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848970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理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理教案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缘由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定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分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学问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

2、,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缘由可以从凹凸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说明;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缘由较为困难,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亮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改变状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改变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终,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

3、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改变不致过分猛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1 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 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教学 1 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 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改变。强调: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

4、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1 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耀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 2 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实行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

5、中心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事实上,世界各国依据本土的详细状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纳一些特殊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 3 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 4 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5 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心经线上的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 1.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2.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觉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渐渐与长江北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广袤的三角洲

6、。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肯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自行设计模型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缘由 【活动步骤】 一、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缘由 二、观看本期的媒体素材中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视频片断,留意弄清晰这样几个问题: (1)当摄像机在转盘外面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是直线,说明水平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其运行方向的惯性,以外空为参照物,

7、小球事实上没有变更方向)。 (2)当摄像机在转盘上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以转盘上的物体小孩为参照,则看到小球沿着其原来的方向向左偏转了,正好与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相像)。 (3)当转盘中的小孩水平抛球时,小球的方向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以转盘上的物体为参照,小球运动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偏转)。 (4)当水平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变更时,偏转有何新改变? 三、除了本录像看到这种模型,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模型可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学生自己动脑筋。地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什么现象有重要影响? 【成果展示】 可以通过自制的实物模型或者自制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地转偏向力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运

8、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理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地理教案全文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1 中学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说课教案 湘教版必修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问点总结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学问点总结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