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企业文化,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入企业文化,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引入企业文化,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摘 要:高职高专教化就是就业教化, 它培育的人才是企业须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与校内文化概念的阐述,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目标的要求,深化分析了高职高专校内文化引入企业文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校内文化引入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化;企业文化;校内文化 一、企业文化与校内文化 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志向、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建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宝的总和。它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扬、教化、培
2、训和文化消遣、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合员工力气,为企业总目标服务。胜利的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 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 2.校内文化 校内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可以说,高校校内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形象, 增加高校内在凝合力和外在竞争力, 培育高素养人才的重要工程, 是高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也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 必需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内文化。事
3、实上,高职院校除了“技能型”校内文化建设有别于一般高校那种“学术型”文化外, 还应适当引入企业文化, 建立起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特色的新型校内文化,让在这种校内文化熏陶下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自然地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平稳、快速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二、高职特色校内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 是由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的关系确定的 高职院校校内文化的主要对象是学校的学生, 他们与企业的关系确定了校内文化应引入企业文化。高职院校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远远超出了一般学校,它的办学理念要求学校教化把参加社会经济岗位的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内容, 不但要与社会经济建
4、设相联系, 而且更要深化到详细企业, 进行实习、实训, 通过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 来实现对工作岗位的适应, 以便毕业后更快地适应与专业对应的企业岗位。甚至有些学校还和企业合作, 为企业进行定单式的培育。所以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关系其实就是生产和需求的关系, 假如企业不认可学校的“产品”, 那么学生将无法就业, 学校教化就陷入了逆境。总的来说, 学校对学生的教化与企业对毕业生的接纳和应用是一个完整的“供”与“需”的过程。因此, 高职院校应当有不同于一般高校的, 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校内文化。 2.是由高职高专教化定位所确定的 高职高专教化就是就业教化, 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教化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化
5、人才培育工作的看法?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化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须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特地人才。企业一线须要的技术型人才, 是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育定位。我们必需牢牢把握培育企业须要的高技能人才这个核心目标, 紧紧抓住学校和各专业办学定位这个关键。 3.是由高职高专人才培育目标所确定的 高职高专教化的目的和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育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须要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高素养人才, 他们的主要专长是“技术应用”。 人才培育模式是坚持培育面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须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实力强、具有良好职业
6、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企业是“技术应用”的操作平台,高职教化就必需依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素养的全面要求, 努力使毕业生达到“零距离”就业、“零适应期”。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具有专业学问和技能, 而且还要了解企业的文化和价值理念。因此, 在高职院校校内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 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受到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 把高职学生培育成具有守纪、勤奋、诚信、合作、创新等良好品质的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这是高职校内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4.是高职高专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的须要 项目化课程建设是高职高专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任务, 也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新的重要途径。项目化课程教学, 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
7、”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供应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 是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事务。紧紧围绕职业实力的要求, 以项目为载体, 切实提高学生的素养、培育学生的实力。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 在技术领域里, 全部的产品几乎都可以作为项目, 在服务行业, 全部具有整体特性并有可见成果的经营、服务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项目课程是行动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最好的项目大多来源于真实生产经营活动, 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经营活动干脆相关。 5.是实施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结
8、合的须要 走“产学研”结合教化的路子, 是一条目前为大家所公认的高职教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开展校企联合, 整合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 让企业更多地参加到人才培育工作过程中来。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和系部只重视利用校企两种教化资源, 来强化学生专业实力培育,而对学生作为将来职业人所须要的综合职业素养,如敬业精神、合作看法、坚毅意志等关键实力和精神的培育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学生这方面实力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专业技术实力。因此, 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内文化过程中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 不仅适应了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须要, 而且也会更好地推动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化
