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 (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 (6).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 (6).精品文档.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一、 直流电路1、 负载、电源的有关概念,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及功率的计算。2、 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最大功率的传输。3、 克希荷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重点)4、 叠加原理。(重点)5、 节点电位法。(重点)6、 戴维宁定理。(重点)7、 电路的化简(与恒压源并联的电阻或恒流源可除去。与恒流源串联的电阻或恒压源可除去。)习题1-2,1-3图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一个(a)。(a)2A的理想电流源(b)2V的理想电压源(c)不能代替,仍为原电路2.在图示
2、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S值均已知。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G的电流IG,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b)。(a)4和3(b)3和3(c)3和43. 在图示电路中,US,I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a)。(a)电压源发出功率(b)电流源发出功率(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4. 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S=2V,IS=2A。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由(c)供给。(a)电压源(b)电流源(c)电压源和电流源例1图示电路中,已知:US1=6V,US2=1V,R1=6W,R2=10W,R3=4W,R4=3.6W。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R0=R1/R3=2.4W例2 图示电路中,已知:US1
3、=8V,US2=6V,IS1=1A,IS2=0.2A,R1=3W,R2=2W。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解:将R1支路移开,原图变为如下形式:UAO=US1+US2=14VUBO=R2IS1=2VUAB=UAOUBO=12VR0=R2=2W在下图中:从原图得知:I=I1+IS2=2.6A例3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试用结点电压法或戴维南定理或叠加原理求电流,并求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1) 用结点电压法(2) 用戴维南定理(3)用叠加原理二、 正弦稳态电路1、 正弦量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及相量表示法。2、 R、L、C元件的电流电压相量关系及其阻抗的计算。3、 用相量图及复数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方
4、法。4、 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与计算。5、 交流电路功率的概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素等),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1. 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与无功功率Q的关系为(c)。(a)(b)(c)2. 供电电路采取提高功率因数措施的目的在于(c)。(a)减少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b)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c)减少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3.如相量图所示的正弦电压施加于感抗XL=5W的电感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相量=(c)。(a)560A(b)50120A(c)260A4.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对称的条件是(c)。(a)(b) (c)5.对称星形负载接于线电压为38
5、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如图所示。当M点和D点同时断开时,U1为(c)。(a)220V (b)380V (c)190V例1 某感性电路施加一正弦交流电压,有功功率P7.5kW,无功功率Q=5.5kvar。求:(1)电路的功率因数l(cos);(2)若电路为R,L并联,R,L值为多少?解:1)2)例2 图示电路中,容抗XC=10W。求无源二端网络N的复阻抗Z及有功功率P,并画出相量图(含电流及各电压)。解例3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i1支路P1100W,i2支路P240W,功率因数l20.8。求电路的电流i,总功率P及功率因数l,并画出,的相量图。例4 在图示电路中,R=25W,C=2mF,该电路
6、在f=1000Hz时发生谐振,且谐振时的电流Io=0.1A。:(1)求L及u,uL,uC;(2)若电源电压有效值不变,但频率f=500Hz,求电路的功率P,此时电路呈何性质?uRLCi解:(1)谐振时时,电路呈容性三、 电路的瞬变过程1、 用换路定理求瞬变过程的初始值。2、 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瞬变过程。1.在图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则i(0+)为(a)。 (a)1A(b)0A(c)0.5A2.图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值为(b)。(a)0.1s(b)0.2s(c)0.5s3.电容端电压和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因是(b)。(a)同一元件的端电压和电流不能突变(b)电场能
7、量和磁场能量的变化率均为有限值(c)电容端电压和电感电流都是有限值例1 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时将开关S闭合,已知:R1=R2=R3=10W,L=4H,US1=10V,US2=20V。求开关S闭合后的线圈电流。解:(叠加原理)例2 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时将开关S断开。求开关S断开后的。解:(叠加原理)例3 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时将开关S断开,已知:R1=1W,R2=3W,L=2H,US=4V,IS=5A。求开关S断开后的。解: 例4 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时将开关S闭合。已知:R1=6W,R2=3W,C=1F,US=9V。求S闭合后的和。解: 四、 二极管和直流稳压电源1、 PN结
