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方便水库面源污染控制方案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GIS技术的方便水库面源污染控制方案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34 卷第 1 期 水 资 源 保 护 2018 年 1 月 Vol. 34 No. 1 WATE ESOU CES P OTECTION Jan 2018 DOI : 10. 3880 / j issn. 1004-6933. 2018. 01. 09 基 于 GIS 朱 ( 1 技 术的 方 便 水 库 面 源 污 染 控 制 方 案 研 究 亮 ,刘 畅 ,陈 琳 ,金梦婷 ,邱云鹏 , 210098;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江苏 南京 摘要: 以南京市溧水区方便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 GIS 技术并结合
2、 S 技术对整个汇水区域进行污 染源的解析,确定污染关键因素以及重点污染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该水 源地现状的最优保 护方案 。 结果表明: 在整个汇水区域中,耕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且主要集中在青龙桥河 、 谢家棚河 和西南村河 3 个水库主要来水河流流域内 。 青龙桥河和谢家棚河流域是污染负荷排放量最大的区 域,其次是西村河和西南村河流域 。 在兼顾污染物去除率和成本的前提下,生态沟渠 -生态塘技术 是最优农田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其次为生态拦截缓冲带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 农村生活污水最优控制技术 。 关键词: 湖库型水源地; 子流域;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 总量控制
3、; GIS 技术 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33( 2018) 01-0050-08 Study on control scheme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Fangbian 1,2 eservoir 1, 2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1, 2 1, 2 1, 2 ZHU Liang , LIU Chang , CHEN Lin , JIN Mengting , QIU Yunpeng Abstract: ( 1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egulati
4、on and esources Development of Shallow Lak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Taking the Fangbian eservoir in Lishui District of Nan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GIS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S technolo
5、gy,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pollution source of the whole catchment and determine the key pollution factors and key pollution areas And the optimal protection scheme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land-use type of the whole catchment is the cultivated land, which i
6、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ub-basins of Qinglongqiao iver, Xiejiapeng iver, and Xinancun iver The Qinglongqiao iver and Xiejiapeng iver sub-basins are the largest pollution load areas, followed by the Xicun iver and Xinancun iver sub-basins Under the premise of considering pollutant removal rate a
7、nd cost, the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ditch and ecological pond is the best technology for the farmland runoff pollution control, followed by the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interception buffer belt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rtificial wetl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the optimal control technology f
