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卢梭是法国世纪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批判意义,而且对当今教育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得到充分而详尽的展现,数十年如一日把日程表安排得像时钟一样规律的康德,唯一一次令他主动打破作息规律、使得柯尼斯堡镇居民以为教堂的钟坏了的,正是爱弥儿。爱弥儿在蕴含了丰富的公民教育思想的同时,也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家庭教育的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系列重要指示。因此,在我们日益重视和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当下,吸收和借鉴爱弥儿中家庭
2、教育思想的营养,对我们建设和谐家庭、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意义重大。二、我国当今家庭教育现状(一)重知识教育而轻道德教育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将来进入名校,家庭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而轻品德教育,导致道德教育缺失。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在“知识就是力量”“活到老学到老”的感召下,在不断学习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步伐、不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知识教育的普及。于是家庭教育越来越功利化、工具化和片面化,“唯智化”倾向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孩子的内心感受被放到了次要位置,他们是否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很少被纳入考虑范围。为了让孩子们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家长们将孩子送入各种补
3、习班,导致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身心俱疲。甚至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将“起跑线”不断向前移动,于是抱有功利化目的的“胎教”进入视野。(二)爱的教育缺失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既包括父母给予孩子无私且有原则的爱,也包括教会孩子如何去爱爱自己、爱他人,以至达到爱人类共同体的博爱。然而现实情境中,爱的教育两方面的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增强,界线和原则意识缺乏。与之并行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女性走出家庭进入职场,使得父母很难自己有时间来照顾孩子,于是孩子要交托给隔代的长辈或者交由保姆来照顾,严重影响亲子互动。或许出
4、于“弥补”心态,家长会对孩子的诉求越来越宽容,底线越来越低,甚至于最后孩子明显不合理的要求也会去满足,使得“溺爱”深化。与此同时,社会大环境中的金钱至上、利益优先等功利主义观念蔓延,无形中影响和侵蚀着孩子的价值观念,如果父母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孩子很容易偏向自私一方,而远离真正的自爱和他爱,于是出现越来越多“爱无能”的现象。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告诉我们,爱的问题不是对象的问题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提高孩子爱的能力。(三)不能正确对待和合理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对事物产生好奇心的时候,很多家长不知采用何种方式恰当应对孩子的疑惑,或者选择避而不谈、或者选择了不恰
5、当的回应方式,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回应而被磨平。甚至很多时候,当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无关的时候,有的家长还会采用反对和压制的方式。比如孩子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爱好的时候,由于与文化课的学习无关,家长担心孩子发展这些兴趣爱好可能会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于是不仅没能继续激发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和天分,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孩子发展其他方面的才能、提升综合素质的机会。三、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一)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道德教育是卢梭家庭教育理念的重点内容,家庭承担着孩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职责,所以他主张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公民。卢梭强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为孩子
6、树立榜样作用、做好道德典范,从小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否则将“母不母,则子不子”。比如,在对待他人的时候,母亲要懂得尊重和善待,如果她们“教唆孩子轻视他们的保姆,把她当作真正的仆人看待。当保姆授乳的期限一满,他们就把孩子领回来,或者把保姆辞掉;当保姆来看她哺养的孩子时,她们就对她表示爱理不理的样子”,“她不但不能把这个天性已变的孩子变成一个孝顺的儿子,反而使他学到一些忘恩负义的行为;正如她教他看不起用奶哺养他的保姆一样,她正在教他日后看不起他生身的母亲”。无独有偶,道德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尤其是家庭教育中,一直是重中之重,道德一直是人安身立命之所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教育典故:以前
7、有一户人家家里很穷,夫妻俩商量把年迈的父亲送到山上,于是就把老父亲放进了筐里,准备背上山。儿子看了就问为什么要把年迈的爷爷送走,父亲不让孩子管那么多,于是儿子叮嘱父亲记得把背爷爷的筐拿回来。父亲感觉奇怪,就问为什么?儿子说:“等你老了以后我也要拿来背你走。”父亲听了以后就放下了筐,把爷爷带回了家。这启示我们,在家庭中,父母要把道德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二)重视爱的教育真正的爱要和溺爱区分开来,因为溺爱给孩子带来的并不是真正的成长。正如卢梭所言,母亲“为了防止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娇弱,却把孩子养得愈来愈娇弱,她希望他不遭受
8、自然法则的危害,于是使他远离种种痛苦,可是没有想到,由于她一时使他少受一些折磨,却在遥远的将来把多么多的灾难和危险积累在他的身上”。爱不是一味的纵容和无条件的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父母要给予孩子无私但有原则的爱,杜绝溺爱。“在给他们以帮助的时候,应当只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绝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父母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教会孩子去爱。卢梭启示我们要遵守这样一个逻辑:从自爱到爱他人,最终到博爱;从一种习惯演变成一种内心自发的需要。他主张让孩子在自然中接受大自然的各种挑战,以磨砺他们的性情。父母要遵循自然原则,让孩子自由活动,并在自然的熏陶下,逐渐