8、单向导电性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钳位、削波作用2、 单相半波、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硅稳压管稳压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数值的计算。3、 集成稳压电源的简单运用。1.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同一型号的理想元件,uA=3sintV,uB=3V,R=4k,则uF等于(b)。(a) 3V(b) 3sintV(c) 3V+3sintV2.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i=6sintV,U=3V,当t=瞬间,输出电压uO等于(b)。(a)0V (b)6V(c)3V3. 电路如图所示,D1,D2均为理想二极管,设,U1的值小于6V,则uO=( c)。(a)+12V (b)+6V (c)U1例
9、1.整流滤波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流与试求:(1)通过负载和稳压管的电流;(2)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3)通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和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1),R两端的电压,通过R的电流,(2)(3),例2 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波形如图2所示,试定性画出下面各种情况下和波形图。(1)开关、均断开;(2)开关、均闭合;(3)开关断开,闭合。(1) S1、S2均断开:只有桥式整流Ui=0.9U2 Uo=RLUi/(R+RL)(2) 开关、均闭合: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管稳压Uo=UZ(3) 开关闭合,断开:桥式整流电容滤波Ui=1.2U2 Uo=RLUi/(R+RL)(4
10、)开关断开,闭合:桥式整流稳压管削波 例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u2=20sinV,稳压管DZ的稳压电压为12V,电阻R=1kW,RB1=35kW,RB2=15kW,=2kW,RE1=200W,RE2=1kW,RL=2kW,晶体管T的=60,UBE=0.6V,rbe=1kW,试求:(1)电流IR;(2)静态工作点IB,IC,UCE(估算);(3)点划线框(II)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4)点划线框(II)的,若uS=5mV,RS=0.5kW,则Uo为多少?(1)放大电路的UCC=UZ=12VUC=1.2U2故IR=(2)UB=RB=UB=IBRB+UBE+(1+)(RE1+RE2)I
11、B故IB=IC=60IB=2.15mAUCEIC(RC+RE1+RE2)2.153.2)V=5.12V(3)ri=RB/rbe+(1+)RE1=5.8k,ro=RC=2k(4)Au=Aus=-4.19故Uo=5(4.19)mV=-20.95mV例u1u2UOIORL-+-+-+CiCoW7812C+4*设计一个由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组成的输出12V、1A的直流稳压电源。解:集成稳压块:W7812 (最大输入电压35V最小输入电压15V, 最大输出电流1.5A)变压器:220/20V (电容滤波输出24V) 整流二极管:2CZ12 (1A,50V),(ID=20.51A,UDRM=1.
12、4120=28.2V)滤波电容:1000F/30V输入电容:0.33F 输出电容:1F RL: 12五、 三极管和基本放大电路1、 三极管的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和判别。2、 固定式、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以及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3、 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小信号等效电路及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4、 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计算。5、 负反馈的判断及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欲使输出电压的幅度尽可能大而不产生非线性失真,则UCE的静态值应为(a) )。(a)6V(b)0V(c
13、)12V(d)3V2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由于RB1,和RB2阻值选取得不合适而产生了饱和失真,为了改善失真,正确的做法是()。(a)适当增加RB2,减小RB1 (b)保持RB1不变,适当增加RB2(c)适当增加RB1,减小RB2 (d)保持RB2不变,适当减小RB1c3 电路如图所示,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欲使静态电流IC减小,则应( )。(a)保持UCC,RB一定,减小RC(b)保持UCC,RC一定,增大RB(c)保持RB,RC一定,增大UCCb4.两级放大电路如图所示,欲引入级间并联电流负反馈,应将反馈电阻支路跨接在电路中的()。(a),之间(b),之间(c),之间(d),之间RFa例1
1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b=60,rbe=2kW,UBE=0.6V,要求:(1) 估算此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 画出该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 输出端不带负载时,分别求和时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4) 求,时的电压放大倍数。(1)(2)(3)时时(4)例2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管T的=50,UBE=0.7V,RB1=24kW,RB2=15kW,RC=2kW,RE=2kW,RL=10kW,要求:(1)估算静态工作点Q;(2)推导分别自M,N两端输出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3)当时,近似计算uo1,uo2,,并画出ui,uo1,,uo2,的波形。(1)(2) 其中(3)例3
15、 两级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第二级与第一级之间的RF支路引入的反馈为()。(a)串联电压负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c)并联电压负反馈(d)并联电流负反馈a例4 对两极共射阻容耦合交流放大器,希望稳定其输出信号电压,并提高其输入电阻,要求从第二级至第一级引入的反馈为()。(a)串联电压负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c)并联电压负反馈(d)并联电流负反馈a例3:在图中,已知b1= b2=40, rbe1=1.4KW , rbe2=0.9KW,RL=1KW。(1)画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电路;(2)分别计算RL接在A点和B点的电压放大倍数;(3)由计算结果说明射极输出器的作用?ui33KW
16、8.2KW10KWAT13KW500 WCERL1KWBUCC+12VC1C2T24KW解:(1)33K8.2K500W10K4K1Krbe2uiuorbe1+12Vui8.2KW33KW10KWT13KWCE500WC11KWRLAuo(2)RL接在A点的电压放大倍数:RL接在B点的电压放大倍数:ui33KW8.2KW10KWAT13KW500 WCERL1KWBUCC+12VC1C2T24KW33K8.2K500W10K4K1Krbe2uiuorbe1例5放大电路如图所示,求:(1)标出电源的极性以及电解电容C1,C2的极性;(2)设12V,求静态工作点IB,IC,UCE;(3)画出微变等