8、or rural domestic sewage Keywords : lake-reservoir type water source area; sub-basi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ollution load; total amount control ; GIS technology 湖库型水源 地是我国饮用水源的重 要类型之 , , 例达 40% , 左右 。 2007 年 中国水资源公 报 调 一 在我国各类型地表水源地中 湖库型水源地的比 查表明 我国湖库型水源地水质不达标情况比较严 作者简介: 朱亮( 1963 ) ,男,教授,主要从事
9、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 E-mail: zhulianghhu 163 com 50 1, 2 1, 2 1 , 2 1 , 2 1,2 1 -2 重,且存在各种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湖库型 水源地由于其自身特点,水体流速缓慢,导致其污染 物降解速率较慢,容易形成污染物的累积,故其存在 较高的水源地安全风险。 面源污染是我国湖库型水源地污染最重要的原 因。面源污染传统的调查主要采用野外采样、区域 入户调查、水质监测分析 查阅统计资料等手段和方、 法 。污染源调 查统计所需的地方统计数据往往 不便获取,且缺乏流域范围、人口数量、径流量、土地 利用类型等基础资料; 而且获得资料的时效性和可
10、信度也较差。在湖库型水源地污染评价中,尤其是 面源污染评价中,应用 GIS 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取模 型计算参数,提高数据的输入效率及准确可信度,同 时,结合 S 技术可根据 土地类型和利用状况等时 空因素的变化进行模拟 。 GIS 特有的空间分析工 具及可视化特性增加了数据的直观性,可以把掩盖 在大量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和内在规律表现出来,有 助于识别污染的主要来源和迁移途径,预报污 染的 负荷、变化趋势及其对水体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 出减少污染负荷的措施方案,为水源地保护提供决 策依据。 近年来, GIS 技术应 用于面源污染研究已成为 一大趋势。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美、日等发
11、达国家在面源污染研究领域相继引入了信息技术和 专家系统 Behrendt 等 利用 GIS 空间建模功 能建立模型,在对易遭受磷元素污染的地区进行监 测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磷的吸收 能力。也有学者在密歇根州农业流域的土壤侵蚀与 N、 P 流失情况的研究 中引入了 GIS 技术,并由 此提出了农业的最佳管理措施。目前,我国对 GIS 技术在非点源污染分析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贾 海峰等 在研究 密云水库石匣小流域 非点源污 染的过程中,运用 GIS 技术对土地利用数据和实验 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分布 规律和重点控制区; 在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中, 郑强 运用
12、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污染物入河量 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 分析,发现其污染物入河量的 时间高峰期为汛期,空间高峰区域主要集中在环太 湖地区。 目前, GIS 技术主要应用于非点源污染的 分析 过程,而基于 GIS 技术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案的研究 仍然比较缺乏。笔者以南京市溧水区的方便水库为 例,研究了 GIS 技术在水库面源污染解析及控制过 程中的实际应用,可为水源地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 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范围为整个方便水库汇水区域,总面积为 77. 1 km ,具体由方便水库小流 域组成,其 中主要 入库河流为青龙桥河、四 古凹河、西 南村 河、西 村 河、杨 家坝 河、谢 家
13、 棚 河、王 家 山 河、后 吕 河 等 8 条河流。 方便水库主要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农 田径流、农村固废、水土流失以 及分散式禽畜养 殖 等。方便水库保护区面源污染排放量及贡献率统计 见表 1。 方便水库汇水区域内各类面源污染中,第一大污 染源来 自于农田 径流污染,其 COD、 TN、 TP、 NH3 -N 排放量对 汇水 区 总 量 的 贡献 率 分 别 为 75. 87% 、 79. 08% 、 84. 61% 、 78. 48% 。其次为农村生活污水, 3 7. 10% 、 4. 19% 和 8. 89% 。 2 研究方法 2. 1 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决策指标选取 评
