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19600556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当今这个社交网络非常发达的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等等越来越多的事物都和“微”联系在了一起,微文化也应运而生。微文化在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些影响,文章对这些影响进行详细探讨,并对此如何应对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微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应对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已经将互联网作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主导的微文化正以雨后春笋之势迅速发展,成为了我国国民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微文化的开放新

2、和虚拟性对大学生三观产生了很大冲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满足大学生的性格需求和学习方式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和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面对微文化带来的冲击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一、大数据时代微文化的含义与特征分析(一)微文化的含义。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时代需要人们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来鉴别和处理海量、多样化的信息。所谓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微文化,是指通过聊天工具信息互动以及信息传递的过程,聊天工具有微博、微信、QQ等。微文化不但是大众的信息传递介质,很多新闻媒

3、体也通过这些新型途径来传播新闻。人们可以对这些新闻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意见,从这个角度来看,微文化也是一个大众可以自由发声的微平台。(二)微文化的特征分析。h1.信息微小性。从字面上看,微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微小”,这里笔者要讨论的是其信息微小性。现在的自媒体虽然人人都有言论自由权,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但是却有字数的限制。这就意味着,人们在发表信息的时候,长篇大论是发表不了,要对所发表的内容进行精简、浓缩,概括其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看到的内容都不会太冗长,而是具有信息微小性。2.大众性。由于自媒体对发表言论者的身份没有限制,即使不是新闻工作者,注册一个账号也可以自由的发表信息

4、,别人也可以自由地评论、转发,因此,微文化具有传播的大众性。3.携带便利和互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这些手机都可以下载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人们随之就能通过手机发布信息,和外界进行及时的交流互动,因此,微文化具有随身携带、互动性强的特点。二、大数据时代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了发展机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1.微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微文化出现之前,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比较单一,也缺乏趣味性,学生对参入老师的课堂教学热情不高,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的掌

5、握和解决,最终导致了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微文化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这些社交软件及时交流学习问题,增加师生感情,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思想政治老师通过微博、朋友圈等也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维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2.微文化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虽然微文化扩展了教育平台,让教育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不仅局限在课堂进行灌输式教育,利用微信、微博互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师生间的信任感。微文化的交流互动基于虚拟环境,在线上交流的双方是互相看不到的,这种方式在很

6、大程度上打破了人际交流的心理防备,缩小了心理距离,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学生更容易倾诉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微文化互动还可以激发教师学习网络语言,用流行语和网络表情和学生交流,活用新潮词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微文化除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也给其带来了各种挑战,下面就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1.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带来了挑战。大学生是祖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培养出来的具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是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推动者,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中流砥柱,因此,高校学生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十分重

7、要。当今社会微文化打破了大学生和外界之间的空间距离,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提高了大量的即时消息。但是微文化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良信息,比如,虚假广告、传销、暴力等,这些不良信息会误导大学生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带来了挑战。提到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会不解地问,微文化怎么和教育管理有关系呢?这主要是因为,之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用的是面授的形式进行授课,教师可以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直接观察他们的听课状态。相反,在微课堂教学中,学生具有分散性,教师不能顾及到每位学生的听课状态。因此,这对教师的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小的挑战。3.对建设良好学风带来了挑战。上面已经提到过,微媒体信息资源十

8、分的丰富,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时候,过于依赖微媒体,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现象对培育大学生优良学风和独立创新的精神是很不利的。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微文化现象的应对(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多和学生们谈谈心,和他们去交朋友,以便深入了解学生的本质需求是什么?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对症下药。教师要多关注沉迷于网络的同学,找到网络吸引他们的原因,帮助学生摆脱网络困扰,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

9、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整个学校,甚至几个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按专业对这些问卷进行归类,从而统计出每个专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程度、评价以及改革期望等。(二)充分利用好微文化,增加教学新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项要与时俱进的工作。既然大数据时代引领的微文化已经成了主流信息传播方式,我们就要学着接受它,在掌握自媒体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利用,切实落实好“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比如,大学生现在最离不开的就是微文化,作为学校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创建学校自己的网络媒体,促使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10、共同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鼓励学生踊跃分析和发表评论。讨论法一直都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的方式,可以碰撞出一些知识灵感和新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专业知识特点,有选择性的和学生讨论一些和他们专业相关、生活相关的教学主题。采用这种方式,在加深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课程的喜爱程度,培养学生养成勇于表现自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语言组织能力,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三)创新“微内容”。微文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以新形势、新姿态出现在广大学生面前,牢牢抓住学生的“微诉

11、求”“微思想”“微行为”,加强素质育人的教育理念。高校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开设微媒体应用相关的课程,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创新性,吸引凝聚学生。四、结语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小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教师应该重视这些挑战,利用好这些改革机遇,以变应变,做出及时准确的应对之策,为大学生人生中最后一段的受教育生涯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马建青,顾青青.“微”时代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08):77-80+1072习璐.“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学理论,2021(03):231-2333李小玮,李琼.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J.新校园(上旬),2021(12):168-1694何辉强.微文化传播下高校思政教学现状探析J.科技资讯,2021(10):140-141作者:潘宏佳 单位:佳木斯大学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