17、效电路;(4)当,输入信号电流时输出电压是否会产生非线性失真?为什么?(1)(2)(3)如图(4)当时,则,不会产生非线性失真,因信号电压的变化使输出电压的变化未超出管子的线性放大区,证明如下: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因为,故不会发生饱和失真,六、 运算放大器1、 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及差动输入运算电路的计算。2、 简单比较器的工作原理。1.电路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的饱和电压为12V,晶体管T的=50,为了使灯HL亮,则输入电压ui应满足(c)。(a)ui2V(b)ui=2V(c)ui2V2.电路如图所示,运放的饱和电压为15V,双向向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设正向压降为零,当输入电压ui=3V时,输出电压
18、uO为(c)。(a)+15V(b)+8V(c)-6V(d)-10V例1 电路如图所示,要求:(1)写出输出与输入之间关系的表达式。(2)若,当由减少到0时,该电路放大倍数变化了多少?解:或:(2)当时,倍当时,倍即由2变为11例2 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输入电压,电阻,电位器的变化范围为,试求:当电位器的阻值在0到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解: 当电位器的电阻为0时,当,故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为例3 电路如图所示,求输出电压。解:例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关系的表达式。解:例5 电路如图所, , ,求:(1)R3,R6的阻值。(2) (3)若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电压为15V,输入
19、电压 ,则输出电压 解: 当ui2V时,uo约为30V七、 逻辑门与组合电路1、 数制与码制(8421BCD码)2、 公式化简和卡诺图化简3、 各种基本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功能,包括OC门,三态门,传输门。4、 *TTL与非门门电路及CMOS反相器,与非门、或非门电路的工作原理5、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重点);6、 了解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的功能,简单组合电路的分析7、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使用注意对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输入端进行合理的处理对于TTL门来说,输入端悬空或接大电阻到地相当于接高电平,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输入端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悬空; 与其它已用输入端并联使用; 按功能
20、要求接电源或接地。 对于CMOS门来说,由于其输入电阻很高,易受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因而CMOS门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输入端不允许悬空。其处理方法为: 与其它输入端并联使用; 按电路要求接电源或接地。1.逻辑式A+AB+ABC+AC,化简后为(a)。(a)A(b)B(c)AB2.图示逻辑电路的逻辑式为(a)。(a)B+A(b)AB+(c)+AB(d)AB3、CMOS电路与TTL电路相比的主要优点是:(低功耗)4 TTL或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 B) A. 接电源 B.接地C.悬空 5.CMOS与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 A ) A. 接电源 B.接地C.悬空6.数字电路中的工作信号为(b) (a)
21、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b)脉冲信号(c)直流信号7.画出的逻辑图。8.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A,B,C及输出F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试列出状态表,写出逻辑式,并画出逻辑图ABCF00010010010001101001101011001111解 :依波形图可得状态表9.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写出逻辑式并化简之。10. 试用2输入与非门和反相器设计一个4位的奇偶校验器,即当4位数中有奇数个1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实现要求的逻辑关系可有多种不同的方案,图解是最简单的一种。它对应的逻辑表达式为:课件例题八、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1、 四种触发器的特性表及特性方程2、 同步结构,边沿触发器的动作特点3、
22、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功能,计数器的分频功能4、 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分析和设计(74161/160,290)5、 时序电路分析6、 *555定时器的应用1.触发器输出的状态取决于(c)。(a)输入信号(b)电路的原始状态(c)输入信号和电路的原始状态2. 计数器是一种(b)。(a)组合逻辑电路(b)时序逻辑电路(c)脉冲整形电路3. 某时序逻辑电路的波形如图所示,由此判定该电路是(b)。(a)二进制计数器(b)十进制计数器(c)移位寄存器4.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分析C的波形,当初始状态为“0”时,t1瞬间输出Q为(a)。(a)“0”(b)“1”(c)不定5.逻辑电路如图所示,A=“1”时,脉冲来到后
23、D触发器(d)。(a)具有计数器功能(b)置“0”(c)置“1”(d)保持原状态6.采用集成中规模加法计数器74LS161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LD选是同步置数端,Cr是异步复位端,选择正确答案。A、十进制加法计数器B、十二进制加法计数器C、八进制加法计数器D、七进制加法计数器7.触发器有(2 )个稳态,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8 )个触发器。8. 试用74160设计一个36进制的计数器例1、如将JK触发器的J端和K端并联后接高电平,经过12个CP脉冲作后,Q端的状态为0,可以推出该触发器Q端的最初状态是( a )A Q=0 B. Q=1 C. Q=0或Q=1都可以 D. 不定例、下图为TTL电路,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2Q1=00。要求:(1) 写出触发器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电路的输出方程; (2)画出在4个CP作用下Q1、Q2,C的时序图解:(1)触发器的驱动(输入)方程:J1=1,K1=Q2;J2=Q1,K2=1;代入JK触发器特性方程:得状态方程组:输出方程:C= Q2(2)分别每个CP的将当前状态(初始状态为Q2Q1=00)代入状态方程组得触发器的新状态(次态)作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