14、价指标体系是水源地污染控制技术优选中十 分重要的部分,该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科学、全面、适 用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在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兼顾 污染类别 排放量 / ( ta ) COD 贡献率 表 1 /% 方便水库保 护区面源污染排放量及贡献率统计 TN TP 排放量 / 贡献率 / 排放量 / 贡献率 ( ta ) ( ta ) / 排放量 / ( ta ) NH3-N 贡献率 % / 生活污水 农田径流 农村固废 水土流失 分散畜禽养殖 合计 222. 83 1 830. 12 190. 33 165. 20 3. 84 2 412. 32 9. 24 75. 87 7. 89 6. 85 0.
15、 15 100 62. 37 694. 36 59. 73 60. 79 0. 79 878. 04 7. 10 79. 08 6. 80 6. 92 0. 10 3-4 5 6 -9 。 10 11 -12 12-13 14 1 1 1 1 100 6. 67 134. 68 7. 01 10. 40 0. 41 159. 17 4. 19 84. 61 4. 40 6. 53 0. 27 100 43. 62 385. 14 34. 22 27. 47 0. 32 490. 77 8. 89 78. 48 6. 97 5. 60 0. 06 100 51 污染物削减等环境指标和经济成本指标
16、。本研究从 方便水库污染源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考虑,从环境 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对评 价指标进行选择。选取 TN、 TP、 NH3 -N 和 COD 削减率 4 个指标作为环 境效 益指标,选取建设成本、运行成本等技术投资作为经 济成本指标。 2. 2 饮用水源地保护方案评价决策模型选取 运用层次 ( AHP) -灰色度关 联法( G AP ) 对饮 用水源地污染控制措施进行优选。由 AHP 法构建 层次结构关系,根据技术指标分析结果,构 造判 断 矩阵,计算出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中各 评价 指标的相 对权 重。然 后,利用 G AP 法计 算关 联 度,关联 度 系 数最 大 的 措施 即
17、为 最优 措 施 AHP- G AP 法既对复杂系统的各层次子系统进行评价, 又在 子系 统的基 础上进 行综合 评价,较 好地克 服 图 2 1 方便水库汇水区河网分布 了以往只进行定性分析和对评价因素主次不 分的 不足。 3 结果与讨论 3. 1 基于 GIS 技术的污染控制方案的布局 3. 1. 1 子流域划分结果 水库流域范围内各入库河流子流域的划分完成 后,利用 GIS 软件,计算出各入库河流的汇水面积。 各入库河流的汇水面积及来水量占入库水量比例计 算结果见表 2( 水库周边塘坝忽略不计) ,方便水库 汇水区河网分布见图 1。 表 2 各入库河流的汇水面积及来水量占入库水量比例 入
18、库河道 汇水面积 /km2 来水量占入库水量比例 /% 四古凹河 1. 177 1. 81 西南村河 6. 592 10. 16 西 村 河 2. 781 4. 28 杨家坝河 1. 614 2. 49 谢家棚河 11. 625 17. 91 青龙桥河 35. 617 54. 87 王家山河 3. 617 5. 57 后 吕 河 1. 883 2. 91 合计 64. 906 100 由表 2 可见,青龙桥河是汇入方便水库的主要 河流。该河流自溧水区共和山区汇流至方便水库, 来水量占总入库水量的 50% 以上。除青龙桥河外, 谢 家棚河及西南村河相较于其他河流来水量较大, 分别占总来水量的 1
19、7. 91% 和 10. 16% 。 3. 1. 2 土地利用方式调查结果 方便水库水源地 保护区总面积 约 77. 13 km , 其中水域 面积 10. 25 km 。除 水域外 共有 土地 面 52 积 66. 88 km ,方便水库汇水区域内 土地利用状况 见表 3。 表 3 方便水 库汇水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整个汇水区 面积 百分比 / 面积 百分比 / 面积 百分比 / km2 % km2 % km2 % 耕 地 4. 25 72. 41 33. 06 54. 17 37. 31 55. 77 林 地 0. 69 11. 75 20. 00 32. 80 2
20、0. 69 30. 95 草 地 0. 24 4. 09 0. 74 1. 21 0. 98 1. 47 城乡 工矿 居民用地、 、 0. 69 11. 75 6. 94 11. 38 7. 63 11. 41 未利用土地 0 0 0. 27 0. 44 0. 27 0. 40 合 计 5. 87 100 61. 01 100 66. 88 100 由表 3 可见,方便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大 部分为耕 地,比例 高达 72. 41% ,其次 为林 地和 城 乡、工矿和居民用地,所占比例均为 11. 75% 。二级 保护区内所占比例最高的仍为耕地,其次为林地,所 占比例分别为 54. 17%
