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 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511503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 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 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 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 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普通高中 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般中学 2022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看法 为了实行教化部颁布的一般中学课程方案(2022 版)和一般中学地理课程标准(2022 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精神,主动、稳妥、有序地推动其次批试点省市(北京市、海南省、山东省、天津市)一般中学课程、教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教化领域的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一般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指导看法”。 “一般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指导看法”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针对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新高考方案等诸方面要求,结合试点省市现行教材及教学等实际状况,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详细建议。 上篇

2、:必修课程 一、概述 必修课程包括地理 1 和地理 2 两个模块。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共计 4 学分,72 课时。 必修课程为全体中学学生必学内容,是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 二、详细内容 (一)地理 1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 1 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学问;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加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视察、识别、描述、说明、观赏的意识与实力。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1 地理 1 内容标准与教

3、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相识自然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教学中应贯穿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在地貌、大气、水循环、自然灾难等内容的学习中,应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主动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视察、观测、试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常见自然灾难”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馆等,开展针对某种自然灾难的避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救实力,增加对生命的酷爱;在“地貌”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识别家乡的常见地

4、貌等。 (3)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利用地理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模型,帮助学生在无法实地接触的条件下去相识真实的地理事物。例如:在“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太阳系构成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视察模型形成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直观相识。 (4)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如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垂直分层的学问,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霜冻、飞机高空飞行的一般高度等现象。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视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循环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肯定的运用试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

5、和实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学问,合理描述和说明某些自然现象,说明某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改变;说明某些常见自然灾难成灾的缘由及平安防范措施(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纳多种评价方式,注意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野外考察中,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视察、测量等,采纳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视察、测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制定的野外考察方案、实地考察过程及撰写的考察报告等,从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地理 2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 2 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二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口分布

6、,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2 地理 2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所学的相关原理和规律与详细的地域相结合,发觉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特别缘由,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和辩证思维品质。 (2)提倡案例学习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发展和生活阅历,帮助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概括相关原理和规律,驾驭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

7、和方法,实现学问的迁移和实力的提升。 (3)注意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问题意识和质疑实力,并尝试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供应必要的、充分的资料,在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特点的形成缘由和提出合理措施的过程中,提升其综合思维实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具备收集和处理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的实力(地理实践力)。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特征及其改变,说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说明不同区域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区

8、域认知)。初步形成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关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纳多种评价方式,注意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激励采纳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还可以运用学习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改变进行过程性评价。 下篇:选修课程 一、概述 选修课程包括选修和选修。 选修包括 3 个模块,选修-1 自然地理基础、选修-2 区域发展、选修-3 旅游地理或环境爱护(注:新课标中的选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平安是全新的模块,在目前的中学地理课程体系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因此试点省市可以依据实际状况,用旅游地理或环境爱护中的一个模块代替)。选修的 3 个模块每个模块 2

9、 学分,36 课时。共计 6 学分,108 课时。 选修是中学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的内容。安排将地理等级性考试成果用于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须要修齐选修的 3 个模块。其他学生可依据爱好选择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包括 6 个模块,即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或环境爱护、城乡规划、自然灾难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学校可依据实际状况开设,由学生依据个人爱好进行选择。学习成果有可能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参考用。 选修中的旅游地理或环境爱护,各试点省市依据实际状况,将两者中未在选修-3 学习的模块,作为此选修内容。 二、详细内容 (一)选修-1 自然地理基础

10、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修 I-1 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化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相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实力与意识水平。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3 自然地理基础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化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化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注意从详细

11、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动身,分析现实问题,初步形成系统、全面、动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2)提倡采纳“任务驱动”等方法教学。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应留意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学生的体验,设计任务。如在“地球运动”的任务学习中,首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视察反映地球运动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发觉视察中的问题和困惑,再结合详细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 其次,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所设置的详细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天气系统”的任务学习中,学生首先在天气图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再学习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最终结合所学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天气图作为工具,结合天

12、气系统的学问,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索和解决。体现了由学习基本学问到迁移应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索,提出问题,强化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试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说明地理现象和相识地理环境的实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球运动等学问,说明某些自然现象,说明地理环境演化的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够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说

