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光伏制造项目招商引资方案_模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光伏制造项目招商引资方案_模板参考.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苏州光伏制造项目招商引资方案苏州光伏制造项目招商引资方案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8一、 行业投资环境分析8二、 行业需求11三、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5四、 扩大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17五、 分工合作,打造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城市20第二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3一、 公司基本信息23二、 公司简介23三、 公司竞争优势24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6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6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6五、 核心人员介绍27六、 经营宗旨28七、 公司发展规划29第三章 市场预测35一、 硅片行业分析35二、 硅料行业分析37三、 光伏电池片行业分析40第四
2、章 项目概况43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43二、 编制原则43三、 编制依据44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45五、 项目建设背景45六、 结论分析4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51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53一、 项目选址原则53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53三、 创新驱动,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57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59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61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6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61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61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6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4二、 董事66三、 高级管理人员71四、 监事73第八章 发展规划76一、 公司发展规划76二、 保障措施82第九章 环境影响分析
3、84一、 环境保护综述84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5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7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7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8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8第十章 工艺技术方案9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90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92三、 质量管理94四、 设备选型方案9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5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分析97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97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97第十二章 节能方案99一、 项目节能概述99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100能耗分析一览表101三、 项目节能措施101四、 节能综合评价102第十三章 劳动安全生产104一
4、、 编制依据104二、 防范措施105三、 预期效果评价109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方案111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11二、 建设投资估算111建设投资估算表113三、 建设期利息11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4四、 流动资金115流动资金估算表115五、 项目总投资11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1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8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12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5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5项目
5、投资现金流量表127三、 偿债能力分析12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9第十六章 招标、投标131一、 项目招标依据131二、 项目招标范围131三、 招标要求131四、 招标组织方式132五、 招标信息发布132第十七章 总结133第十八章 补充表格135建设投资估算表13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6流动资金估算表13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4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4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4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6、行业投资环境分析为保持和提升市场份额,近年来光伏制造企业持续进行大规模扩产,投资支出逐年走高;虽然经营获现能力较强,但仍难以满足较大的资金需求,行业直接融资规模上升,且随着扩产计划的实施,预计未来投融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行业整体资金平衡能力值得关注。近年来,光伏制造企业持续投建大规模扩产或产业链延伸项目,2020年至今13家样本企业公布的投资计划中预计投资总规模8达到3,464.26亿元,约为2020年以来各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的5倍,预计未来资本支出需求仍然很高。样本企业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规模亦逐年扩大,2020年及2021年19月分别为-336.76亿元和-3
7、76.00亿元;除经营获现能力较优的隆基股份和阿特斯以及投资规模较小的航天机电外,其余样本企业2020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均无法覆盖投资活动净流出。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光伏制造企业经营获现能力良好,且受益于行业内销售使用票据结算较多而企业可将票据进行贴现或背书转让等,加之上下游结算政策较为匹配,样本企业整体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好于净利润;收现情况较为平稳,但由于信用销售存在一定账期,各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均低于同期取得的营业总收入。2020年样本企业经营获现能力有所弱化、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利润指标下滑趋势明显,主要受上游成本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增加现金支付比例以锁定原料供应以及疫情等因素影
8、响;同时,从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普遍存在一定季节性、部分企业呈净流出态势,收款或集中在四季度,造成全年资金回收与投资支出匹配不足。光伏行业资金密集程度高,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较大,从全行业的融资环境来看,考虑到投资规模大、投资期限长的特点,加之行业内企业以上市公司为主,普遍拥有较为畅通的股权融资渠道,故直接融资渠道中,光伏企业大多倾向于采用股权融资方式,信用债发行规模较低。根据CPIA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光伏行业共完成33项融资、对应融资规模高达682亿元,分别同比大幅增加230%和279%;其中占比最大的方式为定增,募集资金规模421亿元,其次为可转债融资,对应募资
