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A》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数学A》教学大纲.doc(1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I目目 录录高等数学 A教学大纲 .1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7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11线性代数教学大纲.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教学大纲 .16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B教学大纲 .19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2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25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27力学教学大纲.29热学教学大纲.34电磁学教学大纲.38光学教学大纲.42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47原子物理学教学大纲.53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教学大纲.57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实验教学大纲.61图像处理实用技术教学大纲.63图像处理实用技术实验教学大纲.65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大纲.66网
2、站设计与网页制作教学大纲.69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实验教学大纲.71操作系统教学大纲.73LINUX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76Linux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79网络程序设计教学大纲.81网络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83计算机网络 B教学大纲 .85计算机网络 B实验教学大纲 .88流媒体技术教学大纲.90流媒体技术实验教学大纲.92多媒体软件应用技术教学大纲.94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II多媒体软件应用技术实验教学大纲.96.NET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98.NET 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100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教学大纲.102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实验教学大纲.107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3、.113网络安全教学大纲.118VB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120VB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124Flash 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125Flash 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127V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128V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133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134视频编辑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136电动力学 1教学大纲 .137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1课程教学大纲 .140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144日语基础教学大纲.149量子力学 1教学大纲 .151三维动画制作教学大纲.154三维动画制作实验教学大纲.157Java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158Java 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4、.163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164认识实习教学大纲.166生产实习教学大纲.168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教学大纲.170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高等数学高等数学 A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总 学 时:186 讲授学时:186 学 分:1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理工类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数学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一 方面,它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 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抽 象概括能力,
5、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等。根据高等数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要求以应用为目 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因此,本课程还要物理专业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系 统性,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目标。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0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1.0 引例 1.1 函数 1.2 极限 1.3 极限的性质与运算 1.4 单调有界原理和无理数e 1.5 无穷小的比较 1.6 函数的连续与间断 1.7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学要求: 1 了解函数的概念; 2 了解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
6、界性; 3 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4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5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6 理解极限的概念; 7 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8 了解两个极限存在准则,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9 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 10 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并会判别间断点的 类型;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211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30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2.0 引例 2.1 导数的概念 2.2 求导
7、法则 2.3 高阶导数与相关变化率 2.4 函数的微分与函数的局部线性逼近 2.5 利用导数求极限洛必达法则 2.6 微分中值定理 2.7 泰勒公式 2.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态 2.9 平面曲线的曲率 教学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 之间的关系; 2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3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 双曲函数的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形; 4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 5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 6会求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 数; 7理解罗尔定理和
8、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8了解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中值定理; 9 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并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 法; 10会用导数判断图形的奥图形;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 平和铅直渐近线) ,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11会用罗必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 12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并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30 学时)学时)教学内容:3.0 引例3.1 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可积准则 3.2 微积分基本定理 3.3 不定积分 3.4 定积分的计算 3.5 定积分应用举例 3.6 反
9、常积分 教学要求: 1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3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3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4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5掌握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6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7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作为其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 莱布尼兹公式; 8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 9了解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法(梯形法和抛物线法) ; 10掌握用定积分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如面积、体积、弧长、功、 引力等)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常微分方程第四章:常微分方程(18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4.0 引例 4
