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细则.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细则.wps(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桥梁基础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细则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细则4.2.1.1施工前提条件1 有关技术文件和施工方案编制已完成并经审核。2 施工技术人员与工人已全部到位,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了质量、 安全、 工期、 环保等要求;钢筋、 水泥、 砂、 碎石、泥浆等材料均已到场并通过检验。3 施工放样已完成,且经过检验,精度满足规范要求。4 泥浆循环系统已完成,拌制的泥浆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5 按照设计资料提供的地质剖面图,选用适当的钻机和泥浆;钻机就位前,应对包括场地布置与钻机坐落处的平整和加固,主要机具的安装,配套设备的就位及水电供应的接通等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6 钢筋笼加工机具、 班组已到
2、位,制作技术要求已进行交底。7 砼施工配合比已调配完成,砼拌和站调试完毕,可随时供应砼。8 沿桥走向设置一条施工便道,每个墩位设一工作平台,须能满足钻机就位和吊放钢筋笼的平面要求和砼运送要求。4.2.1.2工序在施工前,承包人应编制工序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进度的依据,并悬挂在现场。钻孔灌注桩工序流程参照图4.2.1。4.2.1.3 施工技术1 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应充分考虑施工期间当地的洪水情况,浅水区域平台应高出最高施工水位 0.51.0m;潮水区域平台应高出最高水位 1.52.0m,并有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2 陆上钻孔桩直接放样桩中心,依据桩中心在四周施放护桩需 搭设 水上
3、 平台 的桩 基应 先对护筒导向架进行精确放样,导向架内径一般较护筒外径大 5cm。护筒埋设后应核对桩位,桩位偏差不大于 5cm,倾斜度不大于1%。图4.2.1 钻孔灌注桩工序流程3 钢护筒在普通作业场合及中小孔径条件下,一般使用不小于6mm 厚的钢板制作;在深水、 复杂地质及大孔径等条件下,应用厚度为 1216mm 的钢板卷制,为增加刚度,可在护筒上下端和接头外侧焊加劲肋。护筒顶部设置护筒盖,护筒盖应用不小于5cm 厚的木板制作。4 当护筒长度小于 6m 时,有钻杆的正反循环钻护筒内径必须大于桩径20cm;无钻杆导向的正反潜水电钻和冲抓、冲击锥护筒内径必须大于桩径 30cm;深水或感潮区且无
4、钻杆导向的护筒内径必须比桩径大40cm。5 护筒顶端高度(1)当采用反循环回转法钻孔时,护筒顶端应高出地下水位 2.0 m 以上,使护筒内水头产生 20kpa 以上的静水压力;(2)采用正循环回转法钻孔时,当地质良好、不易坍孔时,宜高出地下水位 1.0 1.5 m 以上;当地质不良、容易坍孔时,应高出地下水位1.5 2.0 m 以上;(3)采用其它方法钻孔时,护筒顶端宜高出地下水位1.5 2.0 m;(4)当护筒处于旱地时应高出地面1.0 m 以上;(5) 孔内有承压水时或处于潮水影响地区时,护筒顶端高度按规范执行。6 护筒的埋置深度(1)旱地或浅水处,对于粘质土不小于 2m,对于砂类土应将护
5、筒周围 0.51.0m 范围内土挖除,夯填粘质土至护筒底 0.5m 以下;(2)深水及河床软土、淤泥层较厚处,应尽可能深入到不透水层粘质土内 11.5m;河床下无粘质土层时,应沉入到大砾石、卵石层内23m;河床为软土、淤泥、砂类土时,护筒底埋置深度要能防止护筒内水头降低(如桥位处于潮水区时)产生的涌砂现象,而使护筒倾陷。(3)有冲刷影响的河床,应埋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 1.5m。(4)灌注桩完成后,除设计另有规定外,护筒应拆除。7 泥浆(1)泥浆的比重应根据钻进方法、土层情况适当控制,一般不超过 1.2,冲击钻孔一般不超过 1.4,尤其要控制清孔后的泥浆指标。泥浆的具体性能指标参照规范(JT
6、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简称,下同)。(2)泥浆用水必须使用不纯物含量少的水,没有饮用水时,应进行水质检查。(3)在护筒底下的复杂覆盖层施工大直径钻孔桩时,选用泥浆应根据地质情况、钻机性能、施工经验等确定,宜参照钻井采用的泥浆或添加剂。8 钻机种类及适用范围参照表4.2.1表4.2.1 钻机种类及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编号钻孔机具土层孔径(cm)孔深(m)泥浆作用1长、 短螺旋钻机地下水位以上的细粒土、 砂砾土、极软岩长螺旋钻3080短螺旋2670干作业不需泥浆2机动推钻(钻斗机)细粒土、 砂类土、卵石粒径小于10cm,含量少于30%的卵石土802003060护壁3正循环回转
7、钻机细粒土、 砂类土、卵石粒径小于2cm,含量少于20%的卵石土、软岩8030030100悬浮钻渣并护壁4反循环回转钻机细粒土、 砂类土、卵石粒径小于钻杆内径2/3,含量少于20%的卵石土、软岩80250泵吸3.0(2)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接、过球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等试验。 (3)在钻孔桩桩顶低于钻孔中水面时,漏斗底口应比水面至少高出 46m;在桩顶高于钻孔中水面时,漏斗底口应比桩顶至少高出46m。 桩径 1m 左右时取低限,等于或大于 4m 时取高限,14m 之间取插入值,以确保桩顶砼有足够的压力,使砼达到密实。(4)水下砼
