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语文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期语文教学计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上期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教学要现代化必需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最优化是这一过程的确定性因素。本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期语文教学安排,仅供参考。 高一上期语文教学安排篇一: 一、教学任务: 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实力以及解题实力;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打算。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果总体偏低,故状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实力、分析鉴赏实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实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究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
2、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化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育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探讨性学习习惯。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敏捷运用语言文字,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实力,不断地培育学生探讨性学习精神,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四、 教材分析: 一般中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2分为阅读鉴赏表达沟通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安排,名著导读在课外自主支配。 (一)必修1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
3、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休戚相关的好用文章。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沟通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 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特性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口语 交际专题为朗诵。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美丽的汉字奇异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二)必修2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4个单元分别是: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
4、),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对话与沟通(演讲辞)。表达沟通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训练,写作专题分别是: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美的发觉 学习 抒情,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口语交际专题为演讲。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 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介绍了家和巴黎圣母院两部长篇小说。 五、主要措施: 1、仔细学习。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明确课标对高一年级的要求;仔细钻研新教材,扎扎实实备好课,讲好课,充分发挥课内45分钟的效力,科学支配时间,注意教学效果。 2、提高备课质量。对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要具体分析教材的重
5、点、难点、基点、疑点,设计好课堂练习,敏捷处理教材。 3、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沟通训练,但又适当超越教材。调动学生参加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重视自能作文,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练笔,老师仔细批阅。老师适当做做下水作文,以期评点学生作文时心态主动、亲切,真正挠到痒处。本期拟做大小作文810次,课外练笔若干。 4、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育学生自学语文的实力。主动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供应给学生阅读,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老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实力。 5、 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
6、学习方式。要有安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探讨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激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探讨。 附:本期教学进度支配表 周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2022.9.1-9.7 开学第一课;沁园春 长沙诗两首美丽的汉字 8 2 9.8-9.14 军训一周 3 9.15-9.21 大堰河-我的保姆烛之武退秦师大作文1写作 8 4 9.22-9.28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大作文1讲评 8 5 9.29-10.5 奇异的对联;第一单元测试;国庆放假5天 3 6 10.6-10.12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大作文2写作;
7、月考一 8 7 10.13-10.1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短新闻2篇大作文2讲评; 8 8 10.20-10.26 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8 9 10.27-11.2 荷塘月色大作文3写作;第三单元测试;放月假 6 10 11.3-11.9 故都的秋大作文3讲评;第四单元测试;月考二 8 11 11.10-11.16 期中复习、考试及讲评;大作文4写作;成语 8 12 11.17-11.23 囚绿记诗经两首;大作文4写作讲评; 8 13 11.24-11.30 离骚孔雀东南飞大作文5写作;放月假 6 14 12.1-12.7 诗三首修辞无处不在大作文5讲评;月考三 8 1
8、5 12.8-12.14 兰亭集序赤壁赋;名著导读 8 16 12.15-12.21 游褒禅山记演讲竞赛;大作文写作6; 8 17 12.23-12.28 就任北京高校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幻想大作文6讲评 8 18 12.29-1.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姓氏文化;放月假 6 19 1.5-1.11 月考四;本期总复习 8 20 1.13-1.18 期末测试及其讲评 8 说明:安排只是总体设想,视详细状况,执行时可能有所出入。 高一上期语文教学安排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教化观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和语文教研组的详细要求为行动指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意积累,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提升学生
9、的语文素养和实力,扎实、稳步地推动高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学情分析 (一)学情: 1、本学期本人带高一(1)、一(2)、一(3)班,三个班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自觉性较强。 2、有少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爱好欠佳,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当,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针对性策略: 1、语文教学以基础为主,稳扎稳打,适当拓展,不宜贪多求快。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适量地补充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注意迁移和拓展。 3、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规范答题训练。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努力培育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良好习惯。激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勤于写作。 三
10、、教情分析 (一)教情: 本人参与工作时间短,教学阅历缺乏,教学基本功不是很扎实。 (二)针对性策略: 1、主动虚心向老老师求教,多参与听、评课活动,融入集体备课,精诚团结,提高自己。 2、努力整合教材,力争驾驭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四、教学目标 1、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根本目标。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实力、写作实力和口语交际实力。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化以及审美情趣的教化,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实力和肯定的审美实力、探究实力,为终身学习和特性发展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驾驭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11、 五、教学内容 1、完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教学内容。 2、传统文化导学:弟子规、百家姓等。 3、学校、语文教研组布置的其他教学任务。 六、详细措施 1、文以载道,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通过详细的文本熏陶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 2、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探究新教法,提高备课质量,体现学问和实力要求,充分发挥老师的特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系统地讲解相关基础学问,并通过相关训练加以落实。 3、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育,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强化语文学问的积累,督促学生多摘抄、多写读书笔记、多练笔并检查落实。 4、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
12、学工作。作文教学:本学期主要训练记叙文,形成系列,穿插在单元教学中进行。 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爱好和实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学问面。 高一上期语文教学安排篇三: 高一上学期,是一个重要学习阶段的起始,也是中学三年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驾驭中学语文学习的思路特点,酷爱并投入地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扎实基础,学习学问还要培育学生素养使其终身受益.为此,本备课组制定以下安排。 一、教化教学指导思想 1.贯彻一般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化观念,不断地探究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须要的新教法.结合一般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
13、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化理念。 2.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主动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培育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沟通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实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为上升二进高三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育学生良好的中学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驾驭学问点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算好必备的实力。 3.发觉新问题,探究新教法,把课堂的探讨性阅读推向深化,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 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重点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 一是建立了阅读