9、规模122亿元,均远超2019年水平。此外,2020年累计完成上市企业14家,同年12月A股第一只光伏ETF基金发行,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多个细分领域;2021年以来,行业内5家企业完成A股首发上市,累计募集资金250亿元。受益于产业政策利好与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2020年以来光伏行业整体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而从样本企业的融资情况9分析,为弥补投资资金缺口以及满足日常营运资金需要,样本企业融资总规模及单笔融资额普遍较高,各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均呈大幅净流入态势且逐年增加。2020年以来,样本企业通过股权及债券融资共募集资金超730亿元,融资主体仍以头部企业为主。其中,49.89%通过定向增发股票募
10、得,债券融资占比为27.51%且发行品种主要为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债占比仅为3.01%;另有2家样本企业在科创板上市、1家首发在途,共募集资金165.31亿元,且均为美股重回A股上市企业。间接融资方面,近年来样本企业长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合计亦呈增长态势,2021年9月末的银行借款及应付票据规模已较2018年末翻倍,说明样本企业间接融资环境亦有所优化、银行授信较为充足。在“碳中和”等政策利好以及融资环境改善的带动下,行业扩产潮持续,虽然光伏产业中、上游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情况良好,但大多数企业自身资本实力仍难以满足大规模的资金支出需求。在此形势下,企业的融资能力将直接影响资金链接续及竞争力的保持
11、和提升;出于融资成本更低以及改善资本结构等方面的考虑,业内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定增或发行可转债等融资方式,其中龙头企业更易得到资本市场认可。而为获得更加畅通的融资渠道,此前在美股上市的光伏企业陆续重回A股,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增多;同时伴随扩产计划的不断实施,预计未来行业投融资规模均将进一步上升,且仍将以股权融资为主,行业整体债券偿付压力不大,但需关注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或强制赎回等风险。二、 行业需求在绿色发展的共识下,2020年以来全球及国内光伏装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考虑到光伏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产业链成本可降空间较大、叠加户用光伏等新能源支持政策的大力推动,“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有望保持良好的市场
12、需求。光伏发电作为产业链的下游,其市场需求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随着能源转型、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世界多国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在此背景下,受益于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加之全球能源政策利好,光伏发电量和渗透率迅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逐年攀升。2013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复合增长
13、率为17.99%,同期中国为26.50%,增速更为明显;其中,受2018年“531新政”1和2019年光伏发电平价上网2等政策的影响,国内新增装机规模降幅较大,但2020年在政策利好和新冠疫情的良好管控下,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8.2GW,同比大幅增加60.1%,接近历史高位。截至2020年末,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760.40GW,其中国内为252.88GW,占比由2013年末的13.73%提升至当年末的33.26%,规模优势不断增强。2021年前三季度,新能源领域仍保持良好的景气态势,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555.60万千瓦,同比增幅达到36.68%,期末累计装机容量达2.78亿千瓦。
14、2021年以来,光伏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出台,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1年1月4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光伏特色应用领域大幅拓展。此外,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光伏发电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包括地面电站(集中式)3、分布式光伏4等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分布式以屋顶光伏为主,随着光伏和建筑技术的融合,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5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2020年,大型地面电站占比为67.8%,分布式电站占比为32.2%,其中户用光伏可以占到分布
15、式市场的65%左右,在相关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上述两种应用场景均将实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随着2020年公布的竞价、平价和特高压外送项目的逐步并网,预计大型地面电站的装机容量占比将进一步上升;2021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我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开工,规模约达7,500万千瓦。另一方面,“整县推进”6的实施,体现了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电网企业对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高度重视,将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此外,2021年3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有望进一步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因此,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十四五期间国家对于
16、光伏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或持续推进,进一步加大对产业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助力光伏产业加速发展。从能源结构来看,目前火力发电为主是导致电力热力碳排放较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以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火力发电发电量占比有所下降,但仍是最主要的发电方式,2020年火力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比例仍高达59.9%;而光伏发电量占比仅为3.6%。我国由于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更高,2020年为70.7%,光伏发电量占比仅为1.9%,因此改善能源结构的目标更为迫切。从发电成本角度看,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统计,20102020年,在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和技术快速进步
17、驱动下,全球光伏发电加权平均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已从38.1美分/kWh下降至5.7美分/kWh,降幅高达85.0%,成本降幅超过风电、光热发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约15个百分点以上。与此同时,随着光伏发电系统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的持续提升,光伏发电LCOE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亦将推动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时代”,考虑到成本可降空间较大,光伏行业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2022年,国内光伏发电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进入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将逐步摆脱补贴依赖、实现市场化发展。根据CPIA的预测,保守情况下2025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90GW,未来五年复合增速
