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类别化课程的构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数学类别化课程的构建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34 卷 Vol 34 第 1 期 No 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 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8 年 1 月 Jan 2018 高 职 数 学 “类 别 化 ”课 程 的 构 建 研 究 , “ 欧笑杭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 顺德 、 528300 ) ” 。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 ” 突出应用性 与专业 结合 , 为专 业服务 的高 职数学 教改特 色成为人 们的共 识 , , 虽然高职数学 模块化 课程初步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 但是 未能完全 体现高 职数学 教改的 特色 因此 本研 究通过 构建高职数
2、学 “类别化 ”课程以期真正实现 “高职数学工具性 ”的良好愿望 。 关键词 高职数学; 课程; 类别化 G712 A 1008-5823( 2018) 01-0125-02 2017 10 1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一 、 高职数学课程的开设现状 高职数学课程建设在短短的十几年间 历经了两 个发展阶段 一是, “压缩 型 ”大学本科阶段,即高职数 学课程在建设初期采用大学本科数学课程体系,选用 本科 / 专科教材,相当于大学本科数学课程的压缩版; 二是 “模块化 ”高职特色阶段,即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 要求高职数学课程由 “知识化 ”转向 “能力化 ”,课程 内容体系由
3、 “学科型 ”转向 “市场型 ”,教学内容由 “系 统化 ”转向 “模块化 ” 。综观高 职数学课程的 教材 建设, “模块化 ”教学内容表现为如下几个形式: ( 1) 按数学知识,包括函数与极限、微分、积分、微分方程、 级数等内容; ( 2) 按数学知识的作用,包括基本( 理论 知识) 、拓展 ( 数 学实验) 、开发( 数学 建模) 等内 容; ( 3) 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包括基础、应用、提高等内容。 模块化课程增加了专业学习内容的选择性、灵活性以 及创新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密切联系专业的数 学知识,是高职数学课程建设的一大进步。例如,高 职数学 “模块化 ”课程的基础内容包括函数与极
4、限、一 元函数微积分学等,经济类专业学生还需要学习更为 重要的概率论、数理统计初步以及 “线性规划 ”,化工 类专业学生则需要学习级数、微分方程以及概率与统 计; 不同的数学知识和内容既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 需 求,又能扩展他的专业发展空间。 “模块化 ”课程的建构遵循了知识规律和能力本 位导向,是一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容,教师选择教 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有研究者认为, “如果把 课程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独立设为 一门课程,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即开发模块课程,那么 当新技术出现时,只要适当增加、减少或更换其中的 一些模块,便可满足技术革新的要求。同时,学员也 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
5、取一些模块,组成适合自己的个 性化课程计划 ” 。数 学是一门逻辑 体系严密的 课 程,课程内容 “模块化 ”的过程需要注重逻辑顺序 ,如 “常微分方程 ”和 “拉普拉斯变换 ”是机电数控类专业 的两个模块,二者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在电路分析时 需要将时域的常微分方程转换为频域的代数方程,此 时就用到 “拉普拉 斯变换 ”的知识。因此,高 职数学 “模块化 ”课程只能在逻辑框架下进行重构 。 高职数学 “模块化 ”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 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一,一些教师觉得 “模块化 ”课程 或多或少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 体现知识点的逻辑联系。第二, “定积分 ”等基础模块 未
6、能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组织学习,比如, 经济管理 专业学生需要运用边际函数计算总经济量、消费者和 生产者的剩余以及资本现值和投资等数值,电子专业 学生需要结合电压、电流 电容、 、电感存储及释放能量 过程等专业知识开展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 地理解 “定积分 ”的意义与作用。 可见,相同的数学模块内容渗透在不同专业所形 成的文本会有较大的差别。为了贯彻高职数学 “突出 应用型、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 ”的教育理念,高职 数学课程应及时体现这种差别,才能更好地解决高职 数学 “工具性 ”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有必要突 破传统框架,通过跨学科课程整 合构建专业特色鲜明 且 “能用 ”的高职
7、数学课程。 二 、 高职数学 “类别化 ”课程的构建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且抽象的学科,在人类发展 和社会生活中,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的必要工 具。要实现专业知识与数学学习相融合,数学课程类 别化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 一) 高职数学课程 “类别化 ”的特点 高职数学课程 “类别化 ”基于不同专业对数学知 识的不同需要,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融入数学教学,构 建若干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课程 ,体现出针对 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针对性指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数学 1 2 作者简介 欧笑杭( 1966 ) ,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与研究 。 12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