9、发展。 三、引入企业文化,构建高职特色校内文化途径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内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各项校内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其目的只是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爱好爱好;校内文化建设尚未很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化的特色, 与企业文化的联系、沟通甚至融合程度不足等。那么, 在高职院校校内文化建设过程中, 如何引入企业文化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和途径来实现: 1. 通过学校教化的全过程提升与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 坚持“ 源于企业文化, 又高于企业文化”的原则, 在校内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吸取并渗透优秀企业文化的理念。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 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
10、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志向、愿景、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校内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学校的一切教化, 如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教学文化等。校内文化和企业文化没有实质的冲突, 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在校内文化建设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内容, 不应当是盲目的、随意的, 而应当体现在教化、教学与管理等安排之中, 是一种有目的、有安排的执行活动。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 老师要有自觉的思想意识, 发掘教材内容, 尤其是社会科学的课程。如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自信念、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人际沟通实力等。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内中,
11、 可以使学生对校内文化产生更高的认同感, 同时对高职高专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是有裨益的。通过理论倾向明显的校内文化与实践性突出的企业文化的比较, 强化对文化的理解, 调整文化修养上的选择, 不仅有益于校内文化建设, 同时也有益于企业文化的发展。 2.走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必由之路 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 只有让企业了解学校, 了解学生, 才能真正打通就业渠道。我校依据企业的人才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化, 吸纳企业优秀人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造就“双师型”、“能师型”老师团队, 引导校内文化活动。学校要充分发挥老师这一特有的导向作用, 言传身教, 带动学生确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引导学
12、生形成社会和企业所需的良好品质。作为学校, 要建立专业老师定期轮训制度, 支持老师深化基层、深化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岗位实践活动, 在提高专业老师的实践教学实力的同时也让老师们切身感受企业文化, 同时还可以面对社会广纳贤才, 聘请一批在企业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优秀人员充溢老师队伍, 造就优良的老师团队。 如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学校讲学, 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阅历, 聘请他们作为客作教授、兼职老师, 学生可以学到在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拓展学生的思维,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问点, 使高职院校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改变, 教学进一步贴近社会, 贴近职业, 不
13、断开发新专业, 改造老专业, 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调整专业口径,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校内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 广泛宣扬优秀的企业文化, 让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校内文化活动中。一是引导学生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和理解企业文化。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的实习、实训活动为有效地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内文化建设中供应了极好的机遇, 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 加以引导,让学生作为企业的一员, 真实、客观地去体会企业文化的详细内容。除此之外, 学校可以在实习、实训中加一个特地的项目学习和把握企业文化,这样切身的感受和有意的把握就会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有
14、一个较为深刻、详细的体会和理解。二是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这种讲座可分为面对全体学生的广义企业文化内容的讲座和面对详细专业, 甚至某一详细企业狭义企业文化讲座, 在校内文化建设中将企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引入, 也使学生通过这种引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了解和驾驭企业文化的内容。三是在校内文化活动中开展优秀企业文化内容的展示。这种展示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干脆进入企业, 通过企业的厂景、厂貌、文化宣扬、人员介绍等现身说法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其次种是将某一个企业的文化作为专题在校内进行展示, 或将几个或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的展示, 实实在在地把企业的文化引入校内。四是加
15、强校企的全方位合作, 使校内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好地相通相融。无论在校内文化建设中增加多少企业文化内容, 假如不能把两者有效地融通, 那么, 引入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因此, 引入之后是否真正融合是关键, 其方法: 一是两种文化形式要相互渗透, 学生干脆参加企业的文化活动, 企业也可以参加学校的文化活动, 在相互参加中彼此要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成为一个相互包涵的整体;二是企业文化必需成为校内文化中的一项常规内容, 绝不行须要搞时才搞, 不须要搞时不搞, 想起时搞, 想不起时不搞, 而是要把它作为与休闲消遣性文化活动、学问提升性文化活动一样的文化活动常抓不懈。 总之, 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校内文
16、化, 引入企业文化是必定的, 也是必要的, 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相一样的。它不仅能够丰富高职院校校内文化建设的内容, 而且能够弥补学生走向企业之后由于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把握的缺乏而出现的种种问题, 更好地实现高职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事实上, 在高职院校的校内文化建设中, 企业文化的引入是情理之中的, 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相一样的。因此,可以说, 企业文化的引入既是校内文化缺失的弥补, 也是落实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介绍:孙慧(1961-),女,湖北武汉,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探讨方向: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