18、为13.3%;而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70GW,复合增速为15.7%。在乐观情况下,2025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10GW,复合增速将达到17.9%;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330GW,复合增速将达到20.5%。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增加叠加技术进步,也将推动整个光伏产业链迎来设备投资高峰,且由于全球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主要生产地均在中国,因此国内光伏制造市场规模亦有望进一步扩大。综上所述,在全球碳中和形成共识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而其中我国光伏产业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且在政策引导的驱动下发展更为显著;“
19、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将进入平价上网阶段,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及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叠加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我国光伏行业装机容量有望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亦将对光伏装备市场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三、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2020 年以来,光伏装机需求的快速释放带动了光伏制造行业收入规模持续攀升,但硅料等原材料价格走高以及终端降本的要求对行业盈利空间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垂直一体化程度高且拥有产业链上游环节的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2020年疫情爆发虽对全球尤其是海外装机需求产生一定短期影响,但受益于国内双碳政策的提出、光伏平价上网以及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推行,光伏行业整体维持较高景气度,当期样本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
20、6.26%,增速亦有所提升;14家样本企业中的9家实现了15%以上的增速,但个别企业受疫情、生产线升级改造、非光伏板块业务剥离等因素影响,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其中,6家合计收入占比达到近75%的头部企业7收入同比增长28.18%,高于样本企业整体增幅,有一定带动作用;受益于新扩产项目投产,上机数控、京运通、隆基股份及爱旭股份当期收入增幅均达到50%以上。2021年前三季度,各样本企业产能均不断扩张,加之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市场需求旺盛,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1.10%,增幅达到近年来高点。盈利能力方面,受2020年以来多晶硅料以及光伏玻璃、胶膜等辅材价格均持续上涨影响,加之光伏发电平价化进程推进
21、,处于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毛利率均值持续下降;虽然在市场容量扩大的带动下,同期净利润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但增速较2019年明显下滑,2021年前三季度个别垂直一体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出现亏损。其中,2020年6家头部企业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7.49%,占比达到84.44%,得益于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及较大的业务规模,头部企业普遍拥有较强的成本和费用控制能力,同时可收到较多政府补贴,净利润表现整体优于行业平均。2021年下半年,随着硅料市场供需矛盾的逐步缓解,硅料价格开始松动,样本企业前三季度毛利率降幅有所收窄,中游企业盈利能力或迎来边际改善。按照产业链不同环节来看,除2018年受多晶向
22、单晶转型以及“531新政”等因素影响外,2019年以来样本企业中硅片板块毛利率均值均超过电池及组件环节平均毛利率,且差距逐年上升; 同时,在硅片制造企业2021年业绩预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目前已有多家电池及组件生产企业披露2021年业绩预亏公告,盈利情况分化程度愈加显著。一方面由于组件环节受到上游硅料及光伏辅材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终端电站招标价格整体下降的共同挤压,在硅片价格跟涨时组件价格涨幅有限,毛利率承受了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硅片环节集中度相对更高,同时电池片及组件相对较低的进入壁垒使得上述两个环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造成其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从收入的区域结构来看,由于近年来海外光伏市
23、场需求始终较大,同时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向中国集中,光伏产品出口稳中有增,2020年14家样本企业境外收入合计约占总收入的50%。但较大的海外收入占比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经营状况更易受到国际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政策、政治经济形势、海外疫情以及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较高的海外运输成本及可能面临的国际诉讼等亦将对企业利润水平造成一定侵蚀。光伏行业较高的景气度将继续带动市场对光伏中上游产品需求的提升,光伏制造企业收入增速有望维持;2021年下半年以来成本压力略有缓解,但随着各个环节扩产的进行以及平价上网趋势的延续,产业链降本压力犹存,加之硅料成本下降空间有限,预计未来硅片、电池及组件生产
24、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仍将承压,其中电池片及组件环节承受的压力更大,未来不同环节的盈利能力或将进一步分化,而垂直一体化程度较高、尤其是拥有硅料或硅片产能的企业将具有更大优势。四、 扩大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能级开放平台,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巩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一)建成更高能级开放平台做优做强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自贸区苏州片区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按照“一区四高地”功能定位,借鉴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加坡自贸港等成功经验,形成更多系统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发展离岸贸易、数字贸
25、易、服务贸易、跨境贸易等新型贸易模式,争取自贸片区增设扩容。对照国际一流标准,利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等自由贸易协定和国际最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探索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体系,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探索建立自贸区建设与城市功能完善、高端要素集聚、实体经济振兴协同机制,推动开发区等开放载体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有序形成“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高水平开放格局。以世界一流标准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强化对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的集聚效应,推动自贸区在前沿产业、高端人才、总部经济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