21、和 32. 80% 。从综合 整个汇 水区域来 看,耕地占总面积的 55. 77% ,水源保护区 内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比例过高,而林地和 草地所占比例偏低。结合水库汇水区域内各类型土 地利用方式所占比例可知,水源保护区内耕地和城 乡、工矿、居民用地比例较高,与污染源调查结果中 显示的农田径流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比重所占 比例较大的结果相一致。 3. 1. 3 基于 GIS 模拟的污染排放量分布结果 在子流域 划分、土 地利用 方式 调查 和点 面源 污染调查的 基础上,运 用 GIS 对 流域 内污染 排放 量分布情况进 行模 拟,根 据不同 土地 利用类 型污 染排放系数,得到 方
22、便水 库保护 区污染 物年 排放 量分布( 图 2) 。 2 2 ( a) COD ( b) TN ( c) TP 图 2 方便水库保护区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布 ( d) NH3 -N 由图 2 可见 , COD、 TN、TP 和 NH3 -N 污染排放 绿色和浅绿色色块 ,可见这两个流域污染负荷年排 量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不同的入库河流小流域其污 染物排放量有明显差异。图 2( a) ( d) 中红色区域 COD 175. 0 325. 4 t / a、 TN 放量较小。 运用 GIS 的矢量剪切功能计算出各入库河流汇 分别表示 排放量为 排放量 水面积内的污染排放量,方便水库保护区入库河流 为
23、61. 2 121. 2 t / a、 TP 排放量为 12. 6 23. 4 t / a 和 小流域污染排放量及贡献率统计如表 4 所示。 NH3 -N 排放量为 35. 4 65. 8 t / a,均分布 在青龙桥 河流域和谢家棚河流域内; 其次为橙红色区域,分别 表示 COD 排放量为 90. 6 175. 0 t / a、 TN 排放量为 3 排放量为 183. 0 34. 5 t / a,主要分布在青龙桥河流 域、西村河流域、西南村河流域以及四古凹河流域小 部分区域内。后吕河流域和王家山河流域内多为深 青龙桥河流域对 COD、 TN、 TP 和 NH3 -N 污染负 荷的贡献率均最大
24、,分别达到了 58. 89% 、 57. 70% 、 58. 87% 和 58. 41% ; 其次为谢家棚河 流域,对各 污 染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 17. 40% 、 18. 06% 、 17. 52% 和 17. 62% 。 青龙桥河流域及谢家棚河流域污染负荷产生量 较大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二者的流域汇水面积较 53 33. 7 66. 2 t / a、 TP 6. 5 12. 6 t /a NH -N 入库河流 / COD 表 4 方便水库保护区入库河流小流域污染排放量及贡献率统计 TN TP / / / NH3-N 小流域 排放量 ( ta 1 ) 贡献率 / % 排放量 ( ta 1
25、 ) 贡献率 / % 排放量 ( ta 1 ) 贡献率 / % 排放量 ( ta 1 ) 贡献率 / % 青龙桥河 谢家棚河 西南村河 西 村 河 杨家坝河 王家山河 后 吕 河 四古凹河 1 420. 37 419. 74 240. 03 120. 86 75. 26 70. 92 34. 25 30. 89 58. 89 17. 40 9. 95 5. 01 3. 12 2. 94 1. 42 1. 27 506. 72 158. 57 88. 86 44. 78 27. 22 26. 08 14. 22 11. 59 57. 70 18. 06 10. 12 5. 10 3. 10 2.
26、 97 1. 62 1. 33 94. 52 27. 54 15. 64 7. 83 4. 78 4. 54 2. 29 2. 03 58. 87 17. 52 9. 95 4. 98 3. 04 2. 89 1. 46 1. 29 286. 61 86. 47 49. 27 24. 83 15. 51 14. 62 7. 26 6. 20 58. 41 17. 62 10. 04 5. 06 3. 16 2. 98 1. 48 1. 25 合计 2 412. 32 100 878. 04 100 159. 17 100 490. 77 100 大 ,青龙桥河 、谢家棚河流域汇水面积各占水库总
27、汇 污染负荷分别可削减 660. 15 t / a、 245. 95 t / a、 47. 38 t /a 水面积的 54. 87% 和 17. 91% ; 另一方 面,处在这两 和 133. 58 t / a。合计削减: COD 污染负荷 691. 68 t / a, 条河流汇水区域内的农田及人口也较多,且苗木种 植也多在这两个流域范围内,故农田径流污染及农 村生活、农村固废污染等面源污染的排放量均较大。 3. 1. 4 污染控制工程布局 根据 GIS 对方便水库汇水区 域土地坡度分析结 果,保 护 区 内 不 存 在 25 以 上 坡 耕 地,结 合 HJ / T338 2007饮用水源保
28、护区划分技术规范饮用 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2010 年 12 月 22 日修正版) 的相关要求,对方便水库保护区实施人 口搬迁和退耕还林工程。方便水库人口搬迁及退耕 还林工程布局见图 3。 图 3 方便水库人口搬迁及退耕还林工程布局 方便水库人口搬迁及退耕还林工程量见表 5。 3 负荷分 别可 削减 31. 53 t / a、 9. 61 t / a、 0. 857 t / a 和 3 54 TN 污染 负荷 255. 56 t / a, TP 污 染 负荷 48. 24 t / a, NH3 -N 污染负荷 141. 27 t / a。 表 5 方便水库人口搬迁及退耕还林工程量 保