13、明敬重自然规律的意义(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说明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培育地理空间思维实力,形成因地制宜基本地理思想(区域认知)。 提倡采纳多种评价方式,注意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可以采纳小组合作的方式,连续观测并记录竹竿、旗杆等正午的影长,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规律。可采纳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 (二)选修-2 区域发展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修 I-2 区域发展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三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

14、区域协调。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4 区域发展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相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供应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若干途径的素材,引导学生分类思索区域发展问题。给学生供应基本的区域数据及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利用区域调查资料,引导学生确立从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区域动态改变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区域的思维方式。 (2)采纳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

15、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供应不同的图表、数据及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探究区域地理条件、地理特点和发展方向,分析不同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异同等。 (3)建议采纳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案例选取的典型性。选择的案例须要包括典型的地理事务、典型的地理问题解决方法,能够体现特定的地理原理,便于学生学习时理解地理原理,归纳方法,迁移应用。 其次,案例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多样。强调图表、数据、文字与音视频等结合的形式,形成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爱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突出获得

16、图文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有条理、有规范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培育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第三,突出案例教学的本质。留意探究活动的设计,体现案例教学的本质,即利用案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小组探究活动课堂展示成果、沟通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和方法迁移应用。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视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驾驭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能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说明区域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出现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缘由,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纳多种评价方式,注意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

17、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在调查、探讨和探究中的表现,进行视察记录。采纳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可以探讨性学习的方式,对学生查阅资料,制定方案,沟通展示,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过程进行评价。 (三)选修-3 环境爱护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旧课标选修六环境爱护的“内容标准”确定,与现行教材选修六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爱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爱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缘由及危害等方面,相识环境与环境问题;从

18、资源、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进一步在更宽的视野下相识环境问题及爱护环境的措施;从环境管理的角度,相识实施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是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6 环境爱护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主动汲取当代环境教化的新成果、新学问和新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体现环境教化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尤其在观念上,应将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爱护上升到维护国家资源、生态平安的层面来相识,提高学生爱护资源与环境、维护国家平安的意识。 (2)激励、引导学生关注当地资源、环境问题,主动参与户外考察、试验、社会

19、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促使其在真实情境中视察、理解、感悟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和实例,注意图表教学、案例教学及探讨性学习等方法的应用,培育学生收集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实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实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开展课题探讨,并结合图表数据等资料,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形成缘由,针对性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阐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明确国际合作与公民参加的重要性。(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及环境伦理观(

20、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纳多种评价方式,注意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测量、记录学校旁边农田农药、地膜、化肥的运用状况;采集河流水样,测试水污染状况;测量、记录学校旁边每日 pm2.5 浓度的改变,调查阴霾增多的危害等等。可以从测量、记录、分析和提出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附录 1:选修各模块主要教学建议 “宇宙与地球”这一模块,从远及近,由大至小讲解并描述了“宇宙”“太阳系和地月系”“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改变”四部分内容。 第一是“宇宙”,主要是简介“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人类探究宇宙的历程,并讲解并描述天体视察的基本方法和星

21、空季节改变的基本规律。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概要的相识。 其次是“太阳系和地月系”,主要讲解并描述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的概貌。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体,其引力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对影响地球自然状况的太阳和月球有一个概要的相识。 第三是“地球的演化”,主要讲解并描述地质史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现今地表的形态、生物群落,都是地球自身长期演化的结果。而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能较好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及火山、地震和高大山脉等分布的一种学说。通过这一部分学习,使学生对地球自身演化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板块构

22、造学说说明地表的一些现象。 第四是“地表形态的改变”,主要讲解并描述一些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改变的影响。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相识到地表形态在外力作用下,有其自身发展改变的规律,人类在改造地表形态时,不行忽视自然界发展改变的客观规律。 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地理”分为“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爱护”“海洋权益”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彼此之间又亲密联系。 第一是“海洋和海岸带”,以探究海洋地理基础学问为主,强调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形成缘由。 其次是“海洋开发”,结合海洋资源开发实例,强调开发特点、现状及前景。 第三是“海洋环境