8、34 卷 知识,以不同的数学知识支撑不同的专业技术,因此, 教师选取数学内容时除了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还需 要充分了 解专业实践对数学知识点的需要。以 “导数 的应用内容 ”为例,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侧重于函数的 极值、边际问题、弹性分析等内容的学习,机电数控专 业学生应重点学习曲线的凹凸性与曲率分析等内容。 因此,教育者可以根据专业类别构建一些具有鲜明专 业特色的数学课程,如 “经济数学 ”“计算机数学 ”“土 建数学 ”“化工数学 ”“电工数学 ”等。 应用性指数学知识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借助实 践案例连接专业知识和数学内容,在提高学生运用数 学工具分析并解决专业实践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同时, 彰
9、显出数学工具性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体现出 “以应 用能力培养为本位 ”的高职教育特色。以 “导数 ”概念 为例,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入 “求物体变速运动的 瞬时速度 ”或 “求曲线切线的斜率 ”; 数学 “类别化 ”教 学则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引入 “导数 ”内容,经济管理类 专业应当结合边际成本、边际利润、边际收益等内容, 机电类专业则 需要结合 “物体变 速圆周运动的 角速 度 ”“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 ”等变化率问题 。 因此,带有明确专业方向的高职数学 “类别化 ”课 程不是可以随 意删减、可学可 不学的公 共课或通 识 课,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价值 的同时, 还激发了学
10、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能够将专业 发展动机转化为数学学习的动力。 ( 二) 构建高职数学 “类别化 ”课程的途径 构建高职数学 “类别化 ”课程需要依据高职教育 各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重新设计高职数学课程 与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加以整合,其中,一是 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 二是选取与专业培养目 标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广泛挖掘能够体现 “数学在专 业学习的工具性 ”作用的典型素材,实现数学知识与 专业知识的融合。 构建高职数学 “类别化 ”课程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专业调研, ,旨在找出不同 专业 对于数学 教学的需要,总结出专业数学教学的个性,以个性表 现为课程建设的一种必要成分。教
11、育者需要借助问 卷调查、座谈、调研考察等形式了解不同专业对数学 知识和能力的不同需求,进而分析不同专业与数学课 程内容的相关程度,还需要整理出专业课程体系( 含 专业技能项目) 中关联数学内容且应用突出的显性素 材与案例 ,找出 数学知识 与专业需 要的最佳 结合 点。本研究调查发现 除了, “微积分 ”是各专业数学课 程要求教学的基础知识,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差别很大,比 如,工商管理、会计等专业强调一元微积 分、概率与数理统计并重,不可或缺; 数控技术、机电 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认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比微 积分更具有应用价值。 第二步,根据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 数学课程标准,
12、整合专业需求设置数学课程。课程内 容整合力求体现出 “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 ”的设计 理念。以 “电工数学 ”课程为例,除了函数与极限、一 元函数微积分,还包括复数及其应用、微分方程、拉普 拉斯变换、傅立叶级数、行列式、矩阵等内容; 教材编 写也应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把不同电路的正弦波作 为函数的一种 类型; 在 “向量与复数 ”中介绍电路分析 的重要方法 向量变换 并讨论复数阻抗, ; 运用 “定 积分 ”分析不同电路元件的储能或放能状态 ; 借助 “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固有响应 ”使学生真切感受 “常微 分方程 ”在解决专业问题方面的效果。 三 、 结语 高职数学 “类别化 ”课程有别于传统
13、的本科 “压缩 型 ”数学课程和 “模块化 ”数学课程,重在突出数学知 识的应用性和整合不同的专业知识,这给数学教师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掌握电学、机械、计算机、食品 安全、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可以说,学科壁垒和心 理 障碍是横亘在数学与专业知识融合过程中的两个栅 栏,若能成功跨越,则高职数学 “类别化 ”课程将成为 我国高职数学教育的曙光。 参 考 文 献 1宿彦莉 高职数学 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辽宁 高职学报, 2014,( 12) 2游安军 高职数学 课程类别化的思考与实践 J 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 2015,( 11) 3黄贵,上官军 胜 高 职 院 校 高 等 数 学 教
14、材 建 设 的 认识 J 三门 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4刘振林 浅谈与专 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 途径 J 小作家选刊( 教学交流 ) , 2014,( 11) 责任编辑: 县晓晴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 上接第 124 页) J 高教探索, 2013,( 6) 华康德,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7 L D Wacquant Towards a eflexive Sociology: A Workshop 责任编辑 白彩霞 8皮埃尔 布迪厄 实 践与 反思 反 思社会 学导 引 M 3 4 with Pierre Bourdieu J Sociological Theory , 198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