29、护区等级 污染区域 人 口搬迁 人 退耕还林 /hm 一级保护区 5 230 424. 93 重点污染区域 1 0 497. 60 重点污染区域 2 0 122. 27 二级保护区 重点污染区域 3 0 141. 93 重点污染区域 4 0 50. 73 重点污染区域 5 0 42. 13 合计 5 230 1 279. 59 3. 2 典型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根据方便水库污染源以及污染排放量分布的分 析可知,农田径流污染为面源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 源,其次为农村生活污水。由于农田径流污染和农 村生活污水污染负荷总和占总污染负荷的 85% 以 上,故将其列为重点控制污染源。 3. 2. 1 农田径
30、流污染控制技术优选 根据相关技术指南和文献资料 统计,优选 出适用于方便水库的农田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各污 染物削减率指标和技术投资指标如表 6 所示。 表 6 农田径流各污染物削减率指标和技术投资指标 3 生 态拦截缓冲带 35. 90 41. 50 47. 60 39. 50 51. 30 生态沟渠 -生态塘 39. 00 53. 00 60. 00 45. 00 85. 50 人工湿地 43. 20 53. 80 61. 10 48. 60 150. 00 生态田埂 5. 90 10. 20 15. 30 9. 30 10. 60 0 3 , COD、 TN、 TP NH -N 7. 69
31、 t / a; , COD、 TN、 TP NH -N 术投资为 10 元 / m 。经 AHP-G AP 法 计算各指标 的权重及各污染控制技术相对标准技术的灰色关联 度系数 ,结果如表 7 所示。 表 7 农田径流各指标权重及相对标准方案的 灰色关联度系数 COD TN TP 3 缓冲带 生态塘 人工湿地 0. 162 4 0. 262 5 0. 310 7 0. 082 4 0. 182 0 0. 494 4 生态田埂 0. 162 4 0. 262 5 0. 310 7 0. 082 4 0. 182 0 0. 387 2 由表 7 可见,在以 COD、 TN 和 TP 去除率为主,
32、兼顾技术成本的情况下,生态沟渠 生态塘复合技术 - 的灰色关联度系数最大,为 0. 674 5,其次为生态拦 截缓冲带,灰色关联度系数为 0. 576 5,生态田埂虽 然技术投资少,但去除率相应也低,故其灰色关联度 系数仅 0. 387 2,所以在方便水库水源地农田径流污 染控制中应该以生态沟渠 -生态塘复合技术和生态 拦截缓冲带技术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地辅以人工湿 地技术。 3. 2. 2 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优选 根据相关技术指南和文献资料统计,优选出适 用于方便水库的农村生活污水 控制技术,各污染物 削减率指标和技术投资指标 如表 8 所示。 表 8 农村 生活污水各污染物削减率指标和 技
33、术投资指标 3 沼气池 35. 00 35. 00 25. 00 45. 30 1 500 0. 25 氧化池 工湿地 生物接触 氧化 -人 77. 00 85. 00 90. 00 89. 35 6 580 0. 55 工湿地 0 对 COD、 TN 、 TP 和 NH3 -N 的去除率均为 100% ,建 设成本 1 000 元 / m ,运 行成 本 为 0. 2 元 / m 。经 AHP-G AP 法计算各指标的 权重及各污染控 制技 术相对标准技术的灰色关联度系数 ,结果如表 9 所示。 由表 9 可见,在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技术中 生物接触氧化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灰色关联度系 -
34、数最 大 为 0. 712 6,可 见 在 兼 顾 COD、 TN、 TP 和 3 氧化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控 制的最优技术。 表 9 农村生活污水 各指标权重及相对标准方案的 灰色关联度系数 COD TN TP 3 沼气池 0. 130 5 0. 248 3 0. 268 3 0. 060 5 0. 146 2 0. 146 2 0. 562 9 氧化池 工湿地 生物接触 氧化 -人 0. 130 5 0. 248 3 0. 268 3 0. 060 5 0. 146 2 0. 146 2 0. 712 6 工湿地 3. 3 水源地污染物 总量控制方案 3. 3. 1 水
35、环境容量的计算 以方便水库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类水质要 求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根据 GB3838 2002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当水源地达到 类水 质标准 3 0. 5 mg / L、 0. 025 mg / L 和 0. 5 mg / L。 3 GB 3839 83制定地方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的技 术 原则与方法,湖泊水库 COD 和 NH3 -N 的水环境容 量采用完全混合模型 ,其计算公式为 1 s 0 0 0 s s 0 out ( 1) 式中: W1 为方便水库 COD 或 NH3 -N 的水环境容量, t / a; s为方便水库水环境控制目标质量浓度, mg / L; 0 0 水
