的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子前面的横木向远处眺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庄公下令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8、,故逐之。”,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原因。曹刿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士气就衰弱了,到了第三次士气就衰竭了。齐军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他们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恐怕他们有埋伏。我见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旗子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逐他们。,思考:,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的。(这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备战交战评战)课文把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地掌握战机、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理都写得比较详细,其它与表现曹刿 “远谋”
9、无关的事如战争的规模、战斗的情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请见、从战、克敌等,也都一笔带过。这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史料剪裁得当。,探究性学习(一),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着鄙,未能远谋,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1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探究性学习(二),
10、。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2.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探究性学习(三),1.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为
11、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1.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哪些?,探究性学习(四),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2.第2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曹刿怎样的品质(或才能),表现了他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1.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探究性学习(五),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2.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
12、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总结曹刿的形象特征:,曹刿: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归纳本文中心:,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补出下列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2)必以( )分( )人。(3)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4)可以( )一战。(5)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6)一鼓作气,再(
13、 )而( )衰,三( )而( )绝 。(7)遂( )逐齐师。(8)民弗从( ),练习:请想出与红字有关相应的成语,齐人三鼓望其旗靡彼竭我盈小信未孚惧有伏焉 未能远谋,一鼓作气,所向披靡,恶贯满盈,不孚众望,危机四伏,足智多谋,(击鼓进军),(倒下),(充满、旺盛),(为人所信服),(埋伏),(计谋、谋略),故克之三而竭观其辙遂逐之难测也,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殚精竭虑、精疲力竭,南辕北辙、重蹈覆辙,逐鹿中原、追亡逐北,莫测高深、心怀叵测,(战胜),(衰竭、用尽),(车印、车痕),(追击、追赶),(推测、估计),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与它们现在的常用义有什么不同:,(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
14、食者鄙,未能远谋(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义:参与 今译:中间,古义:祭祀用品(猪牛羊) 今译:为正义而献身,古义:目光短浅 今译:卑鄙(多指品德),古义:忠于职守,这里指尽心于民(多指态度) 今译:忠诚,忠心(多指品德),古义:诉讼案件 今译:监狱,牢狱,古义:实情 今译:情感,古义:第二次,第二 今译:指重复,多次,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
15、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
16、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答:,.C,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高官们见识浅陋,不能作长远谋划,4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3分),不是多余的。(1分)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1分)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3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齐师倚仗强国,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
17、国曹刿善谋,鲁军善战。,5.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答案示例: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有了 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评分:3分,三个可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6。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麼?,取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即取信于民),7.你认为曹刿是一个的什麼样人?,深谋远虑,有卓越军事才能,8、学习这篇文章后,你能从曹刿、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可以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反面的、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