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社杯-翰博尔杯-一等奖-弹力教学设计(共7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91651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人教社杯-翰博尔杯-一等奖-弹力教学设计(共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人教社杯-翰博尔杯-一等奖-弹力教学设计(共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人教社杯-翰博尔杯-一等奖-弹力教学设计(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人教社杯-翰博尔杯-一等奖-弹力教学设计(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弹力教学设计长春师范大学修静宇弹力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要想让学生习得,必须首先让学生喜欢。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源泉。因此本课以新奇的演示实验为起点,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现象中的物理知识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与欲望。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本教学设计以实际问题为导引,以演示实验为突破,以探究教学为核心思

2、路,促进物理学概念和物理思维的构建。以“物理生活化,物理人文化”为具体指导思想,使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人文素养。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弹力,对弹力认识的清楚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的概念以及产生条件,难点是弹力的产生条件。教材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后又对常见弹力产生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学情分析对于弹力的概念只局限于表面,对于本质的理解和内在联系并不清晰。逻辑思维还不够连贯,用已有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

3、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力的概念以及弹力的产生条件。2、明确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3、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微小形变、以及弹力的存在。2、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质疑、讨论交流,养成分享的团队精神。2、初步培养将知识与实际相链接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2)胡克定律以及应用难点: (1)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弹力(2)弹力方向的确定教法学法教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观察法、探究学习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资源视频

4、,弹簧,橡皮泥,橡皮筋,自制弹簧刀,自制发声琴。主要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问题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新课导入演示一:自制“弹簧刀”的收缩过程通过电视剧中演员使用假的弹簧刀,引出自制“弹簧刀”,并进行实验演示。留有悬念,在授课中揭晓原理。演示二:欣赏视频,对比图片播放精彩杂技视频,对比图片中腾空而起的人和形变的撑杆,飞射的弓和形变的弓弦,引发学生关于弹力和形变关系的思考。提问:为什么弹力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形变发生?弹力和形变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观察实验现象。欣赏视频,回忆旧知。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温故知新。引发思考。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探究问题演示一: 为同学们提

5、供弹簧和橡皮泥实物。带领同学们两只手同时将弹簧和橡皮泥按下去,并缓慢放手。提问:较缓慢放手后二者有什么不同?演示二: 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拉动橡皮筋,使橡皮筋产生弹性形变,再次用力拉动橡皮筋,使橡皮筋发生断裂从而变成塑性形变。提问:橡皮筋可以从弹性形变转化成塑性形变说明了什么?演示三: 让同学们再次拿起弹簧,和老师一同将它按下去,但是并不松手,体会弹簧给手向上的弹力。提问:根据初中所学习的知识和自己感受到的弹力,来总结弹力的概念?演示四: 第三次拿出手中的弹簧,这一次,按压弹簧时进行分解动作,先缓慢的按下去,但并未碰到弹簧,停止下压。体会手是否受到弹力的作用。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弹簧可以恢复,橡

6、皮泥不可以恢复。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弹性形变有限度。进行实验,感受弹力,对实验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弹力的概念。配合实验,认真体会是否有弹力的产生带动课堂气氛,锻炼学生动手和总结能力。讲授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以及二者的区别。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印象。弹性限度。让学生感受弹力,进一步了解弹力。回忆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并讲授弹力的定义。带动学生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思考问题。现象中自己归纳出新知识。演示实验提问:为什么没有弹力的产生?演示五: 一起继续刚才的动作,让手再缓慢向下 当手恰好碰到弹簧,并未挤压时,停下下压,体会手是否有弹力的作用。提问:为什么没有弹力的产生?演

7、示六: 揭秘课前自制“弹簧刀”实验,将实验再次进行演示,并拆解实验仪器,分析其原理。提问:学习完弹力以及弹力的产生条件,那位同学可以解释下弹簧刀的实验原理。演示七:弹奏“自制钢琴”,使其发出声音。让同学们观察钢琴弹奏过程中哪些地方受到弹力。提问:在弹奏的过程中,弹力作用点在哪里,方向又是怎样?大小又是否相同呢?思考问题,得出结论:未接触。配合实验,认真体会是否有弹力的产生。思考问题,得出结论:没有形变。思考问题,认真观察,感受弹力的作用。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内部有弹簧,可以产生弹力。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思考问题,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引出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结合之前的实验,进一步使学

8、生感受弹力的存在原因。引出弹力的产生条件:发生形变。呼应课前实验,引发。思考揭秘实验原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弹力的应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引发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的内容做铺垫。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实验现象中自己归纳出新知识。讨论实验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别回忆了形变的分类,讨论了弹性限度。并且亲身体会了弹力总结出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联系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弹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引出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弹力的方向以及大小。大胆动手,完成实验,感受弹力,总结出相应结论。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实验原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印象深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有:(1)授课过程中教师本着“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以及“整体设计与要素分析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努力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处于相辅相成的最佳状态。(2)教师注重开发教学资源,自主设计多个新型实验,攻破教学难点,强化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从而达到进行STS教育的课程目标。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