10、.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4.2 某些简单微分方程的初等积分法 4.3 建立微分方程方法简介 4.4 高阶线性微分方程 教学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方程和伯努力方程并从中领会用变量代换求解方程的思想, 会解全微分方程;4会用降阶法解下列方程;和;( )( ),( ,)nyf xyf x y( ,)yf y y5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的解法; 6了解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7会求自由项形如:的二阶常系数非齐,( )cos( )sinxx lneep xxpx
11、x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 8会用微分方程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和物理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第五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14 学时)学时)教学内容:5.0 引例 5.1 向量及其运算 5.2 点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 5.3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5.4 曲面与直线 教学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点乘法、叉乘法) ,了解两个向量垂直、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4平行的条件; 3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 向量运算的方法; 4掌握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
12、直线的相互关 系解决有关问题; 5理解曲面的方程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了解以坐 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6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 7了解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第六章: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18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6.0 引例 6.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6.2 偏导数与高阶导数 6.3 全微分及其应用 6.4 多元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6.5 偏导数的几何应用 6.6 多元函数的极值 6.7 方向导数与梯度 教学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
13、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 性质; 3理解偏导数和全导数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4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会求复合函数的二阶偏导数; 6会求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并会求它们的方程;8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了解求 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会求解一些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多元数量值函数积分学(第七章:多元数量值函数积分学(24 学时)学时)教学内容:7.0 引例7.1 多元数量值函数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7.2 二重积分
14、的计算 7.3 三重积分的计算 7.4 数量值函数的曲线与曲面积分的计算 7.5 数量值函数在几何、物理中的典型应用 教学要求: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51理解多元数量值函数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 3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了解三重积分的计算 方法(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 ; 4理解第一型曲线积分与第一型曲面积分的概念,了解其性质; 5会计算第一型曲线积分和第一型曲面积分; 6会用重积分、数量值函数积分在几何和物理中的应用,如求体积、曲 面面积、弧长、质量、重心、转动惯量等。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向量值函数的曲线积分与
15、曲面积分第八章:向量值函数的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24 学时)学时)教学内容:8.0 引例8.1 向量值函数在有向曲线上的积分8.2 向量值函数在有向曲面上的积分8.3 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之间的联系8.4 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8.5 场论简介教学要求: 1了解第二型曲线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概念; 2会计算第二型曲线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 3了解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之间的联系; 4会利用格林公式、高斯、斯托克斯公式计算两类曲线、曲面积分; 5了解散度、旋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无穷级数第九章:无穷级数(18 学时)学时)教学内容9.0 引例9.1 常
16、数项无穷级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9.2 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9.3 任意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9.4 幂级数9.5 傅里叶级数教学要求 1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基本性质及收敛 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和 P-级数的收敛性; 3了解正项级数的比较收敛法,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收敛法; 4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会估计交错级数的截断误差; 5了解无穷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 6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7掌握比较简单的幂级数收敛区间的求法(区间端点的收敛性可不作要求)8了解幂级数及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 9了解函数展开为泰
17、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610会利用和的麦克劳林(Maciaurin)展开式,sin ,cos ,ln(1)xexxx(1)x 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 11了解幂级数在近似计算上的简单应用; 12了解函数展开为傅立叶(Fourier)级数的狄里克莱(Dirichlet)条件, 会将定义在上的函数展开为傅立叶级数,并会将定义在上的(, ) (, )l l(0, ) l 函数展开为正弦或余弦级数。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无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 20%(根据出勤、作业、课堂讨论等)进行比例 分配。 (2)期末考核:考试、闭卷
18、,占总成绩 8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主编工科微积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王锦林,马知恩工科数学分析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工科数学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锦华,许品芳高等数学新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撰写人:南江霞审核人:刘学生课程负责人:刘学生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7C 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C language Programming 总 学 时:64 讲授学时:32 实验学时:
19、32 学 分:3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理工类各专业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C 语言程序设计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 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开设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 性很强的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它包括 C 语言的基本概念、C 语言 的数据类型、C 语言的程序构成以及各种程序设计的方法等内容。本课程的目 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 C 语言的开发环境,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编写 基本的 C 语言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另外,通过本
