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培训资料:于述胜-素质教育与中国教育思想传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培训资料:于述胜-素质教育与中国教育思想传统.ppt(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素质教育与中国教育思想传统素质教育与中国教育思想传统于 述 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一、问题的由来一、问题的由来 1. 反思个人的学习、研究经历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论中国教育思想传统 2. “借来说”到代了“接着说”的中国现代学术思想 1) 借来了什么? 一是西方人的中国观;二是西方人科技工程思维。 2)“借来说”何以取代了“接着说”?1 富国强兵的国家功利主义;文化自卑;线性史观 3) “借来说”的后果 尽性成德之教为成材之教所涵盖,生命意义之学为知识技术之学所笼罩;教育学已沦为教育技术之学。 3. 继往开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造中国的教育学术 1) 接受教育与研求学术 2)
2、文化自觉:尊重、体贴、承担与怀疑、批判2 3) 欲继既往,须先明其“义理” 二、中华圣哲的意义世界:一体二、中华圣哲的意义世界:一体感应感应生生生生 1. “一体一体”:天、地、人为一有机生命体:天、地、人为一有机生命体 天、地、人三才 “人者,天地之心也。” 仁者,身、心一体而相通、相近、相亲也。 纵言之,则“天地万物父祖己身子孙”,世界乃以己身为主轴、继往开来的连续体;横言之,“己身家国天下”,世界乃以己身为原点、层层外展的同心圆 在世即在家:亲亲、仁民而爱物 2. “感应感应”:世界在物我感应中生成:世界在物我感应中生成 马一浮:“程子曰:天地之间,只是一个感应。有感必有应,所应复为感,
3、其感又有应,如是则无穷。” 横言之,因缘合和;纵言之,因果相承。3一体之物所以能相感应,乃因“通天下,一气耳”。气分阴阳,阴阳对生迭运:“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分而为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声亦气也:气动生风,风动有声,声振动人。古之气感声动之教实根于此教化、风教、声教。“同气同气贤于同义,同义同义贤于同力,同力同力贤于同居,同居同居贤于同同名名。” (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应同应同) )荀子:“君子之学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孟子:“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测之谓神。”庄子田子方有“效物而动”之语。郭注
4、曰:“自无心也。”成疏云:“夫至圣虚凝,感来斯应,物动而动,自无心也。”“感应感应”与“影响影响”、“作用作用”、“刺激刺激反应反应”4 3. 3. “生生生生”:天地之德,人生之的:天地之德,人生之的 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生生”:(让)生命生成,(让)生命成其为生命,(让)生命不断生成。这就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子解之曰:“性之所以为性,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此天与人、自然与当然合一之道,用王阳明“知者行之始也,行者知之成也”来表达,即是
5、:“天者人之始也,人者天之终也。”或者:“自然者当然之始也 ,当然者自然之终也。” 三、三、“学学教教”之道,以感通为根本机制之道,以感通为根本机制 1. 1. “学学”、“教教”反义共字,且以学论教反义共字,且以学论教 2. 2. 中国文字诠释学依据中国文字诠释学依据5 说文:“爻者,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 说文同时以“效”、“觉”释“学教”。 王念孙广雅疏证将“爻象视教学”系于同一义类,皆通于“效”;王力在同源字典中,亦以“教学效”为同源字。王念孙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原学,皆将“学-效”之义原于易传之“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至于以“觉”训“学教”,表达了“学”乃效之外而觉之于内之义,觉、效不分。而尚书之“学学半”,表达的是教与学乃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之义,学记之释,已非其本义。 3.“以修身为本以修身为本”:修身乃意义传达之根:修身乃意义传达之根 儒者之学,乃意义之学,可以修身括之。 修身必展开于日用常行、人我互动之中。6 论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易家人彖:“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 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可约为二旨:亲亲为意义生成根,修身为意义传达之根。一言以蔽之,“意义感通”之学以情意为本。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亦是此义。 因此,整个中国教育思想史,实有立于“意义感通”之学,而予以重新诠释之必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