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教学反思_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老师教学反思_7.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园老师教学反思 从两个孩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对不起”这句话当成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他们认为假如欺侮了别的小伴侣只要说了“对不起”,而另一个小伴侣就肯定会说“没关系”,接下来就没事了。在他们眼里一句“对不起”几乎是万能的。所以,他们才天经地义地一边做损害别人的事,一边“对不起”脱口而出。 出现这样的状况,和我们处理幼儿冲突时的方法有挺直关系。我们老师普遍用的方法是:关心幼儿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先批判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后告知孩子该怎么做,该赔礼的赔礼,该玩的连续玩。我们只教会了幼儿说“对不起”,却没有教幼儿怎样才能不用说“对不起”。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教会了孩子用法礼貌用语,而忽
2、视了关心孩子在交往中解决冲突的力量。抢玩具大事中,小宇确定知道抢玩具是不对的,但他还是抢了,这说明白什么?这说明白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会常说“对不起”。他们做事前从不想后果。 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对不起”只是对被侵害者的精神劝慰,说句“对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经熟悉到了错误,并情愿改正,但对对方造成的损害仍旧存在。我们应当做的是让幼儿明白,说了“对不起”以后,事情不是结束了,接下来,该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上的劝慰转化成幼儿能够明白的详细行动上的劝慰,让幼儿看得见,摸得到,便于执行。如让幼儿关心对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泪等等。这样,幼儿通过对自己的
3、行为后果负责,不仅有机会释放心中的愧疚,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慢慢学会在行动之前多想想行为的后果,这样对孩子才更有训练意义,使孩子渐渐学会自律,从源头上防止冲突的发生。 - 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主题是“有用的调味品”。幼儿兴致很高,纷纷选择食物加入调味品,然后品尝自己调制的食物。老师随之与幼儿进行沟通。 师:你加了什么调味品?吃起来怎么样? 甲:我在西红柿里放糖了,好甜! 师:是呀,放了糖更好吃了! 乙:我放了沙拉酱,真好吃! 师:是呀,调味品真好! (很多幼儿说自己放的调味品好吃,老师都主动回应,赐予充分确定。) 丙(小声地):不好吃的,好酸! (几个幼儿也接连应声说自己的调味品不好吃,“好成”、“
4、好辣”老师看看他们,没有任何反应,顾左右而言他。) 师:我们再尝尝别的调味品吧 (幼儿再次操作。) 从老师与幼儿的沟通中,我们发觉老师对幼儿的言语有迥然不同的两种反应:对一些幼儿的言语主动反馈,而对另一些幼儿的言语却充耳不闻。是没有听见吗? 带着疑问,我认真看了教案,立刻明白了。原来活动目标的第一条是“让幼儿感受到调味品能让食物变得好吃”。看来是这个“指挥棒”在起作用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由于老师历历在目 活动目标,以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的,因而在活动实施中尽量避开节外生枝,极力促使幼儿直奔目标。 那么,这些“逆耳”的言语真的有悖于目标吗?未必!调味品能让食物好吃,不假,但有前提:调味品必需用法得当。那些“逆耳”的言语给出的信息是:调味品假如用法不恰当,食物就不好吃。这不正是从另一个角度对目标的探究吗!为什么老师听着觉得不顺耳呢?由于老师片面追求目标的实现,没有精准地理解与把握目标的内涵,因而把这些有价值的言语看作背离活动目标的、没有价值的、不和-谐的音符。 现实中,这种状况并不少见。老师往往会主动回应顺耳的言语,而对逆耳的言语听而不闻,甚至表示不满。无怪乎有人说,“在训练活动中,儿童许多时候在附和老师。老师盼望他们说什么,他们就努力说什么,以求得到权威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