23、问题与爱护”,侧重理性分析、探究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减灾防灾的对策措施,培育科学方法、科学决策实力,并将地理学问技能升华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环境价值观和珍爱环境的伦理观念。 第四是“海洋权益”,试图从各国普遍关切的海洋维权问题入手,通过关切和了解错综困难的国际海洋斗争,培育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 选修-3:旅游地理 本模块供没有将旅游地理作为选修-3 的地区选择。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发觉区域旅游资源的意识,学会观赏区域环境差异带来的美感,成为酷爱自然、敬重文化的人。 本模块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为基础,旅游活动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有反作用,因此,旅游地理与必修和选修课程

24、的很多内容有联系。 本模块主要分为四个主题:“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这四个主题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一是从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分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旅游区的景点特点、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学生可以了解“世界遗产”及其价值、旅游景观欣赏方法、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等。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中“地”的相识从自然环境扩大到社会环境,形成爱国情感、环境意识和审美情趣,养成综合分析实力。关注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与观赏方法。 其次是从旅游规划入手,了解旅游景区

25、的要素及其规划,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平安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旅游规划基本学问和方法,学会制定自己的出游安排,了解旅游平安的潜在问题及防范措施。理解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爱护措施等。关注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平安。 第三是从旅游与区域发展切入,阐述了旅游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环境爱护措施等内容。这些内容促进了学生综合分析、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实力的形成。利于学生养成环境爱护习惯。关注旅游环境爱护。 选修-4:城乡规划 本模块主要阐述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与乡村的地理分布、人类活动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关系。当前,我国城市与乡村都面临着大

26、规模的开发建设。城乡经济建设投入多,涉及范围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该选修模块分四部分,它们之间具有按部就班的有机联系。 第一是“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作为基础和学科背景学问,要求学生驾驭城市、城镇、乡村的基本概念,知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对城市化形成初步的印象。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城市问题、乡村聚落和集市贸易分布的状况。 其次是“城乡分布”和“城乡规划”,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城乡分布的一般规律、城乡规划的基本方法。“城乡分布”包括城市与乡镇的地理分布、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等。在学习城乡地理分布的过程中,加深对城市功能分区和中心地理论的理解。城镇体系涵盖城镇

27、等级体系、城镇职能体系和城镇空间体系三个方面。 第三是“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的意义”“爱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只作一般性的了解即可,但要结合身边的实际。要求了解农业、工业和城市道路的基本布局原理。“爱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养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科学的环境生态爱护观念。 第四是“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正确相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城乡建设和规划问题。在此,应让学生了解怎样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的关系;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又怎样爱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选修-5:自然灾难与防治 本模块是中学地理课程中具有

28、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模块。自然灾难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危害,其是地理 1 内容的拓展与延长。 本模块包括“主要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难”“自然灾难与环境”“防灾与减灾”四个主题。 第一是通过对主要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灾难的有关基础学问,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难的主要特点。通过资料,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难的影响。使学生相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承载量,使得人为诱发的自然灾难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途径。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育学生对学问的应用实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

29、学看法。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难的影响。 其次是从空间和时间分布角度,阐述了我国主要自然灾难的区域分布,以及几种主要自然灾难类型的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等内容。本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难概况,理解自然灾难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培育防灾减灾实力。关注我国主要自然灾难的区域分布,以及几种主要自然灾难类型的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 第三是通过专题比较、综合比较、中心问题比较、纵向或横向比较等方法,突出同一自然灾难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并通过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难预料、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及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30、使学生相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灾减灾技术手段会不断更新,可以削减灾难造成的损失。关注我国自然灾难多发区与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及增加防灾减灾意识。 此内容有利于学生开展地理专项探讨与实践活动,形成地理考察与自我救助的实力,以及运用地图、图表、图像、数据和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实力,增加防灾减灾意识。 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新的分支学科,是地理科学探讨的关键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科学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另一方面,GIS、RS、GPS 技术又以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遥测与卫星定位,以及系统

31、论等信息技术和理论为支撑,属于地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本模块主要从“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3S 技术综合应用”五个专题叙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 本模块中地理信息技术学问与技能的总体要求是:第一是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状况,这是本模块的基础。其次是分别对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学问有简洁相识,并能对遥感图像进行简洁判读、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基本操作实践。第三是对“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形成基本的地理信息素养。 一般中学 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看法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看法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规范 地理学科教学随笔 地理学科教学模式 地理学科教化教学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 地理学科教学反思 地理学科教学反思 地理学科教学模式1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3页 共23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