26、、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二)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贸易强市”行动计划,推进国际市场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四个优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提高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网络布局能力,支持中小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提升民营企业对贸易发展的贡献率。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改进,增强加工贸易发展新动能。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拓展新兴服务贸易,重点推进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医疗健康等资本型、技术型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推动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汽车平行进口、
27、一般纳税人等国家级试点试验,推进海外仓等模式加快发展。按照鼓励进口技术与产品目录,支持企业扩大国(境)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民生特色优质消费品进口。(三)踊跃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城市建设,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产业配套、上下游衔接、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和聚集效应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完善“重资产投资运营”和“轻资产管理输出”模式,不断提升境外园区发展质态和效益。支持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二期建设良性滚动发展,加快推进缅甸新加坡(莱古)工业园区(MSIP)、中国印尼“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园(印尼KEN科技产业园)、吉打邦农林生态产业园、江苏昆山(埃塞)
28、产业园建设,力争进入全省国际产能合作第一梯队,并上升到国家层面。推进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口岸达标开放,探索建设国际陆港,推动海港陆港口岸通关一体化,提升“苏满欧”“苏新欧”“苏新亚”等中欧(亚)班列辐射带动作用。以江苏省和荷兰北部拉邦省友好合作为基础,支持相城打造中荷(苏州)科技创新港。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打响“留学苏州”“赛事苏州”“精彩苏州”等品牌。五、 分工合作,打造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城市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统筹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增强沪苏同城化效应,提升市域整合协调能力,推进扶贫协作与对口援建共建,构建市域内外联动发
29、展新格局,打造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一)增强市域统筹发展能力提升中心城区集聚度辐射力。实施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工程,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科学提高中心城区人口、产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集聚程度,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强化中心城区核心集聚与辐射功能,放大城市发展主引擎综合效应。促进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城市经济体系,推动人口资源和劳动力结构持续优化。到2025年,市区常住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双过半”,苏州国际化特大城市主架构基本成型。(二)聚焦加速沪苏同城化强化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利用在上海
30、大都市圈中的区位优势,全面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与上海共建国际性枢纽集群,建设联动上海的现代物流服务基地和供应链组织中心、服务上海大都市圈的信息次级枢纽。依托沪宁高铁、高速公路大动脉以及沪苏通、沪苏湖铁路等双向通道,推动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轻轨等为骨干的通勤网络建设,构建沪苏1小时紧密通勤圈,促进区域内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更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江苏对接上海的最重要枢纽门户城市。(三)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贯彻落实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打造“高品质生态绿心”“高水平创新绿核”“最江南水乡客厅”,建设苏州南部高铁科创新城,力争在共立生态绿色
31、新标杆、共筑创新经济新高地、共创人居环境新典范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集中落实、系统集成重大改革举措,在财政、土地、项目等要素资源上给予倾斜,探索跨行政区域生态优势转化路径。协同打造沿沪渝、苏嘉杭高速和沪苏湖、通苏嘉铁路的创新功能轴,支持吴江建设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区,推进苏淀沪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昆山南部锦溪、淀山湖、周庄三镇,积极融入淀山湖世界级湖区。(四)助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严格执行长江保护法,制定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按照苏州市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利用规划要求,加强长江岸线资源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和依法管
32、理。深入实施沿江生态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落实长江禁捕退捕任务。发展节能环保、循环再生、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快在污染场地修复、滨江生态廊道与森林公园(湿地)、植树造林、退渔还江等领域创建一批特色示范段,打造高水平的黄金经济带、生态屏障带、文化旅游带。第二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方xx3、注册资本:6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1-57、营业期限:2014-1-5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光伏设备相关业务(企业依
33、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自主研发
34、优势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结合国内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充分体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已有多项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二)工艺和质量控制优势公司进口大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有效提高了精度、生产效率,为产品研发与确保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是行业内较早通过ISO
35、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根据市场及客户需要通过了产品认证,表明公司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高端客户的要求,而且部分产品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中。在日常生产中,公司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客户服务等流程,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三)产品种类齐全优势公司不仅能满足客户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而且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定制生产规格、型号不同的产品。公司齐全的产品系列,完备的产品结构,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公司来说,实现了对具有多种产品需求客户的资源共享,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客户粘性。公司产品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强性价比优势