8、的强度、 抗渗性能、 坍落度等应符合设计、 规范要求。砼的生产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砼初凝时间。对于灌注时间较长的桩,应对砼生产量和浇注时间进行计算后,设计砼的初凝时间。(5)灌注前,应检查拌和站、料场、浇灌现场的准备情况,确定各项工作就绪后方可进行。(6)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应立即测探孔内混凝土面高度,导管离孔底的高度应为 2040cm 左右,导管埋置深度不小于 1m;如发现导管内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立即进行处理。(7)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砼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 1m 左右时,应降低砼的灌注速度。当砼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提升导
9、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 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 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8)要加强灌注过程中砼面高度和砼灌注量的测量和记录工作,每并小时测一次,及时绘制成曲线,以确定桩的灌注质量。(9)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砼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砼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为确保桩顶砼质量,桩砼灌注要比设计高1.0m 以上。 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4.2.1.5工程质量1 成孔质量见表4.2.1.5
10、。表4.2.1.5 钻(挖)孔成孔质量标准项 目允 许 偏 差 孔的中心位置(mm)群桩:100;单排桩:50孔径(mm)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钻孔:小于1%;挖孔0.5% 孔 深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支承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 沉淀厚度摩擦桩: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mm)求 时 , 对 于 直 径 1.5m 的 桩 ,300mm;对桩径1.5m 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500mm支承桩: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2 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42.5Mpa,用量不宜低于350kg/m3,砼的
11、抗渗性能不低于设计要求。砼坍落度宜为1822cm。3 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40mm,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砼配合比含砂率宜采用 0.40.5,水灰比宜采用 0.50.6。4 钢筋笼制作与吊放偏差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偏差 20mm;骨架顶面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 mm。5 所有桩基必须进行无破损检测,对检测结果怀疑有缺陷的桩应进行抽芯检验,若抽芯桩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应加倍扩大钻芯数量。6 桩基 I 类桩不低于 90%,检测出现 III 类桩应原桩位冲孔恢复。4.2.1.6安全文明1 建立现
12、场安全监督、 检查小组,针对各工序特点,进行安全交底,做到遵守水上作业,戴安全帽、穿救生衣、系安全带、 穿防滑鞋;水上作业平台必须设照明、 梯子、 栏杆、 安全网、风雨篷等,平台地板平整、牢固;坚持每天班前安全讲话制,对易出安全事项进行提醒、警告;特种工人(起吊、机手、电焊工、潜水员等)应接受操作及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2 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如钻机、 起吊设备等都应在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规程牌上应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3 禁止随地排放泥浆,水上桩基应配备专用的泥浆船或泥浆输送管泵,用来造浆循环及运送废弃泥浆;所有泥浆循环池及沉淀池均应设置防护栏杆,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牌,防止人员落入池内。4 沉淀池禁止设在正线路基上,其开挖深度不得超过2m,以便于晾晒处理。 循环池位置选择应在征地线以内,且不影响施工便道;桩基施工完毕,施工现场的循环池和沉淀池应清淤回填,分层碾压。5 起吊设备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破损部件及时更换,确保安全。6 在有通航要求水域,应按要求做好通航导航标志。7 桩基施工阶段,应在其桩位醒目位置立标示牌,标明桩位、桩长、桩径、施工状态等内容,尺寸40 cm60cm,白底宋体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