36、库设计安全水量, m ; T 为维持其设计水量的 天 数,可按 30 计; K 为方便水库水体污染物的综合降 解系数, a ; qout 为从方便水库排泄出的水量, m / d。 b TN 和 TP 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方便水 库 TN 和 TP 的水 环境 容量 采用吉 柯奈 尔 迪龙 模 - 型 ,其计算公式为 2 s 其中 q = Q1 / V = 0 426exp( 0 271qs) + 0 571exp( 0. 009 49) qs = Q / A Q = 365qout 2 1 为方便水库 输 入水 量, m / a; q 为水 力冲 刷 速率, a ; 为氮、磷滞留系数; Q
37、为年出库水量 , m / a; V 为水库库容, m ; H 为方便水库的平均水深, m; A 为 s 根据相关计算模型及方便水库相关计算参数, 55 2 污染物权重 处理技术 本权重 生态拦截 0.162 4 0. 262 5 0. 310 7 0. 082 4 0. 182 0 0. 576 5 生态沟渠 - 0.162 4 0. 262 5 0. 310 7 0. 082 4 0. 182 0 0. 674 5 14-18 /% 建设成本/ 运行费用 / 处理技术 ( 元 m ) (元 m ) 生物接触 52.00 63. 50 54. 60 58. 80 4 050 0. 30 潜流式
38、人 49.00 76. 00 75. 52 74. 44 3 350 0. 25 , C , 3 3 NH -N , 方便水库各污染指标水环境容量、现状负荷及削减 率计算结果如表 10 所示。 表 10 方便水库各污染 指标水环境容量 、 现状负荷及削减率 ( ta ) ( ta ) ( ta ) % COD 537. 49 903. 99 366. 50 40. 54 TN 41. 67 88. 10 46. 43 52. 70 TP 5. 42 14. 60 9. 18 62. 88 NH3 -N 31. 57 41. 60 10. 03 24. 11 由表 10 可见, NH3 -N 的
39、削减率较小, COD、 TN 和 TP 削减率较大。其中 COD、 TN 和 TP 污染负荷 分别超过其环境容量 366. 50 t / a、 46. 43 t / a 和 9. 18 t / a,削减比例达到 40. 54% 、 52. 70% 和 62. 88% 。根 据各污染指标的削减率和现状排放量可计算出 COD、 3 464. 26 t / a、 102. 02 t / a 和 111. 93 t / a。 由退耕 还林和人口搬迁实施后污染负荷的削减 量可知, NH3 -N 已达到削减要求, COD 排放量还需 削减 224. 51 t / a, TN 排放量还需削减 208. 70
40、 t / a, TP 排放量还 需 削 减 53. 79 t / a。保 护 区 内 剩余 农 田 2 794. 93 hm ,人口 31 268 人。污染治理的工程措施 主要针对 TN 和 TP 的去除。 3. 3. 2 总量控制方案的生成和选择 根据方便水库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现状,制订 3 套方案 A、 B 和 C 。基础方案 A: 水源地污染源 控制 保持基准年水平,不采取新的措施。基本治理情景 方案 B: 进行农田径流污染源的控制,先治理青龙桥 河和谢家棚河等重点流域,然后对各其他入库河流 小流域进行控制,建立 1 个方案。污染控制情景方 案 C: 在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农村生
41、活 污水的治理,建立 C1 C4 4 个方案。方便水库面源 污染控制方案见表 11。 表 11 方便水库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备选方案 农田径流治理率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A 0 0 B 94. 79 0 C1 92. 48 25 C2 90. 17 50 C3 87. 87 75 C4 85. 56 100 对生成的 6 个备选方案,通过污染物削减量分 析和经济比较,并考虑其他影响进行优选。保护区 内农田径流污染控制采用生态拦截缓冲带和 生态沟 渠 -生态塘复合技术,同时辅以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 3 达 41% 、 56% 、 65% 和 50% ,平均投资 4 500 元 / hm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 人工湿地技 - 56 术,对 COD、 TN、 TP 和 NH3 -N 的去 除率 分 别可 达 77% 、 85% 、 90% 和 89% ,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 建设投资 50 万元 / 座 规模为, 50 m / d,运行费用 0. 55 元 / ( m d ) ,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