20、课程 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 业的后续课程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2 2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1.1C 语言简介 1.2 算法及其描述 1.3C 程序的开发步骤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掌握 C 语言的特点及 C 程序的开发步骤。 2.了解算法及其描述的方法。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二章:简单的第二章:简单的 C C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3 3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2.1C 语言的数据及其类型 2.2 常量、变量 2.3 运
21、算符和表达式 2.4 基本的 C 语句 2.5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掌握 C 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 2.理解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3.了解基本的 C 语句。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8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三章: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第三章: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6 6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3.1 程序的基本结构 3.2 选择结构 3.3 循环结构 3.4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2.了解结构的基本结构。 3.熟练掌握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
22、方法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四章:数组(第四章:数组(5 5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4.1 数组的基本概念 4.2 一维数组 4.3 多维数组 4.4 字符数组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使用。 2.理解数组的基本概念。 3.了解多维数组。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五章:指针(第五章:指针(2 2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5.1 指针的基本概念 5.2 指针与数值型数组 5.3 指针与字符数组及字符串 5.4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掌握指针与数值型数组、指针与字符数
23、组及字符串。 2.理解指针的基本概念。 3.了解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六章:函数(第六章:函数(5 5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6.1 函数的概念 6.2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6.3 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期 6.4 数组与函数参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96.5 返回指针的函数 6.6 指向函数的指针 6.7 递归函数 6.8 主函数参数 6.9 编译预处理 6.9 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调用、编译预处理、数组与函数参数。 2.了解返回指针的函数、指向函数的指针、主函数参数。 3.理解变量的作用域与
24、生存期、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七章:结构和联合(第七章:结构和联合(4 4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7.1 结构变量 7.2 结构数组 7.3 结构与指针 7.4 结构与函数 7.5 动态内存与链表 7.6 联合体 7.7 枚举类型 7.8 用户定义类型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掌握结构变量、结构数组、联合体。 2.了解结构与指针、结构与函数、枚举类型、用户定义类型。 3.理解动态内存与链表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八章:位运算(第八章:位运算(2 2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8.1 位运算基本概念
25、8.2 位运算 8.3 位段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理解位运算的概念。 2.掌握位运算 2.了解位段。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九章:文件(第九章:文件(3 3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9.1 文件的概念 9.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9.3 文件的顺序读写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109.4 文件的随机读写与定位 9.5 文件的错误检测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理解文件的概念。 2.掌握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顺序读写与随机读写。 2.了解文件的错误检测。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32 学时实验。实验说明及
26、要求见附件 1。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 计算机自动判分。最后总评成绩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 100 分(出勤 20%,作业 30%,实验 50%) ,占总评成绩 30%。 (2)期末成绩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李明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主要参考书: 杨路明C 语言程序设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朱鸣华,刘旭鳞等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撰写人:李丕
27、贤审核人:孙文安 课程负责人:李丕贤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1C 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C language Programming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否 总 学 时:64 其中实验学时:32 学 分:3 其中实验学 分:1 适用专业:理工类各专业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5 必做项目数:5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1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组实验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指导思想, 目的是使学生熟悉 C 语言的开发环境,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 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掌握
28、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编写基本 的 C 语言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培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 后续课程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PC 机、Windows XP 操作系统、Internet 网络环境、C 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及 常用的工具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实验项目名 称实验内容学时 分配实验 类型实验 要求每组 人数 1简单的 C 语 言程序设计(1)C 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2)C 语言简单程序的编辑、编译、 连接和执行。 (3)C 语言的数
29、据类型、运算符与 表达式的使用。 (4)C 程序的数据输入与输出 (5)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6验证必做12分支和循环 程序设计(1)关系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 (2)if 结构和 switch 结构程序设 计。 (3)do 结构、while 结构和 for 结 构程序设计。 (4)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6验证必做13数组、指针 与函数(1)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2)指针的定义与使用。 (3)函数的定义与使用。 (4)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12综合必做1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124结构、联合 与位运算(1)结构类型的定义与使用。 (2)联合类型的定义与使用。 (3)位运算的基本操作。 (4
30、)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4验证必做15文件操作(1)文件指针的使用。 (2)文件的读写方式与读写函数。 (3)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4验证必做1六、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1)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 内容进行考核。 (2)实验操作内容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并存档,包括操作过程的截图和 实际上机操作的结果文件。 (3)学生要各自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内容,不得互相拷贝。 (4)学生要按时提交上机实验内容,并且按照教师规定的格式上交。 2.考核方式: 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容 进行综合评分,占平时成绩的 50%。 七、实验
31、教材、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李明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主要参考书: 杨路明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践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朱鸣华,刘旭鳞等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撰写人:李丕贤审核人:孙文安课程负责人:李丕贤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3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 总 学 时:48 学 分:3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理(非数学类专业)、工、经、管等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线性代数是讨论有限维向量空间线性理论的课程,它具有较强的抽
