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极拳运动与中医养生保健.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9644332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太极拳运动与中医养生保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太极拳运动与中医养生保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太极拳运动与中医养生保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太极拳运动与中医养生保健.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太极拳运动与中医养生保健 【摘 要】旨在探讨太极拳养生健身原理,推广传统体育项目,促进全民身心健康。通过分析太极拳运动的特征,结合中医理论,总结太极拳运动的养生保健作用。练极拳,可平衡阴阳,调整呼吸,舒通经络,扶正祛邪,促进健康,延年益寿。太极拳融入技击艺术和医疗保健作用,推广太极拳运动,对促进全民卫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太极拳;中医;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4-7484(2022)03-0665-02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拳种之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珍宝。它汲取了古代哲学、医学、导引吐纳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套符合中

2、医医理的独特健身方法。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动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身心交修,也就是使意识、呼吸、动作三者亲密结合,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故可使弱者强,病者康,起到增加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普及和推广太极拳这项运动,中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56年主持编定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笔者通过太极拳练习及教学,并结合中医理论对其养生保健作用进行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又以平衡阴阳为养生的核心内

3、容。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经文强调“保持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无疾的关键,又是养生论的主旨1。太极拳理论法于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所以阴阳之道乃太极拳运动的基础,是太极拳运动的规律所在2。因此,太极拳先贤按阴阳特点将太极拳运动平分阴阳,将柔、吸、引、化、收、蓄、入、来、退、屈、虚、合等列为阴,将刚、呼、击、打、放、发、出、往、进、伸、实、开等列为阳。这样的划分使阴阳概念、阴阳平衡理念在太极拳运动中更详细化,更富指导作用3。简言之,太极拳拳法到处以阴阳为纲,练习以阴阳平衡为要。 1.1 拳路浑圆 太极拳的一招

4、一式均仿太极图形而生,自始至终保持圆弧状态。如太极拳势一般由两手臂构成,俨然太极图的阴阳二鱼形态,各招式均需两手臂同时运转,分之为阴阳,合之为整体圆4。 1.2 立身中正 太极拳的身法要求“立身中正”,步法要求轻灵与沉稳相协调。这须要运用好“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这对上下平衡的力气。太极站桩式中的升降桩也是上下力气平衡的体现。通过平衡上下的力气有益于交通任督二脉,使得周身气血如环无端的运行,从而维持人体气血的动态平衡。 1.3 左右平衡 如有左野马分鬃就协作有右野马分鬃,有左搂膝拗步就协作有右搂膝拗步。太极拳正是通过左右势的协调协作使人体左半身与右半身的经络气血得到均衡的熬炼,从而确保了人体

5、经络系统的阴阳平衡5。 1.4 虚实改变 如云手动作寓阴阳平衡之理于脚下虚实转换之中。左脚虚时,轻轻提起向左开步,重心完全落在右脚;左脚实时,重心全部移于左脚,此时右脚为虚,轻轻抬起向左并步,如此完成一次虚实的转换。太极拳中除了脚下的虚实改变,还有手的虚实改变以及手与足协作的虚实改变,通过虚实转变来调转阴阳,使人体的阴阳处于衡动态改变之中。 2 动静结合,形神兼修 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兼修的养生方式。黄帝内经的养生专论素问上古天真论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即所谓“守神全形”、“保形全神”。这说明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养生必需同时注意形体熬炼和精神修养6。在传统中医养生术中既有以

6、调形为主的五禽戏,又有以调息为主的放松功7。而中医学推崇的最高养生方法是形神共养,太极拳运动恰是一项结合了“导引术”与“吐纳术”发展起来的具有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特点的养生运动。太极拳在外主动而养形,在内主静而养神。其外在的肢体运动讲究手、眼、身、步法的协调协作,整体动作舒缓大方、轻松柔软、连贯匀称、圆活自然;通过外在的肢体运动能够使练习者全身放松,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在内则重视精神内敛,以意导气,以气导动;习练过程中要求集中留意力,聚精会神,毫无杂念,通过意识的主导作用进行调息、调身的熬炼。事实上太极拳的动作节节贯穿,重心的虚实转换、刚柔改变、快慢相间、蓄力发劲等都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总之

7、,意念不止,动作不息体现了太极拳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的特点,从而达到内外合一。 3 调整呼吸,怡情易性 中医理论认为:七情是致病的因素。素问举痛论篇“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情志活动失调,将会影响五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在中医的养生学中特别注意调摄情志。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到调摄情志的要领:“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太极拳运动对精神情志有良好的调整作用。首先,太极拳运动采纳腹式呼吸的方法,可使呼吸变得深、长、匀、细。同时,太极拳还讲究拳式呼吸,即是把呼吸与动作特点结合起来节节贯穿于运动当中。例如:凡以出为主导的动作均需呼气,凡以收为主导

8、的动作则以吸气为主。腹式深、长、细、匀的呼吸可以平缓人体内心躁动的心情,而呼吸与动作特点相结合的拳式呼吸又可将人体潜在的杂念渐渐的转移到动作的改变当中。其次,练习太极拳主见静心用意,讲求清净无为、心无杂念、扶持爱心的精神境界以及须要摒弃急功近利等种种不良杂念。唯有如此的思想境界才会使其外在的动作美丽流畅,连贯圆活。正是“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生动体现。通过这样的意念引导可以阻断不良七情因素对气血的干扰,防止气血的逆乱,从而起到身心愉悦,气定神闲的作用。通过对太极拳的长期练习,可以变更急躁,焦虑,易怒的性格,使人心平气和,乐观向上。 4 疏经通络,和畅气血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