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计划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工作计划范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民政工作计划范文的WTT给大家带来几篇优秀的民政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借鉴和参考。民政工作计划范文篇一20年,民政依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深入推进民政依法行政,加大民政执法力度,强化民政执法监督,广泛开展民政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民政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市民政工作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一、推进民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成效继续推进民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按照民政部“五有”标准,加强民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取民政部民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项目,加强民政综合执法现场取证等能力建设,改善民政综合执法手段,不断提升执法成效。二、完善决策机制,坚
2、持科学民主决策1、进一步完善决策制度。切实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落到实处,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对涉及民政事业、重大公共利益或民政对象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应组织开展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探索重大行政决策委托社会第三方研究机构提供方案设计制度。2、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的风险评估和跟踪反馈。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提前制定应对预案。要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民政对象、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
3、是否对决策予以完善或停止执行。三、加强法律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民政法治氛围落实“十八大”依法行政精神、市政府依法行政规划和全市民政“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民政行政主管部门公务人员和执法单位执法人员法律学习,创造条件开展全市民政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单位领导干部依法行政集中培训。组织依法行政知识测试。开展民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基层婚登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四、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强化民政执法监督1、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规范性文件调研、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扩大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的途径,增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科学性。落实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
4、制度,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测评工作。2、规范民政行政审批工作。结合行政审批改革,规范行政许可,加强行政许可审批的监督,开展行政许可清理,切实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规定。3、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结合民间组织年检和案卷评查,对县市区民政局执行民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民政行政处罚行为。4、继续抓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开展民政行政许可、处罚案卷评查,重点检查民间组织管理情况,提升民政执法案卷办理水平。五、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1、认真抓好民间组织管理等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民间组织台帐,完善监管追溯制度。坚持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坚持预警、惩
5、治、调解相结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民政部门的职责。2、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围绕省民政厅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总体要求,积极组织做好创建各项工作。篇二民政局20年工作计划(一)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救助能力逐步建立为民解困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分类施保政策。制定出台低保对象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救助政策;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注重各项制度之间衔接配套,全面搭建以低保工作为依托的基层工作平台;加快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工作进度,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扩大集中供养率
6、;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上岗技能和业务操作培训,提升社会救助管理能力。(二)健全救灾工作体系,提高抗灾救灾整体水平健全四级灾害应急指挥体系,落实各项救灾应急预案,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强化重大灾害抗灾救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重大灾情部门会商机制。实现科学规范与系统管理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目标,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切实解决受灾群众口粮、衣被、住房和过冬取暖问题;加大救灾投入,提高救助标准,实施分类救助。继续加大县区、乡镇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争取成立玉溪慈善总会。(三)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提高优抚对象保障水平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拥军、文化拥军和双拥工作进社区活动;积极推进全社会关爱功臣活动,继续落
7、实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探索建立“经济补偿、扶持就业、重点安置、城乡一体”的安置制度,探索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新途径,推动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加快研究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和医疗优待政策。探索以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为载体、国家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军休服务管理体制,推进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四)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抓好城乡社区建设一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推动村务公开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二要扎实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奠定基础。三要认真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四要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把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引向深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地域
8、特色和城市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推进城市社区信息共享步伐,加大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力度。(五) 加强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组织分类指导和规范发展,强化社会组织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殡仪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殡葬服务需求。开展公墓清理整顿,推动公墓生态建设,倡导绿色殡葬行为。加快市儿童福利院、城乡社会福利院等5个社会福利设施项目建设和市精神病医院建设。采取措施增加福彩发行销售,为社会公益事业筹集更多资金。加强界线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界线附近地区纠纷排查、应急处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六)落实老年人各项政策,
9、推进老龄事业持续发展继续实施玉溪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实施办法等敬老优待政策,抓紧实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老年协会自身建设,确保老年协会工作正常开展。(七)加强民政队伍建设,提高民政干部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学习,努力增强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本领。二是继续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民政工作务实、清廉、高效运行。四是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民政队伍的研究和创新水平。篇三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省民政厅扶贫工作组以增强包扶村农民致富能力和增加经济收入为中心,继续做好20年扶贫开发工作,解决河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困难,加大扶贫
10、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扶贫项目管理,提高扶贫成效,推进河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根据我厅制定20-20年省民政厅包扶河斜村规划,通过工作组实地调查,科学论证,民主表决,群众认同,现制定20年包扶河斜村工作计划。一、河斜村的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分析省民政厅对口扶贫的大由乡河斜村位于大由乡西南部,是一个边远、偏僻、封闭、落后的贫困山村。距离大由乡街道2.5公里。全村有20个村小组,365户、1670人,耕地面积1804亩。现有贫困户87户378人。特困户35户120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29.8%。农民人均纯收入2021年为1100元、2021年为1300元,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粮食、茶叶和养殖业
11、。全村现有一至二层的钢混楼房120户120栋,危房97户142间。河斜村贫困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缺少耕地、资金和项目。全村农民实有耕地1804亩,人均有耕地面1.08亩,耕地少成为该村群众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处于贫困县的贫困乡,上级能给该村的扶贫资金也十分有限,缺资金成为制约河斜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传统的水稻、烟草、白莲种植模式仍然是该村的经济支柱,没有其他经济项目,生产结构单一,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且又少,因而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二)缺乏劳动力,而且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全村共有劳动力620人,户均有劳动力1.69人
12、,劳动力仅占全村总人口的37%,加上外出务工267人,目前村中仅存妇幼、老弱、病残部队,缺乏劳动力,是致使河斜村群众贫困的又一因素。虽然河斜村多年以前就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初中毕业甚至未毕业的青年大部分已外出务工,而在家务工的均为年纪较大的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增加没有多大的贡献。(三)缺乏发展经济的领头羊,村民委发展农村经济没有清晰的思路。河斜村很少有从事运输业、建筑业和加工业的经济能人;村民委干部对于该村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
13、众脱贫致富没有清晰的思路,一味强调该村资源缺乏、人多地少,没有面对现实寻找发展农村经济的项目和路子。该村除了水稻、白莲、烟草等传统的种植外,据统计20年户均出栏生猪0.6头,而且出栏的生猪绝大部分为几个养殖大户,绝大部分农户家中不养猪。(四)农民群众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由于该村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部分贫困户还有严重的依赖思想,等、靠、要国家的扶贫救济思想严重。二、20年对河斜村脱贫致富的对策针对上述情况,省民政厅扶贫工作组2021年扶贫河斜村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是:按照包村扶贫工作要求,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抓机遇,求发展,夯基础,求实效,在扶贫项目制定上,采取“三结合”的原则,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当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河斜村扶贫开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为对象,以2021-20年省民政厅包扶河斜村规划为蓝图,以年度扶贫任务为目标,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传统支柱产业,积极研发新产业,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实现致富奔小康目标。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