32、象 性与逻辑性,是高等学校理、工、管理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由于 线性问题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物理、经济及其它领域,而某些非线性问题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因此本课程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 于各个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应用矩阵、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理论和方法解 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为学习后继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第一章 行列式(行列式(8 8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1.1 二阶、三阶行列式1.2 阶行列式n1.3 行列式的性质 1.4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1.5 克
33、莱姆法则 教学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了解 n 阶行列式定义; 2掌握行列式的计算; 3理解克莱姆(Gramer)法则,掌握其关于齐次方程组的推论。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第二章 矩阵(矩阵(1212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2.1 矩阵的概念 2.2 矩阵的运算 2.3 几种特殊的矩阵 2.4 分块矩阵 2.5 逆矩阵 2.6 矩阵的初等变换 2.7 矩阵的秩 教学要求: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141理解矩阵的概念. 熟练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及其运 算规律。掌握方阵、对角阵等特殊矩阵的概念及其一些性质; 2.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掌握分块矩阵的运
34、算法则; 3. 理解逆矩阵的概念及其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求逆矩阵的方法; 4. 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 5. 掌握矩阵的秩的概念及性质, 并会求矩阵的秩。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1212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3.1 线性方程组的消元解法 3.2 向量与向量组的线性组合 3.3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4 向量组的秩 3.5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教学要求: 1.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解法,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线性方程组解的方 法; 2. 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 充要条件,并会判断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3. 理解维向量的
35、概念,熟练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概念,n 理解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 4.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等概念及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授课方式: 讲授 第四章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矩阵的特征值(1010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4.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4.2 相似矩阵与矩阵的对角化 4.3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教学要求: 1理解方阵特征值的定义及其主要性质,熟练掌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 求法; 2理解方阵相似变换的概念,知道方阵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 3掌握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4会用施密特正交化方法将线性无关向量组规范正
36、交化。 授课方式: 讲授 第五章第五章 二次型(二次型(6 6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 5.1 二次型与对称矩阵 5.2 二次型与对称矩阵的标准型 5.3 二次型与对称矩阵的有定性 教学要求: 1了解二次型的概念及其矩阵形式,会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知 道矩阵合同的概念,会用非退化线性替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2理解(半)正定二次型和(半)正定矩阵的概念及其判别法。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5授课方式: 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教考分离。 课程成绩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比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 80%,平 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1)平时成绩:
37、出勤占 10%、作业占 10%。 (2)期末考核:考试、闭卷,占 80%。 期中考试:每学期的学期中进行,考试范围为考前所讲授的所有内容。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赵树嫄线性代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 6 月 第 4 版. (2)主要参考书: 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组编线性代数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赵树嫄线性代数学习参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撰写人:刘自新审核人:刘学生课程负责人:刘学生物理学专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1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Probability
38、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总 学 时:48 讲授学时:48 学 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土木、物理、电信、经管、旅游等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土木、物理、电信、经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 基础课。概率论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概率 论通过对简单随机事件的研究,逐步进入复杂随机现象规律的研究,是研究复 杂随机现象的有效方法和工具。数理统计学也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 怎样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以对所考察的问题做出推断 或预测,为采取一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
39、建议。它也一直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之一。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6 6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1.1 随机事件及运算 1.2 概率定义及性质 1.3 等可能概型 1.4 条件概率及全概率公式 1.5 事件的独立性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掌握事件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其性质。 2. 会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贝努利概型求概率。 3掌握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及应用。 4掌握事件的独立性。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二章: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 8 学时)学时) 教学内
40、容:教学内容: 2.1 一维随机变量定义及分布函数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 2.4 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掌握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掌握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73熟悉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 8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3.1 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及性质 3.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 3.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 3.4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掌握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列与边缘分布列及其性质。 2掌握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函数与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