9、养成坚忍的性格。也要让孩子学会如何生活,学会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并热爱生活。“而从这第一个情感产生出来的第二个情感,就是爱那些同他亲近的人”,但最初的时候孩子对与他亲近的人的爱只不过是出于习惯,处于对亲近之人带给他们的益处,“需要经过很多的时间之后,他才知道他们不仅对他有用处,而且还很喜欢帮助他;只有到这个时候,他才开始爱他们”。“他开始对我们周围的人发生兴趣,他开始觉得他生来不是要单独一个人生活的,这时候,他的心对人类的爱打开了大门,懂得什么叫爱了。”也就是说,当孩子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原子化的个人,而是和其他人共同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时候,他们心中开始萌发对
10、他人的真正的爱。爱的终极要义是爱人类,是博爱。这需要有同情心,有对人类共同的痛苦和苦难深深的同情与怜悯。“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我们之所以爱我们的同类,与其说是由于我们感到了他们的快乐,不如说是由于我们感到了他们的痛苦;因为在痛苦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出我们天性的一致,看出他们对我们的爱的保证。”因此,通过家庭中爱的教育,培养孩子将自爱、爱他人和爱整个社会相统一,如果大家都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指日可待。(三)正确对待并合理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一些重量级的
11、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在谈及他们的成功之道时,“好奇心”“兴趣”是高频出现的词汇,他们呼吁我们要充分认识好奇心对科学发现的意义和价值。在他们看来,重拾和重视好奇心或许会使我们的教育和科学更接近科学的本源,而好奇心要从孩子抓起。孩子的好奇心比较脆弱,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很好的呵护与引导,若引导得好,会成为孩子求知的动力。首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并且要灵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如果孩子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可能会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受到自己的好奇心的危害”。其次,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问题不在于
12、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的方法。”再次,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要讲求方式方法。为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就不能急急忙忙地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家长可以提出一些孩子们所能理解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答。这样既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避免孩子被他人的见解所左右。(四)充分发挥父亲的教育功能父权制度是所有当代社会中的基础结构,其特征是在家庭单位中制度性地强化男性对女性与孩童的权威。但随着人类生殖科技的变革,妇女斗争以及多面向的妇女运动不断发展,父权家庭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危机。“统计资料正显示的一般性趋势是:传统
13、家庭形式中未经挑战的父权支配,妻子和子女对丈夫和父亲的依从的关系,都在弱化或瓦解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功能渐趋弱化。在卢梭看来,父亲在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认为“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愿孩子从母亲的手里转到父亲的手里”。父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侯,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因此,我们要重视父亲在孩子教育问题中作用的发挥,呼吁他们承担起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五)夯实家庭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在卢梭的教育理念中,孩子的培养过程是一
14、个把人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也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公民的过程。卢梭在一开始就指明了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区分,并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勾勒出“由个人和自然转入社会和社会关系,强调人类的互相依赖”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促进个体由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进行社会化的功能。家庭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个体个性、品德、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体从儿童到成人的成长过程,即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由婴儿期的“自然人”转变为成年期的“社会人”的过程。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培养个体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角色规范。家庭是个人最先进入的人际群体和
15、社会组织,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启蒙学校,因而家庭教育无疑是个体社会化教育的第一步。我们要夯实家庭教育这一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并优化家庭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四、结语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单元,与之相伴生的家教与家风对家庭功能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家庭教育又对家风的塑造、和谐家庭的营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期,各种矛盾与不适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突显,家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面对家庭教育中令人堪忧的状况,我们需要进行调整,而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恰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建设中国特色家庭教育,将家庭建设置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宏观进程中,动员全体成员共同建设,其成果所有成员共享。作者:米红 单位:北京大学参考文献:法卢梭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慧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