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剖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剖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的地位 动能定理是功能关系的重要体现,是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依据,因此是本章的重中之重。在整个经典物理学中,动能定理又与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并称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支柱。也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因此学好动能定理对 每个学生都尤为重要。 新课标要求 (一)学问与技能 1、驾驭动能的表达式,理解动能的概念,利用动能定义式进行计算,并能比较不同物体的动能; 2、驾驭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理解动能定理表述的物理意义,并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 3、理解动能定理的准确含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培育学生探究过程中获得学问、分析试验现象、处
2、理数据的实力。 5、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索,让学生驾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探究和验证过程中驾驭视察、总结、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3、经验科学规律探究的过程、相识探究的意义、尝摸索究的方法、培育探究的实力。 4、驾驭恒力作用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的公式推导动能定理;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中定性分析与定量表述的关系,学会用数学语言推理的简洁美; 2、感受胜利试验、团结、协作的的魅力,体验探究的愉悦,激发了探究意识,培育学生对科学探讨的爱好; 3、体会从特别到一般的探讨方法,领会自然的奇异和谐,
3、培育新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对动能有了感性相识,在中学要定量分析。 2、中学生的相识规律是从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从定性到定量。 3、通过前几节的学习,了解了功并能进行简洁的计算初步了解了功能关系。但对物体做的功与其动能的详细关系还不清晰,这就是本节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 1、利用试验法探究动能定理; 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利用试验法探究动能定理; 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试验探究、推理归纳法、类比探讨等 教学工具 铁架台(附铁夹)、打点计时器、低压沟通电源、导线、纸带、重物(带夹子)、刻度尺、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
4、)演示试验:(可利用媒体资料中的动画) 介绍试验装置: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B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演示并视察现象 a.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b.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从功能关系定性分析得到: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试验,探究功与速度的数量关系呢? (二)试
5、验探究 依据前面所学的学问,我们知道最简单计算和测量的功是mgh,利用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v。因此,在教学中模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实行回顾旧学问提出新问题科学猜想数学类比推理分析归纳试验验证总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策略,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归纳试验目的、方法、步骤等绽开探究活动。处理数据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以简化过程节约时间。详细操作如下: 一、回顾旧学问提出新问题 1如何计算和测量重力做功?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2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运动速度如何改变呢? 二、创设情境设计试验制定安排 1为避开漫无边际的乱猜,引导学生联想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探讨重力做功
6、和速度改变的关系。依据mgh和测量v的方法制定、设计试验方案。 2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选择最佳方案分析、补充,归纳出试验目的、原理、器材,装置图: 三、探讨、分析留意事项: 1.装置要竖直,尽量减小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纸带无初速释放,重物的质量和密度应较大, 以减小阻力,确保自由落体运动。 2.纸带30F合s = 也可以引导部分学生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并加以比较优劣。 【媒体展示应用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一下动能定理的应用步骤: (1)明确探讨对象及所探讨的物理过程。 (2) 分析物理过程,分析探讨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状况,画受力示意图,及过程状态草图,明确各力做功状况,即是否做功,是正功
7、还是负功。求出这些力的功的代数和。 (3)确定始、末态的动能。(未知量用符号表示),依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 W总=Ek2Ek1 (4)依据动能定理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求解,对结果进行分析、说明或探讨。 课堂总结: 学生叙述 【媒体展示】 1、Ek=m v2 2、W总= mv22- mv12 3、动能定理的应用步骤: (1)明确探讨对象及所探讨的物理过程。 (2) 分析物理过程,分析探讨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状况,画受力示意图,及过程状态草图,明确各力做功状况,即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求出这些力的功的代数和。 (3)确定始、末态的动能。(未知量用符号表示),依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 W总=Ek2Ek
8、1 (4)依据动能定理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求解,对结果进行分析、说明或探讨。 布置作业 1.一物体速度由0增加到v,再从v增加到2v,外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和W2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 B.W2=2W1 C.W2=3W1 D.W2=4W1 2.一质量为2 kg的滑块,以4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 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 ) A.0 B.8 J C.16 J D.32 J 3.物体A和B质量相等,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起先时都处于静止状态,
9、在相同的水平力F作用下移动相同的位移,则( ) A.力F对A做功较多,A的动能较大 B.力F对B做功较多,B的动能较大 C.力F对A和B做功相同,A和B的动能相同 D.力F对A和B做功相同,但A的动能较大 4.一物体静止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1 kg,=0.1,现用水平外力F=2 N拉其运动5 m,后马上撤去水平外力F,求其还能滑多远?(g取10 m/s2) 5.从离地面H高处落下一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k倍,而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率反弹,求小球从释放起先,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教学后记 这样的探究试验可测量性强,易于操作,便
10、于处理数据,误差较小,既满意了学生的探究情趣获得新学问,又复习巩固了旧学问,也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奠定了基础;同时这样开展教学也培育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创新、探究精神,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体验了探究的艰辛与欢乐,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综合运用物理学问和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可谓一石多鸟。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剖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设计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说课稿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 7.6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