36、,在国内市场起到了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的作用。(四)营销网络及服务优势根据公司产品服务的特点、客户分布的地域特点,公司营销覆盖了华南、华东、华北及东北等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并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经销商网络,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公司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在各区域配备销售人员,建立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到客户服务的多维度销售网络体系。公司的服务覆盖产品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公司多名销售人员具有研发背景,可引导客户的技术需求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及时、深入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支持。公司与经销商互利共赢,结成了长期战
37、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经销网络较为稳定,有利于深耕行业和区域市场,带动经销商共同成长。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9937.617950.097453.21负债总额3372.722698.182529.54股东权益合计6564.895251.914923.67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4723.3219778.6618542.49营业利润4550.353640.283412.76利润总额4126.033300.823094.52净利润3094.522413.732228.
38、0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94.522413.732228.05五、 核心人员介绍1、方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谭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沈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
39、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郝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5、赵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40、6、周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7、段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8、史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六、 经营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立足主业
41、,引进新项目、开发新技术、开辟新市场,以求高信誉、高效率、高效益,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和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经营目标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
42、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二)具体发展计划1、市场开拓计划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下:(1)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2)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员为中心
43、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4)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2、技术开发计划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队伍素质,创
44、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此,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培育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2)加强与高校间的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3)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4)
45、积极探索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企业并购计划公司将抓住行业整合机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竞争优势,整合有价值的市场资源,推进收购、兼并、控股或参股同行业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公司,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5、筹融资计划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计划和需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公司持
46、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筹措资金。(三)面临困难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业务将不断发展和扩大,但在战略规划、营销策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公司今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也使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的压力。公司必须尽快提高各方面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1、资金不足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融资手段较为单一,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成本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能否借助资本市场,
47、将成为公司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公司的发展计划将难以如期实现。2、人才紧缺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高级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将影响公司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否尽快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将对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四)采用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公司拟建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为公司未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1、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对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面临的挑战公司现有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将不能完全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需加快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确保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此,公司拟采取下列措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