14、、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 二是破除了比较困难的记叙、比较困难的说明、比较困难的争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实力培育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 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实力。 阅读教材分为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育理解分析实力,高二阶段着重培育鉴赏文学作品的实力,高三阶段着重培育研讨、评价的实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实力培育。 文言文的阅读仍
15、旧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削减,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中学文言文的入门特别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实力要求,其次至五册按常用文体实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一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育单向的口语交际实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索。 三、 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果总体偏低,故状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实力、分析鉴赏实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实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
16、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究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果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中学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中学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学问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中学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中学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 教学设想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读本
17、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育学生自学语文的实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供应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老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实力,培育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实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一次小作文,每单元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视察、构思、措辞、造句等实力。大作文从视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实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
18、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劝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激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当是不无裨益的;背诵肯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实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五、 教学策略 1、 变更观念,加强学习,增加新课标意识,重视学问更新。 (1)要仔细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化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
19、)要加强学习探讨,重视学问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刚好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溢学问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阅历,提升素养。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学问和力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意实力培育,增加素养教化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养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学问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
20、花在基本功的培育上。 (3)留意初中学的连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育,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养,培育学生思索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 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亲密联系社会生活,留意开发觉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实力的培育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详细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索和做法: (1)分解实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模糊。 (2)重视作文教材,细
21、化作文实力。如视察生活如何视察?怎样才能培育感受实力?在写作中如何恰当的应用想象和联想?怎样才能写出特性、形成创新?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较系统的阐述,这大大有助于作文实力的细化,因此,决不能弃教材于不顾。 (3)序列优化,讲究实效。每次训练后,重视评奖的刚好性,为学生供应范文,或分工下水,或从学生习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次收获。 (4)写作与口语交际双管齐下。本学期口语训练的重点是两个:一大胆开口,快速思维;二文明应答,得体应和。 (5)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齐头并进。课外练笔方式主要是三种:一是专项片段实力训练,如联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锤炼学生提升作文的实
22、力,三是延升性作文,主要是完成作文单元后的练习。 4、加强语文其次课堂的组织,充分发挥其次课堂的协助作用。本学期支配四次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诗歌朗诵竞赛,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同学们的朗诵和观赏诗词的水平。其次次报刊剪摘、注评、展评活动,目的是激发广泛阅读报刊、探求新知的爱好,培育动脑动手的学习技能与习惯,创建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第三次校内心声’作文竞赛,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爱好,提高学生的写作实力,丰富校内文化氛围。第四次爱我校内,爱我中华’即兴演讲赛,目的是熬炼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沟通、探究创新等多项实力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形成主动向上的思想、文化与争鸣的良好风气。 六、 教学工作实施 (一)必修课 1.教本 (1)进度支配 高一册的阅读教材,着重培育理解文章的实力、观赏文学作品的实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实力。本着由浅入深、分散化解难点的原则,教学支配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六、三、四单元。每单元支配中心发言人。 (2)教学要求 本期教材文体多样,有诗歌与散文,还有讲演词、序言等,内容比较分散,涉及到古今中外,因而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观赏与学习并仿照与创作.每个单元的教学都要细心组织,单元内部的各篇课文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肯定要和单元的整体特征和要求相一样。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要指
24、导学生对单元学问进行小结,明确每单元学问的重点和难点 (3)备课要求 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具体说明本单元的重难点,讲清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提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看法,以及和读本相关课文的处理看法,其他成员就这些看法进行细致而充分的讨沦,达成共识。 2.读本 依据教本和读本相结合的原则,为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如下支配: (1)教本、读本连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序号) 第一单元1/11(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 其次单元12/24(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 第三单元23/34(演讲词) 第四单元35/45(序言和其他) 第五单元46/51(先
25、秦历史散文) 第六单元52/58(先秦诸子散文)59/64(名著与文化索养)65/74(语言运用与写作)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难点、处理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的处理方式 A.以读’为主。老师要组织和支配学生阅读和探讨沟通,指定必读和选读的篇目,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B.以写促读,结合练笔进行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C. 每周的活动课时间,学生做读书沟通。 D.在平常的基础练习.检测时纳入读本的内容和材料,促进学声对读本的学习。 (二)选修课和课外活动 1.按年级
26、组的统一支配。在活动课开设语文选修课。 目的:拓展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学学问,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纯正文学的酷爱和鉴赏力,以提高其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形式:讲座形式 选题:文学鉴赏电影与文学、国学、唐诗宋词、名著观赏(外国文学、女性文学) 2.组织本年级文学社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向校报投稿,培育文学爱好,提高写作实力,发觉和培育文学苗子。详细工作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 3.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有益的语文竞赛和征文活动,激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4、成立四人语文小组,每周实行四加一课程结构,(四堂常规课加一堂活动课),充分开展大语文活动。 (三)作文教学 1.完成教本上的写
27、作实践与口语交际训练。 2.制定出中学三年学生写作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有步骤地进行作文系列训练,让学生达标,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系列。详细由汪坤老师负责。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写作速度,训练课堂定时作文,在60分钟内依据要求写出800字左右的文章。 4.注意作文的讲评,对不合要求的作文肯定要坚持讲后的修改和重写, 5.激励学生写作文后记,进行自我总结.形成一套自改、互改和老师批阅的作文评改体系。 6.本学期安排写大作文8篇(课堂定时作文5次,练笔20篇) (四)课时进度 全期20周,除节假日、军训、运动会和期中、期末考试外.授课时间共17周 119课时。详细支配如下: 诗歌、散文、序
28、言单元各10课时 共4个单元 40课时 文言文单元各12课时 共2个单元 24课时 作文各2课时 共5次 10课时 活动课各1课时 每周一次 17课时 机动18课时 三、教研工作 1、组织学习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探讨新教材和新教法,探究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 2、贯彻大浯文思想,开展语文探讨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老师的业务水平. 3、探究新教材综合性学习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标精神。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